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伊朗

东方大国出售伊朗战机美国表示担忧,希望三思而后行到底要脸不要脸这居然是真

东方大国出售伊朗战机美国表示担忧,希望三思而后行到底要脸不要脸这居然是真

东方大国出售伊朗战机美国表示担忧,希望三思而后行到底要脸不要脸这居然是真的,美国居然说对伊朗和某东方大国之间的军售交易表示担忧,说希望某东方大国三思而后行。先不说你美国自己自1979年至今对台军售超过1000亿美元,这就是个事实,你怎么不让美国人三思而后行?美国担心的根本就不是伊朗和某东方大国之间的军售交易,怕伊朗装备了先进的武器之后不再听从美国的指挥,有能力和某个代理商分庭抗礼,搅局美国控制中东能力。说白了,美国这番担忧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谓的“担忧”其实是害怕失去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尤其是对伊朗的影响力。毕竟,伊朗在中东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已经施行了多年,但却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改变伊朗的战略走向。而现在,如果伊朗通过与某东方大国的合作,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那势必会加强伊朗的自卫能力,也意味着美国的控制力将面临挑战。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历史来看它对中东的介入和战略布局。在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支援中东的盟友,甚至直接在该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只为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如今,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美国的霸权地位在一些地区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对美国来说,伊朗在军事上逐渐崛起,意味着它在中东的“指挥棒”正在丧失,这让美国不得不感到焦虑。但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早已把“武器销售”当成了自己的外交工具。过去几十年,美国向多个国家出售武器,特别是与其利益相关的国家,比如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美国的军火出口可以说是全球最大之一,它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军事支持巩固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甚至能通过军售来维持与一些国家的盟友关系。所以,当它指责其他国家和伊朗的军售交易时,难免显得有些自相矛盾。美国这种“话说得口是心非”的做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自信满满地将军售当作捍卫“地区稳定”的理由,但实际上它无非是想通过此举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并在亚太地区保持主导地位。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对于伊朗与某东方大国之间的军售交易的“担忧”,其实也反映了美国在全球战略中的失衡。美国一方面强调要维护全球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却不断进行武器交易,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操控局势。实际上,美国之所以担心伊朗获得更先进的武器,根本上是担心失去控制,担心无法继续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主导中东地区的发展。这些“担忧”也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根源。美国一方面要求其他国家不与它的对手进行军事合作,另一方面自己却不遗余力地加强军售。更为荒谬的是,竟然还有人认为这种双重标准是合情合理的。显然,美国的霸权逻辑是不容质疑的,它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着不容侵犯的“特权”,在军事领域也想确保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某东方大国的军售行动无疑是对美国霸权的一个挑战,尤其是在全球战略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的今天。美国以“担忧”为由,试图干涉他国正常的军售活动,实际上是试图维持自己对全球秩序的主导地位。然而,全球局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单纯依靠武力和制裁已经无法阻止其他国家走向自主发展,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国际矛盾。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伊朗将军之女爆料:父亲从不带手机,每隔几小时换位置,依然被以色列精准击杀甚至在

伊朗将军之女爆料:父亲从不带手机,每隔几小时换位置,依然被以色列精准击杀 甚至在作战期间,他还特意脱下军服,穿上普通衣服来减少暴露的风险,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被以色列军方暗杀,甚至在最后一刻...
2025年7月7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全球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日表示

2025年7月7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全球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日表示

2025年7月7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全球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日表示,他将于7日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面,讨论与伊朗达成“永久协议”的问题。这事儿影响可不小,首先,要是真达成永久协议,中东地区紧张的局势或许能缓和不少,多年来,伊朗和以色列冲突不断,战火纷飞,百姓苦不堪言,协议若达成,和平有望降临。其次,美国一直是中东局势的关键影响者,这份协议将重塑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提升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说白了,这一消息给地区稳定带来了希望,也让美国在中东的棋局有了新走向。不过,这事儿争议也大,伊朗方面会愿意吗?这份协议能否真正解决各方矛盾?大家怎么看呢,快来评论区说说你们的观点!
伊朗导弹打爆以色列防线,最先做出反应的竟是沙特!眼看以色列被打出真火,沙特不敢再

