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应急管理部

民政部将以《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宣贯落实为契机 强化养老机构应急管理工作

下一步,民政部将以《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宣贯落实为契机,强化养老机构应急管理工作。一是指导地方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核心要求,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推动各级民政部门和...

外地游客在杭州登山中暑昏迷!应急管理站提醒:杭州持续高温,登山务必做好防暑措施

近日,西湖区留下街道群山中,一名外地游客在法华寺至财神庙方向的登山途中突发中暑昏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留下街道应急管理站提醒:近期,杭州持续高温,登山需避开正午时段,做好防暑措施,随身携带十滴水、人丹等药品。...

荆州市应急管理局:特种作业一日取证打造高效便民新体验

这一便民举措源于市应急管理局今年创新推出的“理论+实操”一站式考证服务改革。通过流程再造和系统优化,将取证时间从以前的一周压缩至一天,真正实现了“只跑一次、当日取证”的服务承诺。为切实解决考生反映的“多头跑、...
贵州榕江水灾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明星不再捐钱,物资才是硬通货!2025年6月2

贵州榕江水灾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明星不再捐钱,物资才是硬通货!2025年6月2

贵州榕江水灾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明星不再捐钱,物资才是硬通货!2025年6月29日,贵州榕江一位残疾拾荒者胡雷的银行卡余额定格在0.5元。这一天,他亲手将19吨大米和矿泉水装车发往灾区,成为这场特大洪灾中最令人震撼的平民英雄。而与他并肩作战的,是京东物流24小时直达的应急物资、陈光标价值2000万元的消毒设备,以及韩红亲自带队发放的200万物资包。这场灾难不仅检验了中国社会的应急体系,更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洪水冲垮一切时,比金钱更稀缺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资。6月24日,都柳江水位暴涨5.21米,榕江县城瞬间沦为泽国。商场三层楼被淹没、村超球场化作死水潭的触目惊心场景,让传统捐款模式彻底失灵——2900元的冰柜订单尚且能引发争议,遑论数百万的现金捐赠?榕江县慈善总会的银行账户虽已开通,但真正解决问题的,却是京东物流连夜调集的饮用水、方便面,是陈光标协调的无人机精准投送消毒液,是河南烩面师傅在安置点支起的热腾腾灶台。这种转变背后是深刻的教训。2023年河南暴雨时,某明星2000万捐款遭质疑“是否被中间机构截留”,而此次周深捐赠的抽水泵已在清淤现场轰鸣,任嘉伦粉丝采购的雨衣直接披在救援人员身上。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6月30日,榕江物资接收点堆积的“爱心山”中,实物捐赠占比达87%,远超现金捐赠的13%。在明星企业家与物流企业角力的救灾主战场,一群普通人正在书写另类传奇。下肢瘫痪的胡雷,用残存的5毛钱换来19吨物资;河南赵先生驱车12小时运送6000份烩面;新疆阿力木江·哈力克杀掉6头牛为救援队补充体力。这些举动看似草根,却精准击中灾区痛点——当陈光标的消毒设备在淤泥中作业时,胡雷的矿泉水正缓解着灾民的口渴,赵先生的烩面温暖着老人的胃。更令人动容的是民间互助网络的自发形成。忠诚镇的“炊事班”由足球队啦啦队、红白喜事厨师组成,单日供应1.85万份热饭;湖南何氏父子驾驶挖掘机连续奋战10小时清淤;甚至有摇滚乐手贝斯手放下乐器,扛起锅铲加入后厨。这些看似“非专业”的救援力量,恰恰构成了灾后重建最坚实的底座。榕江洪灾暴露出传统救灾模式的致命短板:现金捐赠往往需要3-7天才能转化为实物,而极端天气下的黄金救援期只有72小时。陈光标团队的“24小时物资直达”模式、韩红基金会的“物资包精准配比”,正在重塑救灾逻辑。数据显示,实物捐赠的物资转化效率是现金的3.2倍,且差错率低至0.7%。这种变革正在倒逼制度创新。榕江县首创的“7个物资领取点+优先保障老弱病残”的分发机制,被应急管理部纳入《灾害救助指南》修订草案。而京东“库房管理者无需报备可直接捐赠”的制度,更让企业社会责任有了可操作的执行路径。正如胡雷所说:“要么不捐,要捐就捐干净。”这场灾难最终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计算善款数额,而是如何让每一份善意都变成灾民手中的面包、消毒液和发电机。结语:榕江洪灾像一剂强效解药,既揭穿了“捐款秀”的虚伪,也验证了“物资革命”的必要。当明星们不再比拼捐款数字,而是比谁的消毒设备更先进、谁的烩面更香时,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中国公益事业的真正成熟。毕竟,真正的慈善从不是看账面上跳动的数字,而是看灾区老人碗里有没有热饭、救援队员身上有没有防护服。这场灾难教会我们的最后一课是:在洪水面前,最可靠的不是保险箱里的支票,而是仓库里堆成山的救命物资。

