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养老

河南鹤壁,老人的孙子在非洲打工出了意外,获赔120万,都由老人儿子保管,儿子离婚

河南鹤壁,老人的孙子在非洲打工出了意外,获赔120万,都由老人儿子保管,儿子离婚

河南鹤壁,老人的孙子在非洲打工出了意外,获赔120万,都由老人儿子保管,儿子离婚又娶了第3个媳妇,结婚一个月后去世,儿媳妇把车子过户、钱取走,城里的房子她“霸占”着,村里房子也换了锁,不让老人回家,不赡养老人。老人只能住在女儿家,委屈的哭诉:孙子、儿子都不在了,我就想要回我那份遗产!申大娘已经满头白发,她委屈的哭诉:“儿子、孙子都没了,就剩我自己,媳妇来了,门都给我撬了,给我换了锁,不让进门,也不管我!”申大娘一说起家里的事就忍不住掉眼泪,除了对儿子、孙子的思念,还有对自己养老的无奈。于是,申大娘让自己的外孙赵先生找了记者帮忙,想找儿媳商量一下遗产分配的事。事情要从2023年说起,申大娘的孙子在非洲打工,发生了意外,获赔抚恤金100万,还有公积金20万,一共是120万。申大娘有三个子女,除了大儿子还有两个女儿。而获赔的这笔钱一直由申大娘的大儿子保管,可是,他陆续有三段婚姻,这笔钱到底剩多少?申大娘也不清楚。大儿子是在第二段婚姻存续期间,拿到的120万赔偿款。在拿到赔偿款不久后,他就和第二任妻子离了婚。随后,大儿子又认识了第三任妻子,两人便结婚了。不料,大儿子和第三任妻子结婚一个月后,就去世了。大儿子去世后,申大娘才发现儿子是跟第二个媳妇离婚了,又娶了第三个媳妇。赵先生说,舅舅离婚、结婚,家里人都不知道,在给舅舅办后事的时候,舅妈说等办完后事之后,在商量遗产分配的事。申大娘一家也觉得可行,人刚起没有立马分遗产的,让人笑话,就等着给大儿子办完后事再商量,可谁也没想到,大儿子的第三任妻子竟然说话不算话。赵先生说:舅舅去世没几天,舅妈把车也过户了,钱也取走了,城里的房子她“霸占”着,村里的房子她也把锁给换了,不让老人回家,遗产她全拿着,却不赡养老人。申大娘觉得自己虽然住在女儿家,但是,身上也该有自己的养老钱,现在儿子不在了,儿媳妇又不管自己,她只想要回属于自己那一份遗产。于是,赵先生找到了舅舅的房子,这套房子是曾经是准备给舅舅儿子准备的婚房,舅舅去世后,舅妈就住在这里。然而,赵先生敲门却无人回应。随后,记者打通了申大娘儿媳的电话,问她赔偿款的下落。儿媳说丈夫出事时她取了20万块钱,卡里还剩10万来块钱,其他剩余的自己不知道,她表示,想知道可以查一下银行卡不就行了。赵先生问舅妈,你取走20万干嘛了?对方回答,这笔钱是拿着给老太太看病了。赵先生反问她:你给姥姥拿过钱吗?你把门开开,我已经带着姥姥上门来了。你要不开,我把门给你砸了。结果,舅妈直接回他一句:你砸吧!赵先生也很气愤,舅舅拿着那120万到底还剩多少,家里人都不清楚,因为舅舅的银行卡一直是舅妈拿着。可舅妈却表示,那你舅舅之前就不花钱了吗?所以,舅妈主张查银行卡流水。另外,关于车子,赵先生的舅妈说:她在结婚前丈夫就把车过户给自己了,房子也承诺给自己孩子。可是,赵先生不这么认为,舅妈的儿子十五六岁了,根本不是舅舅的孩子,所以,孩子跟舅舅有什么关系。赵先生说,他听说舅妈和舅舅结婚前,舅妈就问舅舅借了50万。最后,赵先生问舅妈,姥姥的养老问题怎么办?舅妈说,是你们藏着不让我养,我咋弄。舅妈也透露,丈夫的死亡证明被赵先生给拿走,而且,房产证、户口本为啥给拿走了?这不是把我扫地出门啊?可以说,申大娘的大儿子一去世,留下的遗产是不清晰的,矛盾也因此而来,那么,申大娘该如何继承儿子的遗产呢?《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法定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申大娘的孙子意外去世的100万抚恤金和20万公积金,如果,大儿子继承了儿子的这笔遗产,那么,这120万属于大儿子留下的遗产。不过,申大娘可以申请查询大儿子名下的财产,通过银行流水、财产转移记录等证据,明确遗产实际剩余金额。此事中,申大娘的孙子已经去世,那么,大儿子的继承人就剩申大娘与儿媳二人,也就是说,查清大儿子的剩余遗产,申大娘可以继承一半的遗产。根据法律规定,儿媳对公婆无法定赡养义务,并无法定继承权。除非儿媳在丧偶后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才可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另外,如果房屋和车辆属于大儿子个人财产,儿媳则无权单独占有。最后,申大娘的儿媳说,她愿意赡养婆婆,她生病要多少钱,哪怕把房子卖了,她也愿意照顾老太太。最终,赵先生表示会先查清楚舅舅的钱到底还剩多少,再协商。而且,对于姥姥以后的赡养问题,赵先生说母亲和姨都会管到底的,不会不管老人的。申大娘年纪大了,想老有所依,不管儿子还是女儿对她都有法定赡养义务,也希望一家人别因为钱,再伤了感情。#秋日生活打卡季#
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全球都在猜“咋不提中国”,没成想他关于

