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南京军区

老胡上军校当兵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大阅兵,至今难忘。应该是1981年,我在的军校接

老胡上军校当兵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大阅兵,至今难忘。应该是1981年,我在的军校接

老胡上军校当兵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大阅兵,至今难忘。应该是1981年,我在的军校接到通知,南京军区要在鼓楼广场举行大阅兵,本校要出一个方队,我在的班级大部分人都得以加入,这是一个幸运。踢正步是军人的基本功,我们都会,但是参加大阅兵,那可不是一般的,需要强化训练。我记得阅兵的日子是八一前夕,我们提前2个月开始训练,课不能停,训练和上课交替进行。南京特别热,号称中国四大火炉之一,又是六七月份强化训练,天气是一大挑战。按照军校的作息,我们夏天里正常作息都是每天清晨5点吹起床号,可不能有一点磨蹭,号一响,所有学员都会立刻坐起,10分钟之内要整理好床铺,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并且穿好军装,腰间系好皮带,做到着装整齐,站到宿舍楼口,排成整齐队伍。现在想起来挺难以思议的。10分钟啊,把这一切都做完做好,站到楼下的队列中,教导员喊一声“立正”,全班五六十人唰的一声全体收腹挺胸排队整齐,然后每一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向后报数。之后再一声“向右转”,整个学员队跑向操场。这个时候军校领导和教官已经站在操场上,各个学员班队汇集到操场上,沿着跑道开始跑起来。早上5点钟啊,而且是每天,我们这些十八九岁的军校学员一边跑一边随着教导员的号子齐声高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各个学员队用谁的声音更齐更响亮进行竞赛。我记得南京夏天早上5点多钟的样子,天蒙蒙亮,东方的天空布满绚烂彩霞,太阳还没有升起。有时一些同学,包括我还没有完全睡醒,有点边跑边睡,边睡边喊“一二三四”,脚步和口号声绝不会出任何差错。有这样的日常训练,大阅兵踢正步,我们都有基础。但是阅兵方队一个横排几十人,要绝对按照一字横线向前走,一点不能打弯,那可得是真功夫。每个人迈出的一步是多长,必须严格统一,差一寸都不行,脚踢起来的高度也是一样完全统一。我记得踢一步长75公分,高30公分(网上有人说是25公分高,莫非我记错了),而大家的个子又不一样高,把所有人的步子都统一起来,绝对是挑战。大夏天在军校操场上训练,每一次都是汗把衣服湿透,有个别同学中暑的情况,只好临时停止训练。为了把步子踢得精准,我们都要练一只腿站立,另一只腿踢步的静止动作,教员在后面拿着棍子,不时朝大小腿中间捅一下,站不稳的就会被捅倒,挨顿批。说实话,那场训练真是强度很高,还不能把学习耽误了,训练占的课时都要补回来,但是一想到能去南京市中心鼓楼广场参加阅兵式,接受军委和军区领导检阅,并且向南京市民一展我们军校的面貌,还是挺兴奋的,大家的士气很高。在最后几天中,有少数同学因动作不合格被刷掉了,他们非常伤心。当年的小胡幸运自始至终过关,挺过了夜间大彩排,也坚持到了正式阅兵那一天。当中央军委委员许世友将军乘吉普车从我们的方阵前驶过,对我们说“同志们好”时,我们高呼“首长好”;他说“同志们辛苦了”,我们高呼“为人民服务”,那一刻心中充满骄傲。大阅兵有一个重要细节,外人一般不知道。就是广场声音嘈杂,我们方阵先是正常行进到广场边缘,接近首长观礼台时开始转踢正步。向我们方队传递正步走的口令是一大难题。方队前边有4名同志,属于领队。程序是这样的:4人中的1人先发口令“正步走”,然后4人同时高喊“正步走”。听清4人口令的前两排同志再一起重复高喊“正步走”,这时候我们后边的整个方队才能听清这一口令。也就是说,整个方队是在前两排的同志高喊“正步走”时,挺起胸膛踢出军人骄傲的正步,向我们敬爱的阅兵首长,向南京市民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风采的。我不知道如今在天安门广场的分列式方队是如何传递“正步走”口令的,天安门广场要比南京鼓楼广场大许多倍,现场观礼人数也要庞大得多,广场各种回音应当也有更高的分贝量,那些一个个整齐的方队是如何接收到“正步走”的口令,从行走转为踢出军人骄傲正步的呢?不知道他们是否有隐蔽的电子沟通工具,可以解决我们当年的问题。但是1981年,一个又一个严整的分列式方队就是按照我上面说的,由1人传给4人,由4人传给前两排,最后整个方队一起豪迈踢出正步来的。南京军校早晨5点的彩霞永远难忘。鼓楼广场盛大的阅兵式永远难忘。老胡和军校同学们共同的如火青春和军旅生涯永远难忘。
1994年,16岁的刘涛在南京军区当文艺兵时的旧照,当时的她面容青涩,脸上带着婴

