玩酷网

标签: 文物

【长沙文物#李默庵故居将再次拍卖#,上次618万元起拍2913万元成交,买家因贷

【长沙文物#李默庵故居将再次拍卖#,上次618万元起拍2913万元成交,买家因贷

【长沙文物#李默庵故居将再次拍卖#,上次618万元起拍2913万元成交,买家因贷款问题未交易成功】#官方回应李默庵故居被拍卖#阿里拍卖平台信息显示,9月9日上午10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李默庵故居北山书屋再次上线拍卖,起拍价990万元。在8月7日的拍卖中,北山书屋以2913万元高价成交,但买家因贷款资质问题,未能履行交易。拍卖平台介绍提到,“三层中西合璧式园林建筑,设计融合法国城堡与湖湘民居特色,含青砖清水墙、琉璃瓦双坡顶及花岗岩结构,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另外,北山书屋公馆藏书楼珍藏军事典籍与线装古籍,“见证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培养抗战骨干的历史”。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官网显示,北山书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5年8月被列入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竞买公告还提到,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不能参与。不得拆毁重建,竞买此标的后,权利人要对此文物进行相应的保护,在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或改变文物用途需取得文物行政部门同意。竞买人在竞买成功后,承担对文物的保护责任,包括按照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法规和标准,对文物进行妥善保管、维护和修缮等。若因买受人原因造成文物损坏、损毁等情况,应承担相应责任。北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政府不会参与拍卖过程,拍卖完成后会让产权人履行转让的备案手续,并督促产权人落实文物保护的要求。“红线内的东西修缮或者维修都要到文物局报批,研究通过之后才能动工。”工作人员表示。
大家发现了没?刘亦菲跟其他女明星真的不一样!别的女星都爱逛街买名牌包包,她却

大家发现了没?刘亦菲跟其他女明星真的不一样!别的女星都爱逛街买名牌包包,她却

大家发现了没?刘亦菲跟其他女明星真的不一样!别的女星都爱逛街买名牌包包,她却戴着棒球帽和口罩,静悄悄跟助理跑去三星堆博物馆看文物去了!本来我还以为是博物馆请她去的,没想到是刘亦菲自己私下去的,说明她对这些文物很感兴趣。这点真的挺意外,因为大部分的女生都是喜欢逛街买包包或者去网红店打卡。结果刘亦菲却带着助理跑到三星堆博物馆看文物。说真的,感觉刘亦菲现在对身外之物已经不在乎了,毕竟她压根不缺钱,与其把时间花在包包身上,还不如去看点有意义的东西。你们觉得呢?
【新华社权威速览|#新时代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8月31日,中国人

【新华社权威速览|#新时代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8月31日,中国人

【新华社权威速览|#新时代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记者招待会,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
#安徽镇馆之宝评选#【7300岁淮娲发圈求赞啦!】阜阳二十八宿圆盘的旋转仿佛开启

#安徽镇馆之宝评选#【7300岁淮娲发圈求赞啦!】阜阳二十八宿圆盘的旋转仿佛开启

#安徽镇馆之宝评选#【7300岁淮娲发圈求赞啦!】阜阳二十八宿圆盘的旋转仿佛开启了神秘的时空,蚌埠双墩7300岁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幻化成淮娲小姐姐,一只5000多岁的凌家滩玉鹰展翅飞过。玉鹰骄傲地说:“本鹰可是新石器时代的无人机,左眼看聚落炊烟,右眼望人类千年。”玉鹰拿着望远镜从空中观察地面:“根据观察,近期有大事发生。”小姐姐哈哈笑:“还是看看朋友圈吧。”原来安徽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线上投票正在火热进行中!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围观小姐姐的朋友圈并给你喜欢的文物投票助它成为安徽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英国,一个标价216卢布的盘子被发现是一件珍贵的中国文物!8月26日俄罗斯《共

英国,一个标价216卢布的盘子被发现是一件珍贵的中国文物!8月26日俄罗斯《共

英国,一个标价216卢布的盘子被发现是一件珍贵的中国文物!8月26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在英国,一个在当地二手商店里一个标价216卢布出售的盘子,被证明是一件稀有的中国瓷器文物。英国媒体所指出,这一切都发生在多塞特——英格兰的西南郡。当地一家商店以两英镑(216卢布)的价格出售了一个盘子,上面画着一条在火焰舌头中试图捕捉珍珠的龙。然而,在某个时刻,店员怀疑这个盘子可能比看上去更有价值。因此,他很快将盘子交给了专家。专家们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件餐具,而是一个稀有的中国文物。而且,它是在道光皇帝统治时期,即1821-1850年间中国制造的。它的价值不是两英镑,而是大约一千五百到两千英镑。现在,这个盘子将被放在拍卖会上。
如果秦始皇陵100%完好挖掘,那么我们最可能得到的珍贵物品就是:深埋地下两千