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全球都在猜“咋不提中国”,没成想他关于

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全球都在猜“咋不提中国”,没成想他关于中国的预言更是语出惊人!其实巴菲特看好看美日两国很好理解,美国本来就是全球经济老大,创新企业多,金融市场也成熟,日本经过几十年调整,现在很多公司价格合适,管理也变好了,巴菲特自己在日本就投了上百亿美元。巴菲特作为世界顶级投资人,退休感言里却没提到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确实引人思考。要知道他过去在中国市场收获颇丰:2003年投资中石油净赚35亿美元,2008年押注比亚迪更是获得30多倍回报。现在对中国只字不提的原因可能包括:90多岁高龄的巴菲特承认对部分中国新兴商业模式理解有限,当前国际政治环境使投资决策更复杂,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后机会与风险都更加难以把握。说白了,不是不看好中国,而是现在投资中国需要更谨慎、更专业的眼光,以前可能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现在得睁大眼睛仔细挑。巴菲特的这个“沉默”,其实比直接说话更值得琢磨,这告诉我们:中国市场仍然有机会,但已经不再是随便投资都能赚的时代了,未来需要更会挑好公司,更懂价值投资。巴菲特没提中国,我倒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很真实,说明这位老爷爷不跟风、不凑热闹,不懂就是不懂,不随便评价。这给我们普通人也上了一课:投资不能盲目跟风,得自己心里有数,中国市场上还是有很多好公司,但需要我们去仔细分辨,就像买菜一样,要挑新鲜实惠的,不能光看广告吹得好。其实巴菲特的态度挺值得学习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懂,什么不懂,这种诚实和克制,正是他能成为投资大师的原因。现在的世界经济确实更复杂了,但机会也还在,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学习巴菲特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简单抄作业,找到自己能看懂的好公司,长期持有,这才是投资的真谛。最后想说,巴菲特的退休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的投资智慧会继续影响世界,而我们要做的是学会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道路。
遵义这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藏有老人们的幸福密码

