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蒙古国宣布了!8月31日下午,央视新闻一句话:蒙古国总统呼日
快讯!快讯!蒙古国宣布了!8月31日下午,央视新闻一句话: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降落天津,直奔上合组织峰会。蒙古这步棋走得够聪明。夹在中俄之间,出海口都没有,想搞贸易就得抱团取暖。上合组织这张“圆桌”,简直是量身定做——左边中国,右边俄罗斯,对面还坐着中亚几个兄弟,谈生意都不用换场子。他们可不是来凑热闹的。全国铁路总长才1800多公里,比不上内蒙古一个零头。运点煤炭矿产,以前得看俄罗斯脸色,绕远路、多花钱,憋屈得很。现在呢?中蒙铁路快通了,从乌兰巴托到天津港,一路直连出海口。眼光放得更远。去年那趟试点班列,武汉发塔什干,十天就到,蒙古羊毛毯跟着中国工业品一起出了口。这条线一旦常态化,蒙古就不是地理课本里那个“被锁住的国家”,而是欧亚大陆的中转驿站。卖矿发家的路子早该翻篇了。环境烂了,钱也没留住。中国援建的污水处理厂覆盖近半首都人口,联手种的“十亿棵树”正在压住沙尘暴——这些项目聪明在哪?既治了本,还在上合朋友圈里刷了波好感。中亚那几个斯坦,谁不头疼荒漠化?呼日勒苏赫这趟来,明显带着任务清单。上合刚纳入伊朗、白俄罗斯,格局大了,机会也多了。蒙古赶紧要抢个身份认证:既是东北亚成员,又算中亚延伸。有了这名分,推动跨境基建、拉投资,理由都硬气。有人嘀咕:在中俄之间走钢丝,不怕翻车?其实上合就是他们的安全绳。多边框架下谈合作,比双边博弈稳妥得多。关税纠纷、运输摩擦,往上合桌子一摆,自然有人调和,不至于单方面吃亏。但蒙古心里也打鼓:万一上合势头弱了,这套战略不就悬了?所以这回既是来找合作,更是来验成色——看这组织能不能真把它带出内陆困局。眼下看,棋下得不错。铁路通了,通道建了,欧洲客户也开始问矿价了。能不能真从“地理困局”变身“枢纽节点”,还得看后续操作。但至少这步走出去,比蹲在乌兰巴托等风来,强太多。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