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叶挺

38军、39军、40军、41军、43军,号称林彪麾下的“5只老虎”,可在1950

38军、39军、40军、41军、43军,号称林彪麾下的“5只老虎”,可在1950

38军、39军、40军、41军、43军,号称林彪麾下的“5只老虎”,可在1950年,“5虎”有4个去了朝鲜,唯独43军一直留在南方。四野有“5只老虎”、“7个王牌师”。“5只老虎”,是指四野最会打仗的5个军。这5个军,分别是38军(1纵)、39军(2纵)、40军(3纵)、41军(4纵)、43军(6纵)。“7个王牌师”,分别是:38军112师、38军113师;39军116师;40军118师;41军145师;43军127师、43军128师。除了43军外,其他“4只老虎”,在进入朝鲜后都有出色的表现,38军更是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可见,这“5只老虎”,都不是徒有虚名。但令人不解的是,43军却没有入朝作战。要知道,在“5只老虎”中,只有38军和43军拥有2个王牌师,其他3个军,都只有1个王牌师。38军的2个王牌师,在朝鲜战场上都打出了赫赫威名,38军112师,曾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他们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了松骨峰,让逃到此处的美军不能再进一步。38军113师,在穿插三所里的时候,更是创造了人类轻步兵史上的奇迹。如果43军的2个王牌师进入朝鲜,肯定也会出色的表现,毕竟这2个王牌师,都有光荣的历史。比如43军127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叶挺独立团,这支部队还是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部队,参加过平型关战役、血战四平、解放海南岛等战役。可以说,以43军的实力,如果入朝作战,表现可能和38军差不多,都会有耀眼的战绩。但奇怪的是,43军却没有去朝鲜,这是为什么呢?首先,43军隶属15兵团,而首批入朝的部队是13兵团,像38军、39军、40军都属于13兵团。13兵团当时驻守在河南,距离东北很近,又是全国战略机动部队,这才成了首批入朝的部队。15兵团却不同,15兵团主要负责华南的防务,还要进行剿匪、巩固地方政权等任务,这些任务同样重要,所以15兵团就抽不开身去朝鲜。这里面,43军的情况更特殊。43军自1950年5月解放朝鲜后,就急需休整,而且还要承担剿匪、海防等任务,加上43军远在海南,距离东北太远,很难快速赶到鸭绿江前线。到了1951年,43军和粤西军区合并,第2年又和海南军区合并,这时,43军的任务,已经转向了固守海疆,而且43军的大部分干部,已经调到了地方任职。在这种背景下,43军已经很难成建制地调动了。所以在四野的“5只老虎”中,43军才会缺席抗美援朝。虽然43军没有参加抗美援朝,但43军解放了海南,而且在华南剿匪、巩固海防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算是为前线作战提供了稳定的后方保障。另外,当时国民党对大陆虎视眈眈,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总在寻找机会发起反攻,而43军是四野“5只老虎”之一,被誉为“攻坚猛虎”,43军留在华南,也可以有效地震慑国民党。
1996年4月7日,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只因先前接到

1996年4月7日,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只因先前接到

1996年4月7日,89岁高龄的杨尚昆不顾年迈,专程坐飞机来到延安,只因先前接到王毛毛的一通电话,毛毛是王若飞烈士的儿子,他告诉杨伯伯:当年在延安生活过的60多位革命后代,将自发组织前往延安,参加“四·八”烈士遇难50周年纪念活动。杨尚昆1907年出生于四川潼南,家境富裕,接受了良好教育。1920年,他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接触进步思想,1925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他进入上海大学学习政治学,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1931年回国后,杨尚昆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组织罢工,宣传抗日主张。1933年,他到达江西瑞金,担任红色中华通讯社负责人,编辑党报党刊,传播革命理念。同年,他加入红军,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与反“围剿”作战。1934年,杨尚昆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与彭德怀并肩作战,突破敌军封锁。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在多个政治岗位任职,参与直罗镇、东征等战役。1941年,他回到延安,担任毛泽东的助手,协助处理党务。1945年,他出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负责协调军政事务。1946年4月8日,“四·八”空难发生,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领导人遇难。杨尚昆与这些烈士共事多年,参与悼念活动,整理遗物,表达哀思。这场悲剧加深了他对延安的情感。杨尚昆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1998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1996年4月7日,89岁的杨尚昆接到王毛毛的电话,得知60多位革命后代计划赴延安纪念“四·八”烈士遇难50周年。他年事已高,但决定亲自前往,准备行装,重返延安。杨尚昆抵达延安烈士陵园,王毛毛率领叶挺、邓发、秦邦宪等烈士后代迎接,队伍中有老人和年轻人。他与众人握手,参加祭悼仪式,献上白菊,低头默哀,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仪式后,他进入休息室,与后代们围坐,翻看老照片,追忆烈士事迹。相机记录下合影,他端详照片,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强调历史的公正性。1996年延安之行后,杨尚昆返回北京,关注国家事务,与老战友通信,整理回忆录。1998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的离去标志着革命老一代的谢幕。革命后代们投身各领域,有的在高校讲授党史,有的参与科技项目,有的从事公益。他们用行动传承先烈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叶挺后代推广红色文化,组织展览;邓发后代编写党史教材。延安的红色印记历久弥新。革命纪念馆吸引游客,烈士陵园成为祭扫之地。延安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学生和游客在此学习艰苦奋斗精神。2023年,延安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延安精神被赋予新内涵,激励创新与使命担当。它不仅是革命的象征,更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动力,激励后人为国家繁荣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