如果秦始皇陵100%完好挖掘,那么我们最可能得到的珍贵物品就是:深埋地下两千

如果秦始皇陵100%完好挖掘,那么我们最可能得到的珍贵物品就是: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秦始皇陵,藏着多少秘密?假如有一天技术成熟,能完整开挖这座帝王之墓,那些象征华夏统一的珍宝会不会重见天日,颠覆我们对秦朝的认知?秦始皇陵坐落在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北麓,从公元前246年嬴政登基那年起就开始修,足足搞了39年,动用70多万劳工。整个陵园占地56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封土堆高76米,下面是地宫,设计得像咸阳城一样,内外城垣分明。史书说,地宫里用水银模拟江河湖海,防止盗墓,还布满机关。已知的兵马俑坑只是陪葬的一部分,出土了上万件陶俑和兵器,展现秦军威武。这些年考古勘探,用科技探测出地宫深度30多米,内部结构复杂。要是完整挖掘,得靠先进设备保护文物,避免氧化损坏。说到珍贵物品,假如秦始皇陵100%完好挖掘,我们最可能得到的宝贝有这么几样。先说九鼎,这可是上古神器,代表九州王权。夏商周传下来的,秦灭周后就把九鼎迁到咸阳,当成统一象征。史记里提过,秦始皇对九鼎宝贝得紧,很可能陪葬在地宫。要是挖出来,那价值没法比,比和氏璧还牛,能帮我们搞清古代权力传承的来龙去脉。再有泰阿剑,这把剑源自楚国,是镇国之宝。欧冶子和干将铸的,锋利无比,秦灭楚后收入宫中。战国策记载,它是威道之剑,陆断牛马,水击雁鹄。要是出土,肯定是真家伙,剑身有铭文,工艺顶尖,能证明秦朝兵器技术的牛气。陪葬的金银玉青铜器肯定一大堆。陵墓这么大,已出土的铜车马、金银骆驼、青铜水禽就不少,精美到家。铜车马用青铜铸,零件金银镶嵌,体现秦代冶炼水平。玉器晶莹,银壶雕龙凤,数量上万件,是一笔民族财富,能填补秦史空白,推动工艺研究。古籍也可能有。秦朝焚书坑儒,但地宫里说不定藏着没烧的竹简帛书。像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法、天文简册,改变了不少历史认知。要是秦陵挖出类似东西,数量不确定,但任何一本都无价,能还原秦统一后的律令和社会面貌。秦始皇的棺椁和金缕玉衣是最核心的。史记说棺椁用铜铸,镀金,里面珠玉装饰。金缕玉衣是秦汉帝王葬制,用金丝串玉片,防腐又显贵。汉书提秦始皇被以珠玉,工艺远超想象。要是挖出来,豪华程度能刷新认知,价值没法估。最后,秦陵本身就是宝贝。修了这么久,凝聚华夏智慧,现在兵马俑博物馆年门票收入就好几亿。要是开发成景点,谁不想去看看?带来的收入巨大,能用来保护文物,增强文化自信。这些宝贝出土,能深化我们对秦统一的认识,推动科技复原和历史教育。九鼎最珍贵,承载文明根基,其他也各有价值。开发得当,还能带动西部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当然,开挖得慎重,国家文物局强调保护优先,用科技先探测,避免盲目。未来通过有序管理,这些遗产能永续传承,让更多人了解民族辉煌。

【#男子效仿盗墓小说挖出20件青铜器#】#男子看考古新闻挖古墓盗20件青铜器#余

【#男子效仿盗墓小说挖出20件青铜器#】#男子看考古新闻挖古墓盗20件青铜器#余某对古墓葬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学习掌握了大量相关的信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渐渐地,余某已不再满足于盗墓小说中的虚构情节,他竟动起了亲身体验、付诸实践的念头。只因一瞬间产生的贪念,让他从此走上了一条黑暗的不归路。
#胡适诗中大观亭能否复建引关注#【#官方回应安庆大观亭能否复建#:不可移动文物已