伊朗导弹打爆以色列防线,最先做出反应的竟是沙特!眼看以色列被打出真火,沙特不敢再

伊朗导弹打爆以色列防线,最先做出反应的竟是沙特!眼看以色列被打出真火,沙特不敢再赌,一举启动了一个大动作!沙特宣布正式部署萨德导弹系统!伊朗轰炸以色列,让沙特幡然醒悟,这伊朗未免强的有些过分,所说此前沙特支持伊朗,但眼看这曾经的好兄弟,越来越强大,沙特也是感觉到了害怕。这以色列有美军萨德反导系统,还挨不住伊朗的轰炸,这沙特啥都没有,一旦日后伊沙有了矛盾,那沙特不是纯挨揍吗。估计美国人也没想到,此次伊以冲突,竟然会加快美军在中东地区的部署,沙特更是允许了美军扩建军事基地的要求。来源:今日芜湖——中东或将深陷“暴力循环”伊朗导弹惊破中东棋局!
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反美先锋”,都以为自己在给中国挡刀,间接帮助中国对抗

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反美先锋”,都以为自己在给中国挡刀,间接帮助中国对抗

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反美先锋”,都以为自己在给中国挡刀,间接帮助中国对抗美国。但是,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大家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不是他们在帮中国对抗美国,更多时候,是中国在为这些国家兜底以伊朗为例,这个被美国制裁多年的国家,其经济命脉石油出口的90%依赖中国市场,2023年中伊贸易额达146.6亿美元,中国不仅持续进口伊朗原油,还与其签署4000亿美元长期合作协议。当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切断伊朗经济来源时,中国企业以每桶低于国际油价3.5美元的价格采购伊朗原油,既保障自身能源需求,也为伊朗提供稳定收入。这种合作并非单纯的商业行为,更包含战略支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2024年撰文称,中国在促成伊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外交成果直接缓解了伊朗的地缘压力。俄罗斯同样深度依赖中国市场,中俄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两国贸易额从2013年的不足900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1900亿美元。中国不仅投资俄罗斯远东开发、北极航道等项目,还通过中欧班列帮助俄罗斯商品进入欧洲市场。2023年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开通,这一由中国铁建承建的项目成为全球最长地铁环线,不仅改善当地交通,更彰显了中俄基础设施合作的深度。当西方因俄乌冲突对俄实施制裁时,中国通过能源合作、本币结算等方式,帮助俄罗斯稳定经济基本盘。朝鲜的情况更具典型性,这个长期受国际制裁的国家,粮食和能源供应高度依赖中国。据韩国媒体报道,中国曾每年向朝鲜提供10万吨粮食和50万吨石油。尽管在朝鲜发射导弹后,中国一度将粮食援助缩减至1万吨,但这种施压与支持并存的策略,既表达了对朝鲜行为的不满,也避免其经济崩溃引发人道主义危机。此外,中国通过边境贸易、投资建厂等方式,帮助朝鲜维持基本民生。古巴则在医疗领域与中国建立了紧密合作,自2014年起,浙江省中医院多次派遣专家赴古巴开展“中医周”活动,通过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为当地民众治病,并捐赠医疗物资和书籍。中古合资企业百泰生物生产的抗癌药物尼妥珠单抗,不仅在中国纳入医保,还帮助古巴提升了生物医药研发能力。这种医疗合作不仅改善了古巴民众的健康状况,也增强了其应对美国封锁的能力。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支持并非单向付出,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保障能源安全,通过俄罗斯远东开发获得资源和市场,与朝鲜的边境贸易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在古巴的医疗合作则提升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这些合作,在国际事务中赢得了更多话语权。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坚持中立原则,既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也呼吁伊朗通过谈判解决核问题,这种平衡立场使中国成为沙特伊朗和解的关键推手。反观美国,其对这些国家的打压往往适得其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仅未能迫使其妥协,反而促使伊朗与俄罗斯签署400亿美元油气开发协议,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合作。同样,美国对朝鲜的极限施压,反而使朝鲜更加依赖中国的支持。这种对比凸显了中国策略的高明:通过经济合作和外交斡旋,中国不仅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实际支持,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这种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更加清晰。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和技术封锁遏制中国时,中国通过深化与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合作,构建了更具韧性的国际经济网络。中国与东盟国家升级“清迈倡议”,建立区域金融防火墙,减少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这种策略不仅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安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alternativesto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总之,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国的反美行动,本质上是各自维护国家利益的选择。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非被动接受“挡刀”,而是主动通过经济合作、外交斡旋为这些国家兜底,同时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已经可以确定,伊朗背后,绝对有高人指点!美国刚炸了伊朗的核设施,大家都以为伊朗肯

