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卷入资本纠纷被起诉:明星餐饮光环下的法律风险与商业警示**2025年5月26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的一纸传票将演员张翰推上舆论风口。因追收未缴出资纠纷,张翰与其曾持股的烧本烧(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烧本烧”)对簿公堂,案件定于7月28日开庭审理。这一事件不仅牵出明星跨界餐饮的资本纠葛,更暴露了商业合作中股东责任与法律风险的核心问题。---事件背景:从明星主理人到资本纠纷**烧本烧成立于2021年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张翰作为创始股东持股10%,并担任品牌“火星烤肉主理人”,通过明星效应为品牌造势。2021年5月,烧本烧宁波首店开业时,凭借“火星探索”主题的沉浸式用餐体验和张翰的站台宣传,迅速登上大众点评宁波榜单首位,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然而,张翰于2023年4月悄然退出股东行列,此后公司经营急转直下。2023年起,烧本烧5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总金额达224.92万元;2024年6月,该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并被税务部门列为非正常户,同年7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争议焦点:未缴出资责任与法律后果**此次诉讼的核心在于追收张翰作为前股东的“未缴出资”。尽管张翰已退出股东行列,但根据《公司法》,股东需在认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若法院认定其存在出资瑕疵,张翰或需补缴出资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烧本烧的破产管理人南京众天下餐饮公司主张,张翰在持股期间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导致公司资本不足以清偿债务。目前,具体未缴金额尚未公开,案件审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张翰的财务与商业信誉。--明星餐饮的“昙花一现”:光环与风险并存**张翰与烧本烧的合作曾是明星跨界餐饮的典型范例。品牌初期借助其流量快速打开市场,但后续暴露出管理漏洞:一方面,烧本烧过度依赖明星营销,产品力和运营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公司频繁卷入法律纠纷,包括税务异常、高消费限制及破产拍卖,反映出资本运作的混乱。类似案例在明星餐饮中屡见不鲜,如陈赫的“贤合庄”、郑恺的“火凤祥”均因加盟纠纷和经营问题引发争议。此次事件再次警示:明星效应虽能带来短期流量,但长期运营仍需专业团队与合规管理。--行业反思:商业合作中的责任边界**烧本烧的案例揭示了两个关键问题:1.**股东责任不可规避**:即使退出公司,股东仍需对持股期间的出资义务负责,资本“脱身”不等于责任“脱钩”。2.**明星商业背书的风险**:明星利用个人IP为品牌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