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出任陕西省委书记,活到了89岁,出殡当天百姓们自发为他送行

椰子族部落 2024-11-16 10:12:31

他曾出任陕西省委书记,活到了89岁,出殡当天百姓们自发为他送行

1984年的一个春日,陕西省政府大院内人头攒动,3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齐聚一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省委一把手。台上,一位面容坚毅的干部正在发表竞选演说,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字字戳中在场每个人的心窝:"我们要摒弃'左'的思想,大胆改革,为百姓谋福祉!"这位敢说敢为的干部,就是后来深受陕西人民爱戴的省委书记白纪年同志。他是如何从一个富家子弟成长为人民的好干部?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在癌症缠身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为人民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显赫家世与红色信仰的碰撞

世人常说,白纪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祖父在西安城内经营着一家布庄,生意红火,在当地颇有名望。他的大伯更是了不得,早年留学英国,精通中西文化。1923年,白纪年出生在这样一个富足的书香门第。

那时的陕西,商贾云集,繁华似锦。白家的大宅院里,不时传出琴声悠扬。白纪年的父亲是西北大学的教授,每到周末便会请来几位文人雅士,谈古论今,议论时事。小小的白纪年常常躲在屏风后面,听着这些大人们谈论国家大事。

1936年的那个秋天,注定要在白纪年的人生轨迹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一年,陕北的天空飘着细雨,红军经过长征来到了这片黄土地。当时年仅10岁的白纪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这支与众不同的队伍。

说起这支队伍,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一天,一位红军战士不小心打碎了老乡家的水罐,立即掏出钱来赔偿。这在当时的军队中是极为罕见的。更让白纪年印象深刻的是,这支队伍每到一处,都会帮助乡亲们干活。割麦子、打场子,干得热火朝天。

每到星期天,红军都会在村子里办夜校,教老百姓认字,讲抗日形势。台上的干部说得慷慨激昂,台下的乡亲们听得入神。小小的白纪年坐在人群中,常常被这些话语深深打动。

就在这时,一件事让白纪年下定决心要追随红军。当时村里有个老大爷生了重病,可是家里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红军的卫生队得知后,立即派医生上门诊治,还自掏腰包买来药品。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军队!

1939年春天,13岁的白纪年终于等到了机会。当得知延安开办了青年训练班的消息后,他立即报了名。临行前的那个晚上,他的父亲久久凝视着这个倔强的儿子,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句:"去吧,为咱们中国人做点事。"

就这样,这位出身富贵之家的少年,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去延安的路。一路上,他和其他年轻人一起,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当看到延安的窑洞时,白纪年的眼睛湿润了。他知道,从此以后,自己的人生将与这片红色的土地紧紧相连。

在延安的日子并不好过。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白天除了上课,还要参加劳动。晚上挑灯夜读,经常学到深夜。但白纪年从未叫过苦,反而觉得这样的生活比在家里更有意义。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在这里学到的本领用来报效祖国。

二、从教书先生到省委书记的蜕变

1940年春天,延安的窑洞里灯火通明。在中央党校的教室内,白纪年正埋头做着笔记。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学员,他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每次政治理论课的讨论,他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毛泽东同志曾来这里授课,谈到革命形势时,白纪年提出的几个问题让老师连连称赞。

然而,命运给白纪年准备的第一份工作并非战场,而是一间偏僻的小学教室。1941年秋,党组织安排他到延安城郊的一所小学任教。这所学校是用窑洞改建的,设备简陋,学生大多是附近农民的孩子。白纪年白天教课,晚上就到学生家里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有一次,他发现班上一个叫小虎的学生总是打瞌睡。通过家访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放羊,直到上课铃响才匆匆赶到学校。白纪年便调整了这个孩子的作息时间,让他中午可以在教室里休息一会儿。就这样,小虎的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

1942年底,白纪年被调到边区政府工作。他从一名普通干事做起,负责文书工作。那时的办公条件十分艰苦,经常是一支笔、一个本子,就是全部的办公用品。但白纪年工作认真细致,很快就在机关里出了名。