遵义这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藏有老人们的幸福密码

近日,走进位于新蒲新区的遵义医养·幸福城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康复训练、闲坐唠嗑的温馨画面映入眼帘。“这里吃得香、玩得开心、服务好,我都打算长期在这里住下了!今年65岁的王阿姨不禁感慨道。这也是该养老服务中心30...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000多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000多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000多块,而1.71亿农村老人每个月养老金平均只有223元……首先得明白,咱们国家的养老金不是一刀切的,就像农村和城里的养老保险不是一回事儿。城里上班的职工,养老保险是跟着工资走的,挣得多缴得多,退休后拿的也就多。比如有人一个月工资一万,按比例缴下来,退休后领几千块很正常。可农村老人参加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不一样了,缴费档次从每年200块到3500块不等,很多老人为了减轻负担,往往选最低的档次缴,缴的少,退休后自然领的就少。这就像存银行,你每月存一百和每月存一千,几十年后取出来的钱肯定不一样。不过这两年国家也在给农村老人涨养老金。2024年7月起,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一下子提高了20块,这可是历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像陕西的商州区,调整后60到64岁的老人每月能领183块,85岁以上能领到213块;洛川县的老人最高能拿到217.5块一个月。虽然比起城里退休职工的涨幅,这点钱不算多,但对农村老人来说,买菜买药也能宽裕不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这两年居民人均养老金一直在涨,2024年的涨幅达到了7.2%,说明养老金确实在往老百姓口袋里去。但要说完全公平,那确实还没做到。城里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调整是按上一年月均养老金的3%来涨,有人本来就领6000,涨3%就是180块,比农村老人一个月的基础养老金还多。这就造成了越有钱的涨得越多,差距自然就拉开了。而且城乡居民养老金里,国家给的基础养老金占大头,自己缴的部分很少,不像职工养老金还有单位缴的大头。农村老人年轻时大多没正经单位,没缴过那么多养老保险,现在领的少也和这历史原因有关。好在政策一直在往公平的方向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明确说了,要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还要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参保的户籍限制,农民进城打工也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在推广,京东金融和宏利基金的报告里说,已经有7000万人开户,虽然现在缴的钱还不多,但以后也是个补充。这些都是为了让更多老百姓,尤其是农村老人能多领点养老金。说到底,养老金肯定是给老百姓养老的,不然国家每年拿出那么多钱补贴干嘛?只是因为城乡差距、工作性质不同,造成了现在领的钱有多有少。农村老人年轻时为国家种粮食、搞建设,现在养老金低确实让人着急。但看这几年的变化,从原来的几十块到现在的两百多,国家一直在努力提高标准。相信随着政策不断完善,以后农村老人的养老金会越来越高,让所有老百姓都能安安稳稳养老。
这张退休待遇核定表展示的月养老金高达11434元,远超平均水平,其背后是多重制度

