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以一己之力,撼动这个拥有着重重束缚的时代的根基?这个问题在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可以给你答案。
范仲淹,出身贫寒,世居邠州。幼年丧父,为官清廉的父亲,并没有留下些积蓄,贫苦无依的母亲只好带他改嫁一朱姓人家,改名朱说。
22岁的范仲淹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有些伤感,或许是听闻父亲的事迹,也或许是想远离这里,范仲淹辞别母亲去往应天府求学。
四年的寒窗苦读,让范仲淹有了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26岁的范仲淹以朱说之名参加科举,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一介“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
日子一天天过去,范仲淹先后升任、调任,期间他的母亲去世,他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在为母亲守丧期间结识了晏殊,并被邀请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37岁时一封上疏万言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的《上执政书》,让范仲淹踏入了京都朝堂。由于当时的仁宗年幼,朝堂之上为刘太后主持朝政。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便上书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却没有获得答复。随即又上书刘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再次石沉大海。
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的范仲淹有些受挫,请求离京为官。虽说在地方为官,但他仍不改忧国忧民的本色,在此期间,他也多次上疏议政。虽然这些上疏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其一片忠心也让仁宗看在眼里,记下了这个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在亲政后,便将范仲淹召回朝堂。
范仲淹多次上书谏言朝堂上的乌烟瘴气,但随大流的官员太多,孤身一人的范仲淹便多次被贬地方,这也让他看到了民间的百姓疾苦,官吏腐败。
庆历年间,范仲淹与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一众志同道合的官员,在仁宗的推动下实行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新政。新政使大批碌碌无为或贪腐的官员被淘汰,一批务实能吏被提拔到重要岗位,萎靡的政局有所起色。
但新政的实行,遭遇了大量官员的反对,宰相章得象联合官员,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是“朋党”,散布流言蜚语说他们“欺罔擅权”“怀奸不忠”。被迫无奈之下,范仲淹再次离京,革新派的大多数官员也相继离开,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
远离了朝堂的尔虞我诈,来到邓州的范仲淹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旅。他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在邓州的三年时间里,范仲淹不但留下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绩,也留下了《岳阳楼记》等诸多传世名篇。
公元1052年,六十六岁的范仲淹,在徐州病逝。仁宗亲自题写范仲淹墓的碑额为“褒贤之碑”,谥号“文正”。后经屡次加赠为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
朝堂之上他是力图改革的爱国者,地方上他是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父母官,文学上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
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坚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不畏艰难,不惧权贵,正直不阿、清廉自守。虽说改革失败,但这次改革也引动了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是一位集政治智慧、文学才华、高尚品德于一身的人,无论是孤灯下墨染江山的凌云壮志,还是神祠前“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的长叹,在这片北宋的天空下,他以一腔热血铸剑,改写时代风云,谱写忠臣、文学巨匠与改革先驱的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