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中日

2025“你好,沈阳”中韩艺术交流活动在沈启幕

9月24日,2025沈阳—韩国投资贸易博览会配套活动—2025“艺海同舟沈水扬帆”中韩艺术作品交流活动在河·美术馆启幕。本次活动由市对外友协、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鲁迅美术学院、韩中美协、市文联承办,沈河区、沈阳音乐...

中韩半导体ETF:净流入1.13亿元

2025年9月23日,中韩半导体ETF(513310.SH)收涨0.40%,成交48.92亿元。净流入1.13亿元(净申购份额*单位净值),居全市场第一梯队。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近5个交易日有4天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37亿元,居全市场第一梯队。资金...
“中国瞬间就能让日本消失!”日本网友曾嚣张表示,若中日再次发生战争,必将中国纳入

“中国瞬间就能让日本消失!”日本网友曾嚣张表示,若中日再次发生战争,必将中国纳入

“中国瞬间就能让日本消失!”日本网友曾嚣张表示,若中日再次发生战争,必将中国纳入日本版图,可在2014年日本专家就说过,中国在不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瞬间就能消灭日本。日本网友总爱放这种狠话,根子在教育和媒体上。日本学校历史教材,对二战侵略轻描淡写,强调“亚洲解放”,网上论坛更是一锅粥。右翼账号天天炒钓鱼岛话题,煽动情绪。2023年,日本加强南海巡航,中国军演回应,日本人觉得机会来了。结果,数据一摆,中日军力天差地别。中国现役兵力200万,坦克5000多辆,火箭炮3500门,日本自卫队才25万,坦克800辆。日本网友忽略这些,只盯着美日同盟,以为美国会冲在前头。现实是,美国忙着自家事,哪顾得上东亚火拼。中日军力对比,说白了就是大人欺负小孩。中国海军舰艇总数300多艘,日本150艘,吨位还小。中国空军战机2000架,日本500架。东风导弹系列,射程覆盖日本全境,几分钟就到。2014年,中国刚公布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飞机硬闯,中国战机升空拦截。从那起,日本政客叫嚣,可军内清楚,常规战打不起。2014年1月,黑井在东京杂志发文,标题直戳痛点:中国不用核武器,就能瞬间灭日本。起因是中国11月划东海防空区,钓鱼岛上空纳入,日本飞机试探,中国回应迅猛。日本若宣战,自卫队水面舰艇首当其冲,中国导弹雨点般砸来,东京湾几分钟内瘫痪。空军呢?中国歼-20隐身机部署,F-15老旧,拦截率低。他列数据:中国海军驱逐舰二十艘,日本十艘,潜艇中国六十艘,日本二十艘。陆基导弹,东风-21D反舰型,专治航母群。黑井强调,日本岛国弱点,补给线短,一断就完蛋。中国大陆纵深大,动员力强。东风系列从2010年起服役,精度高,机动性强。2014年,中国测试东风-41,洲际级,但常规战用东风-21够了。射程一千五百公里,覆盖九州到北海道。日本自卫队盾牌是爱国者系统,可拦截率50%,对饱和攻击扛不住。中国空军,歼-10C多用途,挂导弹巡东海,日本F-2老化,升级慢。海军对比,中国辽宁舰服役,航母编队成型,日本准航母化神,防空为主。黑井点出,日本依赖美国第七舰队,可美军在关岛,反应慢。常规战,中国近海优势大,日本远洋弱。网友嚣张,黑井用数字打脸。经济上,中国也捏日本七寸。2023年日本排福岛核废水,中国第一时间禁日本海鲜进口。2024年,日本经济损失上百亿日元,超市鱼价跌,加工厂倒闭。禁令一出,日本右翼网上骂中国贸易战,实际是自找。网友想征服中国?先管好自家渔业吧。
WTT北京大满贯,中日韩参赛名单如下1、🇨🇳中国队孙颖莎(直接入围女

