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真是一本“十全十美”的书吗?毛泽东的回答是:不信!
在中国历史上,《史记》和《资治通鉴》堪称两座史学高峰,一个是司马迁呕心沥血写成的个人巨著,一个是司马光带领团队编撰的编年体大书。两者都被后世推崇,但在毛泽东眼里,这两本书各有千秋。《史记》是灵魂深处的震撼,《资治通鉴》则是治国理政的教科书。可毛泽东对《资治通鉴》并非全盘肯定,甚至直言它“带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资治通鉴》太“官方”,带着“唯上”的味道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和他的团队耗时19年编写的,可以说是北宋官方主导的一项大工程。司马光的目的很明确——为帝王提供治国经验,用历史教训为政治服务。但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本书的立场偏向封建统治阶级。比如说,书中对宋太祖赵匡胤的描写,几乎是一片赞歌,把他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十全十美”君主。但真实的赵匡胤就那么“白莲花”吗?别忘了,他的“杯酒释兵权”可是伴随着权臣们的屈辱和恐惧。司马光的笔锋在这里显然是“洗白”了赵匡胤,为宋朝的合法性背书。毛泽东对此并不买账,他认为历史应该有锋芒,而不是一味地讨好权力。
2. 叙事逻辑虽精妙,却过于“帝王中心”
不得不承认,《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写法确实是一种创新,它用时间线理清了历史的脉络,还加入了倒叙和插叙,让情节更加紧凑、生动。比如赤壁之战的部分,司马光用大量篇幅描写孙刘联盟的准备工作,只用少量文字讲战场厮杀,这种写法让战略全局一目了然。这种叙事方式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全书的重心始终围绕帝王将相,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几乎被忽略。毛泽东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更欣赏《史记》中对底层百姓的关注,比如李广的悲剧、李陵的冤屈,这些都打破了“胜者为王”的单一叙事。《资治通鉴》虽然精妙,却少了些人间烟火味。
3. 《资治通鉴》功利性太强,缺少灵魂的共鸣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初衷,是为帝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整本书都围绕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展开。没错,这本书对历代君王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科书”。但问题在于,它的视角始终站在权力的顶端,缺少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挖掘。相比之下,《史记》则完全不同。司马迁用笔书写了人性的光辉和挣扎,他对英雄的讴歌、对失败者的同情,甚至对暴君的刻画,都充满了灵魂的震撼力。毛泽东正是被《史记》中那种舍身取义、忍辱负重的精神所感动,比如司马迁面对宫刑后的选择,依然完成了这部孤绝千古的史学巨著,这种精神让毛泽东在困境中找到了共鸣。《资治通鉴》虽然是一本好书,但它缺少那种超越时空的思想深度。
毛泽东对《资治通鉴》和《史记》的态度,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史学价值观。《资治通鉴》是一部为权力服务的历史教科书,它的价值在于治国理政的经验;而《史记》则是一本面向所有人的历史,它书写了人性深处的痛苦与辉煌。毛泽东之所以更推崇《史记》,是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