这张退休待遇核定表展示的月养老金高达11434元,远超平均水平,其背后是多重制度

这张退休待遇核定表展示的月养老金高达11434元,远超平均水平,其背后是多重制度性因素的叠加。首先,超长工龄是关键。此人累计缴费年限达41年5个月,视同缴费年限更占32年11个月。这意味着他在2014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已在事业单位工作超过32年。这段“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金时被全额认可,直接推高了待遇。其次,高缴费指数和职业年金助推。表中实际缴费指数高达2.0541,说明其缴费基数始终是省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这直接拉高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此外,作为事业单位人员,他必然参加了职业年金,这是养老金之外的额外补充,表中职业年金每月达1172元,成为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关键的是,他享受了改革“过渡期”政策的保护。作为事业单位“中人”,他的养老金采取新老办法对比计算,并设有保底限高机制。即便新办法算出的待遇更高,也按一定比例(表中为90%)发放高出部分,确保待遇不降低且有所提升。由此可见,这份“高工资”是特殊时代背景(工龄长)、单位性质(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中人过渡)和个人高缴费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企业职工或近年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所能获得的养老金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反映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历史与碎片化现状。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000多块,而1.71亿农村老人每个月养老金平均只有223元……(信息来源:新浪财经——多位专家建言上调农民养老金)中国有一堵看不见的墙。每年养老金上调的消息传来,哪怕只涨了小数点后一位,都能在网上掀起热议,这是墙这边的热闹。而在墙的那一边,是超过1.7亿的农村老人,默默看着自己账户里那两百块上下的数字,经年不变。墙这边,是少数退休人员超过六千的月收入,是旅游、跳舞、上老年大学的闲适,是能帮衬子女买房的家庭支柱。他们过着有尊严、无忧虑的晚年生活,是家庭里的定海神针。墙的另一边,农村老人晚年也不能停下来劳动。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想方设法找活干,甚至不惜瞒报年龄去工地上打零工。一天下来,汗流浃背,挣的钱还不到一百块,一场小病的医药费就可能让几天的辛苦打了水漂。对他们来说,休闲娱乐是遥远的奢望,就连生病也常常选择硬扛,因为那点微薄的养老金,可能连进一趟城的交通费和水电费都难以覆盖。当一个人老到干不动了,在家里甚至可能被子女嫌弃,那种滋味,才是最磨人的。有人或许会说他们当年又没缴纳过养老保险,凭什么拿钱?晚年成了这种境况是他们“当年不努力”的结果。可往前数三代,谁家祖上不是农民呢?更何况他们不是没有缴纳,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为这个国家付出。从1949年到2006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农民一直缴纳着农业税;改革开放以来,又是数亿进城农民工用血汗建设了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城市。这些贡献,难道就不是贡献吗?那么,把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八九百块,国家真的负担不起吗?有经济学家算过账,这笔开支每年大概增加1.25万亿,听起来很多,但只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4%左右,这个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养老上10%的平均水平。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一个能力问题,而是一个优先级问题。这笔钱不仅能让农村老人活得更有尊严,更能直接变成农村最实在的消费力,是一种最精准的内需“滴灌”。拆掉这堵墙,是善待我们的父辈,更是一个国家尊重粮食生产者的体现。有专家表示资金可以考虑从土地出让金、国企利润里专门划拨一部分,并设立专项的“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补贴”。当下专家对上调农村人口养老金这件事格外关注,这无疑是在释放一个积极良好的信号,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他们晚年面临的痛点也收到了更多的重视,相信在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下,能有能多的农村老人,深层地体会到“老有所依”的快乐。
社保基金的持股​​​

社保基金的持股​​​

社保基金的持股​​​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000多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000多