WTT北京大满贯,中日韩参赛名单如下1、🇨🇳中国队孙颖莎(直接入围女

WTT北京大满贯,中日韩参赛名单如下1、🇨🇳中国队孙颖莎(直接入围女单正赛)王曼昱(直接入围女单正赛)陈幸同(直接入围女单正赛)蒯曼(直接入围女单正赛)王艺迪(直接入围女单正赛)陈熠(直接入围女单正赛)石洵瑶(直接入围女单正赛)钱天一(直接入围女单正赛)林诗栋(直接入围男单正赛)王楚钦(直接入围男单正赛)梁靖崑(直接入围男单正赛)向鹏(直接入围男单正赛)陈垣宇(直接入围男单正赛)林高远(直接入围男单正赛)温瑞博(直接入围男单正赛)男子双打:王楚钦/林诗栋(2025年WTT新加坡大满贯男双冠军)女子双打:王曼昱/蒯曼(2025年多哈世乒赛女双冠军得主)混合双打:王楚钦/孙颖莎(2025年多哈世乒赛混双冠军得主)2、日本队🇯🇵张本美和(直接入围女单正赛)伊藤美诚(直接入围女单正赛)大藤沙月(直接入围女单正赛)桥本帆乃香(直接入围女单正赛)早田希娜(直接入围女单正赛)长崎美柚(直接入围女单正赛)张本智和(直接入围男单正赛)松岛辉空(直接入围男单正赛)篠塚大登(直接入围男单正赛)户上隼辅(直接入围男单正赛)宇田幸矢(直接入围男单正赛)男子双打:松岛辉空/户上隼辅女子双打:张本美和/大藤沙月混合双打:松岛辉空/张本美和3、🇰🇷韩国队申裕斌(直接入围女单正赛)金娜英(直接入围女单正赛)朱芊曦(直接入围女单正赛)李恩惠(直接入围女单正赛)张禹珍(直接入围男单正赛)吴晙诚(直接入围男单正赛)安宰贤(直接入围男单正赛)李尚洙(直接入围男单正赛)男子双打:林钟勋/安宰贤(2025年WTT美国大满贯男双冠军)女子双打:柳汉娜/金娜英(2025年WTT拉各斯挑战赛女双冠军)混合双打:林钟勋/申裕斌(2024年巴黎奥运会混双铜牌得主)值得一提,日韩还有两对跨协会组合参加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北京站比赛的争夺,他们分别是混双组合吴晙诚/大藤沙月,以及女双组合申裕斌/长崎美柚注:以上仅统计直接获得参赛资格的中日韩三协会参赛球员,不包括WTT提名球员或者外卡球员,尽管国乒拿到了不少外卡,但本篇内容不做统计
中韩化妆品监管法规制度交流活动在京举办

中韩化妆品监管法规制度交流活动在京举办

9月23日,中韩化妆品监管法规制度交流活动在京举办。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交流活动。会上,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代表团、韩国驻华使馆代表和大韩化妆品协会代表就韩国化妆品定义与分类、原料和产品管理...
第30届中韩国际摄影交流展开幕

第30届中韩国际摄影交流展开幕

昨日,由市文联、市摄协、韩国写真作家协会仁川支会举办的第30届中韩国际摄影交流展,在河西区文化馆开幕。展览展出两地精选摄影作品100幅,天津作品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呈现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细腻笔触、泥人张...
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

