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这个使用说明书的架构。
就好比我们使用手机等家电,小孩子都能很快上手,老人反而不行一样,老人有“成见”,即老人原本有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和经验,他的瓶子装满了水,再想加进去,就成了不可能,而孩子是空瓶子,装水又快又好,《周易》的《传》,其实是给“有见地”的人释义的,即矫正他们和儒家思想的偏差,把他们捋顺到儒家思想上来,对小孩子反而不用这样,直接启蒙就是儒家思想,“心无杂念”,—— 有时候我们判断问题用到小孩子时候被灌输的东西,认为那就本来属于我们的“天经地义”,不会意识到“启蒙”也会被“洗脑”。
1.《周易》固化了对六十四卦的命名。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易》帛书包含了大量的有用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帛书的六十四卦中,有二十七个卦,其命名方式是和通行本的《周易》不同的,最典型的是《乾》、《坤》、《否》《姤》等通行本的卦名在帛书中对应的是《健》、《川》《妇》《狗》的名称。
马王堆墓帛书很明确是《周易》,而不是其他的《易》,它按照8X8罗列了六十四卦和卦名,没有附带卦辞和爻辞、大小彖辞象辞等内容,而是在六十四卦图像一边,附注有帛书易传诸篇是《二三子问》上下篇、《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
帛书没有按照《易传·序卦传》的顺序排列卦象,而是纵以乾艮坎震坤兑离巽,横以天地山泽水火雷风,相叠而成六十四卦。
这三处不同是西汉初年的实证,马王堆汉墓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结论: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
后世学者经常为《周易》特别是《易传》部分是汉儒伪托孔子的作品。本书不参与这个争论,列出马王堆帛书《周易》这三处不同,是想说明,马王堆帛书,未为汉儒侵染:汉代易学传承据史料记载(据《史记》、《汉书》)各家易学都来自田何,他是汉惠帝时代的人物,秦颁布《挟书律》之后,田何独存《周易》,以授徒为事,西汉立为博士(在汉武帝时代之后)的今文易学,如“施氏学”“孟氏学”、“梁丘学”、“京氏学”等,都出于他的传授。汉惠帝曾到田何处学易,而此时田何的传授的《周易》社会上并没有流传,可见马王堆的帛书有可能是秦未焚毁的卜巫之书,从中可以管窥“原始”的《易经》。
为什么讲孔子对六十四卦命名?《易经》六十四卦原来是有名字的,但是命名很随意,有可能在师徒口授心传中以讹传讹,卦名只要发音相同或接近,就可以指向特定的卦,这对于占卜是足够的。但是《周易》的卦名命名很严格:因为孔子的周易“重德不重卜”,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卦德”,而这种“卦德”必须是特定的字,否则不能体现“卦德”。
比如《周易》用《乾》《坤》代表天地和男女的特征,那么就要对乾坤进行“再定义”,这就是《系辞传·文言》和《说卦传》的定义。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说卦传》
很明显,经过这样的定义,乾坤这些卦名,有了新的内涵,至少不是帛书里那些卦名(健、川)所具备的:帛书中《妇》卦对应《周易》的《否》卦,很好说明了原始《易经》对于卦名的的泛指:一是否在《周易》读pi不读fu,意思和泰相对,而帛书“妇”字显然是没有这样的意涵,仅仅有指向卦象的作用;二说明以前《易经》的传承方式不是特定的文字记载,而是口授,如果是文字,则不会出现误读“否pi”为“妇fu”。至于帛书中“狗”卦,更加说明通行本《周易》的对应卦“姤”是专门深思熟虑的定义。
卦德的提法,使得《周易》卦象的命名不可能随意,只能固定为专有名词。
2.《周易》提出了系列化的儒家思想。
本书后边专门研究孔子思想、《周易》书的性质,这里仅仅简要说明《周易》出现了以前占卜专业人士(贞人集团、史卜)不提倡、不主张,独属于儒家的思想,那么这样的思想,自当是孔子及其弟子门人加进《易经》的。
一是“尊卑贵贱”的提法。现在人们认为社会阶层分“尊卑贵贱”是客观事实,存在就是合理,仔细推敲,这是一种“人为规定”。
孔子认为“乘田”和“委吏”是鄙事,自然是认为涉及体力劳动的事情不是“劳心”,是“受制于人”的下贱事情,而我们一度还提倡“劳动最光荣”,“劳心”这种脑力活动作为“脑力”算成“劳动”而不是“剥削”,是经过一阵子争取和反复的。
庄子专门论述过战国时期人们关于“贵贱”的看法,这在孔子之后两百年,说明孔子搭建了《周易》框架之后相当长时期,不同人的“贵贱”标准是不一的,可以讨论的,甚至反驳孔子“贵贱”学说也是存在的。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庄子·外篇·秋水》
