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主战坦克

以后的中国陆军坦克,操作界面可能是这样的[doge]​​​

以后的中国陆军坦克,操作界面可能是这样的[doge]​​​

以后的中国陆军坦克,操作界面可能是这样的[doge]​​​
中国百式坦克与火力支援车亮相,性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本次阅兵在看起来没什么变化

中国百式坦克与火力支援车亮相,性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本次阅兵在看起来没什么变化

中国百式坦克与火力支援车亮相,性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本次阅兵在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的99B之后,跟随的就是热度最高的所谓双离谱,现在叫百式的新型坦克。这种坦克可以说是颠覆了之前所有的中国坦克设计理念,体现出了极其鲜明的特点。相比于99A的厚重敦实,新坦克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很可能压到96的水平,车身和炮塔都更高,必然会集成自动装弹机,很可能达到7米多长,2米多高,不仅炮塔外、侧装甲与裙板进行修型,连105主炮外都安装了多边形的外套,底盘前车灯也是内嵌式的LED灯,显得颇为科幻。然而这个设计是全车离科幻最远的,是否涂隐身涂料值得期待。从设计来看,该车显然采用了无人炮塔,这样就能够减小防护成功减重,乘员集中布置从而可以安装最大的装甲提升防护能力,估计是采用3人车组。该车四周密布摄像头与激光、红外告警装置,配合士兵头盔上装的VR装置,肯定会形成360度全景影像,实现看透车体,从而获得更好的态势感知能力,欧洲使用的对应系统为以色列的铁视先进头盔环视显示系统。另外车长周视镜直接和遥控武器站融合,这个是毛子T90M就有的设计,但是带俯仰兼具对空效果,还能和士兵头盔联动就很吸引眼球了。笔者还真没找到炮长镜。该车可能还会集成无人机干扰天线等。另外一个开创性的设计,则是其安装的全套GL-6主动防护系统,包括炮塔四周向斜上方倾斜的四面相控阵雷达,以及炮塔两侧的集成4枚主动拦截弹的发射器。单雷达覆盖范围水平方向90°,俯仰方向60°,4台覆盖360°,可通过电子扫描进行高精度3D方向测量,进行威胁自动跟踪、识别和验证,计算威胁发射点的位置,进行拦截弹发射时间计算,误报率极低,反应时间极短,可探测无人机。拦截弹发射器可以进行旋转,可快速发射拦截弹拦截来袭反坦克火箭弹和攻顶式反坦克导弹,防御各类无人机攻击,最终引爆来袭弹药。主动防护系统与无人炮塔配合,最终使得新坦克能够贯彻重点防护的思路,从而在老坦克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死胡同脱离出来,走出新路。更大的改变还在内部,混合动力系统是必然选择,在民用车辆上也早已成熟,不仅大大提升其越野性能,还会为全身大量电子设备供给充足的电力,也有可能采用纯电动静音驾驶,带鱼屏等先进显示装备也会装载在乘员舱内,通过数据链网络融入信息化智能作战体系,实现联合作战,新坦克将会是比15式更加彻底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坦克。由于是信息化体系中的先进节点,因此新坦克本身具备什么样的火力并不重要,反而是能够能够通过信息协同与目标指示,能够及时进行发现即摧毁才更重要,因此更大口径的炮就成了累赘,扔了换105改才是正理,同理,加强的结构也不需要了,换更轻的装甲,无人炮塔,重点投注于主动防护与更先进更快的信息网络,与更多的先进打击火力实现智能联合作战,协同执行和完成各类作战任务才是精髓。从这点看,双离谱确实是离谱之外又在离谱之中,很逻辑自洽。本次出现的百式新型步兵战车采用与百式的同底盘发展而成,因此大量双离谱的系统也会在其身上体现。网上约定俗成将这种战车称为新型火力支援车,然而他贫弱的疑似40炮火力实在是难以称为火力支援,......该车依然使用无人炮塔,乘员集中布置在车身前部,从而可以安装最大的装甲提升防护能力。同时提升后部车顶以容纳车载步兵,侧面的装甲块显然也更大,可能是新一代模块装甲。该车后顶部还是安装有人员舱门,也说明载运士兵突击是其主业。有趣的是,这辆车的左后部有一段区域是没舱门但却凸出不少的地方,联系火力支援车的名称,这一块很可能集成一种垂直发射的多用途导弹/巡飞弹,加上这些之后,火力支援车就实至名归了。航展上展出过多种垂直发射的巡飞弹,比如CM-501GA/M、CM-502X精确打击导弹、CM-501XA/CM-501X巡飞弹,其中CM-502X精确打击导弹就能满足要求。该车配备了主动防护系统与全套被动预警系统,5面相控阵雷达直接安装在了炮塔四周,甚至还有在车长周视镜顶部的,可以拦截攻顶导弹、无人机。为此该车还采用了动力前置布局。该车还特意展示了一架多旋翼无人机,说明很重视多维度侦察。因此新型步战车更多的会依靠信息系统配属的打击火力节点来攻击敌方目标。新型步战车将会陪伴主战坦克进行实时的信息化协同,以达到更大的作战效能。但话说回来,你要问我百式坦克能不能取代前面的99B呢?我觉得不会,这俩玩意就不是一个赛道。一个走甲弹对抗的老路,一个拥抱信息化数字化的新路,但不代表老99A就不能经过改造具备双离谱的部分特点,VT4A1就是明证。俄乌战争虽然是菜鸡互啄,但坦克需要加强防护还是被证明有效的。因此对老装备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依然是提升战力的好选择。两者配合作战反而可能是常态!
【中国100式主战坦克震撼亮相!全球首款“双离谱”设计颠覆陆战规则】9·3阅兵