1945年,他被选派到团委工作。在这个岗位上,白纪年开展了大量富有创意的工作。他组织青年突击队参与生产自救,带领年轻人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在他的带领下,延安地区的青年组织蓬勃发展。

建国后,白纪年担任陕西团省委负责人。他改变了以往领导高高在上的作风,要求大家叫他"老白"。每到基层调研,他都会和年轻人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1956年,他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青年座谈会,让年轻人畅所欲言,提出建议。这次会议的成功经验,后来在全省推广。

1977年是白纪年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进入省政府工作。作为一名副职,他主动承担了不少棘手的工作。当时陕西一些地方遭遇严重干旱,他带队深入灾区,现场办公,解决群众困难。

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白纪年展现出过人的能力。有一次,一个县的工厂因为资金问题停产,数百名工人面临失业。白纪年多方协调,既解决了工厂的资金困难,又保住了工人的饭碗。这种实干作风,让他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威信。

1979年,白纪年升任副省长。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改革问题。当时,农村的生产效率低下,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白纪年多次到基层调研,深入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他发现,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自主经营土地。这些调研经历,为他后来推动农村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1984年初春,西安城内春寒料峭。省政府大院里,一场特殊的选举正在进行。这是陕西省首次实行竞争性选举省委书记,白纪年以过半数的票数当选。在当选演说中,他提出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主张,并列出了一份详实的工作计划。

上任伊始,白纪年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时,陕西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遭遇阻力,一些地方仍在坚持集体经营模式。为了推动改革,白纪年选择从一个典型案例入手。

华县有个村子叫杨家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1984年春天,白纪年来到这里调研。村支书老杨带他走访了几户农家,房屋破旧,家徒四壁。当晚,白纪年在村部召开座谈会,让村民们敞开心扉讲想法。一位老农说:"我们想包产到户,可上面说这是'资本主义尾巴'。"

第二天一早,白纪年就召集县乡领导开会。他说:"改革是大势所趋,农民的心声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在他的支持下,杨家村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当年秋天,全村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了40%。这个成功案例很快在全省推广,掀起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热潮。

城市改革同样迫在眉睈。1985年,西安仪表厂濒临倒闭,工人们几个月拿不到工资。白纪年亲自到厂里调研,发现问题出在体制上。他当即拍板,同意厂里试行经营承包制。他还为企业引进了香港投资者,开展合资经营。一年后,这家企业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实现了盈利。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白纪年特别重视教育发展。1986年,他提出了"科教兴陕"的战略。当时,陕西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白纪年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他还推动建立了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了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1987年,白纪年注意到一个新问题。随着改革深入,一些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城市就业压力加大。他提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支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在西安城南,一条专门为下岗职工提供经营场所的商业街应运而生,很快成为当地经济的新亮点。

文化建设也是白纪年关注的重点。1988年,他推动恢复了历史悠久的西安碑林,使这座"石头图书馆"重新焕发生机。同年,他还支持在陕北建立民俗博物馆,保护黄土高原的传统文化。

1989年,西安市区交通拥堵严重。白纪年提出了城市改造计划,拓宽道路,建设立交桥。为了减少拆迁,他要求规划部门反复论证,尽量避开居民密集区。这一工程持续了两年,最终打通了多条主干道,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在环境保护方面,白纪年同样展现出前瞻性眼光。1990年,他力推"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陕西的实施。他多次深入秦岭、黄土高原考察,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当年秋天,全省掀起了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

四、与病魔抗争中坚守为民初心

1991年深秋,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打断了白纪年繁忙的工作节奏。在一次下乡调研后,他感到身体不适,医院检查发现是肝癌。当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但正值陕西北部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白纪年推迟了手术时间,坚持处理抗旱救灾工作。

那段时间,他每天服用止痛药,坚持工作十多个小时。在他的统筹协调下,全省紧急调运粮食和饮用水,支援灾区。直到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他才住进了医院。手术后仅休养了二十天,他就重返工作岗位。

1992年春节前夕,白纪年得知榆林一个偏远山村发生了山体滑坡,造成多户农民房屋倒塌。尽管医生再三叮嘱需要静养,他还是冒着严寒赶赴现场。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他走访受灾群众,协调救援物资,一直忙到深夜。

