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标志着中国的全面崛起老人家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校尉斗胆续貂,枪杆
印巴空战,标志着中国的全面崛起老人家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校尉斗胆续貂,枪杆子里面还出大国地位。从动物世界到人类社会,武力从来都是地位的保证。尽管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衍化出纷繁复杂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用以维持国家的稳定与世界的和平,但归根结底,确保制度、道德有效运行的,依然是武力。王道虽好,还要霸道维持。所谓制度、道德,就是王道;所谓霸道,就是武力。有人被虚幻的和平理念蛊惑,将武力视为洪水猛兽,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武力才是和平的终极保证。枪在强盗手中,就是最大的威胁,枪在警察手中,就是最大的安全。大国崛起,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掌握国际社会威力最大的枪。在大国兴衰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软实力滞后效应,也即软实力的发展滞后于硬实力。大国崛起,首先必然是硬实力的崛起,然后带动软实力的崛起。大国衰落,首先必然是硬实力的衰落,然后带动软实力的衰落。硬实力之中,工业、科技、军事最为典型,软实力之中,舆论、外交、金融最为典型。硬实力内部,军事实力也有滞后效应。也即工业、科技发展起来后,要想转化为军事实力,需要一个过程。同理,即便工业、科技已经衰落,依靠吃军事装备的老本,军事实力依然能够维持一段时间。而军事实力,又是软实力最直接的支撑,这也就是开篇说的,枪杆子里面出大国地位。正因如此,军事实力正是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化的衔接阶段。真正的大国地位,必须通过战火的考验。二战之前,美国的硬实力尤其是工业实力已经远远超过英国,但如果美国不利用二战的机会,将工业实力转换为军事实力,并在欧洲、亚洲战场上充分展示,世界各国就不会承认美国的老大地位。今天的中国,就好比二战前的美国,距离登顶,只欠缺一场血与火的考验。美国登顶,是利用了一战、二战的机会,不仅躲过了战争最为残酷的相持阶段,而且占据了道德高地。包括向日本扔原子弹,都没有引发国际社会的负面舆论。可对中国来说,美国的硬实力虽然明显衰退,软实力却依然在勉力维持。尤其是在国际舆论领域,美国那套虚伪的普世价值观,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自己出手展示军事实力,就会面临巨大的舆论风险。我们可以看到,在在解决周边领土争端时,越是面对小国,中国表现得越是克制、忍让,但越是面对大国,中国越是敢于正面抗衡。抗美援朝是如此、中苏对峙是如此、南海对峙依然是如此。因为我们努力要避免的,就是被小国羁绊、陷入大国设置的舆论陷阱,进而被国际围攻。而主动挑战大国,在十几年甚至几年前,我们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因此,前面提到的三次挑战,其实都是踩到了我们的红线,我们已经退无可退。包括2016年的南海对峙,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谁也没想到,美国人心里更没底,所以他们先撤了。回头来看,在军事层面,美国要想打断中国的发展势头,南海对峙也许就是最后的机会。到今天,在中国周边两千公里范围内,美军已经丧失了与中国正面抗衡的勇气。这种军事实力的变化,虽然中美两国心知肚明,但中国不想激化中国威胁论、美国试图维持自己的强大幻象,双方不约而同保持了低调。最终结果,就是全世界尤其是那些深受思维惯性影响的国家,依然认定美军所代表的西方军队,才是蓝星最强的武力,西方国家生产的主战装备,才是蓝星上最强大的武器。这个幻象,不通过战争手段,其实很难打破。这就是人性最大的弱点之一,总是被思维惯性、行为惯性绑定,看不到真实世界的变化,顽固拒绝接受真实世界的变化,除非你一巴掌将他打醒。印巴空战,就是这么一巴掌。虽然这一巴掌,不可能打醒所有人,但至少可以打醒很多人。作为人类生存竞争的终极模式,战争从来都是体系之间的对抗、综合国力的对抗。不过在古代,受限于科技水平,人们可以通过情报欺骗与指挥调度,人为制造局部优势。所谓的以少打多、以弱胜强,其实就是通过人为制造的时间差、信息差,来对冲综合国力的差距。为什么综合国力远远领先的中原王朝,在面对游牧民族的时候,却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游牧民族能够发挥骑兵的机动能力形成局部优势,击溃中原王朝的防线。为什么古代多军神、多军师?就是因为,在当时的科技条件尤其是运输条件下,综合国力的调度非常困难,战争一线的对决,往往依赖指挥人员对前端有限资源的调度。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挥人员对战争的影响正在快速缩小,因为在全新的通信、物流技术推动下,资源调度的效率越来越高、人类战争体系对抗的特征越来越强。055、054能够单骑闯关,是因为背后有由卫星、航母、远程雷达、中远程导弹、潜艇、预警机、战斗机、无人机等大型主战装备组成,由现代通信技术和立体空间通信网络串联起来的作战指挥体系。而在作战指挥体系后面,则是强大的国防军工体系、完善的物流体系、高效的动员体系。海内存知己、天涯六比零的背后,是中国工业的崛起、中国制度的崛起、中国的全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