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中俄

普京下周抵华,第一个搅局北京阅兵的国家出现,不准中国做2件事。 按计划,普京

普京下周抵华,第一个搅局北京阅兵的国家出现,不准中国做2件事。 按计划,普京

普京下周抵华,第一个搅局北京阅兵的国家出现,不准中国做2件事。按计划,普京下周就要抵华了,这次他来,不光是参加阅兵,更重要的是中俄之间会就俄乌问题,进一步商讨规划,还会加大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毕竟现在俄乌战场的局势还不明朗,中俄作为重要的大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和交流。而这次阅兵仪式,除了本身的纪念意义之外,也很可能会成为推动中俄合作议程的新节点。可就在大家都在期待着,阅兵仪式和普京访华的时候,日本却跳了出来,成了第一个搅局的国家。日本开始在国际社会上,呼吁欧洲各国乃至亚洲国家,不要出席该活动。日本这一举动,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人家中国举行阅兵仪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这是正当且合理的事情,跟日本有啥关系呢?日本非要出来捣乱。其实啊,日本这么做,还是出于它自己的小心思。日本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的发展心存忌惮,看到中国越来越强大,它心里就不舒服。这次阅兵仪式,是中国展示自己国家实力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场合,日本害怕其他国家通过这次活动,更加认可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就想出来这么个办法,试图破坏这次阅兵仪式的氛围和效果。而且,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一直都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它对自己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缺乏深刻的反思和忏悔,反而还经常做出一些伤害亚洲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事情。这次它呼吁其他国家不要出席中国的阅兵仪式,也是它这种错误历史观的一种体现。它不想让其他国家看到,中国在纪念抗战胜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不想让世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日本当年的侵略罪行。另外,日本一直都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它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紧跟美国的步伐。这次美国虽然没有直接跳出来,反对中国的阅兵仪式,但日本很可能是为了迎合美国,替美国来做这个“坏人”。美国也一直对中国的发展,采取打压和遏制的政策,日本这么做,也算是在给美国“表忠心”,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它对美国的价值和作用。但是,日本的这种做法注定是不会得逞的。中国举行阅兵仪式,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这是完全正当合理的行为,得到了国际社会很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日本在国际社会上呼吁其他国家不要出席,但大多数国家还是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阅兵仪式,不会因为日本的一句话就改变自己的决定。而且,普京访华参加阅兵仪式,也体现了中俄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紧密的合作关系。中俄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国,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这次普京来参加阅兵,不仅是对中国的支持,也是对中俄关系的进一步推动。日本试图通过捣乱阅兵仪式,来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俄关系,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总之,日本这次出来搅局北京阅兵,是一种非常不恰当的行为,它背后的动机也是不纯的。但中国不会被日本的这种行为所影响,阅兵仪式会按照计划顺利举行。而日本如果一直抱着这种错误的态度和做法,最终只会让自己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孤立。际社会上越来越孤立。
普京访华前送

