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延安

延安市寻人:中年女子走失,患精神障碍,穿黑色衣服

延安市寻人:中年女子走失,患精神障碍,穿黑色衣服

走失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贾家洼村附近 联系人:家属 其他信息: 是否已报警:是 走失原因:精神障碍 此信息由抖音寻人志愿者提供 [抖音寻人防诈骗提醒] 郑重声明:抖音寻人(原头条寻人)是一项面向全国的免费公益项目,...
延安市政协视察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

延安市政协视察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

9月23日,延安市政协组织驻延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和机关干部,先后深入宝塔区永宁路道路、桥儿沟片区双拥大道雨水管网提标改造、长青路排水防涝能力综合提升、安塞区王瑶水库扩容和沿河湾镇高家峁村循环农业(苹果)示范基地...

商洛市举办“弘扬延安精神展示发展成果”主题摄影巡展

9月24日,“弘扬延安精神展示发展成果”主题摄影巡展在商州区丹鹤楼广场举办。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润芝宣布活动开始,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贾永安出席并讲话,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甲训致辞。展览由市延安精神...

延安东风汽车商城举行揭牌仪式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白小芳贺鹏飞)9月22日,延安东风汽车商城举行揭牌仪式。武汉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子清,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罗联峰来延安为商城揭牌。延安东风汽车商城总经理江中明告诉记者,延安融合店为东风卓联全国...
1946年,叶挺所乘飞机坠机,失事原因一直是谜,直到2006年,一位普通农村老头

1946年,叶挺所乘飞机坠机,失事原因一直是谜,直到2006年,一位普通农村老头

1946年,叶挺所乘飞机坠机,失事原因一直是谜,直到2006年,一位普通农村老头,在临终时,对儿子说:“当年叶挺之死,是我干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画上了句点。然而,随着外敌的离去,中国的政治局势并未因此安定下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一场新的博弈正在展开。叶挺将军的命运也到了关键时刻。作为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叶挺的革命生涯可谓波澜壮阔。早在北伐战争时期,他就与周恩来建立了深厚友谊,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在南昌起义中,他担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一同点燃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把火。然而,在"皖南事变"中,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扣押,被关押在重庆的监狱长达五年之久。在黑暗的牢狱中,叶挺将军并未屈服于压力,而是创作了著名的《囚歌》,其中"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在被囚禁期间,蒋介石曾派陈诚前来游说叶挺变节投敌,却遭到了叶挺的严词拒绝。除了公开发表的《囚歌》,叶挺还写下了许多家书,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新中国的期盼。在这些未公开的书信中,叶挺经常提到自己对未来中国的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后签订了《双十协定》。表面上看,这是两党为了国家和平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但实际上,蒋介石已经在暗中筹备发动内战。在协定签署后,我方代表多次强烈要求释放叶挺将军等被关押的革命志士,最终在1946年3月4日,叶挺终于获释。重见天日后的叶挺将军,第一件事就是给中央写信,请求审查自己的历史并恢复党籍,表现出对党组织的高度认同和忠诚。1946年4月初,情势变得紧迫起来。延安方面发来电报,要求叶挺尽快返回,参加三天后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个会议据信是针对国民党可能发动的全面进攻进行战略部署。由于路途遥远,且时间紧迫,叶挺决定乘坐飞机前往延安。当时负责飞行任务的是一架美国C47运输机,机长兰奇是一位二战时期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据后来C47机组成员的家属回忆,4月8日那天,天气状况并不理想,但机组人员依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了起飞前检查,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叶挺一家四口以及王若飞、博古等人陆续登机,怀着返回延安的期待起飞了。4月11日下午,叶挺所乘坐的飞机在飞经山西兴县海拔2000米的黑茶山时撞山坠毁,机上17人全部遇难。国民党当局很快给出了官方解释,称事故是由于恶劣天气导致飞行员判断错误。然而,周恩来明确表示,这绝非简单的意外,而很可能是国民党特务的蓄意破坏。正如他所言:"一定是国民党的特务干的!""四八空难"事件发生后,尽管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调查工作一再受阻。随着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全面撕毁《双十协定》,内战烽火遍地,有关空难的调查被迫搁置。许多相关证据也在战火中消失。直到2006年,在湖南的一个偏远农村,一位名叫杜吉堂的老人在临终前向儿子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当年叶挺之死,是我干的!"据老人自述,他曾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的一员,表面上担任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队长,实则暗中为国民党效力。当1946年4月初得知叶挺即将返回延安的情报后,军统负责人立即下令阻止,理由是"不能让这员猛将回到共产党阵营"。杜吉堂随后召集了一个特务小组,策划了这次行动。小组成员之一杨耀武曾是飞机维修技师,他提议在飞机仪表盘内安装磁铁,干扰高度计读数。这一手段极其隐蔽,常规检查难以发现。行动当晚,特务们成功潜入机库,在C47飞机的仪表盘内安装了磁铁。起飞后,飞机实际高度只有2000英尺,但仪表盘却显示6000英尺。在山区飞行时,飞行员误以为自己高度充足,最终导致飞机撞上了黑茶山。杜吉堂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有的在解放战争中被捕,有的逃往台湾,还有的改名换姓,隐匿在民间。杜吉堂本人则在解放后隐居湖南农村,以务农为生,几十年来从未向外人透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杜吉堂的临终告白给他的家人带来了巨大冲击。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父亲曾参与谋杀革命烈士这一事实。经过激烈的家庭讨论,杜吉堂的子女决定将这一信息报告给有关部门,让历史真相得以公之于众。这一信息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历史学者重新审视了"四八空难"及其背后的政治博弈。
1939年,八路军炮兵团长左叶盛怒之下,突然对着特派员开枪,事后被押到延安受审,

