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小米科技

雷军微博评论失控,是七年承诺与现实落差的集中爆炸。2017年小米说要做澎湃芯片

雷军微博评论失控,是七年承诺与现实落差的集中爆炸。2017年小米说要做澎湃芯片

雷军微博评论失控,是七年承诺与现实落差的集中爆炸。2017年小米说要做澎湃芯片,五年后旗舰机仍把高通名字印在最显眼位置;这些画面被截图留档,像定时炸弹。小米想要的,是用性价比标签稳住销量,但网友看见的是“便宜”背后把最难啃的技术留给别人。2017年小米首款澎湃S1芯片发布时,雷军喊出“为发烧而生,更要为中国芯而生”,当时全网都跟着激动,不少人盼着它能在自研芯片赛道闯出条路。可七年过去,澎湃芯片没了后续消息,旗舰机上骁龙处理器的标识比小米自身Logo还突出,这份从期待到失望的落差,换谁都难接受。网友真正不满的,从来不是用高通芯片,而是“画大饼不兑现”。2021年小米还公开说“澎湃芯片持续研发”,到2023年旗舰机型全系搭载高通芯片,连“自研”二字都很少提了。一边喊着“技术为本”,一边在核心技术上止步不前,这种矛盾感太戳人。小米靠性价比打开市场,这本身没问题,但“便宜”不该成为回避技术攻坚的理由。2023年小米研发投入191亿元,看着是笔不小的数,可要是对比行业里深耕自研的品牌,连零头都够不上。钱没花在核心技术突破上,怎么让用户相信它真的想做“中国芯”?网友翻旧账、在评论区发声,不是故意针对,是心里的期待落了空。当年小米说要做自研芯片,多少人把它当成国产品牌突破的希望?结果七年过去,承诺成了泡影,反而在性价比的舒适区里不愿出来,这份失望攒久了,自然会集中爆发。现在的用户早不只是买“便宜手机”,更想支持有核心技术的国产品牌。如果一直靠采购、组装,就算销量再高,也只是“组装厂”,成不了真正的科技企业。小米总说“懂用户”,可连用户对核心技术的期待都抓不住,怎么谈“懂”?这次评论区失控,就是给小米提了个醒:光靠情怀和性价比,撑不起用户的长期信任。不把核心技术的短板补上,就算短期内销量稳住,早晚也会被追求技术实力的用户抛弃。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小米澎湃AI小米澎湃2.0雷军营销力
雷军说奔驰强的有点变态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小米的纯电SUV车型

雷军说奔驰强的有点变态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小米的纯电SUV车型

雷军说奔驰强的有点变态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小米的纯电SUV车型YU7在该项目测试中,跑了3944公里,和奔驰AMGGTXX概念车相比,差距近1500公里。奔驰这次的成绩,直接把纯电车24小时耐力赛的纪录提升了1518公里,进步幅度将近40%,不过话说回来,奔驰AMGGTXX是主打极致性能的概念超跑,小米YU7是面向大众市场的量产SUV,两者的定位和属性不一样,可比性不大。[并不简单]
雷军说奔驰强的有点变态雷总,看看网友怎么说你的!你的每一条微博都是有目的性的,因

雷军说奔驰强的有点变态雷总,看看网友怎么说你的!你的每一条微博都是有目的性的,因

雷军说奔驰强的有点变态雷总,看看网友怎么说你的!你的每一条微博都是有目的性的,因为最近小米一直在提倡跑耐力赛,小鹏P7也下场了,还提升了。现在看到奔驰最新的耐力赛测试,夸一波可以得到很多正面的评价,比如,下次发布会上可以说BBA也持续在跟进耐力赛,欢迎更多的车企加入,人家也会说雷总大度,反正一条微博可以收获满满吧,何乐而不为……
2014年小米手机在中国同样“不可一世”,像极了今年小米汽车的处境。后来呢?没过

2014年小米手机在中国同样“不可一世”,像极了今年小米汽车的处境。后来呢?没过

2014年小米手机在中国同样“不可一世”,像极了今年小米汽车的处境。后来呢?没过几年就被华为+荣耀按在地上摩擦。与此同时vivo和OPPO也快速成长并超越小米手机。所以我个人真的很反感,因为小米汽车爆火,某些KML四处出警,今天鄙视某友商,明天吊打某友商。到处树敌……傻批的无以加复!我一直主张小米汽车尽量和志同道合的行业伙伴同行。很多米粉好像不屑,认为小米公司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砸两次脚。别忘了,当年只是华为+荣耀两个品牌打小米。今天华为鸿蒙智行旗下5大核心品牌,华为Hi模式更有众多外围品牌,每个实力都不容小觑。华为这种战略大师……持续排列组合,持续围剿狂揍。顶得住2年,顶得住3年?[微笑][微笑][微笑]殿车
下午有事没来得及看发布会,刚刷了一圈,听说友商把小米YU7又发布了一次?[大笑]

下午有事没来得及看发布会,刚刷了一圈,听说友商把小米YU7又发布了一次?[大笑]

下午有事没来得及看发布会,刚刷了一圈,听说友商把小米YU7又发布了一次?[大笑][大笑][大笑]挺好!配图是群友拍的图[大笑]始于颜值[比心]刘亦菲智界​​​
这可就是刺刀见红的PK了,发布会上直接把智界R7和小米YU7、ModelY以及

