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4岁女子因追星威胁“人肉”网友,事后三次道歉,扒出身份被处罚

文/木槿夕先生这段时间,一则新闻报道令人沉默。12月8日,西安阎良公安通报,针对网传关于要查询公民个人信息一事,做出准确

文/木槿夕先生

这段时间,一则新闻报道令人沉默。

12月8日,西安阎良公安通报,针对网传关于要查询公民个人信息一事,做出准确的回应。

在通报中指出,涉案人员为辅警人员,24岁的张某,因追星问题恐吓网友,属于信口编造的谎言,她是没有权限接触到公民的个人信息的。

关于公民的个人信息,一直都是三令五申要进行保护,而张某作为辅警,她自身对此项法律不严谨,导致出现同网友争执的说法。

张某是成年人,她应当为自身的行为付出代价,网友的曝光是制止她做出更严重的事情。

而阎良公安局对此事的态度是重视的,不仅对张某进行行政处罚,还对张某有直接管理责任的民警田某责令检查,要求领导责任的毛某勉励。

估计张某没有想到,她的一时气话,会引起如此大的连锁反应。

张某在聊天过程中,先是提到会查到她的 ID,网友的反应很快,顿时察觉到一丝威胁的念头。

随后,网友一边敷衍张某,一边截图保留证据,没想到张某越说越投入,还说道了“会查到你的开房记录”,顺道暗示:“需要给你查下你哥哥?”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都是泄露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关平台和宣传部门多次打击,可是挡不住某些人的“为所欲为”。

网友是聪明的,她在保留证据之后,还去张某的社交平台查看,找到足以证明她身份的证据,顺藤摸瓜在网上举报张某。

张某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此成为网友讨论的对象,还因此连累了工作单位。

网友看到张某的工作信息之后,纷纷艾特了西安阎良公安,请求对张某进行处罚。

有了舆论的监督,张某必然是要被处罚,虽然她连续发布三次道歉声明,但是还是逃脱不了责任。

网友的诉求很简单,要张某公开道歉。

回顾这起争议事件,张某对偶像的迷恋,让她做出了违反纪律的事情,正好碰到较真的网友,扒出了她的真实身份。

起初张某的态度嚣张,等到网友拿出证据,她才否认“不是公职人员”,暴露了自身的底气不足。

原本张某是一名辅警,此前不知道经历了什么考验才进入部门工作,后续为了未谋面的偶像,不仅把工作丢了,还面临行政处罚。

张某一个人的过错,连累了很多人,其中还包括她维护的偶像于某。

12月8日,于某的工作室发布倡议书,希望大家能够理智追星,规范自身道德言语。

事实上,这件事背后有两个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泄露个人信息犯罪的观念普及,让更多人停止“人肉搜索”的。

要理性追星,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现代,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说一说“人肉搜索”,它是违反行为,指的是基于通过匿名知情人提供数据的方式搜集信息,以查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的信息或群手段。

2023年11月17日,视频平台bilibili通报了一起“人肉开盒”案例,违法者共计40余人,案涉18省市,主要活动者为未成年人。

由于人肉搜索往往涉及到网络暴力,因此对于此类行为必须严格管控,张某以此威胁网友,属于知法犯法的范畴。

在此要提醒一句,以非法手段泄露个人信息,轻则是行政处罚,重则将面临刑事责任。

除了这个问题,张某的行为还说明了饭圈文化盛行的危害。

可以说,人肉搜索和饭圈文化是离不开的,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年轻例子,往往都是因为看不惯自身的偶像被人误解,想要找到对方出气。

试想一下,张某由于偶像被骂就找上网友对峙,言语之间还对别人进行威胁,以此来达到内心的满足。

偶像一旦在粉丝眼中被神化,那是相当恐怖的事情,会让自身陷入是非不分的情况。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年轻人主要谈到偶像,就不能被其他人说不好的,有的甚至于因此同现实好友翻脸。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成年人做不出来的。

往深一点说,每个人可以有喜欢的偶像,但是不能盲目地崇拜,连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只要是偶像的都正确。

这种被蒙上头套的群体,有一天会因为偶像被封杀而陷入迷茫,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