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金
文章来自公众号松骨风

宁永山:我是那场战斗所剩下的七个人之一
——又确认一位松骨峰战斗的幸存者
文/张忠金
《松骨峰上的英烈们》系列文章结束后,为烈士寻亲和查找松骨峰战斗幸存者的努力并没有结束,而且取得了新的进展——又一位松骨峰战斗幸存者、时任副班长宁永山前辈的情况得到了落实,同时还发现了另一位可能是幸存者的线索。
提供这一线索的还是军史专家高铁军同志。两个月前,他转给我一张离休老同志宁永山的干部档案简历部分复印件照片,上面记载了曾经参加松骨峰战斗的情况。由于前一段时间忙于参与编辑老部队老兵文集,加之本人右手臂骨折受伤,这事就放了一下。最近,伤痛缓解,也有了时间和精力,我又与高铁军联系进一步落实宁永山前辈的事情。高铁军把他收到的全部8页档案复印件发给我,并提供了转给他这些资料的宁永山女儿“涓涓”(微信昵称)的微信名片。
我仔细研究了照片中的文字信息,凭着我对部队干部工作的了解,认为内容可信性极大。于是通过微信与宁永山的女儿宁淑娟(涓涓)建立了联系,得到了关于宁永山老前辈生前的许多第一手资料,结合档案的记录,松骨峰战斗中的又一位英雄,站在我们面前——

宁永山(1970年)
宁永山,满族,吉林永吉县人,1928年2月生,1947年2月入伍,为335团1营3连战士,在东北解放战争四战四平战斗中立大功1次。1949年10月入党,1950年任3连副班长。
1950年10月,宁永山随连队入朝参战。11月30日,在著名的松骨峰阻击战,他与战友们同敌人拼死战斗,坚守阵地,身负重伤,被送往后方救治。被评为3等乙级残废。