1939年,八路军炮兵团长左叶盛怒之下,突然对着特派员开枪,事后被押到延安受审,

1939年,八路军炮兵团长左叶盛怒之下,突然对着特派员开枪,事后被押到延安受审,伟人闻讯给左叶传话“贸然开枪是你不对,但是我知道你的心眼没有歪。”你知道不,左叶可不是啥新兵蛋子,他是从南昌起义就跟着队伍走的老革命。打红军时期到八路军,他手里的枪就没放下过,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多少次饿着肚子还得跟敌人周旋,那股子对革命的执念,部队里没人不知道。1939年的华北敌后有多难?八路军别说重武器,有时候连步枪子弹都得一人分两三颗,左叶带的炮兵团,拢共就几门从鬼子手里缴获的旧山炮,炮弹得数着个用,每一颗都关系着战士们的命。当时特派员来部队,是要协调一批弹药调配的事。特派员说要把炮兵团仅剩的一箱迫击炮弹,调给另一支正在转移的部队,左叶当场就炸了——前几天他手下一个班的战士,就是因为没炮弹,硬靠手榴弹跟鬼子的碉堡拼,最后就活下来两个人,那些牺牲战士的脸,他到现在闭眼睛都能看见。特派员可能没完全摸清炮兵团的实际战况,说话也有点冲,说“这是上级的安排,必须执行”,左叶本来就憋着股火,一听这话脑子一热,伸手就拔了枪。好在那枪没打准,就擦着特派员的胳膊过去了,没造成重伤。要是真伤了人,这事就不是“受审”这么简单了,左叶自己也清楚,被押往延安的路上,他跟押解的同志说“我不是要抗命,就是心疼那些炮弹,心疼我手下的兵”,这话后来也传到了伟人耳朵里。伟人为啥说他“心眼没歪”?因为组织上早就摸清了左叶的底,他从带兵那天起,就没为自己多拿过一粒粮、一件衣服,打仗永远冲在最前面,脑子里想的全是怎么打鬼子、怎么护着弟兄们。后来到了延安,左叶也没犟嘴,一见面就承认自己错了,说不该用开枪这种蛮办法,有分歧该坐下来好好说。组织上考虑到他一贯的表现,还有当时敌后抗日的艰苦处境,没给太重的处分,只是让他写了份检讨,之后还继续让他带兵。你想啊,那时候的干部哪有不着急的?手里没装备,身边是鬼子的围剿,急起来难免犯糊涂,但只要心眼是朝着革命、朝着老百姓的,就不是本质问题。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这个位置,肯定要预留的,就等那天到来了!

这个位置,肯定要预留的,就等那天到来了!

这个位置,肯定要预留的,就等那天到来了!
延安旧影,英烈精神永传延安烽火岁月里,一张杨得志将军与战友的合影留存。彼时,

延安旧影,英烈精神永传延安烽火岁月里,一张杨得志将军与战友的合影留存。彼时,

延安旧影,英烈精神永传延安烽火岁月里,一张杨得志将军与战友的合影留存。彼时,他们于枪林弹雨并肩作战,无畏冲锋尽显家国担当。这照片承载着先辈热血,是那段峥嵘历史的见证。如今凝视这张照片,往昔烽火如在眼前。缅怀先辈,他们以生命换和平。那坚毅面容似在诉说过往,激励我辈前行。先辈精神如丰碑,困境不屈、危难担当,其奉献是民族瑰宝。新时代,我们当传承精神,为中国梦拼搏!#晒图笔记大赛#
1936年胡宗南爱上了黄鹤云,听说她已有丈夫时,胡宗南给了她1000大洋,说:“

