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晚上,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涉事车辆比较引人注目,小米SU7。这辆被雷军称为‘50万内最好开的的电动车,那在第一次生死考验中他考了多少分呢?宣传中‘定向泄压、保护乘员’的倒置电池,在真实碰撞中成绩怎么样?

有几个疑问,高速撞击下,任何电池包结构都可能被物理撕碎,小米倒置设计仅对底部穿刺有效,而这次是侧面撞击+挤压变形; 所以这个倒置电池真的能够完全的做到定向泄压、保护乘员吗?2电池爆燃后,SU7的‘航天级隔热材料’是否有覆盖高压线束,可火苗怎么会窜入座舱呢?3小米宣称‘15分钟热蔓延控制’,但锂电池爆燃仅需30秒就能吞没整车——够你解安全带吗?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车用电子锁、电子手刹、手机钥匙,看似‘高科技’,实则是把生命交给电路板。碰撞后12V小电瓶短路,车门直接变棺材板!而传统车机械锁哪怕撞烂也能踹开; 另外这个自动驻车若在撞击时断电,车辆可能二次滑移引发连环撞; 宁德时代其实提过这个问题,倒置设计需配合整车刚性SU7为减重用的9000吨压铸车身,是否牺牲了碰撞吸能?国标至今未强制要求电动车配备物理门锁冗余,这里我们也要考虑下是否该学欧盟GS认证? 为何所有车企都宣传续航加速,却对碰撞逃生设计避而不谈?
3条人命把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又推到了我们面前,真的非常害怕爱技术成为营销的奴隶,如果这样的话,安全就是第一块被献祭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