宁永山档案中关于参加主要战斗的记载
1951年2月,宁永山伤愈归队,任335团高机连副班长、班长、付排长,参加了随后的394.8进攻战等战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立战斗工作3大功2小功和三等功1次。1953年9月任335团炮兵营107迫击炮连排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尉军衔。
1953年12月,宁永山从部队转业,安排到齐齐哈尔开发农场工作,1958年调到黑龙江凤凰山劳改农场任监狱长,1968年调任黑龙江襄河种马场(农场)2分场,后任二中队指导员,负责下放马场锻炼的知识青年的工作。
1985年2月,宁永山被批准离休。1988年因病逝世,享年60岁。
如同松骨峰战斗的三位“活烈士”和我们已经找到的另一位松骨峰战斗幸存者杨宝贵前辈一样,宁永山前辈生前也同样很少谈及自己在战争年代的经历。宁永山伤愈归队后,继续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当然知道,他所在的335团3连,因为在松骨峰战斗中的卓著战绩,被志愿军总部记集体特等功,授予“攻守兼备”锦旗,被38军授予“英雄部队”称号,被魏巍写入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之中,他更知道,他所在的38军,已经成为赫赫有名的“万岁军”。但转业之后,对这些光荣的历史,除了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对一位农场知青讲过之外,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自己家里,他都从来没有讲过,只是认真负责地干好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默默无闻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宁永山大女儿宁淑娟
宁淑娟是2019年才知道他父亲参加过松骨峰战斗的事情的。那年5月,她去上海参加他父亲所在农场的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她父亲当指导员的中队里的有位叫刘春堂的哈尔滨知青对她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听他父亲讲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松骨峰战斗的经历。宁淑娟随后委托她在农场工作的朋友把宁永山的档案拍照邮寄给她。档案材料印证了刘春堂的话:宁永山是参加过松骨峰战斗的英雄!宁淑娟和家人们、知青们都非常震惊!宁淑娟随即请刘春堂仔细回忆那次谈话的详细情况,刘春堂通过微信给她写下了事情的经过——
涓涓:
你问我老指导员宁永山与我谈的,在朝鲜战场上参加“松骨峰战斗”的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当年他说的虽然不多,我却记得非常清楚,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那是1972年的夏季,你爸爸已经调离二分场在二中队任指导员。那时二中队的鹿场受到龙卷风的袭击,鹿圈刮倒,鹿群有一部分跑到山里去了。当时紧急调集几十个牧马人到二中队分成若干追捕小组捕鹿……。
记得那天你爸爸让我和他一起,骑马去山里找鹿。在山里转了几个小时迷失了方向。因为我们两个人对回家的路意见不一,我说老马识途,所以将马放开缰绳让它自己去寻找回家的路吧。
一路上我们两人边走边聊,记不得是因为什么事情起因,聊起了抗美援朝。当我问他:“你到过朝鲜战场吗”?你爸爸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哽咽的说:“你听说过朝鲜战场上有名的松骨峰战斗吗?”我说:“知道,全中国都知道。我们上学时的语文课本里,就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你爸爸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说我命大,看得出来他眼里含着泪,对我说:“我参加了那场残酷的战斗,负了重伤……(哽咽)我是那场战斗所剩下的七个人之一(这句话我记得最清楚!)……”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之后一直不说话了。
我知道老指导员的脾气,不想打扰他,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之后他说当时身上多处受伤幸亏转移了下来,不然是活不了的。就这样我俩一直默默无语,两个小时之后,还是老马识途,就把我俩带回了二中队。
情况就是这样的。
老知青 刘春堂
2020 年 9 月 11日于哈尔滨
宁淑娟虽然没有听父亲讲过战争年代的具体战斗经历,但她知道父亲是参加过很多战斗的老革命。因为她看到,一米八高、身材魁梧的父亲,神情刚毅,极具军人气质,明显是经历过部队战斗生活锻炼形成的;父亲一侧脸上有一个1角硬币大小的疤痕,腰部有两个伤疤,大腿也有多处疤痕,她知道这都是战斗中负伤留下的。她还看到,父亲有一个军用挎包,里面装着一些纸张和十几枚奖章,她还用手摸过这些奖章。她知道,这些都是她父亲的荣誉,也是珍贵的纪念。但她没有想到,父亲竟然是参加过著名的松骨峰战斗的英雄!
对于没有亲耳听到父亲给她和家人讲述松骨峰战斗那惊心动魄的经历,宁淑娟感到遗憾,但更多的是心疼。她说:“我父亲从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的战友们差不多都战死了,他的心里是非常苦的。特别是松骨峰战斗中,几乎全连战友都一个个战死沙场,对于一个活着的人来说,是多么难受,心里需要多么大强大的忍耐……”
是的,宁永山和其他在松骨峰战斗中活下来的战友一样,不愿再回忆那些场景,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回忆,就相当于再一次撕裂心中的伤口;他们也不愿意去谈论自己的战功,更不想籍此为自己争取什么照顾,因为他们认为,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能活下来,看到战争的胜利,过上安定的日子,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当我问到有没有宁永山前辈的照片时,宁淑娟遗憾地告诉我,她得到父亲逝世的噩耗后,从河南工作单位赶过去时,两个妹妹在农场帮助下已经为父亲办完了丧事(宁永山老伴已于前一年逝世),她父亲的遗物——军用挎包及里面的东西和照片,全部随葬在棺材里了。她现在唯一的一张父亲的照片,还是从别人保存的一张1970年会议合影照中翻拍下来的,放大后模糊不清。
对于宁永山在地方的工作情况,宁淑娟说,我父亲的一生,是跟共产党走的一生,为人民事业流血流汗出生入死的一生,从未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一生。我欣慰的是父亲在他生前的时候能够得到上级及下属的尊重和赞扬,特别是在培养一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方面,做出了贡献和榜样。为此,知青们把父亲的事迹留在了《我们的芳华》(中国现代作家出版社出版)之中。



“想想那时的宁指导员还真像一座山,在全连的知青面前真的威严伟岸。太像《上甘岭》中的连长,办事果敢,干脆利索,无私无畏,脾气大,我一直都崇拜他、敬佩他。”
“宁指导员留给知青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性格粗犷、话语耿直,心底非常善良,对知青非常关爱。”“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好领导。”
“他人正直,对上级从不阿谀奉承,品行端正,对不良之风嗤之以鼻......干部们吃吃喝喝,他总找各种理由,从不参加。”
我在这本书的照片中看到的上面这些话和说到的事,足以说明宁永山老前辈做事和做人的态度,说明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说明他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继机枪连2排长陈宝贵老前辈之后,我们又确认了一位松骨峰战斗中幸存的英雄。我们的努力有了新的成果,非常欣慰。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宁永山老前辈的档案里,我们还发现了有可能是另一位幸存者的线索。

在宁永山前辈的履历表中,证明人曹尚田引起了我和高铁军的关注,因为他不仅是宁永山在1947年2月在3连任战士、1950年5月在3连任副班长的证明人,也是宁永山伤愈归队、1951年7月任高机连班长的证明人。这就说明,曹尚田有可能与宁永山同为3连战友,松骨峰战斗中同样负伤后送,伤愈后也安排到了高机连。根据宁永山档案中1957年7月宁永山本人写的说明,曹尚田当时任112师坦克团营长。
这条珍贵的线索,有待于进一步查寻,我们的推测,需要得到事实的证明。希望知道有关信息的老战友、老朋友和热心人士在文后留言相告,或者提供更多的线索。本公众号为笔者的纯公益性推文平台,关心支持笔者的读者请点击文头的蓝色字“松骨风”加关注,即可浏览以前的文章,并随时看到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