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乌克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时间就定在9月1日乌克兰的盟友都同意这个时间这个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时间就定在9月1日乌克兰的盟友都同意这个时间这个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时间就定在9月1日乌克兰的盟友都同意这个时间这个时间干什么就是进行俄乌谈判乌克兰已准备好俄罗斯有没有诚意#文海冲浪点评#泽连斯基有点一厢情愿谈判的事需要双方共同协商时间怎么能一方定好时间让另一方顺从呢就这一点讲乌克兰是不是缺乏诚意呢这个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中国访问还要出席中国阅兵式顾得上你说的这件事吗
美国认定俄乌双方就是在互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新一轮空袭之际,乌克兰也高调宣布他

美国认定俄乌双方就是在互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新一轮空袭之际,乌克兰也高调宣布他

美国认定俄乌双方就是在互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新一轮空袭之际,乌克兰也高调宣布他们袭击了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炼油厂。从现场画面来看,估计是无人机爆炸并引发大火。俄罗斯的损失很大,怒气自然也更足,新的空袭横扫乌克兰全境,甚至迫使北约的波兰也派出战斗机,随时准备开火。看来乌克兰的每一波偷袭,都会招致俄罗斯的复仇怒火。长此以往,乌克兰也遭不住啊。
果然俄罗斯掀桌子了,俄军导弹对准了欧盟,炸了欧盟驻基辅总部,直接给欧盟发出了最后

果然俄罗斯掀桌子了,俄军导弹对准了欧盟,炸了欧盟驻基辅总部,直接给欧盟发出了最后

果然俄罗斯掀桌子了,俄军导弹对准了欧盟,炸了欧盟驻基辅总部,直接给欧盟发出了最后警告:8月28日凌晨,俄罗斯对基辅发动大规模袭击,打击乌克兰的同时,欧盟也被瞄准。防空警报响起的同时,2枚导弹直接命中了欧盟驻基辅代表团大楼50米位置,大楼明显受到了损坏。自上一次会晤下来,俄军攻击的每一处地点都很明确,就是在警告——这一次偏离了50米,不是失误而是有意为之。这一击准对的不仅是乌克兰,更是欧盟,同时也在传达一个信号:俄军有绝对的能力打击乌克兰境内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他想。看得出来,这一次欧盟的加入也惹怒了俄罗斯,又是军事援助,又是开设军工厂,各种援助就是想吊着乌克兰一口气和俄军对抗。结果炮弹没挨到自己身上,冯德莱恩也不觉得疼,扭头就公开表示:欧盟将进一步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并决定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同时承诺,要将换乌克兰打造成一只“钢铁豪猪”,确保其自卫能力。但欧盟终究还是高看了自己的实力,只要俄罗斯敢威胁,有些事他们就真敢做,所以这次是50米之差,下一次可就是直接命中了。
一觉醒来,基辅的天都变了。 泽连斯基前阵子还在白宫跟特朗普、还有欧洲那些大佬