那一年的省人大会议上,白纪年提出了"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为了论证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他带病走访了全省多个重点企业。在咸阳纺织厂,他发现企业设备陈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于是,他立即联系日本专家,引进先进设备,推动企业技术改造。

1993年夏天,病情出现反复,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但此时正值关中平原连续遭遇暴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白纪年坚持在防汛指挥部坐镇指挥。有一次,他在巡查渭河大堤时突然晕倒,随行人员这才发现他已经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

即使在重病期间,白纪年依然关心群众生活。1994年初,他收到一封来自商洛山区的群众来信,反映当地一些干部克扣扶贫款的问题。他立即安排人调查核实,最终查处了相关责任人,追回了全部款项。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白纪年仍然坚持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1995年春节前夕,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西安市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看到老人们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成为他生前最后一次基层调研。

1995年2月的一个清晨,白纪年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三秦大地。在他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了一本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些还标注着"待办"二字。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份未来完成的工作计划,字迹工整地写着:"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出殡那天,西安街头自发聚集了数万群众。他们手持白花,默默送别这位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好干部。一位老人手捧白纪年的照片,久久不愿离去。这位老人说,20年前白纪年帮他家解决了住房问题,这份恩情永远也忘不了。

五、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好干部

白纪年逝世后,他的事迹在陕西大地上广为传颂。1995年3月,西安市一所小学的学生自发组织了一场纪念活动。孩子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白纪年的报道和照片,制作成展板挂在教室里。一位学生讲述了白纪年1993年冒雨看望山区学校的故事,当时他克服病痛,为学校送去了一批图书和体育器材。

在延安,白纪年曾经工作过的那所小学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所现代化学校。校园里专门辟出一块场地,建起了白纪年事迹展览室。里面陈列着他当年用过的教案和课本,还有他给学生批改作业时用的那支永不离身的钢笔。2000年,学校举办了一次老校友聚会,当年白纪年教过的学生专程从各地赶来。他们中有的已是企业家,有的成了教师,但都记得那个严谨认真的年轻老师。

商洛山区的茨沟村,至今保存着白纪年1994年来村里调研时用过的简陋办公桌。那是一张普通的木桌,上面还留着他工作时留下的笔迹。村民们说,那年白纪年在村里住了三天,吃住都在村部,每天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在他的推动下,村里修通了公路,建起了小学,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6年,陕西省开展了"学习白纪年,争做优秀干部"活动。在西安仪表厂,工人们自发组织了劳动竞赛。这家企业曾在白纪年的帮助下实现转型升级,如今已发展成为省内知名的现代化企业。工厂专门设立了"白纪年创新工作室",鼓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

在华县杨家村,当年白纪年推动的农村改革已经结出丰硕成果。村里建起了农产品加工厂,发展起特色种植业。2005年,村民们自筹资金,在村口竖起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永远怀念白书记"的字样。每年清明节,村民们都会自发来到这里,献上一束鲜花。

2010年,陕西省档案馆整理出版了《白纪年工作笔记选编》。这些泛黄的笔记本里,记录着他十几年来走访基层的所见所闻。有一本笔记本上写着:"榆林张家峁村,老刘家五口人,地少收成差,建议安排到煤矿工作。"这个建议后来得到落实,这家人的生活也因此改变。

2015年,一部反映白纪年生平的纪录片在陕西电视台播出。片中采访了许多与他共事过的同志和基层群众。一位退休干部回忆说,白纪年从不搞特殊化,在机关食堂排队打饭时总是主动让群众先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他经常工作到深夜,但从不让人专门值班等他。

2020年,陕西省委党校设立了"白纪年精神研究中心"。这里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他的史料文献。在一份1994年的工作报告中,白纪年写道:"共产党人的一切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成为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西安市博物馆,有一个专门展示白纪年遗物的展柜。里面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衣物、文具和证件。其中有一件半旧的棉袄,衣领已经磨得发白。据说这件棉袄他穿了整整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