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顾长期卧床的女性患者时,妥善管理排尿问题,保障患者的舒适感与尊严,始终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调查显示,在全部失禁人群中,尿垫使用率为65.25%,传统尿垫虽然使用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排尿问题,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皮肤潮湿,从而引发皮肤方面的健康问题。而女用导尿棒作为一种新型排尿管理工具,凭借其非侵入式、安全舒适的特点,正开始逐渐成为卧床女性排尿管理的新选择,为她们带来无感排尿的全新体验。
尿垫潮湿不宜久用,小心皮肤问题找上门长期使用尿垫,由于其透气性差,容易导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状态中,这种环境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皮肤变得脆弱,从而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如瘙痒、红肿、湿疹、皮炎等。如果这些皮肤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造成皮肤破损、溃疡,甚至引发感染,形成压疮,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除了会对患者的皮肤健康造成威胁外,长期使用尿垫还在无形中加重了护理负担。为了降低发生皮肤问题的风险,护理人员需要频繁查看尿垫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更换,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护理疲劳,也可能打扰卧床女性的休息,尤其是在一些需要长期护理的情况下,这种负担会更加明显。
正因如此,对于那些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的女性来说,找到一种科学、卫生且舒适的排尿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更对她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女用导尿棒是一种创新的排尿辅助工具,在改善卧床女性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内部的吸收层能够迅速吸收尿液,并将尿液进行疏导,吸收后的尿液会被暂时存放在导尿棒底部,随后,再利用负压吸引装置的力量把尿液引流到集液筒内,从而完成尿液收集的过程。研究显示,女用导尿棒采用低压吸力收集尿液,平均尿液捕获率可达95%-99.9%,这一高捕获率能大幅降低了尿液渗漏风险,减少了尿液对皮肤的刺激,让患者无需再为尿液外漏而担忧。而且,使用女用导尿棒进行排尿管理,它无需插入尿道,避免了传统导尿管对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损伤和刺激,不仅降低了尿路感染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因插入导尿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使患者在排尿过程中感觉更加自然和舒适。
无论是居家护理,还是在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场景中,女用导尿棒都非常适合多种需要卧床或行动不便的女性患者,它既能保障使用的安全性,又不会干扰正常的休息,同时还能减轻陪护人员夜间的护理负担。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使用效果,使用者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要点。
1、女用导尿棒的操作方法
使用女用导尿棒的操作相对简便,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连接设备:在使用女用导尿棒时,首先要先进行设备安装。将集液筒与负压吸收装置连接,如果是在医院使用时,可直接接入病房的中心负压墙接口,而居家护理时,则需连接配套的便携式负压装置,并将抽吸压力设置在40mmHg(5.33kpa),尽量使用最小的必要负压吸收力,然后使用抽吸管路,将导尿棒与集液筒连接。
②放置导尿棒:在开始放置前,护理人员或使用者需要先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会阴部进行护理,然后分开双腿、臀部和阴唇,触诊耻骨作为会阴结构标记,将导尿棒的软纱布面调整至朝向患者,把导尿棒的远端末端精准对准患者的臀裂位置,同时确保导尿棒的顶端与耻骨保持对齐状态。接着,轻柔地将软纱布面缓缓塞入患者已分开的臀肌与阴唇之间的空隙处,等放置妥当后,再慢慢帮助患者将双腿并拢。
③移除导尿棒:当需要取出导尿棒时,也应先分开双腿、臀部和阴唇,以便于操作。为防止在移除时对皮肤造成损伤,应缓慢且轻柔地直接向外拉出女用导尿管。另外,在取下的整个过程中,要保持负压吸引状态。
2、女用导尿棒的日常维护
通常情况下,一般建议至少每8到12小时更换一次女用导尿棒,若其被粪便或血液等污染,也需要及时更换。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导尿棒的位置,防止出现移位或脱落的情况。在放置新的导尿棒之前,一定要仔细评估皮肤状况,并做好会阴部的护理,以保持局部清洁。为降低发生皮肤损伤的风险,在放置和移除过程中,切勿在皮肤上推拉。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严禁将女用导尿棒插入阴道、肛管或其他体腔中,以免引发感染或其他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女用导尿棒为卧床女性的排尿管理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舒适的解决方案,它不仅能避免因使用尿垫而带来的皮肤问题,减轻护理负担,还能帮助患者实现无感排尿,提高生活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使用规范,确保安全和卫生。
参考资料:
1.刘巧艳,沈梅芬,吴超,等. 失禁及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3):2545-2549.
2.女用导尿棒使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