【中国100式主战坦克震撼亮相!全球首款“双离谱”设计颠覆陆战规则】9·3阅兵

【中国100式主战坦克震撼亮相!全球首款“双离谱”设计颠覆陆战规则】9·3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新一代100式主战坦克正式揭幕!这款被军迷称为“双离谱”的陆战之王,以两大突破震撼全球:横向颠覆传统坦克设计逻辑,纵向重构未来战场规则!抛弃传统“装甲-火力-机动”平衡思维,100式首创“信火一体”理念——它不再是被动挨打的钢铁堡垒,而是主动掌控战场的智能节点。搭载105毫米新型滑膛炮+四联装拦截弹发射装置,炮塔集成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既能拦截攻顶导弹又能反制无人机群。更逆天的是其智能化内核:全员配备AR增强现实头盔,舱内全景无死角视野;油电混合动力静如猎豹,总重仅35吨堪比轻坦,运-20可大规模投送;更可能成为人类首款双人制坦克——车长一人掌控驾驶、射击、通信,无人机协同完成侦察打击任务!网友热议:“这是把新能源车智能座舱搬进坦克了?”“呼叫车载AI‘小百’就能召唤巡飞弹轰炸!”100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陆军正式迈入“感知-互联-协同”的新纪元。当美俄还在纠结传统坦克三项平衡时,中国已跳出“斗兽棋”思维,用军民融合技术(新能源车+相控阵雷达反哺)打造出全球首款体系化智能坦克。未来战场,一辆100式就是一支军队!
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到底有多恐怖?这么说吧,假设一下:第一,俄乌冲突中随便哪边有了咱

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到底有多恐怖?这么说吧,假设一下:第一,俄乌冲突中随便哪边有了咱