养老金是给老百姓养老的吗?金融学家宏教授大胆直言:7%的人每月养老金有6000多块,而1.71亿农村老人每个月养老金平均只有223元……这点钱够干啥?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可能在城里连一顿稍好点的馆子都下不了,不够给孙辈买套稍微上档次的玩具,甚至还抵不上城市老人一个月的保健品钱。你说这养老金,到底是不是给所有老百姓养老的?再看2025年刚出来的新数据,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才234块,比农村老人的水平高一点,可还是少得可怜。反观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直接冲到6200块!6200对比234,差了快30倍!这巨大的落差,就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不同群体的养老生活之间。有人可能会说,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以前贡献大,领得多正常。可老百姓养老不分高低贵贱!农村老人一辈子在地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奉献一生;城乡居民大多也是打零工、干小买卖,靠着微薄收入拉扯家庭、缴纳社保。他们老了就不该有个体面的养老保障吗?就该在晚年为了几块钱的菜钱斤斤计较、为了省点药钱咬牙硬扛吗?现在啥局势?咱们国家老人越来越多,老龄化来得又快又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这个比例还在持续攀升。城里领高养老金的老人,早上能去公园悠闲地遛弯锻炼,下午能和老友们在茶馆惬意地喝茶聊天,生病了去医院看病买药也不用太心疼钱;可农村老人呢?200多块钱,要是没子女帮衬,只能省了又省,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好几年,感冒发烧都不敢去医院,实在扛不住了,也只是去村里诊所开点最便宜的药,就怕花钱。这哪是“养老”,分明是“老了还得拼”!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农村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家里就剩老人守着老房子。这些留守老人,不仅要忍受孤独,养老金不够花的难题也让他们愁眉不展。有的七老八十了还得下地种菜,就为了能省点伙食费;有的身体不好,却舍不得花钱做全面体检,直到病情严重了才被发现。他们的子女在城市里辛苦打拼,微薄的收入既要负担自己在城市的生活开销,又要补贴老家的父母,压力如山。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老龄化压力下,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愈发沉重。再说区域差距,城里经济好,财政有钱,养老金自然给得多;可农村和偏远地区呢?经济底子薄,能拿出来补贴养老的钱有限,养老金只能维持在低水平。就像同样是老人,住在一线城市和住在偏远山村,晚年生活简直是两个世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老人能享受到丰富的养老服务资源,社区有老年活动中心,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文娱活动;可在一些偏远山村,连个像样的养老设施都没有,老人只能在自家院子里打发时间,生病了也很难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还有那些在城里打工的农村人,年轻时在工地搬砖、在工厂流水线干活,风吹日晒、加班加点,缴社保的时候也没少交钱。可等他们老了回农村,领的还是农村标准的养老金,之前缴的钱好像没换来对等的保障。你说他们心里能平衡吗?他们为城市建设奉献了青春,却在养老时难以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这种“贡献与回报不匹配”的情况,实在让人无奈。咱们一直说要共同富裕,可养老保障差这么多,怎么谈共同富裕?老人是家里的宝,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都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现在这种“有人领得多花不完,有人领得少不够花”的情况,显然不是大家想看到的。其实要改也不是没办法。国家可以多给农村和城乡居民这边拨点钱,把养老金提一提。2025年,国家已经有所行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提高了20元,同比上涨16%,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这还远远不够,后续可以持续加大投入,让农村老人和城乡居民的养老金能跟得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真正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另外,还能鼓励企业、社区多帮衬农村老人,比如建点免费的养老服务站,定期给老人做体检,组织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陪伴服务。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农村养老专项基金,助力提升农村养老水平。说到底,养老金的初心就是给老百姓养老的,不能让一部分人“吃饱穿暖”,另一部分人还在“紧衣缩食”。希望以后不管是农村老人,还是城乡居民,都能拿着足够的养老金,舒舒服服过好晚年,不用再为钱发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5000块的退休金在泰国是什么生活水平?按现在的汇率来看,5000块人民币大概

