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惊心动魄!神十九返回地球,遇黑障区烧成火球,它到底有多可怕?

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安全返回的画面,可能觉得一切都挺顺利但实际上,他们的返回之旅简直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安全返回的画面,可能觉得一切都挺顺利

但实际上,他们的返回之旅简直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特别是穿越那个让人直冒冷汗的"黑障区"

老实说,我第一次了解"黑障区"这个概念时,都被吓了一跳

这到底是啥玩意儿?为啥会让航天员们回家时冒这么大风险?

什么是黑障区?为何如此危险?

黑障区不是太空中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航天器回地球时必然会经历的一种物理现象

当返回舱以超高速度(大约7.9公里/秒,也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冲入大气层时,会跟大气中的气体猛烈摩擦

这种摩擦会产生啥后果?温度!疯狂飙升的高温!

返回舱外表面的温度会瞬间蹿到2000℃以上

此时的返回舱外表就像裹着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地面看上去简直就是一颗燃烧的流星划过天际

高温只是一方面,更要命的是通讯中断

在这种极端高温下,返回舱表面材料和周围气体会发生电离,形成一层特殊的电离层,像个电磁屏障把返回舱完全包起来

这层电离层会反射或大幅削弱电磁波信号,导致返回舱与地面控制中心彻底失联,这种状态通常持续几十秒到几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地面指挥中心完全不知道航天员咋样了,只能干着急却啥也做不了

这就是为啥叫"黑障区"——就像掉进了黑洞,与外界完全隔绝

2000度高温如何不烤熟航天员?

看到这里,你肯定好奇:外面温度都2000多度了,返回舱里的航天员咋过?

答案就在返回舱的"外衣"上

你可能注意到,所有从太空回来的航天器表面都有烧焦的痕迹,这就是闯过黑障区的"战斗勋章"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科学家们搞出了特殊的防热材料

我国神舟飞船返回舱外部用了一种特别的蜂窝状防热层,这种材料不仅结实还轻,最牛的是它有"烧了自己保护别人"的特性

在遭遇高温时,这种材料会慢慢熔化、升华,这个过程能带走超多热量,阻止热量往舱内传

就像小时候吃冰棍时感觉特别凉爽一样,材料融化的过程吸走了大量热量

就是这种聪明设计,让返回舱外部即使烧到2000多度,舱内温度还能保持在舒适的30度左右,航天员才不会太热

黑障通讯难题

说到黑障区的通讯问题,遗憾的是,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我们还真没法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为啥会这样?因为我们现在的通讯方式主要靠电磁波,而电磁波偏偏会被黑障区的电离层挡住或吸收

科学家们想过用中微子来通讯——中微子几乎不跟物质打交道,理论上能穿透黑障区

但现在中微子通讯技术还处于特别初级的阶段,离实际应用还远着呢

虽然通讯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相控阵雷达技术,可以实时"看到"进入黑障区的返回舱

万一发现什么异常,地面团队至少能提前做好准备

返回舱的设计奇迹

神舟系列返回舱能成功,离不开它超牛的整体设计

返回舱回地球时用了类似"打水漂"的方式,通过多次"蹦跳"式接触大气层,慢慢减速,避免一下子承受太大的热量和压力

返回舱的形状也是精心设计的,采用了钝头体气动外形,这种设计可以在高速飞行时在返回舱前方形成一个稳定的气流屏障,把大部分空气推开,减少与返回舱表面的直接接触,这样就能减少摩擦生热

此外,返回舱里还装了完备的生命支持系统,即使在黑障区通讯中断期间,也能保证航天员有足够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舱内的减震系统也能有效减轻航天员在返回过程中承受的冲击,避免他们太颠

神舟十九号的安全归来

神舟十九号的三名航天员安全回到地球,背后是无数次精密计算和模拟测试的结果

从进入大气层的角度、速度,到减速伞什么时候打开,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确到位

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们承受着比地球重力还大好几倍的过载力,这种感觉就像有几个壮汉同时坐在你身上

即使经过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在这种环境下也会感到特别难受

但正是航天员们的超强心理素质,加上返回舱的精密设计,才保证了他们能够安全穿越黑障区,顺利回到地球怀抱

每次看似平常的太空归来,背后都是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当我们为航天员点赞时,别忘了那些让奇迹发生的幕后英雄们,是他们的坚守,让我们的太空梦想不断延续

信息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开资料、《航天器再入动力学与控制》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