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俗话说“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尾,不要棉被”今冬冷不冷?

再过几天,就到了冬至节气。日历一天天地翻过,转眼又到了年尾,一到冬至,也就标志着要进入天寒地冻、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了,寒风

再过几天,就到了冬至节气。日历一天天地翻过,转眼又到了年尾,一到冬至,也就标志着要进入天寒地冻、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了,寒风刺骨的感觉将越来越明显。记得在刚入冬的时候,尤其是在北方,大幅度降温不多,阳光很暖、树叶也一直坚守在树梢,不少朋友觉得今年的秋末和冬初太暖和了。

冬至不仅是昼夜变化明显(即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节气、也是天气变化明显的标志性的节气,在古时,还没有卫星云图、科学的预测天气的时候,劳动人们根据长期以来对天气变化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出了一条根据冬至所在月的位置来判断冬天的冷暖(即冷冬或暖冬)的谚语:“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不要棉被。”

一、 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1:“头中尾”是指什么?

如果我们看日历,从阳历来说:每年的冬至所在的月份及日期都是比较固定的,也就是在12月份的下旬,21日、22日、23日左右;今年的冬至也不例外,阳历是在12月22日。

但是,在古代是没有阳历的,而是以阴历(即农历)来计算节气的。在阴历,有时每年会有闰二月、闰四月等特殊月份发生,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日期就是不固定了;一般来说:冬至出现的月份基本固定在阴历11月,但是日期就有可能在月头、月中或者月尾了。

2:今年冬至是阴历(农历)的哪一天?

今年冬至是阴历(农历)11月(冬月)初十,也就是说:今年冬至是在“月头”的。

咱们平时常说的“寒冬腊月”这个简单的成语,指的是冬天三个月的简称:寒月为阴历十月,冬月为阴历十一月,腊月为阴历十二月。

3:谚语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如果“冬至”这天在阴历11月的月头,即上旬,则意味着冬天的天气会非常寒冷,耕地的老黄牛都会被冻死。

“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如果“冬至”这天在阴历11月的月中,即中旬,则意味着冬天是个暖冬,夸张地说即使穿一件单衣也能过冬。

“冬至在尾,不要棉被”:如果“冬至”这天在阴历11月的月尾,即下旬,冬天天气比较暖和,睡觉不用盖棉被。不过,也不要过于乐观,因为古人还总结了一个谚语为:“冬至在尾,大寒正二月。”也就是说,虽然冬天暖和,但这只是冬天来得较迟的一个假象,该来的寒冷还是要来,在明年的正月和二月天气将会很冷,有“倒春寒”的天气发生。

根据上述的解释,今年的冬至在阴历11月的月头,是个“冻死老牛”的冷冬。

二、寒潮在路上

今年12月13、14日的北京,扬扬洒洒的二场大雪覆盖了整个京城,随之而来的是阵风可以达到七级左右和十度以上的寒潮大降温,比起初冬的和暖,这时的北京已经是浓浓的寒冬时节了,处于道路结冰橙色预警、持续低温黄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中。

寒潮顺势而下,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在长江以南:贵州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等地自12月15日起也要普遍降温10℃以上,局地超过20℃,一夕之间由夏天穿越到冬天。

可以说,现在看来,这个冬天确实有些冷,至少在12月中旬少见的冷!

三、冬天的样子

“我知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统治这大地。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摘自茅盾《冬天》

“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的,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严寒把大地冻裂了。”摘自萧红《呼兰河传》

“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的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摘自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摘自汪曾祺《冬天》

“经历过江南冬天的人都知道,世上最凄苦莫过于冬天起早。我小时候体格沉,我妈没起重机拉拽不起来,就使利诱,那便是一顿丰美的早餐了。”摘自张佳玮《冬天摸黑买早餐》

在众多文学作品里,冬天的样子,离不了“雪虐风饕”、“冰天雪地”、“寒气逼人”…… 我国地域辽阔,从北到南,虽然北方室外的平均气温基本都在零下,然而感受过北方冬天的朋友们都觉得,似乎南方的冬天更冷。