1936年胡宗南爱上了黄鹤云,听说她已有丈夫时,胡宗南给了她1000大洋,说:“

1936年胡宗南爱上了黄鹤云,听说她已有丈夫时,胡宗南给了她1000大洋,说:“钱归你丈夫,你是我的了!”胡宗南这人,从小在浙江孝丰长大,早年当过小学老师,1924年投考黄埔军校,身高不够还得靠廖仲恺特许才进门。毕业后他一路爬升,参加北伐,升到团长,又在中原大战护着蒋介石,立下功劳。1930年代,他追击红军,堵在川北陕甘,部队扩充到第一军,辖两个师外加补充旅。他升中将,当中央监察委员,成了蒋介石心腹,号称十三太保之一。抗战前,他驻西安,掌控西北,兵力达十几万,威风得很。个人生活上,原配早亡,几次相亲不成,婚姻总掺着政治考量。黄鹤云呢,陕西人,嫁给胡部辎重营副营长李某,夫妇在西安小有名气,她长得标致,在社交圈子转悠。胡看中她,就直接派人处理,给了补偿,让李离婚调走。这在当时军界不算新鲜事儿,高官用钱和职位换女人,普通人没法抗拒。整个过程推进快,聘礼送了,婚期定了,西安上层都盯着这桩事儿。胡的作风就是这样,军中发号施令惯了,私事也强势。结果婚礼前他听到点风声,立马取消,黄鹤云到门口被拦,气得扔银元,闹得满城皆知。这事儿反映出当时女性地位弱,权势面前没啥选择权。胡后来转而跟叶霞翟通信七年才结婚,中间还相过孔令俊,没成。总的看,他军旅生涯辉煌,但私生活坎坷,权力用在感情上,总出问题。胡宗南的军旅路子走得顺溜,从黄埔一期起步,1925年参加东征北伐,棉湖一仗用机枪连立功,蒋介石看重他。1928年升副师长,1931年正式当第一师师长,追击红军时部队伤亡大,但他借机扩编。1935年阻击红军过草地,红军损失重,他升得更快。1936年升第一军军长,西安事变时他支持戴笠营救蒋,结下交情。抗战爆发,他率部参加淞沪会战,部队打到南京沦陷,撤回陕西整补。升十七军团长,又当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守关中,参加兰封信阳作战。1940年入晋抗日,1942年代理西安行营主任,兵力达四十万,西安有三个住处,东仓门公馆专会女人。1945年授上将衔,主持郑州日军受降。1947年进攻延安,收复后升陆军上将,但随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连败,秘书熊向晖通风报信,部队损失惨。1948年荔北反击失败,1949年扶郿战役折损十万,西安撤守,退秦岭巴山。年底剩三个兵团,裴昌会李振降了,李文突围少。胡飞海南又去西昌,蒋下令与他共存亡,后派机接回台湾。1950年当战略顾问,监察院46人弹劾他失职,没成。1952年浙江省主席,只管沿海小岛,1955年澎湖司令,1959年退役又回顾问。1962年心脏病死台北,66岁。黄鹤云事件后,她离婚难再嫁,生活低调,淡出视线。这事儿让胡的婚姻选择更谨慎,转而跟戴笠秘书叶霞翟通信,1947年结婚,她34他51,生两子两女,长子胡为真后来当国安会秘书长。话说胡宗南的权力来源蒋介石信任,黄埔系核心,他统军严,办陆军官校第七分校,挂对联强调纪律。西北王时期,西安三窟住处,防备严密。私生活上,早年不认父,父亲来访撵走,只给三百块打发。1936年黄鹤云事儿闹大,补偿一千大洋,调李到兰州,聘礼送了,却因听到异常动静取消。黄扔三百大洋,表达不满,传遍西安,暴露军中高官随意操控下属婚姻。胡没受影响,继续升迁,抗战中守西北,阻日军南下。1947年延安战役虽占城,但主力没抓到,连败后撤。机要室有共谍,情报泄露,胡不知情。1949年大陆败退,部队瓦解,他飞西昌收拾残局,蒋责他丧师失地。回台后虽高位,但实权少,弹劾案蒋护着过关。叶霞翟婚后随他台湾,她原军统,婚前通信七年,抗战中胡少写信,还相过孔二小姐,陈立夫撮合,调查后没成。胡家子女,长女胡为美作家,次子胡为善大学副校长。黄鹤云下场惨,离婚后社会难立足,女性命运被动。胡一生军功多,但私德遭质疑,权力用在个人事儿上,总留话柄。时代背景下,军阀婚姻政治化,女人成棋子。
1996年4月7日,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只因先前接到

