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国债

美联储现在巴不得中国能早点抛售美债?为啥他们一直不降息,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迟早

美联储现在巴不得中国能早点抛售美债?为啥他们一直不降息,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迟早

美联储现在巴不得中国能早点抛售美债?为啥他们一直不降息,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迟早会卖掉手里那7800亿美元的美债。市场上能接过这么大一笔美债的,恐怕只有美联储自己,所以他们一直在等这个机会。其实从五年开始,美债的危机就已经凸显了出来,当时都在预警美债即将突破36万亿,然而到了现在,美债的数量早已突破37万亿。面对美债持续走高,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特朗普不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结果面对特朗普的压力,美联储就是不同意降息。最近几个月美联储一直把利率维持在4.25%到4.50%之间,始终没有下调。这让不少人觉得奇怪,毕竟现在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按道理说可能需要通过降息来刺激一下发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到年底通胀可能会升到3%,失业率也会略有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降息确实需要谨慎。不过除了这些表面上的经济数据,美债市场的情况也在影响着美联储的决策。大家都知道美国现在的国债总额已经37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都有将近11万美元的债务。这么多国债需要有人买才行,而外国投资者一直是重要的购买力量。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的报告,到2025年6月,海外投资者总共持有9.13万亿美元的美债。其中我国持有7564亿美元,排在日本和英国之后,是第三大海外持有国。这个数字和之前比起来有明显变化,因为我国已经连续好几年在减持美债了。那如果有一天我国大规模抛售手里的美债,会发生什么情况?毕竟7500多亿美元不是个小数目,市场上能不能找到足够的买家来接手呢?现在美债的主要买家是海外投资者、各种基金,还有美联储自己。这三类加起来持有超过60%的美债,平时市场稳定的时候,这个结构没什么问题。但要是遇到集中抛售,情况就不一样了,今年4月就出过一次状况,集中抛售导致美债价格突然大跌,收益率一下子飙升到4.5%以上。最后还是美联储出手一天就买了1.2万亿美元的资产,才稳住了市场。保持当前的利率水平,其实是在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留有余地。最近有消息称美联储正在研究重新开始购买国债的可能性,而且可能会优先买短期国债。这种想法应该也是考虑到了像我国、日本这些主要持有国可能继续减持的情况。毕竟美国现在的债务压力太大了,2025年就有将近3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其中大部分是短期国债。财政部每年要支付的利息也快到1万亿美元了,已经超过了国防开支。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债主们开始大规模抛售,后果会很严重。美联储肯定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所以现在维持利率不变。如果我国等国家真的开始大规模减持,而市场上其他买家接不住,美联储可能就不得不再次出手购买国债。当然我国会不会大规模抛售美债,什么时候抛,这都是不确定的。我国这几年的减持是逐步进行的,不是一下子卖掉很多。而且我国现在持有的美债规模已经比几年前少了很多,从曾经超过1万亿美元降到了7500多亿,继续大幅减持的空间也比较有限。美债毕竟是一种外汇,我国全部抛售也不太现实。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是综合考虑了当前的多方面因素。虽然不能说美联储就是在等中国抛售美债,但保持政策空间以便在必要时稳定美债市场,确实是他们当前政策的一个重要考量。信源:环球网2025-08-14——每5个月增加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危机为什么恶性循环?极目新闻2025-07-31——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为何坚持不降息?
财政部于8月19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财政部于8月19日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财政部8月19日消息,根据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有关规定,财政部于2025年8月19日开展了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操作券种为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期)国债、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二期)国债,操作额分别为2.7亿元、2.8亿元...

债市行情速递丨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收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奎)8月19日,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收涨。截至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TL2509)报收116.540元,上涨0.270元,涨幅0.23%;10年期国债期货(T2509)报收108.055元,上涨0.035元,涨幅0.03%;5年期国债...

财政部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

关于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财办库〔2025〕164号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
基准国债ETF(511100)连续3天净流入,合计“吸金”10.45亿元

基准国债ETF(511100)连续3天净流入,合计“吸金”10.45亿元

截至2025年8月19日10:26,基准国债ETF(511100)下跌0.15%,最新报价108.1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18日,基准国债ETF近1年累计上涨4.41%。流动性方面,截至8月18日,基准国债ETF近1年日均成交9.2亿元。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

美国债市:国债小幅下跌 受到英债下跌拖累

美国国债周一小幅下跌。由于英国国债带动欧洲债市走弱,拖累了美债走势,美国国债在上午时段就承受了温和的下跌压力,然后在午后的淡静交易中大致保持了跌幅。在本周晚些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出席杰克逊霍尔会议前,SOFR期权...
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是中国有王炸,中国现在还