所以《周易》的基本理论支柱“尊卑贵贱”不是客观事实,是一种思想流派,通俗的话叫“一部分人的看法”。
二是创造了一系列的对比性很强、倾向性强烈的概念。
仅从《系辞传》就可以看到很多“无中生有”的定义,以下尝试举一两例: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
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这些“定义”是为了《周易》卦辞爻辞判断吉凶悔吝作伦理理论基础的,整个《周易》都是以这些定义作为立足点,但是这些定义不知道在当时如何面对世人推广,我们今天看到了,只觉得武断、矛盾和荒谬:
比如“圣人之大宝曰位”一个人成圣,不是看他的品德,而是由他所处的地位决定,那么圣人就是“官职高”的意思,孔子也许想不到自己后来成为“大成至圣”不符合他在这里的定义;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曰人”,很高大上的,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仁”的动机,才恍然大悟,儒家的“仁”是做样子给人看的,嘴上念的是佛,心里想的是当大官。
三是“德”的出现,是原始《易经》和《周易》的分水岭。
古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从现象的观察得到概念符号,即所谓形而上的抽象出概念:八卦符号,这个符号体系是随机的现象描述,概念是清晰的,界限永远是模糊的,这是从现象抽象到概念的必要损失:总把一些自然属性丢失了
当我们用符号代替自然界的现象时,我们已经似是而非了,这无可厚非,我们可以这样安慰自己:素描抓图,丢失的像素很多,但我们说画家抓住了“神韵”,它就是“像”。不像,我们可以脑补到“像”。比如画虚线,我们可以说那是一条连续的线,而不是断续的点;北斗七星之间本无任何关系,我们用想象的线把它们联系起来,说它们构成“勺子”,而不在我们文化圈的欧洲人说它是“狗熊”,我们用符号来模拟现实——这是科学研究的必须——先有现象,后有符号;文字也一样,先有涂鸦式的模拟,在抽象提炼出甲骨文或者“楔形文字”,像是本质,符号是像的象征。
孔子给卦象命名,导致了一个结果,描述全阳的卦象“乾”,逐渐成了“乾卦”的像,即乾这个人“创造”出来的独特概念,代替了原来抽象的符号。本来自然界中事物是相对而言的,即甲相对于乙多了一些“阳”的属性,比如两个女人,一个女人可以表现出“女汉子”特征,但她生理上仍旧是女人,用文字代替“像”,就会忽略掉她是女性的事实,突出强调她富有男性特征“刚健”。即文字相对于现象是 “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老子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从这里看出,老子认为万事万物“同出而异名”,庄子也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所谓的不同只是相对的,同是永恒的。道家反对给事物命名,“来说道者,即不知道。”一追求名分,对事物的认识就失之偏颇。——自然界有没有我们,有没有我们命名,都似水流年,运转不停,我们初来咋到,给它们命名为好的、坏的,乾坤刚柔,好比是井底之蛙把自己的见识强加于人,河伯扫荡两岸,顾盼自雄,直到汇入大海,方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不论《易经》是文王还是周公推演的,它本身是客观性大于主观性的,因为它“简”、“ 易”,没有人为的刻意,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孔子卦德的提出,“非此即彼”,没有过度,是走极端。《变卦说》是西汉以后的人附会进《易经》,尤其十二消息卦是京房的臆造,附会“七日来复”,本质上是“卦”大于“像”,“德”大于“卦”。
所谓“德”,无论讲的多么高大上,也是儒家用来“调教”世人的“教条”:即人为规定。就好比幼儿园里老师认为“听话”就是好孩子,实际上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老师反复要求小学生“手背后坐端正”,目的只是维持课堂秩序,至于对孩子本身好不好,是放在自私的老师之后第二位的。
造神造鬼造教条,迷信宗教PUA,打劫为生。越传统的东西越能忽悠人,越古老的迷信骗术含量越高. 越喜欢去古代取经的,越爱套用儒式古文的,越喜欢玩歪门邪道害人。迷信就是一堆骗术合集,目的就是打劫偷盗掠夺,主要类型有宗教迷信(如佛教圣经教)和教条迷信(如儒家儒教)。余下的就是心机。玩骗术心机的都特别擅长伪装,玩传统骗术的通常会打着玩传统文化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