已经可以确定,伊朗背后,绝对有高人指点!美国刚炸了伊朗的核设施,大家都以为伊朗肯定要跟美国拼命,结果人家转头就把30枚导弹全砸以色列头上了,这招"你打我老大,我打你小弟"的玩法,让人直呼内行!今年6月,美国悄悄放出7...
你可知一场战争到底有多烧钱?假如开战中国每人捐1000元,1.4万亿军费在现代战

你可知一场战争到底有多烧钱?假如开战中国每人捐1000元,1.4万亿军费在现代战

你可知一场战争到底有多烧钱?假如开战中国每人捐1000元,1.4万亿军费在现代战争中能打多久呢?其实战争这件事可怕的是,打仗可能不仅会花过去攒的钱,现在用的钱,还要花未来挣的钱。(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就说最近这国际局势,俄乌冲突还在拉锯,以色列和伊朗又擦枪走火,哪一场仗都是拿钱堆出来的。咱老百姓平时过日子,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可到了战场上,一颗导弹、一架战机的价格,都够普通家庭几辈子的开销。要是咱中国14亿人每人捐1000块,那就是1.4万亿人民币,这笔钱看着不少,可放在现代战争里,真禁不起折腾。就拿以色列和伊朗最近的冲突来说,据红星新闻6月17日报道,以色列每天直接军事开支就高达56亿元人民币,光是6月15日那一轮袭击,直接成本就超过113亿。按照这个烧钱速度,1.4万亿撑死了也就250天,这还只是小型冲突,要是换成俄乌那种级别的大规模战争,消耗更是天文数字。俄罗斯2025年的国防预算,已经涨到1450亿美元,乌克兰也拿出540亿美元砸向战场,更可怕的是,俄军每天消耗炮弹超过1万发,最多时甚至4万发,光弹药成本就得好几亿。要是把1.4万亿扔进这种绞肉机,估计连一年都扛不住,现代战争之所以这么费钱,看看那些高精尖武器就明白了。美国F-35战斗机8250万美元一架,每小时运营成本2.85万美元,比开着印钞机还快。更绝的是,这玩意儿研发成本超过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掏6000多美元,再看以色列这次用的巨型钻地弹,一枚造价2000万美元,美军为了炸伊朗核设施,一口气扔了14枚,直接烧掉2.8亿美元,还不算B-2轰炸机每小时20万美元的飞行成本。咱中国的歼-15舰载机,单价4亿人民币,相当于北京二环内两套四合院的钱,这些武器不仅买的时候贵,维护起来更是无底洞,F-35未来30年的维护费用,预计还要花1.2万亿美元,比再造3000架新飞机还贵。俄乌冲突这几年,双方砸进去的钱更是让人咋舌,俄罗斯三年战争开支3600亿美元,乌克兰靠西方900亿美元援助吊着命,两国经济都倒退了十年。更惨的是加沙地带,被以色列封锁16年,人均GDP从1994美元跌到1257美元,失业率45%,重建得花几十亿美元。这还只是经济账,人员伤亡和社会创伤根本没法用钱衡量,美国打阿富汗20年,花了2.313万亿美元,平均每天烧掉3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掏1.6万美元。要是把这笔钱用来改善民生,按美国2025年人均医疗支出约1.2万美元计算,能让2亿人免费看病一年。可现在阿富汗满目疮痍,美国自己也债台高筑,36万亿美元的国债,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10.74万美元的债。战争最可怕的不是花光现有的钱,而是透支未来,俄罗斯为了打仗,2025年国防预算占GDP的6.3%,不得不压缩民生开支。乌克兰更惨,60%的政府预算都扔进战场,基础设施被炸成废墟,未来十年都难恢复。美国当年打伊拉克,战争费用加上利息,总成本超过8万亿美元,得三代人才能还清,反观咱们中国,2025年国防预算1.81万亿元,只占GDP的1.5%,剩下的钱都用在民生和发展上,这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和平到底有多重要,看看那些战乱国家就明白了。加沙的孩子在废墟里捡弹片当玩具,乌克兰的农民在雷区种地,阿富汗的妇女为了一口面包,要走几十公里。这些画面提醒我们,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需要实力守护的。咱们中国能有今天的安定,靠的是强大的国防,但国防的目的不是战争,而是止战。真正的大国智慧,是能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让老百姓的钱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扔进战争的无底洞。最后再给大家提个醒:战争没有赢家,只有输家,那些叫嚣着“打仗不怕花钱”的人,他们不会在乎一颗炮弹毁掉多少家庭,也不会在意国债飙升后子孙后代的生活。咱们普通老百姓,得明白一个道理:和平是最珍贵的财富,守护和平,就是守护咱们自己的未来。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朱拉尼领导下的叙利亚几乎已经彻底倒向了美国。令人唏嘘的是,俄罗斯和伊朗苦心经营