如今,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北冰洋极地冰盖也在不断融化,现在冬天的寒冷比起儿时的手脸冻疮的冬天暖和多了。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冬小麦要想来年获得好收成,离不了冬天的冷,老话说:“该冷就冷,来年好收成;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天如果太暖和,冬小麦容易旺长,也容易发生病虫害,从而导致粮食减产;再者,冬天如果太暖和,明年春天还可能会发生倒春寒和干旱的情况,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所以,冬天还是要有冬天的样子,该冷就冷,该下雪就下雪,大雪就像给农作物盖了一层棉被,保暖防冻,待雪化时,还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水分和营养,这应该就是“瑞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及“麦盖三层被,连年枕着馒头睡”老话的道理吧!

谚语、俗语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限性,我国地域辽阔,纬度相差30多度,不能一概而论。今年是不是冷冬,让我们拭目以待~自古以来,中国人结合农耕、天气、时令、日常,总结出很多经验性的智慧结晶,经过不断的积累、修正、完善,最终汇集成几句言简意赅的文字,生动鲜活又通俗易懂,指导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虽然时过境迁,老传统和文化仍旧值得我们细细嚼品。冬至快到了,别忘记给自己和家人及时添衣保暖,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26
2023-12-18 23:12
网络新闻横行的今天很少有这样的好文章!

飞花 回复 12-21 21:37
今天刚刷到一篇说冬至在头不会太冷。

勞其筋骨
勞其筋骨 22
2023-12-20 12:19
我家乡的谚语干冬湿年。冬至那天落雨,过年时好天气,反之冬至那天睛天,过年就下雨,那时候就会很冷。

辣手陈 回复 12-21 22:17
邋遢冬至,干净年

小铃铛瞄 回复 12-21 15:55
嗯 这边也是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19
2023-12-18 19:05
一些谚语,老话是根据过去所处的地方及当时的天气状况得出来的,并不是全国通用,也不一定什么时候都准。

用户10xxx77 回复 虹雨 12-20 16:47
你所在省市觉得准,其他省市未必。

虹雨 回复 12-20 16:41
有的还真的准

爱镁的人
爱镁的人 10
2023-12-20 12:20
因为临近冬至,所以广东这边温度瞬间下降到个位数了[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我比猪聪明一点点
我比猪聪明一点点 9
2023-12-18 21:52
长见识了
雪宝来了哦
雪宝来了哦 7
2023-12-19 00:43
还有什么干冬湿年,都是古代人遛口说的,没句真

雪宝来了哦 回复 16888 12-25 20:03
因为我留意了二十几年,发现这个干冬湿年是错的,根本就不是事实

16888 回复 12-24 07:56
几千年经验在你来看是顺口溜[笑着哭]

蓝天白云
蓝天白云 6
2023-12-22 10:19
每天零下7-8℃,快10天了这都,穿两件羽绒服[微笑]
Ma木
Ma木 5
2023-12-19 01:51
南方跟北方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得瑟]
jj_zl
jj_zl 5
2023-12-22 12:58
什么时候有寒月了?
星空
星空 5
2023-12-21 13:46
我早上刚看了一篇文章正好和你说的相反!我信谁?

你永远不会独行 回复 12-22 15:41
信自己,早上起来上班上学感觉冷就穿厚实点,哪怕午后热,减些衣物就好

shopman39
shopman39 5
2023-12-27 08:58
在攀西地区,冬天即短暂又一点不难过,从来沒穿过羽绒服,感觉冬天露下脸就消失了,阴冷是极其稀缺的东西,表示终于可以找借口白天也可以大吃火锅。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4
2023-12-19 14:07
专家说多热就多热,说多冷就多冷,鉴别的方法就是反着听……管点用
Jeff
Jeff 4
2023-12-21 13:45
年年22

你永远不会独行 回复 12-22 15:38
所以需要2人呀[笑着哭]

