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一个传闻中散步的时间可以被邻居拿来对表的哲学家,一个一辈子没结婚也没走出自己小镇的德国人,却写出了整个哲学史都无法回避的一本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术语多,长句比术语还多的哲学著作,劝退了很多想要研读的人。康德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他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他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又是什么。即便是通读了全书,都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更不用说把这本书放置到一个新的时代当中,去发掘能给我们生存的当下带来什么帮助了。
事情往往是机缘巧合,但却也有命中注定。此前一直想要深入的研究一下这本巨著,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0年春天疫情的阴霾,带来了研读的契机,180天的精读,超过40篇、250,000字的摘抄和理解,最终在这个冬天落下了帷幕。
都说书先要读厚,然后再读薄。对于《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可能要反复经历这样的周期数次,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深意。在经过了读厚的阶段后,下面,希望通过3-4篇文章的内容,用一种在《纯粹理性批判》之外的眼光,从不同的维度,对这本书进行一种“批判”(用批判实则大胆,只不过是一些个人感悟理解罢了)。
在本篇中,主要集中在一些外围的东西,来纵览《纯粹理性批判》,去了解一下康德在什么样的契机之下写了这本书,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他用什么方法以及这本书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意义。
这些内容,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三个不同维度的背景:即《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个人性,从历史的角度、当时时代的角度以及康德自身的角度看看这本书诞生的契机。
其次,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有三个不同的方向:目标、结构和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简单的总结一下这本书的历史意义。
【注:精读主要参考邓晓芒的《纯粹理性批判句读》,总结主要参考张世英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性:从本体到主体
《纯粹理性批判》乃至康德的哲学,在整个哲学史中的位置,这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而又艰难的主题,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历史契机上,只为了理解康德写下这本书的历史渊源的话,可能问题就会简化很多。
首先,还必须要从一个宏大的主题开始,那就是“哲学”,这门被称作“爱智慧”(Philosophy)的学问,往往会由于其过于抽象而让人望而却步。虽然时至今日哲学已经发展出多种门类、数不清的流派,但如果找一个通俗的理解方法的话,那么哲学就是一门关于“人类思想”的学说,其关注度的就是人类如何思考,用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话就是,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思考世界、如何改造世界。
所以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思维本身。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做一个非常简化的总结的话,那么人对于思维的理解可能大体会呈现出三个阶段:
【本体论】——>【主体论】——>【主体间论】
以西方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将哲学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1、古希腊罗马哲学
2、中世纪哲学
3、近代哲学
4、现代哲学
这其中,作为人类思维早期阶段,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大都将人与物混在一起去思考,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并没有将物质和精神、主体与客体分开。所以这一阶段人类的思维被称为“本体论”。后来进入到漫长的中世纪,虽然人已经能渐渐认识到精神与物质的区别,但由于宗教过于强大,压制了整个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变相的将中世纪这段哲学历史,看作是一种“宗教本体论“阶段。
单独理解本体论,的确是有些晦涩,但如果将之与“主体论”对应起来就好理解了。随着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整个社会重新发现了自然和人,将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这时人们开始习惯性的用一种二元的眼光去看问题,也就是“主体”与“客体”。可以说大部分近代哲学都是带有主体论特性的,这也恰好与本体论相对。
很多时候,人从什么视角、以什么眼光、抱着什么态度去观察和理解问题,就会带来什么答案。虽然主体论的二分法可以很好的让人去理解世界,但二元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对立,由此带来了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比如人与自然的对立,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等等。
所以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发现有必要用一种全新的观点来看待主体,也就是所谓的“主体间”——并不把主体客体看作对立的存在,而是将一切都视为平等的主体,并主要研究主体间的关系,这就是现代哲学的一种“主体间论”。
