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乾隆

1766年,年仅25岁的永琪病逝。乾隆悲痛欲绝,按太子的规格举办了葬礼。可奇怪的

1766年,年仅25岁的永琪病逝。乾隆悲痛欲绝,按太子的规格举办了葬礼。可奇怪的

1766年,年仅25岁的永琪病逝。乾隆悲痛欲绝,按太子的规格举办了葬礼。可奇怪的是,一个月后,乾隆竟然下令处死为永琪治病的几位太医。“你们都得为他陪葬!”乾隆愤怒的喊道。爱新觉罗·永琪,乾隆第五子,生于1741年,母亲愉贵妃出身不算显赫,但永琪从小就出类拔萃。别看他年纪轻轻,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读书上,他比谁都勤快,满蒙汉三语样样精通,还钻研天文地理,写过《八线法》这种高深的算法手稿,连后代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书法绘画也不含糊,跟他弟弟永瑆齐名,作品至今还有人研究。武艺更不用说,骑射功夫了得,1763年圆明园大火,他还背着乾隆逃命,父子感情不是一般深厚。1757年,他娶了大学士鄂尔泰的孙女,婚礼排场大得不得了。1765年,乾隆封他为和硕荣亲王,这“荣”字可不是随便取的,分明是皇帝对他寄予厚望。可惜好景不长,封王没多久,他就得了“附骨疽”,也就是骨髓炎,病情恶化得快,1766年3月就走了,年仅25岁。永琪得的“附骨疽”,说白了就是骨髓炎,这种病多半是风寒湿气钻进骨头里引起的。开始可能是发冷发热,慢慢骨头疼得钻心,要是早点治,问题不大。可惜,太医们诊断时掉链子了,把这病当成“虚损”,也就是身体虚弱,没往骨头病的路子上想。史书里说,永琪病重时腿都烂了,疼得受不了,乾隆亲自去看过好几次,心急如焚,让太医院使出浑身解数救人,可药方开了一堆,病情反而更糟。太医用的药里,有些药性太猛,比如附子这种大热药,治不好不说,还可能让溃烂加重。乾隆后来查了药方,气得不行,认为太医压根没搞清楚状况,耽误了儿子性命。要是早点报实情,说不定还有救。这么一想,皇帝的愤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谁摊上这事都得炸毛。永琪死了,乾隆那叫一个心碎。25岁的儿子,聪明能干,又忠孝两全,眼看着前途无量,就这么没了,搁谁身上不难受?丧礼按太子规格办,足见他对永琪的重视。可一个月后,他突然翻脸,把治病的太医张如璠、宋国瑞等人全砍了,还放狠话“你们都得陪葬”。这事听着挺极端,但细想想,乾隆的心态不难理解。首先,他觉得太医失职。永琪的病拖成这样,太医没及时报实情,治疗还乱来,等于间接害死他儿子。其次,永琪不是普通皇子,乾隆对他感情深不说,还可能是他心里的太子人选。史书没明说,但永琪的能力和地位,确实比其他皇子突出。他的死,不光是家事,对朝局都是大打击。乾隆一怒之下拿太医出气,既是发泄,也是杀鸡儆猴,警告底下人别再糊弄。太医被砍,表面看是他们医术不行,可真要细究,也不完全是他们的锅。清朝太医院水平参差不齐,遇到疑难杂症经常束手无策。骨髓炎这病,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诊断靠望闻问切,没X光啥的高科技,误诊也不稀奇。再说,永琪病得急,腿都烂了才让太医全力治,可能已经晚了。太医开猛药,或许是病急乱投医,想搏一把,没想到适得其反。但乾隆不管这些,他眼里只有结果:儿子死了,太医没救回来,那就是你们没用。皇帝一言九鼎,太医就成了背锅侠。可怜张如璠他们,医术再高也架不住这时候的医疗局限,命没了还得背骂名。永琪一走,乾隆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给永琪建的陵墓规格高得离谱,跟早死的永璜、永璋葬一块,叫“太子陵”,风水好得不得了。愉贵妃伤心欲绝,守着儿子小时候的物件掉眼泪,乾隆赏了不少东西,可惜弥补不了啥。朝里也乱了套,永琪死了,储君位置空了好久,乾隆迟迟没定人选,最后才挑了永琰当嘉庆帝。太医院更是人人自危,后来还有传言说院使猝死时揣着永琪的脉案,上头写“寒邪入髓”,要是早点给乾隆看,说不定结局不一样。乾隆晚年老惦记永琪,连他用过的箭囊都藏着,时不时拿出来叹气。这事对皇帝打击太大,成了清史里抹不去的一笔。永琪的死,太医的责任跑不掉,但也不全是他们的错。病来得急,医疗水平又跟不上,太医误诊延误是事实,可乾隆把火全撒他们身上,未免有点不公平。皇帝的愤怒,更多是丧子之痛加上对太医无能的失望。这事背后,没啥阴谋,就是一场悲剧叠加误会。太医成了牺牲品,永琪的命没保住,乾隆的心也碎了。不过,细想还有点悬念:要是太医一开始就诊断对,永琪能活下来吗?乾隆会不会真拿他当太子?这历史的“如果”,谁也说不清。
一天,乾隆围猎时,突然遇到两只猛虎,危急关头,侍卫海兰察用两箭解决。乾隆问海兰察