1996年4月7日,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只因先前接到

1996年4月7日,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只因先前接到王毛毛的一通电话,毛毛是王若飞烈士的儿子,他告诉杨伯伯:当年在延安生活过的60多位革命后代,将自发组织前往延安,参加“四·八”烈士遇难50周年纪念活动。1946年,四月八日,延安这边天气不好。天低,云厚,地下是半干不湿的泥。机场那头站了不少人,有的是机关的干部,有的是来凑热闹的群众,更多是等人回来的人。等的不是别人,是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这些刚从重庆谈判回来的共产党代表,说是当天上午就坐飞机返延。那几年,国共还在谈判桌上死磕,台面上讲和平,桌底下动手。谁都知道情况越来越紧张。这几位去重庆,不是为了走亲戚,是去硬碰硬争那一口气,结果怎么也没想到,回来的路上出事了。上午飞机从重庆起飞,中途在西安停了一下加油,后来再起飞往延安方向飞。说是飞得还挺顺,飞行员跟延安这边的美军观察组还通过两次电,说飞行一切正常。那时候的延安机场其实就是一块平地,跑道也不长,没什么照明设备,全靠飞行员眼睛看天看地落。快到中午时分,机场那边有人听见飞机的动静,远远传来一阵轰鸣,像是要进场了。站在那儿的人都伸长脖子望天,可不对劲的是,那声音没过多久就变小了,方向也偏了。等再想追着找,那声音已经完全没了。机场上顿时安静下来,谁也不敢多说什么。与此同时,山西兴县那边的老百姓正干活,听见一声巨响,天都晃了一下。有胆大的顺着声音跑去看,到了黑茶山南坡的高处,看见一片焦土,一架飞机撞在山上,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机身断裂,四处散着碎片,连人都看不出是哪个部位。大家不敢动,等到晚上开了个会,第二天才组织人上山,把能抬下来的尸体先掩埋了。消息传到延安,是两天后的事。电报说,王若飞他们在返回途中,飞机迷航撞山,全体遇难。中央连夜开会,毛主席批了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过了几天,延安举行了追悼会,中央领导全部到场,群众也来了上万。花圈堆成了墙,灵车绕着街口一圈圈转,棺材抬到陵园那头安葬。很多人都说,这事不简单。天是不好,但飞机都快到延安上空了,怎么会迷失方向?而且那飞机是美军C-47,有双引擎,航电也算先进。延安这边明明都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怎么突然之间就飞到黑茶山去了?后来有人说,是特务动的手脚。说是在西安加油的时候,有人趁机动了仪表,把磁罗盘和高度表搞乱。飞到甘泉一带,导航失灵,就一路偏过去了。还有人回忆,几十年后在北京见过周恩来,他亲口说:“不可能是单纯的迷航,肯定有人动了手脚。”可说到底,这些话也都没有实证。你问有没有黑匣子?没有,那年头的军机哪来的黑匣子。最后也就是靠几个人的判断、现场的残骸、几封电报来拼凑原因。新华社和晋绥那边的调查报告还是写得保守,讲的是恶劣天气、山高雾浓、能见度太低。这些年党史年谱里写这个事,也都各有说法。《毛泽东年谱》说是因为天气不好,《朱德年谱》则提到有可能遭遇破坏,《周恩来年谱》更干脆,直接写“途中失事”。三个版本三种说法,谁也不敢完全确认。这种事一旦没有铁证,就成了口口相传,说的人多了,也就再难分清真假。后来延安修了个“四·八”烈士陵园,地选在清凉山北坡,背靠青松,前面是个小广场,墓塔立在正中。烈士的名字刻在碑上,碑下放着当年的遗物。黑茶山那边也建了纪念馆,规模没那么大,但东西实在,有飞机碎片,也有村民捡到的遗物。两地都有人守着,平时也有学生去看。再到1996年,整整五十年。王若飞的儿子叫王毛毛,那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提前给杨尚昆打电话,说准备组织一批烈士子女一起去延安,搞个纪念活动。杨尚昆当年是管这事的,听说了也要亲自去。那时他89岁了,身体不好,坐飞机还得人搀着。可他坚持要去,到了陵园,亲手把花圈放下。现场不少人都哭了。陵园那天没什么风,天气还不错。几个烈士后代围着墓碑站了一圈,有人拿出遗像,有人点了香。没有讲话,也没有仪式。就是站着,低头,眼睛红着,谁也没说一句空话。隔着半个世纪,他们终于站在了父母长眠的地方,替那架没能落地的飞机,落了一次地。碑前草地长得密实,有人踩了几脚,想把杂草拔掉。有雨后留下的小水坑,有一束花被风吹歪了。墓碑上的字刻得有点浅,阳光照着,能看见边角泛白。有年轻的后人用手轻轻擦着,不知道是怕把字抹掉,还是想感受点什么。没人说话,也没人总结,风一过,花圈轻轻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