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到底有多恐怖?这么说吧,假设一下:第一,俄乌冲突中随便哪边有了咱们一个这样的旅,仗早就打完了。第二,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后勤补给没问题,咱们一个重装合成旅能横扫其中180多个!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说到重装合成旅有多强,数据最有说服力,一个旅的99A主战坦克数量就达到112辆,都快赶上英国陆军全部的挑战者2坦克了。而这些钢铁巨兽不是摆设,125毫米主炮在2000米外就能轻松击穿700毫米厚的装甲,连续射击的精度更是惊人,弹着点误差仅硬币大小。全旅火力配置堪称豪华,84门自行火炮负责远程打击,48套防空导弹系统织就防空网,100多辆04A步战车确保机动突击,再配上红箭-10反坦克导弹系统,攻防兼备。但最厉害的还是信息化作战能力。300架攻击型无人机组成的“蜂群”,15分钟就能彻底扫描20平方公里战场,敌人就是想藏也没地方躲。整个作战体系通过量子加密通信和北斗导航紧密连接,所有信息实时共享,指挥效率比俄军快出整整11倍。这种体系作战才是重装合成旅最可怕的地方。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打击,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的,无人机发现敌情,系统立即分析威胁等级,指挥部门秒速定下打击方案,各类火力平台马上形成打击网,前后可能就几分钟,敌人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拿最基础的侦察-指挥-打击链条来说,重装合成旅已经做到了完全闭环。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也是天衣无缝,坦克、步兵、炮兵、防空兵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攻防兼备的战斗整体。这种高度一体化的作战模式,在现代战场上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别看装备很多,但后勤保障一点不含糊。模块化补给系统确保各类物资准时送达,战场维修能力强,受损装备能快速修复重返战场,这种精准后勤,让重装合成旅能持续保持高强度作战。在实战演习中,重装合成旅的战斗力更是惊人,有一次联合演习中,仅用4小时就全歼了俄军一个团的兵力,这种战斗效率连俄军自己都看傻了。无论是高原、沙漠还是丛林,这支部队都能快速适应并保持强大战力,就算遭遇电子干扰也照打不误。拿当前的俄乌冲突来对比,差距就更明显了,俄军引以为傲的“营级战术群”,最多也就配备10门火炮,而重装合成旅的火炮数量直接是它的8倍多。更别提信息化水平了,重装合成旅的火炮通过北斗卫星和无人机实时校准,精度比俄军的“柳叶刀”巡飞弹还要高30%。在战场侦察方面,重装合成旅的无人机能在15000米高空连续工作20小时,把敌方阵地的细节都拍得一清二楚。一旦发现目标,火箭炮5分钟内就能完成定位、校准和发射,快得让对手连躲都来不及躲。后勤保障更是甩俄乌双方好几条街,通过北斗定位和物联网技术,重装合成旅能实时掌握每辆战车的补给需求,提前准备好油料弹药。更厉害的是战术创新,每个合成营都是个“小型战争机器”,坦克连负责突击,机步连进行掩护,再配上无人机和工兵,形成完整的作战闭环。而这种模块化作战单元让部队能根据战场变化快速调整战术,不像俄军那样经常出现“坦克没步兵跟”的尴尬场面。放眼全球,能完全驾驭这种复杂作战体系的国家屈指可数,重装合成旅代表的不仅是装备优势,更是整个军队的质变。它把现代战争的所有要素都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陆战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只要后勤补给跟得上,一个重装合成旅就能横扫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陆军。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美媒排全球前五坦克,99A已经落后了?据国家安全杂志发布了一份“2025年全

美媒排全球前五坦克,99A已经落后了?据国家安全杂志发布了一份“2025年全

美媒排全球前五坦克,99A已经落后了?据国家安全杂志发布了一份“2025年全球五大主战坦克”榜单。美国媒体将M1A2SEPv3、豹2A7V、K2黑豹、梅卡瓦4、T-14阿玛塔列入前五,而中国的99A型坦克未能上榜,这充分反映出评估标准和认知框架的偏见,这份榜单高度依赖西方公开信息与实战数据。美、德、韩等型号的资料透明度高,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多地经历过高强度作战,参数、拦截率、火控数据都有详尽记录,易于被纳入评分体系。相比之下,99A的性能细节大多未对外公开,西方防务机构很难获得可靠数据,因此评估往往趋于保守。此外,美媒本身具有明显的立场偏向,将自家M1A2列为第一、盟友装备靠前,是其长期报道中的常见倾向。从技术角度看,99A并未落后。它配备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炮射导弹和多型穿甲弹,综合火力与豹2A7V相当;装甲采用第三代复合+爆反组合,防护能力接近千毫米级;同时整合激光压制系统、数字化火控、北斗辅助导航与主动防御系统,战场信息化水平并不逊于西方主流坦克。不同之处在于,解放军的装甲战术强调体系化联合作战,99A通常与无人机、反坦克导弹、远火协同使用,而非单车硬拼,西方单项性能排名的逻辑本身与中国模式不匹配。这种榜单更多是叙事工具,而非客观结论。西方军工媒体通过排名塑造“技术领先”的舆论氛围,将美国与北约装备放在榜首,既是市场宣传,也是政治意图的延伸。99A未上榜,不代表性能不够,而是因为不按西方话语体系出牌。
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到底有多恐怖?这么说吧,假设一下:第一,俄乌冲突中随便哪边有了咱