普京访华前送"航空大礼"!俄罗斯主动提供民用发动机,中俄合作再升级。俄罗斯总统

普京访华前送"航空大礼"!俄罗斯主动提供民用发动机,中俄合作再升级。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开启的访华行程,在出发前就掀起了波澜,2025年8月26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突然宣布,愿意向中国提供PD系列民用航空发动机,这一表态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航空市场引发强烈反响。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消息发布的时间点,就在普京启程访华前五天,而且恰逢美国刚刚解除对中国商飞的发动机出口限制不久。这种精准的外交操作,让外界不禁猜测:俄罗斯这是要在航空领域与中国"强强联手",共同应对西方的技术封锁?俄罗斯此次提供的PD系列发动机可不是普通货色,PD-14发动机已经成功装配在俄罗斯国产MS-21客机上,而更大推力的PD-35发动机也即将面世。这些发动机的性能完全可以媲美西方同类产品,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更胜一筹,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总经理切梅佐夫的表态尤为耐人寻味:"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面临的挑战。"这句话明显是在暗指美国今年5月以国家安全为由暂停向中国C919客机供应LEAP-1C发动机的决定,俄罗斯选择在这个时机抛出橄榄枝,显然是要在中美科技博弈中"插一脚"。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自主研发其实已经取得重大突破,长江-1000A发动机刚刚完成了6142小时的极限测试,其高压涡轮经受住了1500℃高温考验,巡航油耗比美国同类产品还要低7%。但俄罗斯发动机的加入,无疑为中国航空工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特别是在C919、C929等国产大飞机即将大规模量产的关键时刻,多一个可靠的发动机供应商,就意味着少一分被"卡脖子"的风险。普京此次访华将持续四天,创下了俄罗斯总统对单个国家访问时长的纪录,这样高规格的访问安排,反映出俄罗斯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访华期间,普京不仅将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和中俄双边会谈,还将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种全方位的行程设计,凸显出中俄关系已经超越简单的经贸往来,上升到战略协作的新高度。中俄在航空领域的合作前景令人期待,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积累,而中国则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制造能力。如果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完全有可能打破西方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垄断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俄罗斯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的同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放出风声,表示可能在未来访华,这种微妙的外交互动,反映出大国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技术合作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俄罗斯的"发动机外交",或许正是这场博弈中的一个重要棋子。对中国而言,俄罗斯的发动机提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可以借此加速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进程,挑战则在于需要审慎评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平衡。无论如何,在波音和空客长期垄断的民用航空市场,中俄合作有望为全球航空业带来新的变数,这场始于发动机的技术合作,最终可能演变为重塑全球航空格局的重要力量。
外媒:为了离间中俄,美国已和普京讨论重启能源合作当地时间27日,路透社援引多

外媒:为了离间中俄,美国已和普京讨论重启能源合作当地时间27日,路透社援引多

外媒:为了离间中俄,美国已和普京讨论重启能源合作 当地时间27日,路透社援引多名匿名消息人士的说法报道称,在阿拉斯加会晤时,美国和俄罗斯官员已经开始讨论重启能源合作的问题。美方目前提议: 1.希望埃克森美孚公司能重回...

约150名中俄政企代表参加中国(内蒙古)—俄罗斯投资贸易推介会

会上签署6项合作协议,涵盖天然气、农产品贸易、跨境物流、农业种植等领域,签约金额达5.01亿元,为中俄区域合作注入实质动能。此次推介会是第五届中蒙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满洲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文化旅游推介会举行

推介会涵盖主旨演讲、中俄蒙文旅业界推介、“万里茶道”联盟各省区非遗产品展示等,来自中俄蒙“万里茶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推介会。今后,内蒙古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各国各地区间的文旅交流...
九三阅兵不来,美方开出降税条件,不到24小时,普京派人来华面谈。据报道,8月23

九三阅兵不来,美方开出降税条件,不到24小时,普京派人来华面谈。据报道,8月23

九三阅兵不来,美方开出降税条件,不到24小时,普京派人来华面谈。据报道,8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第三次综合演练已经圆满完成。俄罗斯总统普京确认将出席,柬埔寨国王和太后已于8月23日抵京,韩国国会议长也将到场。美方却释放了不同信号。北京在8月23日进行了第三次阅兵排练,从下午5点到次日凌晨5点,全过程全要素,涉及天安门广场周边。士兵和装备参与,确保流程顺畅。普京通过外交渠道确认出席9月3日活动,强调历史意义。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诺罗敦·莫尼列23日飞抵北京,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也受邀,将参加纪念。其他东南亚领导人如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缅甸的也可能到场。这次阅兵计划70分钟,45个方阵,展示部队和武器。美国那边在24日通过万斯在NBC采访放话,不会对中俄贸易加二级制裁,因为对华关税已到54%,包括10%基础关税、24%对等关税和20%芬太尼关税。万斯说,如果中国停帮俄罗斯,美国考虑降税。这关税结构是特朗普上台后逐步加的,基础10%盖所有进口,对等24%针对特定国,芬太尼20%焦点在化学品。万斯强调这是贸易调整,用经济杠杆影响中国外交选。之前美国用类似招对付印度减俄油进口,逼欧洲日本韩国多在美国投钱。现在对中国的意图清楚,一压中国少支持俄,二探中俄底线,三想离间两国协作。即使不成,也攒谈判筹码。美国这招有历史,关税常当政治工具。特朗普时代就用过,2025年后更猛,加到54%。对华基关税10%,对等24%延期执行,但当筹码。芬太尼20%针对毒品源头。万斯采访中提这些,显示美战略:同时对中俄两个对手,但实力下滑,得用巧招分化。俄罗斯面临西方制裁,深和中国合作是突破孤立、振兴经济的道。中国保持与俄正常贸易,反对单边制裁,但也愿和美对话,前提平等互利。中俄关系在中美俄三角中不对称,美俄紧张,中美博弈,中俄却深。源于利益差,美国定中俄为竞争对手,用关税测试。中国视俄为战略靠山,维护核心利益。俄罗斯靠中国避西方压。沃洛金访中覆盖多领域,显示合作扩,不止经济,还安全文化。这次阅兵,中国秀国防现代,也拉国际影响。外交部说更多外宾会公布,显自信开放。
中美俄罕见意见一致:宁可此国从地球上消失,也绝不允许它拥有核武器。中俄经常反对美

