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半导体业

中国芯片业“亮剑”对美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半导体板块将迎来机会?

这一决定不仅揭示了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竞争的加剧,更可能为国内半导体企业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01倾销细节:量增价跌,美企激进策略 中国商务部此次反倾销调查有着充分依据。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对...

氮化镓/碳化宿概念股梳理分析!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凭借高频、高效、高功

氮化镓/碳化宿概念股梳理分析!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凭借高频、高效、高功率的特性,成为新能源汽车、光伏、5G通信等新兴领域的核心支撑技术。其产业链覆盖衬底/外延(上游基础)、设备/材料(产业支撑)、功率器件/模块(核心器件)、射频器件(高频应用)、封测(中游配套)、应用/终端(下游需求)六大环节,各环节协同推动技术产业化与应用落地,当前行业处于“国产替代加速+技术突破深化”阶段,发展潜力较大。分环节核心个股梳理1.衬底/外延(产业链上游,决定半导体材料基础性能)天岳先进:国内碳化硅衬底龙头,半绝缘碳化硅衬底技术领先,广泛应用于射频等领域,是上游衬底环节的核心标杆。三安光电:化合物半导体综合型企业,在氮化镓外延片领域布局深厚,依托“材料+器件”垂直整合能力,覆盖从上游到中游的关键环节。​露笑科技:重点布局碳化硅衬底项目,通过产能建设与技术研发,切入第三代半导体上游,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红利。​东尼电子:聚焦碳化硅单晶衬底制备,在技术突破上持续推进,为上游衬底环节提供关键材料支持。2.设备/材料(产业发展的“工具与原料”,支撑器件制造)北方华创: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在第三代半导体相关的刻蚀、薄膜沉积等设备领域技术领先,为碳化硅、氮化镓生产提供核心设备,受益于设备国产化浪潮。​晶盛机电:布局碳化硅单晶生长设备,助力碳化硅衬底制造;同时依托光伏设备优势,拓展第三代半导体设备业务。​中微公司: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刻蚀设备厂商,其设备可应用于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工艺环节,技术实力推动设备国产化。​菲利华:在高纯石英材料等领域具备优势,石英材料是半导体设备与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为产业提供底层原料保障。3.功率器件/模块(中游核心,决定电力电子系统的效率与功率)斯达半导:国内IGBT龙头,同时积极布局碳化硅功率器件,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受益于汽车电动化的功率器件需求爆发。​时代电气:依托轨道交通技术积累,发力碳化硅功率模块,产品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等高端场景。​扬杰科技:专注功率半导体器件,从氮化镓、碳化硅芯片到模块全系列布局,持续推进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的产业化。​华润微:国内功率半导体龙头,全产业链整合布局碳化硅功率器件,为下游提供多元化功率器件产品。​士兰微:深耕功率半导体多年,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全流程布局碳化硅业务,提升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竞争力。4.射频器件(高频场景核心,支撑5G、雷达等应用)赛微电子:在氮化镓射频器件晶圆制造领域技术领先,为5G等射频应用提供核心器件,是氮化镓射频领域的关键玩家。​铖昌科技:聚焦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在氮化镓射频器件领域有技术积累,产品覆盖通信、雷达等高频场景。5.封测(中游配套,保障器件性能与可靠性)长电科技:全球知名半导体封测企业,具备先进封测技术,可对氮化镓、碳化硅器件进行封装测试,保障器件性能。​通富微电:国内封测龙头之一,在功率器件封测领域优势明显,为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提供专业封测服务。6.应用/终端(下游需求,拉动产业发展)闻泰科技:终端品牌厂商,通过布局半导体业务+终端产品应用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推动产品性能升级,受益于终端对高效能器件的需求。​麦格米特:聚焦电力电子与工业控制,产品应用碳化硅技术提升效率与功率密度,覆盖工业、新能源等场景。​奥海科技:主攻电源管理,在快充等终端应用中采用氮化镓技术,提升充电效率与便携性,契合消费电子快充趋势。总结氮化镓、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方向,凭借独特性能在新兴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从产业链看,上游到下游各环节均有核心企业布局,形成完整产业生态;企业通过技术研发、产能建设或产业链整合推动产业化。但行业技术迭代快、需求变化大,存在技术与市场风险,产业发展需动态跟踪趋势。以上为产业与个股逻辑梳理,不构成投资建议,第三代半导体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需动态跟踪。