5000块的退休金在泰国是什么生活水平?按现在的汇率来看,5000块人民币大概

5000块的退休金在泰国是什么生活水平?按现在的汇率来看,5000块人民币大概能换22500泰铢,去泰国定居真是“降维打击”,简直是花小钱过神仙日子。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5000块退休金在国内,往往只是勉强够用的数目,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可能一个月房租就能轻松超过这个数,哪怕是一些三四线城市,日常开销也在不断上涨,水电费、吃饭、交通、医疗一加,所剩无几。但如果把这笔钱换成泰铢,大概是22500泰铢,在泰国生活的体验完全是另一种层次,那种差距让人直呼像是降维打击,用小钱就能过得像度假般舒心。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居住上,国内大城市里5000块可能只能租到合租房的一间小卧室,位置还往往偏远。在泰国,选择清迈、普吉这样的城市,1万泰铢就能租下一栋带小院的泰式小屋,早上推开窗能听见鸟叫,院子里晒晒太阳,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如果喜欢城市便利,在曼谷外围地区,两万泰铢左右能租到带泳池和健身房的现代化公寓,小区周边常有便利店和餐馆,生活方便得很,和国内同样的租金相比,泰国的居住条件完全是高一个档次。吃饭则更让人惊喜,泰国的街头小吃便宜又好吃,随便走到一个摊位,花六七块人民币就能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炒河粉或者牛肉粉,再加上一串烤鸡肉和一瓶冰饮料,十块钱左右就能饱餐一顿。如果是自己做饭,去市场里买菜更省钱,新鲜蔬菜和猪肉价格都不算高,用几十块人民币就能买到一大袋食材,三餐荤素搭配完全没有问题。想改善一下伙食,餐馆里的冬阴功汤加上一份香茅烤鸡,折算下来三十块钱不到,比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外卖还便宜。泰国的热带水果更是优势,芒果、山竹、榴莲随处可见,切好的水果袋装只要几块钱,随时能尝鲜,不用精打细算,即便是海鲜大餐,也能在沿海城市用一半的国内价格享受到。交通开销更是低得难以想象,在清迈或者普吉,坐双条车、公交车四五块钱就能跑很远,曼谷的轻轨BTS,全程票价也就几十泰铢,通勤一个月支出顶多一千多泰铢。如果不常出门,交通费用更是可以忽略不计,有些人会选择买一辆摩托车代步,每个月的油费不过百来块人民币,灵活又省钱,和国内动辄几百上千的交通支出比起来,泰国的出行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压力。除了衣食住行,日常开销和娱乐也有惊喜,水电加网络费用,每个月在两三千泰铢之间,折合人民币不到六百块。看电影只要三十多块人民币一张票,街头按摩一小时四五十块就能享受专业服务,很多当地人甚至把按摩当成日常消遣。夜市里小吃摊、手工艺品摊位丰富多彩,花上几十块人民币就能吃得满足,还能淘到有趣的小东西,周末去清莱看看白庙,或者在普吉岛的海边散步,旅行花销也不算高,一个月还能存下一部分钱留作应急。对退休老人来说,医疗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泰国的小诊所看病很方便,小病几十块人民币就能解决。大型医院的收费比国内大城市的私立医院低得多,医疗质量却并不差,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很多医院专门设置了老年科,护理服务也越来越完善,这些都让长期居住的人更有安全感。当然,想要在泰国长久生活,也要面对签证问题,泰国的退休签证规定每月需要至少65000泰铢的固定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一万四,5000块并不满足条件。想要长期定居,需要额外想办法,比如短期签证续签或者其他合法居留方式。把同样的5000块放在不同的国家,会过出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国内可能只是勉强糊口,但在泰国却能住舒适的房子,吃丰富的美食,享受随心的出行和娱乐,还能有余钱做储蓄。与其说是钱的价值差别,不如说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对许多退休人群来说,这是一种用小钱活出大自在的智慧,泰国用低廉的消费水平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成就了一种花小钱过神仙日子的可能。
还剩最后几天!​9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6年度缴费即将启动,更重

还剩最后几天!​9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6年度缴费即将启动,更重

还剩最后几天!​9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6年度缴费即将启动,更重要的是——现在可以一次性补缴啦!📅​​这次释放的重大利好是:1965年以前出生的朋友,最低每年只需缴200元,最高10200元,17个档次任你选!​带上身份证、户口本,提前一个月去社保中心申请,就能抢在退休前补上缴费。​办完手续,六十岁次月直接领养老金!咱先掰扯掰扯这补缴的好处,尤其对1965年前出生的人来说,算下来今年最大的都快60岁了,再不补缴,退休后没养老金,日子咋过?现在补上,明年满60就能领钱,这可是实打实的保障。别觉得去社保中心麻烦,现在不少地方还开通了线上申请通道,在当地社保APP上填信息、传材料就行。但要注意,得提前一个月申请,要是等9月1日缴费启动了再办,说不定得排队,耽误了补缴时间,可就亏大了。也有人担心,一次性补缴会不会有压力?其实17个档次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手头紧就选200元档,一年下来也就一顿饭钱;手头宽裕想多领点,就选高档次,这笔钱花得值,毕竟退休后每个月都能领,是长期的回报。之前总有老人说“没缴过社保,老了只能靠孩子”,现在有这补缴政策,不用再看孩子脸色,自己手里有养老金,腰杆都能挺直。身边已经有朋友去办了,算完账说:“哪怕选最低档,每个月领一百多,买米买油也够了,总比一分没有强。”不过要提醒一句,去申请时一定要把身份证、户口本带齐,要是之前有断缴记录,也得提前查清楚,别漏了年份。毕竟这是关系到后半辈子的事儿,多上心总没错。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