中美俄罕见意见一致:宁可此国从地球上消失,也绝不允许它拥有核武器。中俄经常反对美

中美俄罕见意见一致:宁可此国从地球上消失,也绝不允许它拥有核武器。中俄经常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但是有一件事,三国的意见却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宁愿这个国家从地球上消失,也不能让它造出来核武器,这个国家到底是谁?这国家,就是日本。说实话,刚听到这事儿的时候,不少人都以为是玩笑。可一查资料,才发现这事真的不简单,而且已经不是“可能”,而是“正在发生”。早在去年年底,日本的“六所村”核再处理厂就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这地方不大,但藏着全球最敏感的资源之一:47吨分离钚。换句话说,这玩意儿要真拿来造核弹,够日本整出6000枚核弹头。什么概念?是朝鲜核弹库的120倍,而且还不是理论上——日本有这技术,有这设备,还有这意图。说到这你可能以为,日本不是一直自称和平国家吗?其实没那么简单。从二战后期就开始搞核计划的国家,真没闲着。当年日本为了对抗美国,秘密启动了“仁科计划”。想搞原子弹,但因为资源被美军切断,才没造出来。后来打了败仗,才不得不喊出所谓的“无核三原则”。可你以为他们就收手了?那只是把明面上的火熄了,暗地里一直没停。光是技术储备,日本就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三菱重工和东芝这些老牌企业,早就能玩转铀浓缩、钚提纯这种高门槛技术。就连核爆模拟都能靠超算搞定,每秒6000亿次的运算速度,不用实体试验就能精确模拟爆炸过程。更别提运载工具了。日本手里有H-3火箭,稍微一改装就是洲际导弹。苍龙级潜艇,本来是常规动力,但舱室结构一看就知道是为潜射核弹预留的。这些东西凑一块儿,谁不心惊?真正让三国警觉的,是日本政坛的风向彻底变了。2025年夏天,短短几个月,日本右翼政客密集发声,开始公开鼓吹拥核。最典型的松川瑠衣,直接在国会上喊话:日本要启动“B计划”,半年内就能搞出核弹。青山繁晴更是直言不讳:“我们有47吨钚,想造几百枚核弹都不是问题。”这些话不是在私下说说,是在参议院说的。更离谱的是,支持这些言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20到39岁的日本人,有41%支持拥核,这个数字三年前只有一半。日本政府也不傻,知道光靠嘴不行。于是,他们早就铺好了路。2022年开始,他们通过了《经济安保法案》,政府可以直接征用民企核技术。到了2025年,防卫预算拉到了43万亿日元,其中2300亿专门拿来搞远程导弹。这时候,中美俄三国都坐不住了。先说中国。对中国来说,日本拥核不只是历史问题,更关乎现实安全。日本核弹一旦成型,最先被瞄准的就是中国东部沿海。更何况,日本从没真正对侵华历史认过账,靖国神社年年参拜,教科书年年篡改。这种国家一旦有了核武,谁敢相信它不“重走老路”?所以,东部战区直接上了一波模拟打击演练,目标就是日本本土的核设施。外交部更是连发三声明,警告“日本一旦越线,后果严重”。俄罗斯那边也没闲着。日本要是有了核弹,第一时间就会想着收回“北方四岛”。俄罗斯咋可能坐视?2023年,俄方干脆退出了《俄日削减核武器协议》。随后就在千岛群岛部署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信号很明确:你要是胆敢动手,我们先下手为强。再说美国。你以为美国会支持日本拥核?错了。美国确实给了所谓“核保护伞”,但那是为了防止日本自己搞核弹。一旦日本真的有了核武,美国在亚太的控制力就会被削弱。更关键的是,美国自己兵推过。五角大楼的模拟显示,一旦日本跨过核门槛,美国会第一时间摧毁它的核设施。CIA更是早就盯上了。2023年,美国强行回收了日本300公斤武器级钚,就是担心它偷偷搞事。你以为这就完了?其实更可怕的是日本拥核的“连锁反应”。朝鲜已经放狠话:“日本要是拥核,我们就当场宣战。”并且重新启动了宁边的钚提纯工程。韩国也按捺不住。75%的韩国人支持拥核,政府都开始琢磨“核共享2.0”,想把美国的战术核武器引进来。再加上台湾那边也在蠢蠢欲动,整个东亚很可能变成第二个“中东”,从三核国家变成“五核俱乐部”。到时候,全球核不扩散体系可能彻底崩盘。更讽刺的是,日本一直高喊“自己是核爆受害者”,还搞什么广岛和平纪念日。结果现在却偷偷排放福岛核污水,铯-137多次超标,对太平洋造成持久污染。广岛的幸存者佐久间邦彦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发声说:“日本如果真用上核武,一切就结束了。”所以这一次,中美俄三国的态度出奇一致。“宁可让日本从地球上消失,也不能让它拥有核武器。”谁都知道,一旦日本真的跨过核门槛,世界就不是现在这个世界了。
8月25日,法广台报道:“冯德莱恩为贸易协议自辩:若欧美开启贸易战,唯一庆祝的只