艾为电子: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政有利于促进半导体市场整合

艾为电子相关负责人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方案》对半导体行业释放出积极信号,将有利于促进市场整合。目前,国内市场存在超过3000家半导体公司,同质化现象较为显著,亟需资源整合,实现行业良性竞争。艾为也正在积极寻找合适...

华创证券岳阳:6G、车规半导体、算力芯片等将受益于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郑维汉)9月4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方面,车规半导体将受益于自主可控的政策导向。同时,晶圆代工与制造设备等半导体产业相关环节,及算力芯片与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亦将受益于上述新政。

光刻机+光刻胶+半导体:最正宗的12家公司(附名单):一、上海新阳:光刻胶领域的

光刻机+光刻胶+半导体:最正宗的12家公司(附名单):一、上海新阳:光刻胶领域的破局者技术亮点:上海新阳以高研发费用率(近五年平均17.9%)为支撑,在KrF、ArF光刻胶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其KrF光刻胶已实现批量化销售,浸没式ArF光刻胶获销售订单,并建成100吨产能,未来规划达500吨。市场地位:作为国内唯一同时覆盖光刻胶、电镀液、清洗液的企业,上海新阳已形成“材料+设备+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于存储与逻辑芯片制造。增长潜力:2024年光刻胶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1.06%,业绩反哺高研发的良性循环已形成。二、东材科技:化工新材料的隐形冠军技术布局:东材科技主营化工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5G通信、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市场表现:2024年营业总收入44.7亿,同比增长19.6%,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4.16%。增长逻辑:随着半导体封装材料需求释放,东材科技凭借材料研发优势,有望切入半导体封装领域,拓展新的增长极。三、南大光电:高纯电子材料的领军者技术壁垒:南大光电覆盖先进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光刻胶三大领域,ArF光刻胶已通过28nm及以上制程客户验证,实现连续量产。市场优势:作为国内MO源市场龙头,南大光电电子特气业务占比超40%,2024年营业收入达23.52亿,同比增长38.08%。未来展望:随着EUV光刻胶研发推进,南大光电有望在高端市场实现进口替代,巩固行业地位。四、新莱应材:泛半导体高纯材料的标杆技术实力:新莱应材专注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研发,产品满足半导体工艺对真空度、洁净度的严苛要求,真空度达10^-12Torr。^[4]^市场布局:全资子公司山东碧海在液态食品包装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半导体业务则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提升至30.21%。增长动力:随着国内乳制品、饮料行业稳健发展,以及半导体行业国产化加速,新莱应材有望实现双轮驱动增长。五、茂莱光学:精密光学元件的领跑者核心技术:茂莱光学掌握超高精度非球面镜加工技术,面形误差控制在0.5nm以内,已替代德国蔡司部分产品。市场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检测、光刻机镜头系统,客户覆盖ASML、应用材料等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商。产能扩张:南京基地扩产项目完工,2025年产能提升60%,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六、阳谷华泰:双赛道卡位的“硬科技+真成长”技术突破:阳谷华泰作为全球防焦剂CTP龙头(市占率超60%),同时是国内唯一量产PSPI光刻胶的企业,填补半导体材料空白。市场表现:PSPI光刻胶通过华为昇腾芯片封装测试,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00%,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占2024年全年营收的73%。增长逻辑:传统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新兴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双轮驱动模式助力业绩持续高增长。七、晶瑞电材:光刻胶全矩阵的布局者产品矩阵:晶瑞电材覆盖g线、i线、KrF、ArF全系列光刻胶,G线国内市占率第一,i线光刻胶稳定供应中芯国际等头部客户。技术进展:ArF光刻胶实现小批量供货,完成28nm工艺节点验证,EUV光刻胶在研。市场前景:随着半导体制造本土化推进,晶瑞电材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八、飞凯材料:全产业链的材料突围者技术布局:飞凯材料从紫外固化光纤涂覆材料起家,逐步拓展至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i-line光刻胶全球市占率前三。