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赚钱模式不健康,不正常,充满了剥削,是在吃人害人
这世上,人怎么赚钱的,就怎么称呼那种钱,歪门邪道来的就叫快钱,动脑筋来的就叫聪明钱,纯劳动换来的,就叫做血汗钱
人身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依靠,同样是赚钱,如果靠脑子,就可以相对轻松些,如果靠身体,往往就很累,而且收获很少
起早贪黑已经是人对赚钱的刻板印象,却很少去想,这种单纯的时间堆砌到底对不对,合理不合理
有钱人不会问自己一个月赚多少,而会问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合不合自己的心意
尽管如此,长时间的劳动不管收益如何,都是不会选择的,这其中对人的损耗远远大过表面上的时间支出
一个好的赚钱事,应当具有良好的投产比,哪怕你拿的总额不多,但投入相对来说少,这就是良性可持续的
同样的,就算你拿的很多,但投产比显然太低,低到严重损伤身体和心智,就算拿的多,也不可持续,是恶性的
钱多钱少是个相对概念,幸不幸福也是主观概念,就连美和丑都是各有看法,但唯独人的时间,多少就是多少,一视同仁,是这个世上最真实的东西
别把所有时间都拿去赚钱,尤其是赚温饱,那样一定错了
攒钱是攒不出人生的
不同的赚钱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消费理念,靠辛勤劳动和长时间堆砌的工作
这样的人往往下意识就拒绝消费,容易守财,尤其厌恶风险
这就导致攒钱的行为,中国人最喜欢储蓄,从一个方面看,其实就是好几代人都靠辛勤劳动赚的钱,不想花,不敢花,守着花
但现实偏偏是另一回事,攒钱是没办法攒出人生的,钱你就算不花,它也要通货膨胀,你花了,它也有可能升值,它的价值是人定的,依靠不同的标准随时改变,不以普通人意志为转移
我今天说这套房100万,你攒钱买没问题,赶得上;明天这套房卖300了,攒一辈子还得贷款买,你还攒吗?
很多人还攒,攒着等降,这种思维根深蒂固
那我这么一来一回剪刀一剪,你咋办呢?
在开源和节流之间,绝大部分人选的都是节流,但真的节成功的很少,而且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没有一个目标值得人长时间去忍受别人给的痛苦
一个人月薪确定了,他对于那些贵的东西,很自然的就会去攒钱买,包括一些小的消费,比如旅游,都是攒钱去
对已经有的东西再规划是大部分人的思维惯性
当人太过守财时,没有一笔钱是认为花的值的,只有必要不必要,没有喜欢不喜欢
尤其是攒钱去买东西,痛苦总是大于快乐,再加上当下这个形式,结果往往还不如意,会让守财的人更守财
人生不是这么过的,有些东西你买不到,就是因为收入不够,硬要买就是存钱,那东西就并不真正属于你,你为此吃的苦就是白吃
不知道多少人能理解这个概念
开源才是最好的手段
一个人月薪1万,他最真实的购买力,其实就是1万,一年真实的购买力,就是12万
超出这个价位的东西,他一年想买,那就是要透支负债
很多人看不清这一点,收入的增长其实并不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但会给人的预期带来很大的冲击
让人敢去冒更多的险,敢去相信未来,哪怕远超当下购买力也还是要买
同样的,一个人月薪一万,他除了生活吃喝自由了,其它事情上其实都没变,还是要攒钱
当一个人开始攒钱做某事,这就是欲望大于能力的警告,也是收入不足的警告,这时候,开源才是最好的手段
月薪4000攒钱换手机,和月薪1万攒钱买车,收入数字不同,本质相同
攒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应对风险,而绝不是为了消费
你能立刻买下而无压力负担的东西,才是你最真实的生活,把握这个平衡,才不会有负担,也不会焦虑
在这之外的需求,如果是必要的,那就一定要选择开源去获得,杜绝攒钱消费的思维,想买好的车就去做好的生意,想买好的房就去做好的投资
买五位数的东西就靠五位数的生意,买六位数的东西就靠六位数的生意,自己均衡调整,把握那个平衡,别月薪四位数惦记着房和车的事,那样除了焦虑还是焦虑
普通人,想尽办法增收才是王道
千万别过早的停滞在某个收入水平面前,试图用延长时间或者加大辛苦去多赚
一来这个多赚的判断标准在老板那里,二来人是有极限的,工作标准却是灵活的
老板只需要轻松一调整,你就是累趴也赚不到,打不赢的架别硬打
钱不够花的时候别硬安慰自己存着够花或者节约着过日子,别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影响了真实的生活,拿走了真实的时间
所有人出社会第一件事就是赚钱,这个阶段要么迈过去,要么没迈过去,没迈过去的一辈子都要在这个事情上打转,现实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
拥有一个能维持健康生活的高投产比的事业至关重要,哪怕一开始投产比低到看不见,只进不出,异常难熬,这都是正常的
一开始选择简单的路,比如上班,十年后没有一个不后悔的,后悔也没出说去
况且现在工作那么内卷,负担内耗都那么严重,压力不比轻创业小多少
干不下去干脆别干了,尝试轻创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