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是中国有王炸,中国现在还

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是中国有王炸,中国现在还握着7590亿美元美债,要是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分批抛售就能让美国国债市场天翻地覆。中国持有美债的规模可不是小数目。截至2025年4月,中国仍持有7590亿美元美债,虽说较历史峰值减少了约5577亿美元,但仍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海外持有者之一。美债市场对全球金融体系至关重要,中国若分批抛售,必然会引发市场恐慌。2025年4月的数据显示,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达到4.5%,日媒就曾猜测,美债长期利率飙升或是中国在大量抛售所致。这足以说明,中国在美债市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神经。不过,西方冻结中国资产的威胁真的能奏效吗?中国可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相当可观。截至2025年6月末,规模达33174亿美元,储备形式多元,除美国国债外,亦涵盖机构债券等其他资产。这种多元化的储备结构,让中国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有了更多缓冲空间。再看看中美贸易谈判的情况。最新消息称,中美贸易谈判再次延期90天,这一消息爆出后,日本、韩国、加拿大、欧盟等经济体可谓是心都碎了。它们甚至怀疑,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是否为一场阴谋,中美两国是否在演戏,从而借机收割全球财富。这种猜测虽有些捕风捉影,但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美贸易博弈的高度关注。其实,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的种种举动,背后都有其政治算计。一方面,他不得不纾解美国农业困境,尤其是大豆危机。近年来,中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进口渠道逐渐多元化,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锐减。2025年6月,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达1062万吨,此量占当月进口总量的86.6%;相较而言,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仅约158万吨。特朗普于贸易谈判延期之前喊话中国增购四倍大豆,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意在安抚美国农业州选民,进而稳固自身的选情。另一方面,特朗普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他梦寐以求中国放开金融、房地产、新能源等市场。然而,一次次谈判却铩羽而归,朝令夕改。这背后说白了就是有所顾忌、有所害怕。中国市场规模宏大,对美国企业极具吸引力。特朗普若一味强硬行事,极有可能损害美国企业利益,从而影响自身政治支持率。中国在应对美国的经济施压时,也并非被动挨打。中国曾多次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2025年3月,美国以所谓“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商务部、外交部等七部门迅速回应,对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加征15%的关税,大豆、猪肉等加征10%的关税,这直接触及美国农业州的核心利益。这种精准打击,让美国看到了中国反制的决心和能力。此外,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扩大国际合作,分散市场布局。“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让中国在面对外部经济压力时有了更多选择。回到美专家的威胁,西方冻结中国资产真的能达到目的吗?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还有美债这张王炸,完全有能力应对。而美国若真的采取极端措施,不仅会损害中国利益,也会对自身经济造成重创。美债市场的动荡可能导致美国融资成本上升,影响其经济复苏。说到底,在国际经济博弈中,没有永远的赢家。中国不会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怕事。中国的善意不是无限的,中国的底线也不容触碰。未来中美关系会走向何方,是继续博弈还是寻求合作,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而中国,早已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你觉得中美经济博弈会如何发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国债务3

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国债务3

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国债务37万亿,已经不是天文数字,是宇宙数字了,一个国家,欠的钱快赶上全球GDP的四分之一了,居然还稳稳当当地在全球撒着军舰,特别是那11艘核动力航母,一艘一艘地往你家门口晃,谁看了不觉得魔幻?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37万亿美元,这是一串让人难以想象的数字,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背负着“宇宙级”债务的国家,不但没有陷入经济危机,反而依旧在全球维持着11艘核动力航母的庞大舰队。这些钢铁巨兽穿梭于各大洋,就像在别人的家门口散步,这样的景象,不免让人疑惑,美国究竟是如何在如此高债务的情况下依然挥洒自如。答案首先藏在美元的特殊身份里,美元是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货币,约有六成的国际交易使用美元,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也有近四成是美元资产。凭借这一优势,美国可以直接发行世界各地都需要的货币,用它购买别国的资源和商品,这种能力被称为“铸币税特权”,意味着美国在贸易中拥有天然的优势地位。与此同时,美国国债长期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工具,日本、中国、英国等国的央行都持有巨额美债,日本的规模超过一万亿美元,中国也接近八千亿。持有美债表面上是理财投资,实质上更像是对美元体系的一种押注,只要美元依然是国际结算的核心货币,这些债券就会被认为值得信赖。高额债务并没有让美国陷入困境,反而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循环,每当旧债到期,美国政府就发行新债偿还,并常常顺带多借一些来填补财政开支,美联储可以通过量化宽松政策直接购买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同时压低利率。2024年美国国债的平均利率仅为百分之三点多,这样的融资成本甚至低于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借钱的压力自然大大减轻。军事力量是这个金融循环的重要保障,航母并不仅仅是海上的武器平台,更是维护美元地位的“武装护卫”,在中东,石油交易长期使用美元结算,其背后是美国第五舰队的存在。在亚太地区,美国第七舰队的巡航让许多国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也更愿意持有美元资产和美债,这种金融与军事的相互依存,让美国能够在债务高企的同时继续扩展军力。历史上曾有挑战美元结算体系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伊拉克在二十一世纪初计划用欧元结算石油,不久后就遭遇战争并失去政权。利比亚的领导人提出以黄金货币作为结算单位,也在军事干预中倒台,这些事件向全球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动摇美元在能源贸易中的地位,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这套看似牢不可破的体系正在出现裂缝,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去美元化,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已经全面转向本币结算,沙特同意用人民币销售部分石油,印度也与多个国家签署了本币贸易协议。甚至一些长期的美国盟友,也开始分散持有美元资产,增加黄金、欧元或其他货币的比重,这种趋势意味着美元在全球结算中的份额可能逐渐下降。除了外部挑战,美国自身的制造业空心化也在削弱其长期实力,军需物资中的某些关键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部分先进武器的零件甚至依赖外部供应。造船业的衰落同样明显,全国能够建造大型军舰的船厂只剩下寥寥数家,工人平均年龄偏高,新航母的建造周期动辄十年以上,有时不得不依靠拆解旧舰来维持新舰的运转。军事技术的变化也在冲击航母的价值,一枚造价不高的高超音速导弹,可能对价值百亿美元的航母构成致命威胁,一旦航母被证明易于击毁,美国的全球威慑力就会受到影响,而这又会反过来削弱美元的地位。庞大的利息支出是另一道潜在风险,目前美国每天需要支付数十亿美元的利息,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球多数国家一年的军费,一旦全球投资者对美元和美债的信心下降,美国可能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资金,那将迅速推高财政成本,使债务问题更加尖锐。历史上,不乏因为财政压力而走向衰落的强国,无论是两战后的大英帝国,还是冷战结束时的苏联,最终都没能逃脱这一宿命。未来的走向仍然不确定,美国或许会选择收缩海外军事部署、压缩军费以减轻财政负担,也可能会依赖更强硬的军事与外交手段来维持美元的国际地位,但在全球多极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寻找替代美元的路径,不再单纯依赖美国主导的金融和安全体系。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美国国债又有新突破,又开始发新债了今天美国国债正式突破了37万亿的大关,有很大