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

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ArF胶、五轴机床一点点往回拽。2025年的中国高铁网络已织成全球最密的蛛网,但曾有七成高铁轴承依赖进口。日本NTN、瑞典SKF等企业长期把持着这个直径半米的“钢铁心脏”,直到洛阳轴承公司的工程师们把钢坯加热到880℃后丢进自主研发的“双细化”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晶粒直径从60微米缩至12微米,硬度均匀性提升三成,直接让后道工序的磨削量减少18%。当复兴号轴箱轴承通过60万公里实车考核时,测试线路选的是京沪线最繁忙的区段——每天16小时运行、92次停站,极端工况下国产轴承的温升、振动、油脂泄漏量全部优于进口件。如今瓦轴、洛轴、哈轴三家企业每天下线180万套轨道交通轴承,库存周转天数从90天压缩至38天,2025年底前新造高铁将全面换装国产轴承,存量车换装比例不低于七成。在半导体领域,日本东京应化与JSR垄断着全球90%的高端光刻胶市场。2024年日本企业甚至玩起“捆绑销售”,要求芯片厂先购买光刻机才能获得光刻胶供应。但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在2025年8月通过中芯南方28nm量产验证,首批200加仑产品入库时,晶圆厂-光刻机-工艺窗口的全链条验证周期被压缩至6个月。更关键的是,国科天骥团队将产品验证周期从传统两三年缩短到半年,把缺陷密度控制在比日本产品更低的水平。虽然当前国产ArF胶在28nm以下制程的占比仅35%,但头部芯片厂预测,只要良率稳定在99.2%以上,2026年市场份额就能突破30%——毕竟国产胶价格便宜40%,物流时间从两周缩短至三天。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较量更具戏剧性。日本哈默纳科与纳博特斯克占据全球70%的减速器市场,中国机器人厂商每造一台机器就要向日本支付36%的成本。南通振康在2025年8月投用的新工厂彻底改变了这个格局,单条产线每天下线320台RV减速器,从毛坯进厂到成品出货仅需96小时,而日本同行最快也要20天。当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人形机器人二期产线招标结束时,绿的谐波凭借“28天交货期、价格比日企低35%”的优势拿下14个关键点位。宇树科技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的跳舞机器人,连续完成200个深蹲后关节温升不到8℃,用的正是国产减速器,台下日本代理商悄悄拍照的动作,成了这个领域权力转移的生动注脚。五轴联动机床的突破更具技术碾压感。北京精雕与大连理工团队研发的纳米级油膜控制技术,让机床工作台悬浮在几纳米厚的“油膜气垫”上滑动,连续加工200小时后工件表面粗糙度波动控制在Ra0.002微米以内。科德数控的GMC3060u机床将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合格率从47%提升至91%,其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故障率仅为日本发那科系统的五分之一。当大族激光与华日激光联合推出的超快激光五轴机床,将钛合金切缝宽度压缩到0.06毫米时,德国通快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年内下跌19%。2025年7月,科德数控中标中国航发黎明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线,22台五轴铣车复合中心要求加工精度≤3微米、良品率≥99%,这个订单像一记重锤,敲碎了日本机床厂最后的心理防线。这场技术拔河的深层逻辑,是两种发展模式的碰撞。日本靠基础材料和工艺积累构筑技术壁垒,中国则用全球最大的市场反哺技术创新。当日本企业还在计算技术封锁的收益时,中国厂商已经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重构了产业规则——高铁轴承国产化后采购价降低42%,仅中车集团一年就能节省8亿元;国产减速器让机器人制造成本下降三成,直接催生出全球最大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观察这场持续二十年的技术博弈,最耐人寻味的是角色反转。2004年中国高铁技术引进时,日本企业曾派白发苍苍的谈判代表与中方30多岁的技术人员对峙,如今南通振康的减速器产线却让日本客户在生产线旁蹲守取经。当中国工程师把钢当成豆腐雕、把光刻胶缺陷密度控制在比日本更低的水平时,技术封锁反而成了加速自主创新的催化剂。这场慢速拔河的终局或许早已注定:当中国高铁轴承在京沪线上跑出第60万公里时,日本技术优势的沙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逝。这场较量中,哪些技术突破最让你意外?你认为下一个被中国攻克的“卡脖子”领域会是什么?
日本新首相基本锁定,两个人二选一,对华立场将大变 日本政坛这回真热闹,首