一觉醒来,基辅的天都变了。 泽连斯基前阵子还在白宫跟特朗普、还有欧洲那些大佬

一觉醒来,基辅的天都变了。泽连斯基前阵子还在白宫跟特朗普、还有欧洲那些大佬们念叨,说俄罗斯根本没真心想谈和,全是装样子。结果他这话刚在8月24号的视频里说完没几天,俄罗斯那边直接就用行动回了他一下,而且这动静可不是一般的大。最先乱起来的是乌克兰中部的克雷门丘克,当地老百姓抬头一看,天上全是自杀式无人机,密密麻麻的跟下小虫子似的,直奔着电力站和放军火的仓库去了。这边还没来得及躲,雷达又开始叫唤——俄罗斯空天军的图-95MS轰炸机编队从恩格斯机场飞出来了,这些能扔巡航导弹的“大家伙”,还有苏-33战机跟着护驾,悄没声儿就越了边境。乌克兰防空的人刚忙着拦无人机,就看见雷达上几个光点飞得飞快,根本来不及反应——这就是俄罗斯刚试成功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8倍音速的速度,乌军那些防空的家伙跟没装一样,拦都拦不住。这场“打击”来得又急又猛,“匕首”导弹从米格-31K上打出去,跟手术刀似的准,直接捅穿了基辅郊区的一个军火库,爆炸声在市中心都能听见。“锆石”导弹则是从黑海那边飞过来,贴着地面绕来绕去,轻松躲开拦截的火力,把敖德萨一个重要的港口设施炸得稀烂。后来乌克兰军方自己也承认,这次袭击也就拦下来不到三分之一的目标,大部分导弹都准准地打到了早就盯上的地方。电力部门更头疼,至少六个州的电网被搞坏了,不少城市直接停电,老百姓只能摸黑找蜡烛。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俄罗斯3月份就提过要停火30天,普京当时说得明明白白:停火可以,但不能让乌克兰趁这功夫收西方的武器。结果泽连斯基这边刚松口说愿意谈,那边就派无人机把连接俄罗斯和匈牙利的“友谊”输油管道炸了三次。这事儿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气得不行,直接找特朗普告状去了。连乌克兰前外交部长普里斯泰科都说,炸管道这事儿纯属没脑子,本来美国和北约还在商量要不要给更多安全保障,这么一闹,欧洲国家的态度都开始动摇了。这次俄罗斯是真把压箱底的家伙都亮出来了。“锆石”导弹8月初才刚完成最后一次测试,普京还亲自去看了发射全程。这玩意儿能打450公里远,4分半钟就能飞到基辅,飞的时候还能绕着圈躲拦截,连美军的顾问都说,现在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再加上从白海护卫舰上打出来的巡航导弹,还有跟苍蝇似的无人机群,俄罗斯等于是把话摆明了:要么好好坐下来谈,要么就接着挨炸。更让泽连斯基闹心的是家里还出了岔子。国内最大的民间无人机捐助组织,头目叫斯特尔年科,直接放话了:要是总统敢在领土问题上让步,敢从顿巴斯撤军,就把他“变成一具尸体”。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这个组织每月能供1.5万架FPV无人机,乌军好多无人机都靠他们。而西方那边也开始松劲儿,波兰总理图斯克明说战后不会派兵去乌克兰,意大利更直接,法国提议派兵,他们一口就拒绝了。特朗普虽然答应给援助,但一说起派兵的事儿,就含糊其辞,不正面回应。现在乌克兰的处境是真尴尬,想接着打吧,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让他们防都防不住;想谈吧,国内那些激进的人又拿着刀子架在脖子上。泽连斯基本来想靠说俄罗斯没诚意,多要点西方的援助,结果反倒刺激得莫斯科下了狠手。俄罗斯这次搞这么大动静,不光是炸军事目标,其实就是敲山震虎——用“锆石”导弹证明自己随时能把乌克兰的关键设施弄瘫,用轰炸机编队秀肌肉,证明能一直打下去,再用无人机群耗光乌军的防空资源。国际上的反应也挺有意思,匈牙利已经放话了,以后在所有领域都要给乌克兰“找麻烦”,毕竟石油管道被炸了,自己的能源供应受影响,换谁都不痛快。美国虽然嘴上骂俄罗斯,但特朗普更关心的是别让欧洲的麻烦落到自己头上。欧盟内部更是吵成一锅粥,法国想硬气点,意大利却连兵都不愿派。这场仗打到现在,俄罗斯是用真真切切的军事实力说话:光靠嘴炮指责没用,泽连斯基当初说“俄罗斯没诚意”,现在换来的可能是更猛的打击。现在基辅的防空警报还时不时响一下,老百姓也习惯了在爆炸声里过日子。俄罗斯这次的“狠招”不光炸坏了不少东西,更把乌克兰想靠西方援助翻盘的幻想炸碎了。普京之前说的“停火不能让乌克兰收武器”,现在听着更像警告。泽连斯基当初那番抱怨,到底是谁没诚意,谁在把乌克兰往绝路上推,可能这会儿他自己也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俄罗斯全面轰炸基辅的时候,乌军说来就来!乌克兰手搓无人机突袭900公里,又炸了俄