当然,以上的内容也只不过是一种近似的模拟,比如在古希腊阶段,柏拉图就提出了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区别,已经具备了主体性的雏形,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提曾经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很强烈的主体色彩。但还是可以在人类思维的整个历史中,看到这种大块阶段的划分的。
而康德,就是处于人类思维从本体向主体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可以说康德哲学学说的中心就是主体性的学说。康德可以说是整个古典哲学中,为主体性提供了最重要支持的一个人,当然这种历史的转换,并不是康德一个的功劳,这时我们就要从他所处的时代的角度,来看看《纯粹理性批判》诞生的时代背景。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时代性:从唯理论与经验论到独断和怀疑
如果说古希腊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儿童黄金期,那么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则是一个成熟的爆发阶段。康德恰好就置身于这个浪潮之中,并成为了这个浪潮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复兴和启蒙的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这都是针对着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压制而言的,在通常被形容为漫长而又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成为一切社会生活和思维世界的核心,在宗教的权威之下,只有教义而没有人权。
从这个角度来说,复兴就是对人天生权力的复兴,启蒙也是对人自由思想的启蒙。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序言中写道:“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宗教由于它的神圣,法律由于它的尊严,通常可能想避免批判,但是,宗教、法律正因为如此而引起怀疑,从而不能要求对它们的真诚和尊敬,因为只有那些经得起自由和公开检验的东西,才能博得理性的真诚的尊敬”。
如果说人权的复兴和思想自由的启蒙只是一种表面化的现象的话,那么康德指出了背后真正的核心——理性的复兴和启蒙。
在这种时代思潮之下,主体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笛卡尔正是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喊出那句振聋发聩的“我思,故我在”。不过虽然方向一致,但在具体的认知层面,人们的观点,也正如主体客体对立的二元一般呈现出一种对峙的状态。
有一派认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桥梁在于感觉,而与之相对的是认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桥梁是思想、概念。前者就是所谓的经验论,而后者就是唯理论。当这两种思维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出现完全肯定经验而否定人类思维理性能力的怀疑论,以及企图用理性能力来概括一切的独断论。
康德正是处于一个全新时代的思潮斗争的漩涡之中,企图用一种他自己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来弥合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来解决怀疑论和独断论的问题,当然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也不能忽视的就是康德个人的一种思维变化。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个人性:从休谟到卢梭
先看两段康德的原话:
“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我根本不赞成他的结论。他之所以达成那样的结论,纯粹由于他没有从问题全面着眼,而仅仅采取了问题的一个片面,假如不看全面,这个片面是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
“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快乐。曾有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卢梭纠正了我。我臆想的优点消失了,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力。”
从中能窥探出康德在学术上的进路,除了哲学家这个身份,康德本身也是个博学家,对于当时最新的科学进展以及已经完成的科学体系都有着很深的研究。正如他所说,他是一个知识的探求者,痴迷于在知识中发现快乐。
就在康德沉浸在知识的象牙塔里时,休谟给了他第一个震动,这个震动主要来自于知识本身,也就是作为康德兴趣的来源——知识,是否就如我们看起来那样稳固呢?
休谟的怀疑论,并没有怀疑一切经验的现象,只是怀疑我们似乎不假思索就确认的在经验背后的那些普遍规律,比如因果性,休谟认为那些只是我们思维的一种习惯,并不具有客观性。这种观点,康德形容就是将他从独断论的美梦中惊醒,促使他去思考,关于知识本质的问题。
而后,卢梭在这个基础上,又给了康德第二次的震动。正如康德自己所说,卢梭让他看到了此前对于纯知识的兴趣,是一种臆想的优点,他需要做一些真正对大众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休谟和卢梭,成为了康德的两个引路人,康德也并没有拘泥于他们的理论,只是在他们的指引之下,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对认识本质的研究,以及将认识应用在社会中,应用到人的生活中,也就是从认识到实践。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目标分解:从认识到实践
可以说从经院哲学美梦中惊醒的康德,给了自己一个目标,也就是为人的独立自主和尊严提供哲学理论的基础。
这个目标对抗的是两股力量,第一是来自于中世纪的宗教压力,在神的权威下,人是没有任何自由而言的,只能按照宗教的教义,在神的引导下生活;第二则是来自于当时被康德称作独断论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中有着一种共通的特点,虽然将世界从宗教的神手中夺回,但又树立起了一个新的权威,也就是自然的因果性,世上的一切都在自然的因果链条当中,无一例外,那么人的自由又该如何解释呢?