日本新首相基本锁定,两个人二选一,对华立场将大变 日本政坛这回真热闹,首

日本新首相基本锁定,两个人二选一,对华立场将大变日本政坛这回真热闹,首相宝座刚一空出来,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人就开始抢位,一个是号称“日本鹰派女王”的高市早苗,一个是“笑面虎”小泉进次郎。看似一场党内选举,实则背后牵扯的是整个中日关系的走向,甚至牵动东亚地缘政治的神经,谁上台,中日关系就往哪个方向走,是对抗,还是合作,这一局,已不只是日本自己的事。石破茂一个急刹车,把整个日本政治节奏打乱了,参议院选举惨败之后,他丢盔卸甲,宣布辞职,直接把自民党总裁的宝座腾了出来,换句话说,日本下任首相的大门正式打开。目前来看,五位候选人里真正能跑到最后的,就两个人: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而他们之间的最大分歧,不是在内政,而是在对华政策上,说白了,这次选举不只是挑一个首相,更像是在挑一个中日关系的未来脚本。高市早苗这人,在日本政坛里就是一把“硬刀子”,她的风格就是:不拐弯,不抹角,直接怼,尤其在对中国的问题上,态度一直是“能硬就硬”。军事上,她要改宪法、增军费、发展反击能力,经济上,她主张对中国的技术投资设限,搞更严格的审查制度,总之一句话:她要让日本准备打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这种强硬路线,在日本国内确实有市场,尤其是在保守派选民中,加上她在民调里一直稳居前列,支持率接近三成,看起来来势汹汹。但问题也来了,美国不乐意,特朗普虽然嘴上不说,但幕僚们已经透出风声:不希望日本选出一个“彻底反华”的首相,美国人其实不怕日本右倾,怕的是日本太激进,坏了他们在亚太的战略平衡。再看小泉进次郎,风格截然不同,他是那种“会说话的政客”,长得帅、善于沟通,是典型的“新生代”政治人物,他的对华政策更务实、不冒进,不是说他亲中,而是更看重实际利益。他当农林水产大臣那会儿,靠一套灵活的谈判策略,成功让中国解除了对日本37个县海产品的进口禁令,这事儿在日本国内赚足了声望,也让不少人觉得:这人是能办事的,不是只会喊口号。他也不是完全没保守基因,但他的保守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不是那种逢中必反的思维,对内关注民生,对外讲究利益,这样的路线在当前日本社会面临通胀、老龄化、产业链重组等多重压力下,其实更有群众缘。如果他当选,日本对华政策可能回到“安倍模式”,在战术层面保持战略警惕,但在经贸层面继续接触合作,也就是一边跟美国维持同盟,一边和中国做生意,左右逢源。虽然高市早苗气势汹汹,但她的派系支持其实不稳,她原本依靠安倍晋三的加持,但如今安倍已故,日本保守派内部也在重新洗牌。相对而言,小泉进次郎政治根基更稳,他是政治世家,父亲小泉纯一郎当过首相,自己也有跨派系的吸引力,换句话说,他不仅有群众基础,还有议员人脉。更关键的是,美国怎么看,特朗普这届政府虽然嘴上不干涉别国内政,但私下已经跟自民党高层打了招呼:不要选一个“把中日关系一脚踹翻”的人,白宫的算盘很简单:现在中美已经掐得够紧了,不想在亚太再多一条火线。日本国内的现实也不允许太冒进,政府债务已经飙到GDP的260%,再搞什么扩军备战,财政根本扛不住,而且自民党和公明党现在在国会两院都没过半,新首相无论是谁,都得想办法跟在野党合作,太极端的政策,根本推不动。这次选举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未来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过去十年,中日关系经历了“高压—缓和—再紧张”的反复循环,而这一次,日本将重新选择“是继续对抗,还是寻求平衡”。尽管政治摩擦不断,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依然紧密,日本制造业、零部件、消费品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也在绿色能源、芯片设备等领域需要日本的技术支持。高市若强行切割中日经贸链,日企将面临巨大损失,甚至引发国内就业危机,在日本社会面临通胀、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多重挑战时,选举中的“对华强硬”论调,无形中掩盖了真正影响民众生活的议题。到203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30%以上,人口老龄化危机日渐严重,年轻人过得也不轻松,就业饱和、房价高企、社会压力成为年轻人“三重焦虑”。还有气候变化带来的地震、台风、海啸等诸多风险,选民真正关心的,其实是“未来能不能活得更安心”,而非“政客如何强硬喊话”。说到底,这场总裁选举更像是一场日本国家战略的投票,中国不挑谁上台,但一定会为不同的结果做不同的应对,历史的钟摆正在摆动,中日关系的下一章,正写在这场选举的背后。
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