俄罗斯全面轰炸基辅的时候,乌军说来就来!乌克兰手搓无人机突袭900公里,又炸了俄

俄罗斯全面轰炸基辅的时候,乌军说来就来!乌克兰手搓无人机突袭900公里,又炸了俄罗斯萨马拉州-古比雪夫炼油厂。这回乌克兰是真盯上俄罗斯的“工业血液”了!就在俄罗斯空天军对基辅发动新一轮猛烈轰炸的几乎同一时间,一架乌军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穿越900公里,精准突袭了位于萨马拉州的古比雪夫炼油厂,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N次类似操作了。你炸我军工厂,我炸你炼油厂,你轰我基辅,我继续炸你炼油厂,你打击我电网,我还是炸你炼油厂,乌克兰仿佛认准了一个道理,既然正面战场压力山大,那就把你家后院最值钱、最怕火的地方,一次次“点名式爆破”。这手法不算新,但效果却持续刺痛。古比雪夫炼油厂不是普通目标,它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的炼化企业之一,每日处理原油超过30万桶。从现场流传出的画面看,爆炸后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虽未造成全面停产,但设备损坏与心理震慑已经达成。为什么总是炼油厂?答案不复杂,打这里,性价比高,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能源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顶梁柱。炼油设施一旦受损,不仅影响成品油供应和军队燃油保障,更直接冲击俄罗斯的外汇收益。更何况修复这类大型工业设施耗时漫长,即便想防也防不住,乌克兰用的很可能是改装过的廉价无人机,成本极低,但破坏效果却不小。从去年开始,乌军明显提升了远程无人机的突袭能力。它们不像导弹那样显眼,飞行高度低、雷达特征弱,还能迂回线路,让俄军防空系统防不胜防。而乌克兰本土的军工体系也在适应战争,没有高端芯片?就用民用级替代,没有全球定位?就靠惯性导航+光学修正,“手搓”无人机,逐渐成了乌克兰非对称作战的一张牌。俄罗斯不是没有应对,他们加强了炼油厂周边的防空部署,设置伪装和干扰系统,甚至动员了周边民兵参与巡逻。但国土太大、目标太多,防不胜防,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滴雨会落在哪里,但乌克兰的无人机,似乎总能找到那条缝隙。国际舆论场上,这种“你来我往”的报复循环正在引发更多关注。美国特朗普政府目前的表态仍倾向于“不直接参与”,但持续默许西方援助武器,欧盟则在能源市场波动中略显尴尬,毕竟俄罗斯油气断供也会冲击全球价格。而从更广的维度看,乌克兰的这种战术,本质上是一场“经济消耗战”。它不一定能改变战线推移,却可以有效削弱俄罗斯的长期战争潜力,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二战时盟军对德国石油设施的战略轰炸,你不是坦克多吗?断你的油,看你怎么开。但也必须说,这种袭击是一把双刃剑。乌克兰同样面临能源基础设施被持续打击的困境,双方平民都在承受战争带来的断电、停暖和生活不确定性,战争没有赢家,只有代价。回过头看,乌克兰一次次把无人机飞向炼油厂,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反击,更是一种政治信号,哪怕你火力全开正面压境,我仍有能力戳中你的痛处。战争进入了拼忍耐力、拼制造能力、拼战略创意的阶段。而俄罗斯接下来会如何回应?是加强空中拦截?是对乌克兰能源系统再度加大打击?还是也采取类似的“非对称报复”?这场“无人机破袭战”恐怕还远未到终点。
别看俄罗斯还在挣扎,数据不会骗人的俄罗斯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欧洲的重要力量,但是

别看俄罗斯还在挣扎,数据不会骗人的俄罗斯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欧洲的重要力量,但是