#胡适诗中大观亭能否复建引关注#【#官方回应安庆大观亭能否复建#:不可移动文物已

#胡适诗中大观亭能否复建引关注#【#官方回应安庆大观亭能否复建#: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不得在原址重建】“东有迎江寺,西有大观亭。吾曹不努力,负此江山灵!”这是1921年胡适先生在安庆讲学后,所作的一首小诗。诗中所说的迎江寺,至今仍香火鼎盛,而安庆西门外的大观亭却早已消失。随着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在即,作为大观亭历史街区的重要地标建筑大观亭能否复建?安庆市住建局8月21日公开回复称: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严格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大观亭即元末郡守余阙葬处。史称大观楼或大观台,建于明世宗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系两层砖木结构,画栋飞檐,负山面江,环境清雅,素称“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列为“宜城八景”之一。建亭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留有大量诗词、楹联。清咸丰年间,兵燹亭毁。同治年虽有重建,但由于世事乖谬,兵荒马乱,各处景点渐渐破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安庆,提起大观亭,可以说是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日前一市民表示,安庆大观亭历史街区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在效果图上并没有看到大观亭的身影,属实让安庆人民感到惋惜。对于市民希望能够根据大观亭老照片设计并修复大观亭,筑牢安庆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根基的建议,安庆市住建局8月21日对此进行了公开回复。安庆市住建局在回复中表示:在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局收到了很多群众热线和联名来信,要求复建大观亭。同时,针对大观亭旧址如何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主要领导亲自听取汇报,并给予明确指示。根据群众呼声和领导要求并结合项目建设自身需要,先后两次组织编制了大观亭建设方案(包括原址复建和异地重建),并由安庆市文旅局上报安徽省文物局审批。安徽省文物局在回复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严格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目前,在规划方案中按照大观亭旧址公园的方式进行建设,不影响后期建设条件成熟时的复建工作。(
1991年,中国小伙赵泰来加入英国国籍,他放弃亿万家产,每天在街头翻捡垃圾,耗时

1991年,中国小伙赵泰来加入英国国籍,他放弃亿万家产,每天在街头翻捡垃圾,耗时

1991年,中国小伙赵泰来加入英国国籍,他放弃亿万家产,每天在街头翻捡垃圾,耗时20余年,终于把价值10亿的60000余件文物护送回国。赵泰来1954年出生在广东东莞一个有名的家族。家里三代人都是文物收藏爱好者,尤其是他的曾外祖父伍廷芳,中华民国外交大佬,留下了一堆宝贝。他的祖父和父亲在香港当医生,顺便攒下了不少古董。到了赵泰来这代,家里已经有了好几万件中国文物,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1969年,赵泰来15岁时父母双亡,他跑去香港投靠姨妈伍月娥。姨妈没结过婚,把他当亲儿子养,还教他认识古画、瓷器这些东西。在她的影响下,赵泰来爱上了文物,还想当画家。1977年,姨妈告诉他,家族在香港和欧洲藏着大笔遗产,让他保密。1979年,姨妈把香港的部分房产和藏品交给他,1981年她去世后,赵泰来又去伦敦接收了一座老庄园,发现地窖里全是文物,总数超6万件。这些文物不是小数目,赵泰来得想办法保护它们。当时他在英国处理遗产和文物,法律上老碰到麻烦。作为中国公民,很多事办不了,他就动了加入英国国籍的念头。1991年,他下定决心,成了英国公民。这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有点“叛国”的味道,亲戚朋友议论纷纷,但他心里清楚,这是为了更好地管好这些宝贝。加入英国籍后,他开始整理地窖里的文物。这些东西放了80多年,有的箱子都烂了,瓷器上有裂纹。他一个人干活,不敢找外人帮忙,连妻子都不敢全告诉,生怕走漏风声。整理过程很辛苦,但他咬牙坚持,因为他知道这些文物是国家的根。光整理不行,还得把文物运回中国,可这需要钱,太多了。赵泰来把伦敦的四栋别墅全卖了,这些房子值不少钱,但他觉得文物更值。卖房子的钱不够,他就跑去街头捡垃圾,攒点小钱补贴运费。在英国街头,他成了怪人,住着庄园却干着拾荒的活儿。邻居笑他,他不当回事,心想这些国宝比什么都重要。他妻子阿芳一直站在他这边。1991年,他终于跟妻子坦白,说家里那些“破铜烂铁”值大价钱。阿芳早猜到了,没嫌弃,还默默支持他。有了妻子的鼓励,赵泰来更坚定了目标,分批把文物运回中国,每次都亲自押送,熬夜盯着,生怕出差错。20多年下来,他跑遍英中两国,手上全是老茧,头发也白了。
1960年,年近六旬的梁思成和儿媳周如枚以及孙子们的珍贵合影,此时,距离林徽因去