8月25日,法广台报道:“冯德莱恩为贸易协议自辩:若欧美开启贸易战,唯一庆祝的只

8月25日,法广台报道:“冯德莱恩为贸易协议自辩:若欧美开启贸易战,唯一庆祝的只会是莫斯科和北京,冯德莱恩表示,试想一下,如果民主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力量未能达成协议并发动贸易战——那么唯一会庆祝的地方只会是在莫斯科和北京。”冯德莱恩把中俄扯进美欧贸易协议话题,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妥协协议”找借口。美欧贸易关系本就复杂,这份协议明显是欧盟让步更多,内部质疑声不断。她抛出这种论调,无非想转移焦点,掩盖协议中欧盟的弱势地位,还妄图用中俄来绑架舆论,迫使欧洲接受。但事实是,美欧稳定贸易靠的是平等对话,不是拉别人当“挡箭牌”。其背后凸显的,是西方政客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心态,实在短视又可笑!有网友调侃,欧美贸易那点账,明明是自家分赃不均,偏要拉上中俄当背景墙、当气氛组,这戏码也太老套了!难道美欧谈不拢就是给中俄送香槟?与其给中俄加戏,不如先考虑如何弥补自家企业损失的订单!
中俄:都知道泽连斯基的用意泽连斯基说中国

中俄:都知道泽连斯基的用意泽连斯基说中国"没帮乌克兰",不愿意中国作

中俄:都知道泽连斯基的用意泽连斯基说中国"没帮乌克兰",不愿意中国作为乌克兰安全担保国,这是让中国人不解的。中国从始至终没承认克里米亚"入俄",也没有承认乌东四州公投入俄。同学们,美国有学者一针见血指出,无路可走了,就会无所不用其极,世界大战才是他摆脱绝境的捷径。现在,泽连斯基如果无路可走,就不妨逼中俄和西方阵营死磕,一旦中方被惹急了,不再中立,就上了泽连斯基的套了。划重点:泽连斯基激将法。
欧洲又开始整活了!据法媒表示,鉴于中国邀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9.3阅兵仪式,欧