市场地位:KrF底部抗反射层材料打破国际垄断,临时键合胶填补国内空白,与台积电、长电科技等建立深度合作。增长潜力:2024年半导体材料收入增长45%,随着HBM封装、AI芯片封装等需求释放,业绩有望持续攀升。九、炬光科技:激光器与光学元器件的先锋技术实力:炬光科技专注半导体激光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及精密光学元器件研发,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退火、先进显示等领域。市场应用:与华为、英特尔等企业合作,提供激光脱毛、车载激光雷达等解决方案,拓展泛半导体应用边界。增长动力:随着激光技术在半导体、医疗、汽车等领域渗透加深,炬光科技有望实现多元化增长。十、安集科技:化学机械抛光液的领航者技术壁垒:安集科技化学机械抛光液部分成熟产品实现自我迭代,针对先进制程的新产品开发及验证顺利。市场表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41亿,同比增长43.17%;归母净利润3.76亿,同比增长60.53%。增长逻辑: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8.14%,多款产品在多家客户上量及供应稳定,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十一、鼎龙股份:CMP抛光材料与光刻胶并进技术布局:鼎龙股份主营CMP抛光材料、显示光刻胶及高端晶圆光刻胶,年产300吨KrF/ArF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全面试运行。市场地位:CMP抛光垫市占率国内领先,显示光刻胶YPI、PSPI产品市占率攀升。增长潜力:随着半导体业务收入、利润延续增长态势,鼎龙股份有望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十二、江化微:湿电子化学品的隐形冠军技术实力:江化微专注高纯化学品研发,产品覆盖半导体蚀刻、清洗、去膜等环节,纯度达到SEMIG5等级。市场应用:已批量供应国内头部12寸芯片厂商,市占率超过40%,客户黏性极强。增长动力:随着下游客户扩产及国产替代加速,江化微有望实现业绩快速增长。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复苏阶段,以下是10家可能被低估的公司:1. 华天科技:国内排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复苏阶段,以下是10家可能被低估的公司:1. 华天科技:国内排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复苏阶段,以下是10家可能被低估的公司:1.华天科技:国内排名前三的半导体封测公司,掌握Chiplet相关技术,受益于下游电子终端产品需求回暖,订单增加,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1%。2.晶合集成: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领先企业之一,专注于先进制程研发与应用,行业景气度回升,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推动营业收入和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3.芯朋微:专注于功率半导体领域,在高压AC-DC芯片领域优势显著,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高/低压驱动芯片、数字电源芯片等产品线营收增长强劲。4.通富微电: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之一,具备先进封装技术优势,深度绑定国内外大客户,半导体行业进入上行周期,下游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需求拉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5.中晶科技:专注于高品质半导体硅材料研发与生产,产品应用于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领域,受益于硅片国产化,盈利能力提升。6.晶方科技:全球第二大CIS芯片WLCSP量产服务商,在传感器封装领域技术领先,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和车规级CIS芯片需求爆发,车规级CIS芯片封装业务快速增长。7.雅克科技: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在光刻胶、电子特气等方面有布局,2025年8月27日其PE为27.1043,PB为3.8017,在半导体行业中估值相对较低。8.扬杰科技: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佼佼者,产品涵盖二极管、晶闸管、MOSFET等,2025年8月27日PE为29.5236,PB为3.8958,估值具有一定优势。9.新洁能:专注于MOSFE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有广泛应用,2025年8月27日PE为30.7365,PB为3.4728,估值相对合理偏低。10.华虹半导体:是国内重要的晶圆代工企业,IGBT和SiC出货量全球领先,高压BCD系统代工平台国内领先。其H股市值曾一度跌至账面净现金水平,市净率极低,随着行业需求回暖,估值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