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晚年时享受什么待遇?1996年是个转折点

为人父母者,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期盼子女健康成长。毛主席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父亲,非常关心子女的成长,但同时也是一位严父

为人父母者,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期盼子女健康成长。毛主席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父亲,非常关心子女的成长,但同时也是一位严父,始终将党的纪律放在首位。

毛主席要求自己的子女做普通人,他深知只有要求严格才是对孩子们最大的爱。那么毛主席的长女李敏,晚年享受了怎样的待遇呢?

毛主席不允许孩子们搞特殊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毛主席的孩子们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毛岸英和毛岸青从小就跟着父母四处奔波,随着母亲去世,兄弟三人被送到上海大同幼稚园。不过由于上海地下党组织被敌人破坏,他们只能过上流浪的生活。

在经历了几年受人打骂、欺辱的日子后,地下党组织的同志终于找到了他们。不久后,毛岸英和毛岸青虽然被送去苏联生活和学习,但他们仍孤独寂寞,思念父亲。

李敏1936年出生在陕北保安县一个窑洞内,当时条件不是很好,这也导致李敏生下来就很瘦弱。生下李敏没多久,贺子珍就坚持去抗大学习,将女儿送到托儿所。然而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贺子珍不满足在抗大学习,再加上她身体里还残留许多弹片,便决定去苏联治病并学习。

1939年初,贺子珍痛失仅10个月大的幼子廖瓦,每天以泪洗面,身体也越来越瘦弱。得知这一消息后,毛主席大为震惊,为了让贺子珍振作起来,他特意将李敏送去苏联。

虽然来到苏联有母亲陪在身边,但苏联当时正值战争,物资匮乏,每天领的食物连肚子都填不饱,生活格外艰辛。这天,李敏发高烧被送到国际儿童医院,医生抢救后对贺子珍说:“送的太晚了,已经没救了。”

但贺子珍没有放弃,而是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衣服卖掉,买了一小包白糖和一瓶牛奶。后来在她的细心照顾下,李敏才渐渐恢复,直到1947年才和母亲回国。

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的孩子们因为一些外在原因而饱受艰辛,那么新中国成立后,身为毛主席的孩子们,他们享受一些特权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毛主席却不这样认为,不管环境是好还是坏,条件是优还是劣,对待子女都应该严格,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早在1949年毛主席就曾对卫士长李银桥说:“从古至今纨绔子弟都不可能考出好成绩,贫能成事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毛主席要求自己的孩子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不能享受一丁点的特殊。

李敏和李讷上大学后,吃住都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能回家。由于学校在郊外,离中南海很远,所以几乎每次回到家都天黑了。李银桥知道这件事后有些担心,便瞒着毛主席将一名卫士叫来:“现在天黑的越来越早了,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你开车去接吧。”

李银桥本以为这件事瞒的很好,谁曾想最终还是被毛主席知道了,他严厉地批评了李银桥:“你为什么要开车去接?我不是说过很多次不允许她们搞特殊吗?”卫士说:“我那不是看天黑,怕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这才去接的嘛。如果是平时,我是不会去接的。”

毛主席说:“那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怎么就能走夜路呢?难道我的孩子特殊吗?”李银桥反驳道:“当然特殊,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敌人当然感兴趣!”毛主席摆摆手,说:“感兴趣又能怎样,中国革命不是照样胜利吗?以后不许接了,就让她们自己走回来或者坐公交车。”

李敏逐渐平民化

毛主席虽然十分严格,但却很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从不插手他们的婚姻大事。

1959年夏,李敏和男友孔令华准备结婚,但可惜的是毛主席正在庐山开重要会议,暂时赶不回去。毛主席担心自己无法参加女儿的婚礼,连忙将李银桥叫来,叮嘱道:“你给娇娇打个电话,让她一定要等着我。”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毛主席专心开会,李银桥则只要一有时间就给李敏打电话:“娇娇,你爸爸最近真的很忙,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但他让我转告你,只要会一开完,他就立即回去主持你的婚礼。”

李敏听后也没有坚持,而是说:“李叔叔,那你也帮我转告爸爸,让他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我会等他回来的。”庐山会议一结束,毛主席就匆匆赶回北京,主持并参加女儿的婚礼。

婚礼当天,毛主席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见女儿和孔令华感情很好,他十分欣慰。期间,不胜酒力的毛主席频频举杯,欢庆这一时刻。

婚后,李敏和孔令华继续住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但可惜的是1963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而搬离。毛主席得知后十分不舍,喃喃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离开父亲,上了班后,李敏便再也没有问父亲要过补贴。晚年李敏笑着说:“我很早就把自己平民化了,我会和普通群众一样上街、去公园,也没有人认出我是毛主席的女儿,我感到很欣慰。”

不过离开父亲后,李敏也体验到了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比如说因为不会生火而被熏得眼泪直流;因为不会煮米饭而常常做成夹生的米饭;面没有发起来,导致想要蒸的馒头变成了面疙瘩。

毛主席去世后,李敏晚年享受什么待遇?

毛主席晚年的身体很不好,从他生病到去世,李敏一共只见过父亲3次。

第一次是1972年陈毅去世的时候。当时毛主席刚参加完陈毅的追悼会,没想到一回去就生病了。听闻这一消息,李敏连忙赶回中南海看望父亲。毛主席拉着女儿的手,叮嘱道:“娇娇,你怎么不常来看我呢?以后要常来看我啊。”李敏含泪点头。

第二次是李敏在丈夫所在的部队驻地接到的电话,打电话的是毛远新:“娇娇姐,你快回来吧,伯父病重。”李敏当即赶回中南海,但因为一些原因只看了毛主席一眼便被要求离开了。

第三次是毛主席去世前的几天。当李敏赶去中南海的时候,看到的却是面容憔悴、躺在床上的父亲,她强忍泪水喊了声“爸爸”。毛主席听到女儿的声音,睁开眼睛看了看,随后握住李敏的手说:“娇娇你来看我了?”

李敏点点头没有说话,毛主席又说:“娇娇,你怎么不来看我呢?”毛主席语气中又埋怨,不过李敏还是没有说话,尽管她很想解释原因,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几天后,中央办公厅的汽车突然将李敏接到中南海,起初她还以为是父亲情况好转了,没想到见到的却是早已离开的父亲。一时间,李敏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毛主席去世后,李敏一直低调做人,社会上几乎很少有她的新闻。1981年的一天,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来到李敏家中,询问道:“李敏同志,你最近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李敏思考片刻后说:“我没什么奢求,如果可能的话,我只要爸爸原来要给我的那份。”不久后,李敏就收到中央办公厅送来的8000元和一台彩电、一台冰箱。

1984年贺子珍去世后,上海市委的同志交给李敏3000元,并说:“这是贺子珍同志留下的,你是她唯一的孩子,就交给你处理吧。”但李敏没有花,而是将父母留给她的钱放起来当作永久的纪念。

也正是如此,李敏家的情况越来越差,后来在一些老同志的反映下,1996年李敏被特批享受副军级待遇,情况这才好转起来。如今的李敏一直低调做人,很少因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女儿就大肆宣传、享受特权,希望她能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