欧洲又开始整活了!据法媒表示,鉴于中国邀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9.3阅兵仪式,欧

欧洲又开始整活了!据法媒表示,鉴于中国邀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9.3阅兵仪式,欧洲国家外交官已在考虑集体拒绝出席。九月,北京将举行一场大型阅兵式,届时,将有超过四万名官兵参与,先进的战机、导弹等装备也会集中亮相,场面规模宏大,意义重大。俄罗斯总统已经确认会受邀出席这一纪念活动,不过,据法国媒体报道,这一邀请在欧洲外交圈引发了不小的反应。部分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正在考虑集体不出席北京阅兵,他们的主要担忧是俄罗斯总统因乌克兰问题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不想在国际场合与他同框。类似的情况并不是首次出现,今年四月,莫斯科红场阅兵时,欧盟曾建议成员国不要参加,但当时斯洛伐克总理仍顶住压力公开出席。这次北京阅兵,欧洲内部也面临类似的分歧,既有地缘政治考量,也有经济和历史上的多重因素。从中国的角度看,邀请俄罗斯领导人参加是合乎常理的,苏联在二战中牺牲巨大,仅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有超过112万人阵亡,整个战争中苏联付出的代价超过2700万生命,这些历史事实不容忽视。部分欧洲国家却将此问题高度政治化,甚至有北约官员称中国阅兵会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这样的说法引发外界质疑,认为他们在有意淡化历史背景,把纪念活动当作政治工具。实际上,中欧之间在历史上存在复杂关系,1900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强曾入侵北京,掠夺圆明园文物,至今仍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地。如今,一些国家却试图以外交抵制来彰显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他们面对历史时的选择性态度。表面上看,欧洲的主要理由是避免与俄罗斯领导人同框,但实际上涉及更深层的经济和地缘战略考量。2024年中欧贸易额预计将达到6700亿美元,中国是欧洲重要的飞机、汽车市场,尤其是空客和宝马等品牌,高度依赖中国订单。同时,中俄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高达380亿立方米,足够德国三年使用。中俄联合研发的CR929客机订单已经排到2030年,这让欧洲一些国家担心,在中俄关系不断紧密的情况下,未来在能源和高端制造等领域,议价能力可能会被削弱。欧洲内部的政治因素,同样影响着立场,德国绿党利用反俄反中立场争取选票;法国极右翼借此机会批评马克龙政府软弱;英国则紧跟美国步伐,试图巩固在西方阵营中的地位。这些政治操作背后,实际上是把外交行动,当成服务国内政治的工具,即便如此,欧洲方面的集体抵制并未形成一致态度。斯洛伐克总理已经公开确认将出席北京阅兵,并计划与中国洽谈核电等经济合作项目,塞尔维亚总统也提前敲定行程,不仅会参加阅兵,还将推动能源和基建合作。除了欧洲以外,印尼总统、马来西亚总理、越南国家主席等东南亚国家领导人,也大概率会高规格出席,印度总理同样确认九月访华,这显示出中国在亚洲和多边合作中,影响力正在持续上升。相比之下,欧洲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外交空间明显被压缩,美国甚至刻意在阅兵当天,安排与波兰总统会面,被外界视为有意“避开”中国活动,同时拉拢东欧国家,形成新的制衡格局。全球格局正在加速多极化发展,中欧班列数量持续增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上海合作组织影响力扩大,这些趋势对世界经济和安全结构的影响,远大于欧洲是否参加阅兵。北京方面的阅兵准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多次彩排、道路封控和高温训练有序推进,欧洲是否派员出席,并不会影响活动的整体安排。从现实角度看,欧洲如果选择抵制,反而可能会促使中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让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国家在中欧合作中获得更多主动权。未来欧洲需要重新定位,如何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保持影响力,同时平衡与中俄、美方的关系,才是更具战略意义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