美国国债又有新突破,又开始发新债了今天美国国债正式突破了37万亿的大关,有很大

美国国债又有新突破,又开始发新债了今天美国国债正式突破了37万亿的大关,有很大的功劳是“大而美”法案的,现在尽管国债利息支出就达到了1.4万亿美元。这么说吧,墨西哥现在GDP排行全球第15,有1.69万亿美元,现在美国国债利息就顶上了墨西哥一年的GDP,完全超出了想象。现在美国国债已经成为了一大负担,只能不停的发新债补旧债的窟窿,而且2025年约有9万亿的美债是要到期的,其中还有本金债要到期。数据显示,现在美国国债的利息就要拿出财政收入的26.5%来支付,未来可能还会增加。
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中国有王炸现在中国手里还

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中国有王炸现在中国手里还

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中国有王炸现在中国手里还攥着759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要是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分批抛售就能让美国国债市场天翻地覆。2015年的时候,中国稍微抛售了点美债,美国国债市场立马跟坐了过山车似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直接跌破2%,吓得华尔街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们连夜开会。现在,中国手里的美债虽然比巅峰时期少了一半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是分批抛售,就跟在美股市场扔炸弹似的,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蹭蹭往上涨,到时候,别说打仗了,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得打白条。更绝的是,截至今年2月,中国官方黄金储备是2191吨,这数字听起来不算大,但要是换算成金条,能铺满好几个足球场。最近,央行又偷偷加仓了,到6月份已经涨到2298.55吨,连续八个月增持。这可不是随便买买,而是在给外汇储备上“保险”。以前中国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现在多元化了,黄金多了,美元霸权的根基就有点晃荡了。你想呀,黄金这东西,不管市场怎么乱,它的价值都稳当当的。要是西方冻结了中国的美元资产,中国手里的黄金可不会跟着被冻住,它能稳稳地撑住人民币汇率,让咱们在金融市场上有底气。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张厉害的牌。现在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了,2024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74%,而且连续9个月保持全球第四的位置。听起来好像不如美元欧元威风,但实际作用可不小!举个例子,以前咱们跟俄罗斯买石油,得先用人民币换成美元,再用美元结算,中间手续费就跟割肉似的。现在好了,直接用人民币和卢布点对点交易,连SWIFT系统都省了。还有一带一路国家,越来越多的贸易都用人民币结算。就拿2025年上半年来说,上海和105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了17.3%。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用人民币做买卖,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虽然现在还没完全冲垮美元霸权,但已经在一点点地侵蚀它的根基了。最大的王炸在于稀土!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这可不是普通的土,而是能造导弹、芯片、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资源。2010年的时候,中日因为钓鱼岛闹别扭,中国稍微限制了一下稀土出口,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立马抓瞎,连丰田、索尼这些巨头都得排队求购。现在,中国稀土不仅产量大,技术还领先,从开采到冶炼分离,全球92.3%的产能都在咱们手里。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开采出来还得乖乖送到中国来加工。更狠的是,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形成“双寡头”格局,把国内85%的开采指标和90%的冶炼产能都攥在手里,就算西方想找替代品,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没戏。这四张王炸摆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专家的冻结威胁就像纸老虎,一捅就破。中国手里的牌可不是吃素的,美债能搅乱金融市场,黄金能稳住基本盘,人民币能打破美元垄断,稀土能卡住高科技脖子。真要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这四张牌随便甩一张出去,都够西方喝一壶的。至于那些整天嚷嚷着要冻结中国资产的人,还是先想想怎么保住自己的家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