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到底有多恐怖?这么说吧,假设一下:第一,俄乌冲突中随便哪边有了咱

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到底有多恐怖?这么说吧,假设一下:第一,俄乌冲突中随便哪边有了咱们一个这样的旅,仗早就打完了。第二,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后勤补给没问题,咱们一个重装合成旅能横扫其中180多个!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说到重装合成旅有多强,数据最有说服力,一个旅的99A主战坦克数量就达到112辆,都快赶上英国陆军全部的挑战者2坦克了。而这些钢铁巨兽不是摆设,125毫米主炮在2000米外就能轻松击穿700毫米厚的装甲,连续射击的精度更是惊人,弹着点误差仅硬币大小。全旅火力配置堪称豪华,84门自行火炮负责远程打击,48套防空导弹系统织就防空网,100多辆04A步战车确保机动突击,再配上红箭-10反坦克导弹系统,攻防兼备。但最厉害的还是信息化作战能力。300架攻击型无人机组成的“蜂群”,15分钟就能彻底扫描20平方公里战场,敌人就是想藏也没地方躲。整个作战体系通过量子加密通信和北斗导航紧密连接,所有信息实时共享,指挥效率比俄军快出整整11倍。这种体系作战才是重装合成旅最可怕的地方。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打击,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的,无人机发现敌情,系统立即分析威胁等级,指挥部门秒速定下打击方案,各类火力平台马上形成打击网,前后可能就几分钟,敌人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拿最基础的侦察-指挥-打击链条来说,重装合成旅已经做到了完全闭环。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也是天衣无缝,坦克、步兵、炮兵、防空兵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攻防兼备的战斗整体。这种高度一体化的作战模式,在现代战场上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别看装备很多,但后勤保障一点不含糊。模块化补给系统确保各类物资准时送达,战场维修能力强,受损装备能快速修复重返战场,这种精准后勤,让重装合成旅能持续保持高强度作战。在实战演习中,重装合成旅的战斗力更是惊人,有一次联合演习中,仅用4小时就全歼了俄军一个团的兵力,这种战斗效率连俄军自己都看傻了。无论是高原、沙漠还是丛林,这支部队都能快速适应并保持强大战力,就算遭遇电子干扰也照打不误。拿当前的俄乌冲突来对比,差距就更明显了,俄军引以为傲的“营级战术群”,最多也就配备10门火炮,而重装合成旅的火炮数量直接是它的8倍多。更别提信息化水平了,重装合成旅的火炮通过北斗卫星和无人机实时校准,精度比俄军的“柳叶刀”巡飞弹还要高30%。在战场侦察方面,重装合成旅的无人机能在15000米高空连续工作20小时,把敌方阵地的细节都拍得一清二楚。一旦发现目标,火箭炮5分钟内就能完成定位、校准和发射,快得让对手连躲都来不及躲。后勤保障更是甩俄乌双方好几条街,通过北斗定位和物联网技术,重装合成旅能实时掌握每辆战车的补给需求,提前准备好油料弹药。更厉害的是战术创新,每个合成营都是个“小型战争机器”,坦克连负责突击,机步连进行掩护,再配上无人机和工兵,形成完整的作战闭环。而这种模块化作战单元让部队能根据战场变化快速调整战术,不像俄军那样经常出现“坦克没步兵跟”的尴尬场面。放眼全球,能完全驾驭这种复杂作战体系的国家屈指可数,重装合成旅代表的不仅是装备优势,更是整个军队的质变。它把现代战争的所有要素都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陆战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只要后勤补给跟得上,一个重装合成旅就能横扫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陆军。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众所周知,主战坦克的履带使用特种钢锻造而成,强度高、韧性强,具备一定的防弹防爆性