1960年,年近六旬的梁思成和儿媳周如枚以及孙子们的珍贵合影,此时,距离林徽因去

1960年,年近六旬的梁思成和儿媳周如枚以及孙子们的珍贵合影,此时,距离林徽因去世已经过去了5年。梁思成这个人,从小就跟着父亲梁启超长大,1901年出生在日本东京,那时候梁启超正因为政治原因在外头避难。回国后,他在北京上学,1915年进清华学校,1924年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三年后拿了硕士学位。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当上教授,专攻中国古建筑研究。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带队在全国跑,测绘了好多古迹,比如山西的佛光寺和应县木塔,这些成果后来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宝贝。他还写过《清式营造则例》,把清代建筑规则整理得清清楚楚。抗日战争时,他带着家人辗转西南,照样坚持考察古建筑,1945年回北京,继续在清华大学教书,当建筑系主任。1949年后,他参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提过保护北京古城墙的方案,虽然没全实现,但他的心意在那摆着。195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搞建筑教育和研究,直到1972年去世。林徽因是梁思成的妻子,1904年生在杭州,家里是书香门第,父亲林长民是外交官。她小时候在上海长大,1920年跟父亲去英国,接触西方文化。1924年也去宾大学建筑,和梁思成成了同学。两人1928年在加拿大结婚,回国后一起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她教设计,还写诗歌,参与国徽设计。林徽因身体不好,肺病缠身,但一直坚持工作,1955年4月在北京去世,享年51岁。她和梁思成有两个孩子:女儿梁再冰1929年生,儿子梁从诫1932年生在北京。梁从诫从小在父母的学术圈子里泡大,1948年进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去云南大学教书,1958年回北京搞世界史研究。周如枚是他的妻子,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父亲周培源是著名物理学家,曾当北大校长。周如枚出身好,两人1955年结婚,生了儿子梁鉴。周如枚婚后主要在家带孩子,也帮着家里的事。那张1960年的合影,正好是林徽因去世五年后拍的。梁思成当时59岁,在清华大学工作,负责建筑教学和研究。周如枚作为儿媳,坐在梁思成旁边,孙子梁鉴和另外两个外孙也入镜。这张照片记录了梁家那时候的家庭状态,梁思成看起来还挺硬朗,继续他的古建筑保护事业。周如枚当时27岁左右,刚结婚五年,儿子梁鉴才几岁大。合影里大家穿得整齐,背景是北京的普通客厅,墙上可能挂着些建筑图纸。这时候,梁思成已经开始考虑个人生活,林徽因的离去让他一度难过,但他把精力都放工作上。周如枚和梁从诫的婚姻表面平稳,两人都是知识分子,生活圈子重叠。周如枚的父亲周培源和梁思成是老熟人,这门亲事从一开始就门当户对。合影拍完后,梁家继续过日子,梁思成参与北京的一些建筑项目,比如华侨大厦的改建。周如枚忙着照顾孩子,梁从诫则在单位搞历史研究。这张照片后来流传开来,成为梁家历史的见证。合影几年后,梁家的变化就开始了。1962年,梁思成娶了林洙,她比梁思成小27岁,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第一段婚姻是和梁思成的同事,但离婚了。林洙帮梁思成整理资料,两人结婚后,林洙负责家务,梁思成继续研究《营造法式注释》。这段婚姻维持了十年,直到梁思成1972年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71岁。他晚年身体不好,贫病交加,但一直没停下工作。梁思成的子女对林洙有意见,不太认可她,但梁思成临终前留下话,让林洙崩溃大哭。梁从诫和周如枚的婚姻也没走到头。1969年,梁从诫37岁,周如枚提出离婚,带走儿子梁鉴,还给他改名叫周志兵。周如枚离婚后不久再嫁一位麻醉学家,新家庭过得一般。1980年,周如枚因为癌症在北京去世,只有47岁。离婚时她卷走了一些家产,这事后来让人议论,说她凉薄,但实际情况是两人感情早就不和,梁从诫自己也承认有过出轨。周如枚的下场让人感慨,生活没给她好结局。离婚后,梁从诫没怨恨周如枚,反而理解她,继续自己的事业。1980年代,他转行搞环境保护,觉得人类破坏自然太严重。1993年,他在北京玲珑园的古塔下,和朋友王力雄等人商量,1994年正式创办“自然之友”,这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梁从诫跑遍可可西里和滇西北雨林,1995年甚至在藏羚羊保护站过生日,吃青稞饼。“自然之友”发展成上千会员的团体,影响了好多人环保意识。梁从诫一直干到晚年,2010年10月2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告别仪式上千人自发来送。周志兵长大后没跟着父亲的环保路子,而是专攻文物研究和收藏。他在北京工作,是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青铜器等古物,成就不错。周志兵小时候在外公周培源身边长大,改姓后也没丢掉家族的学术传统。他后来说过奶奶林徽因的事,强调家族对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