别看俄罗斯还在挣扎,数据不会骗人的俄罗斯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欧洲的重要力量,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不一样了。一场战争,让俄罗斯的真实实力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先看看经济方面。2023年,欧盟的GDP达到了18.59万亿美元,而俄罗斯的GDP仅仅只有2.02万亿美元。欧盟的经济规模差不多是俄罗斯的9倍还多,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从制造业来看,欧盟27国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是2.55万亿美元,俄罗斯呢,只有2570亿美元,欧盟几乎是俄罗斯的10倍。这意味着欧盟在工业生产能力上远远超过俄罗斯,能够制造更多、更先进的产品。再说说人口。欧盟27国人口总和有4.5亿,俄罗斯人口是1.44亿,欧盟人口是俄罗斯的3倍多。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欧盟有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有更大的消费市场。战争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三年的战争,让俄罗斯的总债务飙升到了79.3万亿卢布,暴增了86%。俄罗斯央行的基准利率都达到了21%,可即便这样,也没能阻止通胀率一路攀升。就连那些在战时拿到大笔订单的军工企业,也被加息重创,面临破产的窘境。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相当严峻。而欧盟呢,在这场战争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欧盟成功摆脱了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军工能力方面,欧盟也在不断提升。德国就计划拿出1万亿重整军备。欧盟27个成员国经济体量庞大,每年只要拿出3%-4%来武装军队,这就相当于俄罗斯GDP的40%。可以说,欧盟的军工实力在不断增强,和俄罗斯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这场战争打了三年,俄罗斯以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国力、军备,竟然只和乌克兰打成了平手。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俄罗斯真的有足够的实力,怎么可能三年都没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呢?俄罗斯现在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国际压力,如果还不停战,真的有可能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而欧盟则在战争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在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说,别看俄罗斯现在还在挣扎,但从数据来看,它和欧盟的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美国国务院批准:向乌军售3350枚巡航导弹加上相关的软件、零部件、技术支持等,

美国国务院批准:向乌军售3350枚巡航导弹加上相关的软件、零部件、技术支持等,

美国国务院批准:向乌军售3350枚巡航导弹加上相关的软件、零部件、技术支持等,总价值$8.25亿,由欧洲出资美国已经明确表态,不再对乌克兰进行武器支援,只将武器卖给欧洲。这大概就是落实华盛顿会谈承诺的千亿美元军购的一部分。欧洲这个全球最大的国家集团和军事集团就这样被美国拿捏的死死的。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但这些武器能不能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还得由美国说了算。因为乌克兰不能用美国的武器攻击俄罗斯纵深。这是规定,已有先例,泽连斯基急得跳脚。
打仗果然不止要命,还要钱去堆!看看海外网数据公开各国对乌克兰的援手情况,76亿

打仗果然不止要命,还要钱去堆!看看海外网数据公开各国对乌克兰的援手情况,76亿

打仗果然不止要命,还要钱去堆!看看海外网数据公开各国对乌克兰的援手情况,76亿以上的前十名,美国不愧是第一强国,为乌克兰花了1146亿美元,妥妥的榜一大国。加上其他国及世界各地名人企业明星,还有个人捐款合计至少也超过几千亿美刀,有某些隐秘捐款大佬出手十分阔绰。不过这些东西对俄罗斯来说小菜一碟,因为他们的能源取之不尽,所以越打越强大,越打越有钱,根本不需要他人援助。
他们为什么向乌克兰捐款?有个网友说是为了获得项目,重建的权利,我说,那他们笃定乌

他们为什么向乌克兰捐款?有个网友说是为了获得项目,重建的权利,我说,那他们笃定乌

他们为什么向乌克兰捐款?有个网友说是为了获得项目,重建的权利,我说,那他们笃定乌克兰就能胜利?他说,不是,俄罗斯胜利,既然俄罗斯胜利,他们为什么不向俄罗斯捐款?乌克兰战败了,那重建的任务,不是要俄罗斯说了算吗?你说呢?
2025年8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了电话,