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

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ArF胶、五轴机床一点点往回拽。绳子这头的日本,把三样硬通货攥得死紧——轴承、光刻胶、减速器。这三样不是什么冷门货,全是高端制造里的“命脉级”产品,每一样都卡过中国产业的脖子。绳子那头的中国,没急着猛拽硬拉,而是捧着自己磨了多年的“家伙事儿”一点点往回挣:高铁轴承、ArF光刻胶、五轴机床,每样都是啃过无数硬骨头才攒下的底气。先说说高铁轴承。高铁跑起来能飙到350公里每小时,可撑起这身“速度”的,全靠轴承这个“膝盖”。以前中国高铁刚起步那阵,这“膝盖”基本全靠外人给。2015年前后,国内高铁在用的轴承里,九成以上来自日本NSK、德国舍弗勒这两家。不是咱们不想自己造,是真的难——轴承钢得扛住高速旋转时的高温高压,滚珠的精度得控制在微米级,差半根头发丝的距离,都可能引发安全隐患。那时候日本厂商也捏着这点底气,交货周期能拖到半年以上,价格还比国际均价高15%。咱们的高铁运营商没辙,只能捏着鼻子下单,生怕断货让高铁真“趴窝”。毕竟高铁线一停,不仅影响千万人的出行,背后还有产业链的连锁反应。这种被动的日子没持续太久。瓦轴集团从2010年就拉了二十多个工程师,扎进实验室专啃高铁轴承这块硬骨头。光轴承钢的配方,他们就试了上百种;为了测寿命,还专门建了模拟高铁运行的试验台,让轴承连续转够80万公里——这是当时进口轴承的标准寿命。熬到2017年,瓦轴的高铁轴承终于通过了铁科院的认证,第一次装在了哈大高铁的动车上。去年国内新造的高铁列车里,国产轴承的占比直接冲到65%,再也不用看日本厂商的脸色等货了。再看光刻胶,这东西是芯片制造里的“画笔”,芯片上的电路全靠它“画”出来。尤其是造14纳米到7纳米芯片的ArF光刻胶,全球市场基本被日本两家企业包圆。2020年美国搞芯片禁令那阵,日本厂商也跟着收紧供应。中芯国际当时有几条产线,差点因为缺ArF光刻胶停摆。那时候才更明白,这“画笔”要是握在别人手里,自己的芯片产线就等于被人掐了笔杆。上海新阳从2018年就盯着ArF光刻胶这块硬骨头。光是和晶圆厂的匹配测试,他们就做了三年多——芯片制造对光刻胶的要求有多严?哪怕胶里有个微小杂质,整批芯片都可能报废。2023年,上海新阳的ArF光刻胶终于通过了中芯国际的认证,实现了量产。更实在的是,国产ArF光刻胶的价格比进口的低18%左右,让咱们在采购时多了份底气。其实这场慢速拔河,比的从来不是谁力气大,而是谁能沉住气磨技术。日本的这些技术优势,是几十年积累出来的,不是靠投机取巧来的;咱们的突破,也不是靠“弯道超车”的噱头,而是工程师们熬了无数个夜、试了上百次配方换来的。以前谈判时,日本厂商总爱拿“技术垄断”当筹码,要么抬价要么卡交货期。现在咱们手里有了国产替代的方案,他们也不敢再随意拿捏。
第30届中韩国际 摄影交流展开幕

第30届中韩国际 摄影交流展开幕

本报讯(记者仇宇浩摄影曹彤)昨日,由市文联、市摄协、韩国写真作家协会仁川支会举办的第30届中韩国际摄影交流展,在河西区文化馆开幕。展览展出两地精选摄影作品100幅,天津作品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呈现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