众所周知,主战坦克的履带使用特种钢锻造而成,强度高、韧性强,具备一定的防弹防爆性

众所周知,主战坦克的履带使用特种钢锻造而成,强度高、韧性强,具备一定的防弹防爆性能。下面四张图分别是四样日常随处可见的物品或工具,假如做为公务员考试题,请问:下列四张图中的物品中,哪个物品可以把坦克履带搞断?...
俄、德两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T14、豹2A-Rc3.0各有各的特点,很难说更厉害

俄、德两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T14、豹2A-Rc3.0各有各的特点,很难说更厉害

俄、德两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T14、豹2A-Rc3.0各有各的特点,很难说更厉害。俄罗斯的T14主战坦克,是俄罗斯的第四代主战坦克,采用遥控无人炮塔、隔舱化设计,能够提高车组成员的生存概率。装备一门125毫米2A82式滑膛炮,还...
“会见到很新的东西”科研人员揭秘我国主战坦克的进化密码

“会见到很新的东西”科研人员揭秘我国主战坦克的进化密码

总台央视记者崔霞: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坦克的问世,代表着我们国家的主战坦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它的基础上,99A式增加了信息化的系统,它也是目前我们国家陆军现役的主力装备。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
与俄美彻底分道扬镳!中方新一代坦克亮相,西方专家叹服无法匹及。全球主战坦克的发展

与俄美彻底分道扬镳!中方新一代坦克亮相,西方专家叹服无法匹及。全球主战坦克的发展

与俄美彻底分道扬镳!中方新一代坦克亮相,西方专家叹服无法匹及。全球主战坦克的发展长期被俄美两大流派主导,一方强调重甲巨炮,另一方追求机动与态势感知。然后,最近亮相的中国新一代坦克的崛起正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宣告一个全新方向的诞生——一种基于信息化、智能化作战的先进思路,这与俄美传统路线彻底分道扬镳。俄罗斯T-14“阿玛塔”:俄罗斯并非没有前瞻概念。T-14曾高调展示无人炮塔、主动防护系统等创新设计。然而,现实困境使其沦为“纸面先进”。美国M10“布克”与未来坦克探索:美军同样寻求突破,但深层次问题导致其步履蹒跚。美国陆军对未来陆战形态(如轻型化、分布式作战)长期存在争论,导致新一代坦克(NGCV-OptionallyMannedTank,OMT)项目目标反复调整。空军力量优先战略也持续挤压陆军预算空间。成本恶性循环:以M10“布克”轻型坦克为例,其作为MGM-166导弹发射车替代品的定位本应控制成本,但其单价在立项后迅速飙升,远超最初预期(据报道超过1200万美元),最终导致采购数量被大幅削减(从最初计划的500+辆削减至不足百辆),项目濒临搁浅。更重型的OMT项目同样因技术和成本风险过高而推进艰难。中国新一代坦克(以VT-4A1为代表及后续型号)的成功,绝非单一平台的胜利,而是其背后“体系化作战”理念的彻底贯彻与实现的成果:信息融合中枢,新一代坦克是高度网络化的战场节点。公开资料显示,其装备了高速、抗干扰的宽/窄带融合数据链系统,不仅能与己方其他坦克、步兵战车实时共享目标信息、战场态势,更能与旅/营级指挥控制系统无缝链接,接收并处理来自无人机、卫星、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情报。这使其从“孤勇者”转变为体系中的“感知触角”和“火力终端”。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化理念的核心体现。中国坦克在设计之初就深度整合了无人机(尤其是小型旋翼无人机)的指挥控制能力。坦克车长可直接在车内操控无人机起飞侦察,实时回传的高清图像与目标数据直接叠加在车长/炮长观瞄系统上。实战化演习画面清晰展示了坦克利用无人机进行超视距侦察、目标指示、战损评估的全过程,大幅延伸了感知范围和打击精度。这种“有人-无人”协同模式已成为中方装甲部队的标准战术。中方用实实在在的装备列装、成熟的协同战术和公开验证的性能数据,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有效性,并正在重新定义现代陆战装甲力量的游戏规则。西方包括简式防务在内的专家感慨已经被超越,正是对这种体系化优势及其所代表的全新发展方向的客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