2025年8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了电话,

2025年8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了电话,感谢他对遇袭乌克兰家庭的声援,并直言这是俄罗斯最大规模的袭击之一,救援还在进行中。但更重要的是,两人谈的绝不止安慰——停火、领导层会晤、联合国大会活动,信息量极大!8月28日的乌克兰,从清晨就被爆炸声撕碎—俄军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贴着云层砸下来,直奔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的三个“命门”能造坦克发动机的基辅军工园、能修S-300防空导弹的哈尔科夫工厂、能保养战机的敖德萨基地。这些地方是乌军的“装备输血站”,没了它们,乌军手里的装甲车、防空导弹很快就会变成废铁。更让乌军头疼的是,俄军还拉上了“帮手”—顿巴斯地区的民间武装趁势从东边发难,朝着哈尔科夫周边的乌军据点打冲锋。原本要去修补防线的乌军部队,不得不拆成两半:一半要扛俄军的导弹,一半要拦民间武装的进攻。到了傍晚,乌军总参谋部终于松口:哈尔科夫北边的防线被撕开了道口子,部队往后撤了十公里,才勉强稳住阵脚。这边战场还在冒烟,泽连斯基29日一早就抱着手机找救兵。他在社交媒体上晒出通话记录,说刚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聊过,先谢对方“声援乌家庭”,再强调“这是俄军最大规模袭击”,还说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扒出了30多个平民。但明眼人都看出来,他真正想要的不是安慰。果然,当天下午的内阁会议上,泽连斯基摊了牌:已经让古特雷斯帮忙牵线,想让俄乌坐下来谈停火,还想让联合国安排两国领导见面。另外,他还跟古特雷斯约好,下个月联合国大会上,要好好说说“俄军炸平民”的事,让更多国家掏钱捐武器。可古特雷斯那边却留了一手—只发声明说“会加派救援人员”,提了停火,却绝口不提“领导见面”能不能成。说白了,联合国也怕把自己套进去,先把“救平民”这个实锤攥在手里再说。而北约这边,早就吵成了一锅粥。德国倒是干脆,29日就拍板:给乌克兰的“IRIS-T”防空导弹,提前两周送过去!可美国却踩了刹车,说“不送新的‘爱国者’了”,顶多给点卫星情报,怕自己陷太深。更有意思的是北约东翼的国家—波兰直接慌了,当天就宣布往波乌边境加派2000个兵,还拉着立陶宛、拉脱维亚搞边境巡逻。波兰总理甚至公开抱怨:“乌军一退,我们的安全风险就大了”,还逼着北约在东欧多放重型武器。一边是美国想“缩”,一边是波兰想“冲”,北约的心思根本拧不到一块儿。这场仗还把全球的“粮袋子”扯紧了。乌克兰农业部29日急得跳脚:敖德萨港口被炸后,国际航运公司全不敢来了,粮食运不出去。联合国粮农组织立马预警:乌克兰可是全球小麦、玉米的“大供应商”,它运不出粮,接下来一个月粮价要涨10%-15%。这下非洲的埃及、中东的黎巴嫩先慌了—这俩国家一半的小麦都从乌克兰买,粮价一涨,老百姓的面包钱都要翻倍。可有意思的是,这些发展中国家没跟着西方骂俄罗斯,非洲联盟反而发声明说“西方别再送武器了,赶紧谈停火”;巴西、南非这些金砖国家更直接,提议由金砖国家牵头搞和谈,不想跟着西方选边站。国际社会的态度一分裂,泽连斯基想在联合国大会“拉同情”的计划,一下子就没那么容易了。现在的局势根本不是“俄军打、乌军防”那么简单:战场上,俄军掐补给、民间武装帮牵制,乌军防线越补越漏;外交上,泽连斯基求联合国、求北约,可两边都各有算盘;国际上,西方吵成一团,发展中国家不愿站队,军火商还在背后捞好处。接下来,联合国大会上会不会吵翻、波兰会不会真的跟俄罗斯起摩擦、军火商能不能如愿赚大钱,每一步都可能让这场冲突往更复杂的方向走。谁都不敢说,下一个“意外”会从哪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