朱拉尼领导下的叙利亚几乎已经彻底倒向了美国。令人唏嘘的是,俄罗斯和伊朗苦心经营

朱拉尼领导下的叙利亚几乎已经彻底倒向了美国。令人唏嘘的是,俄罗斯和伊朗苦心经营了二十年,最终却被美国轻而易举地改变了局势——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重新塑造了中东的秩序。在我看来,朱拉尼是一个相当务实的领导人。继续与伊朗、俄罗斯保持合作,虽有表面上的支持,但并未实质性改善叙利亚的困境。而一旦向美国靠拢,经济制裁便有望解除。归根结底,俄罗斯和伊朗最终败给了美国打出的“经济牌”。朱拉尼虽然出身并不光鲜,但从目前局势来看,他确实为叙利亚人民找到了一条求生之路。从这个角度看,他确实比阿萨德做得更好。当然,叙利亚人民是否能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还需时间去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叙利亚的立场转变,再次印证了美国经济制裁所带来的强大影响力。
美媒自己出来承认错误了!美媒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俄朝伊“轴心”!美媒表示,美

美媒自己出来承认错误了!美媒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俄朝伊“轴心”!美媒表示,美

美媒自己出来承认错误了!美媒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俄朝伊“轴心”!美媒表示,美国,以色列轰炸伊朗之后,中国,俄罗斯,甚至朝鲜都没有迅速援助伊朗。事实证明,伊朗向俄罗斯出售无人机和弹道导弹用于战争、向中国出口石油等行为,在关键时刻并未带来回报。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引发了人们对这几个国家之间团结程度的质疑,一方面,这也说明这四个国家关系的紧密程度可能并没有那么深。美媒表示,这四个国家都反对美国,美国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这四个国家。但,不管如何,以中俄朝伊“轴心”形容四国关系,这已经不适用。很显然,在美国编造出有所谓的中俄朝伊“轴心”之后,美国媒体自己又把话跟收了回去。但无疑这样的提法,从来都是美国方面自导自演的产物,某种程度就是一场美国亲自导演的认知作战。从我们的角度而言,把我们的外交局限在中俄朝伊这个框架内,无疑是完全荒谬的。我们与东南亚,拉美,非洲,除伊朗以外的其他中东国家关系都非常的密切。我们的外交是睦邻友好外交,这不是选边站外交,也不是在国际社会搞小团伙的外交,我们又怎么可能把友好关系局限在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内呢?事实上,我们与俄罗斯,伊朗从来都不是军事同盟关系,我们怎么可能军援伊朗呢?美国方面编造中俄朝伊“轴心”,本质上就是要挑起阵营对抗,我们怎会上美国的当。伊朗对我们出口石油,这是经贸关系,不是军事关系,美媒觉得应该有何种回报呢?难道伊朗向我们出口石油,中国不需要付费吗?中俄朝伊互相之间确实有合作,但是这种合作是双边合作,而不是一个结盟团体,这本质上就是正常的国与国关系。
伊以冲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明白:美国没有把中国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它只不过是对东方