一天,乾隆围猎时,突然遇到两只猛虎,危急关头,侍卫海兰察用两箭解决。乾隆问海兰察

一天,乾隆围猎时,突然遇到两只猛虎,危急关头,侍卫海兰察用两箭解决。乾隆问海兰察想要什么赏赐?海兰察说:“令妃娘娘身边那个丰腴的宫女赏赐给我吧,我很喜欢她!金秋时节,按照多年沿袭的惯例,乾隆带着一众人浩浩荡荡地...
乾隆继后那拉皇后的丧仪细节,完全是把“贬损”写在明面上。按规矩皇后丧仪得用金丝

乾隆继后那拉皇后的丧仪细节,完全是把“贬损”写在明面上。按规矩皇后丧仪得用金丝

乾隆继后那拉皇后的丧仪细节,完全是把“贬损”写在明面上。按规矩皇后丧仪得用金丝楠木棺,她用的却是低等杉木;皇后该96杠抬棺,她只有64杠,连皇贵妃的80杠都比不上;棺木漆饰更过分,皇后要刷49次还得有彩绘金龙,她就刷了...
乾隆和弘昼监考,过了饭点考生们还没写完,弘昼就让乾隆先去吃饭,乾隆没同意。不料,

乾隆和弘昼监考,过了饭点考生们还没写完,弘昼就让乾隆先去吃饭,乾隆没同意。不料,

乾隆和弘昼监考,过了饭点考生们还没写完,弘昼就让乾隆先去吃饭,乾隆没同意。不料,弘昼却说:“皇兄不去吃饭,是怀疑我会跟考生们串通作弊吗?一次,乾隆和弟弟弘昼一起监考八旗子弟。但这些考生们答题太磨叽,饭点都过了还...
福康安病死军中的噩耗传到京城后,乾隆悲痛异常,顶着非议,破格追封福康安为郡王。要

福康安病死军中的噩耗传到京城后,乾隆悲痛异常,顶着非议,破格追封福康安为郡王。要

要知道,整个清朝异姓王不多,尤其是康熙撤藩后基本就没有了,可见乾隆对福康安的隆宠。其实福康安被乾隆追封为王这事也不奇怪,福康安是乾隆后期最得力的军事统帅,哪里有事,就派他去哪,只要福康安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康熙结包子账发现没带钱,让掌柜去当一个珠子,回来后康熙问当多少钱,掌柜伸出了2个

康熙结包子账发现没带钱,让掌柜去当一个珠子,回来后康熙问当多少钱,掌柜伸出了2个

康熙结包子账发现没带钱,让掌柜去当一个珠子,回来后康熙问当多少钱,掌柜伸出了2个手指。康熙想:让当10000两,没想到竟当了20000两,可康熙看到当票上的金额时脸都绿了,差点气晕过去。康熙皇帝有个爱好,喜欢换上便装到...
1682年,姚启圣收复了台湾后,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入京面见康熙。他明知此去是死路

1682年,姚启圣收复了台湾后,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入京面见康熙。他明知此去是死路

1682年,姚启圣收复了台湾后,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入京面见康熙。他明知此去是死路一条,可是一向对他恨之入骨的康熙却并未杀他,这是为何?姚启圣站在京城的城门口,望着那巍峨的宫殿,心中五味杂陈。风轻轻拂过,却吹不散他...
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为何如此痴迷于翡翠,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为何如此痴迷于翡翠,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乾隆年间,翡翠已成为皇家珠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除了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的时代背景,乾隆皇帝对翡翠情有独钟的背后还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翡翠的翠色被视为“天家之色”,与帝王威仪相辅相成,彰显出...
乾隆帝的一天,大家觉得怎么样?不说其他,凌晨4点就要起床,真是太难了

乾隆帝的一天,大家觉得怎么样?不说其他,凌晨4点就要起床,真是太难了

乾隆帝的一天,大家觉得怎么样?不说其他,凌晨4点就要起床,真是太难了 乾隆帝的一天,大家觉得怎么样?不说其他,凌晨4点就要起床,真是太难了 来源:历史风云客 发表时间:2025/08/25 02:44:47
有一年,乾隆在殿试阅卷时,被一个叫刘凤诰的考生文章所折服了,连连惊叹:“有才华!

有一年,乾隆在殿试阅卷时,被一个叫刘凤诰的考生文章所折服了,连连惊叹:“有才华!

有一年,乾隆在殿试阅卷时,被一个叫刘凤诰的考生文章所折服了,连连惊叹:“有才华!于是命他进殿面试,然而,一见到刘凤诰,乾隆马上就后悔了,自己怎么看走眼了。乾隆年间,科举考试是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刘凤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