混元太极祖师
混元太极祖师 4
2023-12-21 12:23
坐标山东淄博,今天零下14度,特冷,比昨天零下16度还冷
大地飞鹰
大地飞鹰 4
2023-12-24 09:15
小编是冬在初,有冷也不多!冬在尾鸡笼盖棉被。[笑着哭]
MAKE LOVE
MAKE LOVE 4
2023-12-24 08:49
南方人想问小麦为什么冻不死,松树也是

大圣齐天 回复 12-30 05:22
会冻死的。干燥寒冷。小麦就枯干了。如果是大雪覆盖反而没事。松树根深含油量大,没事。冻不死。

桃心桃废
桃心桃废 4
2023-12-23 21:31
我这边是说:冬开年也开,就是说冬至出太阳,过年也是出太阳,过年出不出太阳,就看冬至这天的天气
悍马
悍马 4
2023-12-25 23:56
有某些祭祖时候,回家不了,在家供一供,上香拜祭先人,一个是感恩,还有一个是想起当初老人的照顾很难受的,家里带来的菜都会多放一点油,父母真的没有一丝私心,都是为我们付出
用户13xxx30
用户13xxx30 4
2024-01-03 11:02
别瞎逼逼,不是说暖冬,前段时间不冻死人?
飞鱼
飞鱼 3
2023-12-20 21:57
今年的河北应该是二三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吧
悍马
悍马 3
2023-12-23 22:33
别忘了生养我们的老一辈至亲
大青蛙
大青蛙 3
2023-12-24 07:20
专家教授都说了现在是暖冬。
一剑客
一剑客 3
2023-12-24 09:48
胡编乱造,哪来那么多俗话,全是小编自己编的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2
2023-12-19 13:50
之叫连夫:
用户13xxx57
用户13xxx57 2
2023-12-19 02:35
为什么我们广西梧州农谚说的是和这里说的反过来哦

吃完玉米顺手把棒子扔进垃圾桶 回复 12-19 21:14
只是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估计是在北方。

无限的爱
无限的爱 2
2023-12-18 17:28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也!
佳叔
佳叔 2
2023-12-20 22:42
通俗的说,就是卖冬天衣服的广告
路熊丙
路熊丙 2
2023-12-21 22:04
今年的冬至才象冬至
隆盛天下
隆盛天下 2
2023-12-21 13:47
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
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 2
2023-12-21 21:37
寒冬腊月是说寒冷的冬至是晒腊肉的月份[抠鼻]
浮世如烟891
浮世如烟891 2
2023-12-22 09:39
干冬至湿年朝!
天道会酬勤
天道会酬勤 2
2023-12-23 17:01
明年整年都是寒湿之年
悍马
悍马 2
2023-12-26 00:12
我是杭州的,局部组织一个慰老团,可参加,但自费,主要是让老人开心一下!
用户14xxx69
用户14xxx69 2
2023-12-26 00:04
冷不冷看气旋流动走向,和头尾没半毛钱关系,和排放倒是有些关系,热排放多了冷气就不易入侵
塔山二连阿凡达(92)
塔山二连阿凡达(92) 1
2023-12-22 00:57
农村谚语才正确
螺丝钉
螺丝钉 1
2023-12-22 07:58
这句话居然用粤语来说最顺口的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1
2023-12-23 08:11
在南方,冬至过后,白天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长
灿烂生活
灿烂生活 1
2023-12-22 23:56
冬至出热头过年冷死牛[呲牙笑]
秦朝
秦朝
2023-12-19 08:35
暖冬
燈火闌珊下的幸福
燈火闌珊下的幸福
2023-12-22 01:03
今年有点冷
用户16xxx80
用户16xxx80
2023-12-22 09:55
“冬至月头,卖牛买被(冷,要做好抗寒准备);冬至月尾,卖被买牛(暖,可以提前准备春耕);冬至月中,赤裸过冬(天气回暖较早,不会很冷)。”
开心每一天
开心每一天
2023-12-21 12:24
冷暖靠公历,与阴历屁关系。
悍马
悍马
2023-12-23 22:32
冬至是上坟的时候
悍马
悍马
2023-12-26 00:13
我是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