伊以冲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明白:美国没有把中国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它只不过是对东方

伊以冲突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明白:美国没有把中国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它只不过是对东方大国有敌意的最大竞争对手。那些不甘心被美国欺凌的国家站出来反对美国霸权,那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并不是为中国“挡刀”。所以,中国也没有为其他跟美国对立国家流干热血、两肋插刀的义务!伊以冲突这场大戏,把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撕得明明白白。美国在中东的操作,压根儿就不是要和中国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把东方大国当成棋逢对手的竞争者。那些跳出来反对美国霸权的国家,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能在这场权力游戏里活下去,跟给中国“当炮灰”没啥关系。反过来想,中国也犯不着为这些国家豁出命去,毕竟大家都是在国际丛林里求生存的玩家。先看美国在中东的角色。伊以冲突升级后,美国在安理会的表态特别耐人寻味。一方面,美国跟着以色列谴责伊朗,嚷嚷着要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不会支持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行动。这种矛盾态度,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算盘打得稀碎。它既想保住以色列这个盟友的面子,又怕把伊朗逼急了引发更大的地区动荡,毕竟伊朗背后还有俄罗斯这样的玩家盯着呢。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的战略重心早就不是单纯地围堵中国了,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搞“选择性竞争”,中东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棋盘。再看其他国家的反应。伊朗被以色列袭击后,第一个找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普京刚和伊朗签完4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俄罗斯的S-400导弹系统正保卫着伊朗领空。这说明啥?伊朗心里清楚,在中东这个江湖里,能给自己撑腰的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同样,沙特、阿联酋这些中东国家,虽然和美国关系密切,但也在积极和中国发展经贸合作,他们奉行的是多边平衡外交,不会为了美国的遏制政策就把自己绑在一条船上。这些国家反对美国霸权,纯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比如能源出口、地区影响力,跟中国没啥关系。中国在这场冲突里的立场就更清楚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说得很明白,各方应保持克制,依照联合国宪章解决矛盾,当务之急是落实“两国方案”。中国既买伊朗的石油,也和以色列做生意;既反对伊朗拥核,也批评以色列滥炸加沙。这种不选边站的态度,恰恰是对地区和平最负责任的做法。中国从来没想过要当“国际警察”,也没兴趣掺和中东的恩怨情仇,中国在波斯湾的筹码,是提供所有国家都需要的稳定预期。说白了,美国对中国的敌意,更多是出于对全球经济主导权的争夺。从贸易战到科技战,美国想压中国一头,但又不敢把关系彻底搞崩,毕竟中美经济早已深度绑定。就像之前美国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表面上是针对越南,实际上是想敲打中国借道越南的贸易策略。可结果呢?中国厂家换个标签照样赚钱,美国消费者买的东西没变贵,越南却只能赚点辛苦钱。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恰恰暴露了美国霸权的虚弱。那些和美国对立的国家,比如伊朗、俄罗斯,他们反对美国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而不是为了给中国“当枪使”。就像俄乌冲突,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够呛,但中国也没跟着俄罗斯和西方撕破脸,而是保持中立,继续和双方做生意。同样,伊朗和美国的对抗,本质上是中东地区权力格局的博弈,中国没必要也没义务掺和进去。中国的外交策略一直很清晰:劝和促谈,平衡公正。无论是在伊核问题上支持恢复2015年协议,还是在巴以冲突中呼吁停火,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这种立场,让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尊重,也让那些想绑架中国站队的国家碰了一鼻子灰。就像以色列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中国外交部直接回怼:“中东问题的是非曲直很清楚,解决问题要靠对话而非施压。”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益优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把中国当竞争对手,但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其他国家反对美国霸权,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当然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但绝不会为了别人的利益去冒险。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谈得上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