市应急管理局开展“政府开放周”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应急管理重点任务和社会公众关心和关注的安全领域,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切实感受到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新风貌,进一步拉近了社会公众和应急管理工作的...
“这个干部你火了!”深夜12点,广东女干部巡村发现“黄泥水”,挨家挨户敲门叫人逃

“这个干部你火了!”深夜12点,广东女干部巡村发现“黄泥水”,挨家挨户敲门叫人逃

“这个干部你火了!”深夜12点,广东女干部巡村发现“黄泥水”,挨家挨户敲门叫人逃跑!不料,她的一个举动,竟在泥石流到来前救下57名村民,还被应急管理部点名表扬!网友:这样的好同志应该来点实际的,给奖励,给升职!近日,广东多地出现了强降雨,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积水内涝的情况,笔者翻看了一些报道,看到奥运冠军全红婵家里正在盖的地基也泡水了。大家都知道,伴随强降雨到来的还会有很多次生灾害,而泥石流就是其中非常致命的一种!据潮新闻的报道,应急管理部通报了一名女干部挽救村民生命的感人事迹,不少网友看了纷纷表示泪目。6月15日的凌晨12点多,广东茂名信宜市中和村,女干部刘名芳见近日来降雨不断,始终放心不下村民们的安危,于是和前几日一样进行例行的安全巡逻。不料,在路过山间小道时,刘名芳却发现地上有很多“黄泥水”,其中还掺杂了许多泥沙和碎石。顿时她的心情就紧张起来,按照她的经验来说,这很有可能是泥石流滑坡到来的前兆,这些黄泥水就是降雨从山上冲刷下来的。刘名芳当机立断,先是将这个情况上报,随即抄起铜锣在村子里敲打起来,挨家挨户的叫村民们起床转移。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幸运的是刘名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同事们同样也很尽心尽责,有的人拿出扩音器喊话,有的则拉响了手摇警报器。凌晨4点钟时,只听山上传来哗啦啦的巨响声,村里的房屋几乎是一瞬间就被淹没了大半,好在刘名芳发现的及时,村里57名村民在此之前安全转移!村民李大娘哽咽着回想起当晚的场景,对刘名芳的感激溢于言表,她说多亏有村干部叫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连夜救下几十位村民后,刘名芳和其他干部们却一点也没休息,继续投入到后续的灾后工作中,一会儿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会儿去安抚村民的情绪,眼角的皱纹和斑都好像更多了!当记者问她怕不怕时,刘名芳很干脆的说不怕,然而,母亲打来的一通微信电话,却让坚强的她瞬间哽咽了,母亲担心她的钱不够花当即转来300块钱。刘名芳哭着对记者说:“本来应该是我照顾她才对......”心里对家人都是亏欠。因为避险工作表现优异,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了刘名芳的事迹,许多网友看后纷纷点赞。对此有网友表示: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女干部和张桂梅先生神似,都是大善之人的面相,这世界破破烂烂,却总有人在缝缝补补,让自己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这人世间就会更美好!还有网友说:今天看到这个新闻泪目了,我妈是村干部,那年发大水,她给我跟妹妹套上救生衣,用废旧电线一头绑着我们,一头邦在门口的木头,然后自己就去参加村里的巡防队了,直到读大学都不能接受妈妈不爱我们,只想着工作的事......看完报道眼泪不自觉的就下来了,她也是母亲的女儿,她也有家人要照顾,但是她仍旧愿意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村民们的安全扛在肩上。点赞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信息来源:潮新闻)
中国无人机太强了!浙江丽水,因暴雨导致河水暴涨,一名不会游泳的钓鱼佬被困河道中央!虽然他报警求助,但