这两股力量,前者已经随着文艺复兴而式微,但后者的强大力量,丝毫不比神的力量弱,似乎在宗教之后建立起了一种“自然宗教”(并不是自然神学),人们只能臣服在自然的刻板规则之下。刚刚从神的意旨中解脱出来的人性,又被自然的因果踩在了脚下。
对此,作为博学家的康德,看到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他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要在自然规律的框架之内,也就是在自然因果性的指引之下,这是确定无疑的。人的行为本身,并不能跳脱出自然的束缚而完全自由,但他依然发现了自由的火种,应该是在人的思维里,在理性当中。
于是沿着自由这个目标,康德找到了理性。而理性不过是人的思维的方式,其对象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我们头脑中的那些概念,那些我们称为知识的东西,如果研究理性,就不能不研究概念和知识,于是康德的入手点,就是从认识论开始。
初读《纯粹理性批判》往往会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人类的知识如何可能,人类如何获得知识的著作,但通篇下来,就会发现,虽然是从认识论入手,但最终康德的落脚点是在实践论,从认识到实践,康德的目标就是给人的自由找到足够的理论支撑。
五、《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及结构:
康德曾经这样说《纯粹理性批判》:“大家尽管肯把书翻阅一遍,却不愿从头到尾对它反复加以思考;而大家之所以不愿费那么大力气,是因为这个著作枯燥、晦涩、不合乎现有的一切概念,尤其是过于冗长。”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这本书涉及的主题较为艰深,但还有个原因是康德的写作方式:这部著作是他从1769-1781年的12年间长期酝酿和构思的结果,他把平时想到的一些东西写在笔记上,或札记、文章、讲稿,后来急于成书,只有了四五个月的时间,仓促整理出来。这也就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阅读困难。
对此,康德在1783年,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写了《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简称《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缩写和通俗化。从这个历史事实的角度看,《纯粹理性批判》,本身就是“未来形而上学”的导论。
由此,我们厘清了康德的目标,他希望构建一个“未来形而上学”,也就是一门科学的形而上学,以此来将自由名正言顺地还给每一个人,并指导所有人的实践活动。
但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前,他需要扫清很多困难,首先就是要对人类理性能力进行一个深入考察。如果自由的唯一希望来自于理性,那么理性能否承担得起自由的责任呢?这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还要稍微走远一点,来到“形而上学”,这个词经常会给人带来困惑。抛开那些经院式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形而下和形而上这一对立的概念上做一个通俗的理解。形而下就是人们每天所经历的东西,也就是经验的内容,这些都是偶然的,随机的。而形而上则是有关这个世界所存在的普遍性,必然性的内容。
经验的东西,还不能称为知识,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一次太阳升起,是无法判断明天太阳会如何的。所谓的知识,除了经验的现象之外,还需要能给我们带来普遍性、必然性的那种稳定感的东西。所以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我们在经验中看不到摸不着的那种,能够最终促进我们知识形成的普遍、必然的学问。简单地说,我们如何能够对知识保有如此强烈的信心呢,一定是有一种普遍必然的信念支撑着我们。
休谟就是通过怀疑论,怀疑人们在思维中的那种普遍和必然的稳定性,试图一举击毁人类知识大厦的地基。除了休谟之外,被康德称为独断论的那些派别,都是在用一厢情愿的设定,来建造一栋空中楼阁,这种形而上学的存在并没有比被休谟彻底击溃更好。
所以,康德的目标,就是要重建形而上学,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以此来为人类认识中的那些普遍性和必然性提供支持,进而借此来讨论在这种稳定的认知基础上能有的自由限度。
回到《纯粹理性批判》标题本身,这个批判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当时流行的意义——鉴别和区分,其次还有审查的意思,最后还带有一种评价的意味。康德期望通过批判,来去检查纯粹理性是否能够担当得起把握本体(认识)的工作。
那么纯粹理性是什么?我们可以把理性简单的先理解为人的思维能力,纯粹在哲学中,特别是在康德的笔下,则有一种特别的含义,大体上,“纯粹”就是与经验性相对,也就是不含有经验的,脱离内容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所以康德考察的不是理性思考的内容,而是理性思考的形式结构。
康德接下来是这样组织起《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构的:
整个书分为两大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可以粗略的认为前者讨论认识,后者讨论实践;
大部分的内容集中在先验原理中,分为两大部分——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其中先验感性论讲的是人在认识当中的感性的两个形式结构,即空间和时间;
先验逻辑分成了两部分——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前者包括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主要是讲人的知性中的那些普遍形式。后者主要是讲人的理性的一些推论。
在这里会发现,《纯粹理性批判》中,大多数的内容都被称为“先验”,这个跟康德对自我学说的定义也有关系,他称自己为“先验唯心主义”。这个先验的意思呢,就是先于经验,也就是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一些形式、结构、逻辑等等。这些先验的东西本身离开经验了只能是空的形式,只有加上经验才能最终被使用。
六、《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大概理解了康德的一个思维逻辑,也就是他要建立一门关于自由的科学,也就是科学的形而上学,这门学问的重点是人的思维能力,也就是理性的问题。而思维的关键,是对概念思考并获得知识,所以最终落脚到认知论上。
将这个思维逻辑反过来,就变成了《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先考察人如何认知世界的,也就是如何获得知识,但在这之前,首先要问一下人是否能够认知世界,然后再去看这些知识是如何构成的。最后根据这些结论,来去延展并通向对自由的探讨。
既然知识是要研究的对象,那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知识?