这可就是刺刀见红的PK了,发布会上直接把智界R7和小米YU7、ModelY以及

这可就是刺刀见红的PK了,发布会上直接把智界R7和小米YU7、ModelY以及宝马X6拉出来对比了,而且对比数据的确反差太大了特斯拉ModelY不到4.8米的车身给了车内接近3.5米的有效空间;当然直接接近5米的车身给了接近3.7米的车内有效空间;而反观YU7,准5米的车身,却只有3.3米左右的车内空间,整整多出来差不多40cm啊!然而,这里又不得不说,人小米YU7可能压根不是面向三人及以上乘坐场景的,所以智界R7跟小米YU7也就可能压根不是一个用户群,本身并不构成竞争。同时,人宝马X6就是一油车,本身有巨大的发动机、变速箱相关的设施,自然也的确需要较长的车头放这些。所以,智界R7这次打算是从谁手里抢市场?汽场全开大V聊车
小米16系列定档9月25日发布,三款新机参数全曝光!标准版小米16:6.

小米16系列定档9月25日发布,三款新机参数全曝光!标准版小米16:6.

小米16系列定档9月25日发布,三款新机参数全曝光!标准版小米16:6.36英寸1.5K直屏,黑边缩到1.1毫米,握感更紧凑。塞进7000mAh电池,配100W有线快充+50W磁吸无线充,续航焦虑彻底翻篇。主摄升级OV50Q传感器,新增直立长焦镜头,拍远景更清晰。12+256GB版本预计卖4499元,价格和上代持平。小米16Pro:同样6.36英寸小屏,但镜头大升级!潜望式长焦支持5倍光学变焦,演唱会山顶也能拍清明星睫毛。电池保持7000mAh+100W快充组合,性能拉满却轻薄。爆料称12+256GB定价5299元,比标准版贵800块,差价全在影像系统。ProMax玩大的:屏幕跳到6.85英寸2K分辨率,边框更窄。电池加到7550mAh,重度用两天不充电。最狠的是两亿像素潜望长焦,夜景细节碾压普通手机。价格直接冲上5999元,比Pro贵700元,为大屏党和摄影发烧友定制。全系硬核配置:三款都用骁龙8Elite2芯片,跑分破400万,原神高画质不掉帧。新增超声波指纹,手湿也能秒解锁。系统搭载澎湃OS3.0,灵动岛通知栏抢了iPhone的创意,消息提醒更灵活。用户吵翻了:有人夸小米16标准版良心:“4499元买到7000mAh+旗舰芯,小屏机续航天花板!”也有人吐槽Pro版溢价:“多颗长焦镜头贵800块?不如加点钱上ProMax。”还有纠结屏幕的:“想要大屏又嫌重,190克的标准版可能更香”。9月发布会直接叫板iPhone17,这三款新机能否抢走苹果用户,价格争议会否反噬销量?
魅族摄像头又长这样?!网友嘲讽:这是要要摸着小米过河。以前的魅族外观设计确实

魅族摄像头又长这样?!网友嘲讽:这是要要摸着小米过河。以前的魅族外观设计确实

魅族摄像头又长这样?!网友嘲讽:这是要要摸着小米过河。以前的魅族外观设计确实非常时尚新颖,当然也有可能是抄袭别人的,只是当时资讯不发达。魅族这几年的主流机外观一直都是跟着三星走,镜头模组竖排很简洁,不是国内正圆的主流模组,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大气,但手感非常好。本人现在用的魅族18,虽然机器非常漂亮,但真的不好用,天热连电都充不进去。
去年盯着价格走势发现规律:小米数字系列每次改款基本都在拔高身价,近四年标准版从

去年盯着价格走势发现规律:小米数字系列每次改款基本都在拔高身价,近四年标准版从

去年盯着价格走势发现规律:小米数字系列每次改款基本都在拔高身价,近四年标准版从3399一路涨到4499元。现在看看工位上同事用的小米14,侧面实体键早被油渍包浆了还舍不得换。骁龙芯片每年准时跳涨真的坑,据说这回8Gen2至尊版用台积电N3p工艺光掩膜费就烧了8000万刀。玄戒O1一颗成本上万,小米15SPro用这芯片怕是连研发费都赚不回。雷总说要做价格厚道的产品,现在只能在机身配色和影像模组找差异化。挺怀念那个MIX一代19999疯抢的时代,现在LPDDR5X闪存颗粒都要涨5%。看到供应链爆料说16系列可能涨到4599起,突然感觉钉子户米6才是理财产品。三个版本机型里最怕UltraMax走折叠屏路线,每次看评测UP主掰屏幕都得倒抽凉气。倒是这个Adreno840的GPU让我心动,准备等双十一看《原神》在2K屏上的掉帧曲线再说。
相信这两件事情之后,陈震再也不蹭小米流量了!之前因为耐力测试,被星冰乐直播对线

相信这两件事情之后,陈震再也不蹭小米流量了!之前因为耐力测试,被星冰乐直播对线

相信这两件事情之后,陈震再也不蹭小米流量了!之前因为耐力测试,被星冰乐直播对线,现在又因为内涵小米质量而惹火上身,真是够了!话说回来,能这么和网友刚的陈震是头一个,但是民间的这种大卡车和SUV对撞,不知道合不合规,我还真的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