1994年,16岁的刘涛在南京军区当文艺兵时的旧照,当时的她面容青涩,脸上带着婴

1994年,16岁的刘涛在南京军区当文艺兵时的旧照,当时的她面容青涩,脸上带着婴儿肥,有种邻家少女的亲和力。1994年,16岁的刘涛在南京军区当文艺兵时的旧照,当时的她面容青涩,脸上带着婴 来源:小果爱娱乐 发表时间:2025/08/...
1955年,志愿军第16军军长刚刚回国,关系挂靠在南京军区机关食堂。住处就一张折

1955年,志愿军第16军军长刚刚回国,关系挂靠在南京军区机关食堂。住处就一张折

1955年,志愿军第16军军长刚刚回国,关系挂靠在南京军区机关食堂。住处就一张折叠床、一条旧军毯,生活特别艰难,以前的老部下各个避之不及。最困难的时候,总政罗主任下令:“把他安排到政治学院院务部担任副部长。一位志愿军...

1955年,志愿军第16军军长刚刚回国,关系挂靠在南京军区机关食堂。住处就一张折

1955年,志愿军第16军军长刚刚回国,关系挂靠在南京军区机关食堂。住处就一张折叠床、一条旧军毯,生活特别艰难,以前的老部下各个避之不及。最困难的时候,总政罗主任下令:“把他安排到政治学院院务部担任副部长。1955年的...
1984年秋,一份特殊的请愿书从江苏驻地飞向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人民解放军第18

1984年秋,一份特殊的请愿书从江苏驻地飞向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人民解放军第18

