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2025年7月7日报道,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这次被盯上的是石墨电极,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电炉炼钢的核心材料,全球钢铁行业都离不开它,还能造锂电池负极、核反应堆内衬,甚至导弹鼻锥。石墨电极是一种人造石墨质导电材料,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多道工序制成。与天然石墨电极相比,石墨电极具有更高的耐高温性能。抗氧化石墨电极是在石墨电极表面涂覆一层抗氧化保护层,能够降低炼钢时的电极消耗,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极的电能消耗。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做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电炉炼钢是石墨电极的使用大户,我国电炉钢产量约占粗钢产量的18%左右,炼钢用石墨电极占石墨电极总用量的70%~80%。电炉炼钢是利用石墨电极向炉内导入电流,利用电极端部和炉料之间引发电弧所产生的高温热源来进行冶炼。然而,中国在石墨电极领域的出口限制政策却在不断收紧,2023年10月20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将高纯度(纯度>99.9%)、高强度(抗折强度>30Mpa)、高密度(密度>1.73克/立方厘米)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品,以及天然鳞片石墨及其制品(包含球化石墨、膨胀石墨等)正式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并于12月1日实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许可的申请意味着一定的时限,等于降低了企业发展海外市场的效率,客观上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有关国家安全与利益以及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的必须进行管制,除此之外的可以考虑解除。但现在我们认识到,用于核用途的石墨品质要求极高,并非所有的石墨都能达到这个标准。所以,这次商务部对以前的措施进行了调整,有必要地纳入了正式管制,而用于国民经济用途的就从管制清单中剔除了。这种调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上,“三高”石墨可以用于军事用途,比如弹道导弹的鼻锥。它需要耐高温,耐高速冲击,金属材料无法胜任,而“三高”石墨是最好的选择,再比如,航天、宇航也会用到“三高”石墨。火箭发射时瞬间温度会上升到几千度,其底部喷管内衬必须用“三高”石墨,因为一般的金属会在高温下融化。全球范围内中国天然鳞片石墨储量最大,品质也最好。所以,我们要吸取中国在稀土上的经验和教训,不能没有节制的大肆开发,不经加工或粗加工后就低价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出于保护资源的目的,很少对本国石墨矿产进行开发。中国的天然鳞片石墨是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经过长时间才形成的,非常珍贵且不可再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实施出口管制,进行资源保护。中国此次调整石墨出口管制措施,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然而,这一政策还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是中国石墨电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2025年3月26日,日本贸易省宣布对中国石墨电极产品征收95.2%的反倾销税,临时措施自3月29日起生效,为期四个月。这一举措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应对中国石墨电极的价格竞争压力。韩国对中国石墨的依赖度也很高,2022年,韩国进口了总价值2.41亿美元的人造和天然石墨,其中93.7%来自中国。中国限制石墨出口对韩国电池行业造成了冲击,韩国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寻求解决方案。美国虽然将石墨列为关键矿物清单,但高纯度石墨加工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国,短期内无法摆脱供应链的依赖。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豁免和转口贸易等方式获取中国石墨,但中国已加强出口管制,追踪溯源防止石墨落入美国手中。中国此次调整石墨出口管制措施,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保护了国内资源和产业安全;另一方面,也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中国在关键材料领域的话语权。随着全球对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业的需求不断增长,石墨电极的战略地位将愈发重要。中国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