康德认为,单纯的概念不是知识,知识是由概念连起来的判断。比如苹果这个概念就不是知识,只是单纯的概念,或定义,当我们在概念上建立起联系的时候,比如苹果是甜的,这就构成了一个判断,这种判断才是真正的知识。
接下来,康德就开始对判断进行分析,他认为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判断的正确与否是可以从判断中“判断”出来的,这种叫分析判断;还有一种是需要借助第三方才能对判断进行确认的,这种叫做综合判断。前者比如“红苹果是红的”,这个判断的对错是可以通过判断本身“分析”出来的,后者比如“苹果是可以吃的”,这个判断字面我们无法确定对错,必须要借助经验这个第三方来去裁决。
康德敏锐的指出,分析判断只是重复的陈述了一个事实,只有综合判断才能带来真正的知识。既然要研究知识,就需要去解剖综合判断了。刚才说综合判断需要借助第三方进行裁决,那么这个第三方的分类也就决定了综合判断的分类。如果这个裁决者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那么这就叫经验性的综合判断,如果这个裁决者不依赖于经验,而是来自于人类思维中的一些纯粹的东西,那就叫做先天综合判断。
依靠经验来进行判断,首先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即便是如休谟的怀疑论,也从来没怀疑过经验的现实性;其次是经验判断的种类繁多,不胜枚举,研究它们,就等于研究所有学科的知识。所以康德并不打算去考察经验性的综合判断,而是把目光集中在先天综合判断上。如果存在先天综合判断的话,那么就说明人类的理性能够承担起认识、思考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康德对此提出了四个问题,也就是:
1、纯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对应先验感性论)
2、自然科学(物理)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对应先验分析论)
3、作为一种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对应先验辩证论)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对应先验方法论)
《纯粹理性批判》全书也就是围绕着这四个问题来组织的,从认识论开始,到实践论结束。在此篇文章中,不去涉及康德的具体观点,详细内容留置后续的总结篇章中展开。
七、《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意义
如何去评价《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一个跟理解其中的思想同样困难的问题。如何在其历史意义的基础上,用当今的视角去重新使其获得生命力,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下面就尝试着去给出一些不完善的见解。
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纯粹理性批判》,可以有三个不同的维度,从小到大就是人类的观念史,人类的文化史和人类的文明史来去评述。
在观念史维度来说,康德在从本体论向主体论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对主体性的考察中,康德克服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各自问题,以一种综合的姿态,将感性和理性的在认知中的作用分离出来,并给予了同样重要地位的确认。同时康德本身也是一座桥梁,从古希腊到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康德为后世的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观念资源。
从文化史的维度来看,康德以自己的理念,向宗教的宰制发起了挑战,把人的权力从上帝的手中夺了回来,把自由分享给每一个人。同时也让人可以在看似牢固不破的自然因果链条中,看到一丝可以慰藉的希望,让人可以逃离被设定的宿命,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从文明史的维度来看,康德的本体论,特别是他提出意识对经验的综合作用,以及强调意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以及在实践中的道德性,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的文明基石。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当今人类的常识和所达成的共识,都能够找到康德理论的影子。
当然康德的哲学不是完美的,他过于强调二元的对立、相对静态固化的逻辑、以及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论述方式,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的确也有些“过时”。那么现代人读康德,该读的是什么呢?
如果不是做康德学术的话,大可不必去纠结康德具体是怎么说的,他的观点精准地表达是什么,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个中文译版更精准,谁对康德有更权威的解释,这些问题,如果给到康德,他可能会觉得是异常可笑的。
在先验方法论中,康德提出知识系统,要么是历史的(出自事实的知识),要么是合理的(出自原则的)。我们可以借用康德的这个观点,来去寻找康德在当前时代的意义。
我们所看到的,学习的康德的哲学,都是历史的,因为是他已经写就了的,那并不是康德哲学本身,最多算是一个流派,算是一种历史的文本,真正的哲学的东西是活在文本里的思辨理性、实践方法。所以康德明确的说,不能学习哲学,只能做哲学研究。
历史的东西,是可以学习的,甚至可以死记硬背,但系统的,具有动力的、构成性的知识,只能靠研究、靠反思不断地去迫近真相。这种观点,具有一种超越时间的长久震慑力,康德的哲学内容,往往就是可以在类似的这种方面给人以足够的启发。
所以,康德给身处现代的我们,带来了一个双面的思考,一方面,作为一种历史的哲学,可以去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合理的哲学,其内涵的那些能够促动每个人反思的内容,让人们在脚踏大地之时,依然不忘头顶理性的光芒,并沿着这光芒,探索人生与世界的无限。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