1984年秋,一份特殊的请愿书从江苏驻地飞向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人民解放军第180师全体官兵郑重请求:将部队番号中的"180"改为"181"。一时间,党中央和南京军区都被惊动了。而这场数字之争的背后,是一支英雄部队跨越四十年的身份认同之战。"番号就是我们的命!"在180师建师40周年纪念大会上,副政委胡镜堂面对满座老兵难掩激动。这支被称作"皮旅"的部队,血脉可追溯到1944年豫西抗日的烽火。当年皮定均率1500人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日军重围中杀出血路,被百姓唤作"皮司令的队伍"。1946年中原突围中,他们以7000兵力牵制国民党30万大军,24昼夜转战1500里,创下成建制突围的战争奇迹。毛主席后来亲口称赞:"干革命就要有你们'皮旅'那种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转战中原、华东、华北、西北、西南五大战场的传奇履历,让"皮旅"成为全军唯一跨五大战区的部队。1949年整编为181师时,咸阳阻击战他们用日军缴获的军刀劈退马家军铁骑;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更创下3000人潜伏21小时、歼敌一个团大部的经典战例。官兵们把"181"这个数字绣在心底,那是用鲜血换来的赫赫威名。变故发生在1969年寒冬,全军统一整编番号时,南京军区第60军原辖178、179、181师因番号不连贯,181师被命令改称180师。命令下达当天,师部礼堂静得能听见针落地。"让我们顶那个败军之师的名号?"一位老兵攥着泛黄的立功证书红了眼眶。真正的180师已在1964年裁撤,这支曾在朝鲜战场折戟的部队,第五次战役中因指挥失误陷入重围,万余人仅四千突围。尽管后来在金城战役雪耻,但"败军"标签如影随形。如今让功勋卓著的"皮旅"接过这个数字,全师官兵如鲠在喉。有干部直言:"就像让战斗英雄顶替逃兵的名字!"尽管组织两个月思想教育强行推行,但每逢介绍部队历史,新兵们总要尴尬解释:"我们是原来的181师..."转机出现在1984年秋。建师40周年纪念会上,从"皮旅"走出的三位将军共聚无锡: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首任师长)、南京军区政委郭林祥(原副政委)、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听闻部队十五年的心结,叶飞拍案而起:"不能让英雄背着历史包袱!"这位与"皮旅"并肩作战过的上将当即表态:"我向军委反映!"将军们的陈情直指核心:历史荣誉不容模糊。王诚汉以金城战役为例,当年三千潜伏勇士多数仍在现役;部队凝聚力正在消解,官兵私下自称"181师"导致管理混乱;战史传承面临断代,新兵不知"皮旅"传统。叶飞更一锤定音:"皮旅能攻善守,改番号是还历史本来面目!"三位将军的联名报告,最终惊动了主持军委工作的杨尚昆。1985年1月,中央军委一纸命令雪花般飘落营区:"自即日起,陆军第180师恢复第181师番号。"刹那间,营区变成沸腾的海洋。老兵们相拥而泣,年轻士兵把新臂章摸了又摸。师部连夜赶制"181"徽标,司号员吹熄灯号时嘴角都噙着笑。历史在此刻完成闭环,这支从太行山走出的铁军,在番号轮回中见证了我军现代化进程:同年9月,他们转隶第1集团军;1996年改编为武警机动师;2018年整编为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机动第一支队。番号虽最终融入军改洪流,但"皮旅"精神从未褪色,2005年,该部政委丁晓兵独臂勇斗歹徒,当选"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17年驰援九寨沟地震时,群众看到军旗仍会心照不宣:"'皮旅'来了,放心!"。番号即荣誉,数字即历史。当180师官兵在请愿书上按下红手印时,他们守护的不仅是数字序列,更是一支英雄部队用鲜血浇筑的精神番号。从太行山到朝鲜战场,从苏北平原到抢险一线,"皮旅"的番号虽最终定格在历史长卷中,但那份"能征善战、全面过硬、勇争第一"的军魂,早已融入迷彩服的经纬,在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猎猎飞扬。
1977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被停职审查,1982年被勒令丁盛退出现役,由地方安

1977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被停职审查,1982年被勒令丁盛退出现役,由地方安

1977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被停职审查,1982年被勒令丁盛退出现役,由地方安置,又被开除党籍。晚年的生活并不如意。丁盛从小在江西于都县长大,家里兄弟姐妹七个,他是最小的,父母靠种地勉强糊口。他出生在1913年,那时候...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作战方式,每24小时完成一项任务,顺利的话72小时内即可解放台湾。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
南京军区成立,三野四大虎将比不过一个大老粗,毛主席最会用人“1955年3月的西

南京军区成立,三野四大虎将比不过一个大老粗,毛主席最会用人“1955年3月的西

南京军区成立,三野四大虎将比不过一个大老粗,毛主席最会用人 “1955年3月的西郊机场,你听说没?南京军区司令员定下来了。警卫员小声对身旁的电台值机员说。对话掠过跑道,落在风里,却像一颗石子击中了许多军人的心。那一年...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曾分析,台海若爆冲突,将按6步推进,每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曾分析,台海若爆冲突,将按6步推进,每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曾分析,台海若爆冲突,将按6步推进,每24小时完成一环,最快72小时实现全面控制。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原南京...
“3天拿下台湾!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曾专门琢磨出了套针对“台独”的打法,

“3天拿下台湾!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曾专门琢磨出了套针对“台独”的打法,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曾专门琢磨出了套针对“台独”的打法,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作战方式,每24小时完成一项任务,顺利的话72小时内即可解放台湾。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说过,如果台海真打起来,咱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