中国无人机太强了!浙江丽水,因暴雨导致河水暴涨,一名不会游泳的钓鱼佬被困河道中央!虽然他报警求助,但

中国无人机太强了!浙江丽水,因暴雨导致河水暴涨,一名不会游泳的钓鱼佬被困河道中央!虽然他报警求助,但是警方和消防人员因为没有合适的救援设备,束手无策!眼看河水越涨越高,一男子果断出动家中载重300斤的无人机,实行一场惊心动魄的空中救援!(来源:九派新闻)沙湾村坐落于瓯江上游,瓯江最大的支流便流经此地。近年来,随着水质环境显著改善,向来对水质要求严苛的香鱼,将这里选为了理想的栖息地。而香鱼肉质鲜嫩,口感鲜美,吸引了众多钓鱼佬来垂钓。这位钓鱼爱好者便是其中一位,他从外地慕名而来,特意跑到河道中央的位置开始垂钓。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雨致使河水迅速暴涨。这位钓鱼爱好者不会游泳,情况危急之下,他赶忙拿出手机向警方求助。很快,民警和消防员迅速赶到了现场。此时,钓鱼爱好者距离岸边约四五十米,湍急的水流让人望而生畏。若贸然游泳前去救援,救援人员极有可能被水流冲走。一时间,民警和消防员陷入了救援困境,不知如何是好?无人机手陈先生就住在附近,听到动静后,他急忙从家中跑出来。看到这一紧急情况,他向救援人员建议采用无人机进行救援。但民警和消防员都表示,他们没有大型的救援无人机,若从其他地方调运,必然会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陈先生主动说道:“我有一架农业植保无人机,额定载重可达150公斤。要是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尝试用它进行救援……”当时情况刻不容缓,而陈先生接受过专业的无人机飞行训练,无疑是当下最合适的救援人选。于是,民警同意了他的提议。陈先生迅速跑回家中取来无人机,熟练地拿起遥控器,操控着无人机向钓鱼爱好者飞去,并指挥他抓住系在无人机上的绳子。其实,陈先生内心也十分紧张,毕竟这是他首次运用无人机实施救援行动。但他深知,自己是钓鱼爱好者最后的希望。他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无人机,仅用了两分钟便成功将钓鱼爱好者救至岸边。钓鱼爱好者满脸感激,连声道谢,民警和消防人员也对陈先生的及时帮助表示万分感谢!陈先生在完成善举后,内心倍感欣慰。他提议,未来可以更多地将无人机应用于救援任务中,这样能有效降低救援人员面临的风险。此事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都这样了,身上一件东西也舍不得放下!还不忘带钓具,这是真正的钓鱼佬,死也不会扔下渔具!也有网友说,无人机很贵吗?建议消防,警察,应急管理部门必须配,以后高层救援也方便。还有网友说,其实真的很危险,炸机或者风速导致旋翼失去控制,很容易导致被救援者出现伤亡情况,有可能会找陈先生麻烦!陈先生的挺身而出尤为令人动容。在救援陷入困境之时,他没有置身事外,而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勇敢担当,主动提出用自己的农业植保无人机进行救援。他的这份果断和善良,充分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他人危难时的无私与大义。他不仅拥有专业的无人机飞行技能,更有着一颗愿意帮助他人的心。他的行为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救援,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一次有力传递。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一束光,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他的建议也极具前瞻性,无人机在救援领域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救援人员面临过多危险,提高救援效率。最后提醒钓鱼爱好者,做为一个合格的钓鱼佬应该配备三样物品:游泳圈、救生衣和浮潜面罩!因为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