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舒圣祥 书生香评 今天
光明牌冷饮,盐水冰棒、冰砖、三色杯......堪称上海人集体回忆,一度称霸上海冷饮界60年。可现如今,却越来越难见踪影,一些消费者提出了“断供危机”质疑。在得知其17年坚持不涨价的“良心真相”后,刷屏称“希望涨价”让这一品牌重现江湖。
对此,光明冷饮回应称,感谢消费者“对老牌民族企业的支持”,会持续出新品并坚持亲民价。
作为消费者,都巴不得物美价廉,居然还有“网友求涨价”的新闻,的确够新鲜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迹”?
据说是因为光明牌冷饮17年坚持不涨价,价格一般都在1-3元左右。相比之下,近年来纷纷涌入的国外中高端冷饮品牌,以及国内其他品牌推出的各种“网红冷饮”,售价普遍在7元以上。于是,许多便利店选择放弃像光明冷饮这种看似利润较低的中低价位产品。
渠道商和便利店,的确都喜欢利润空间大销量又好的产品,这是事实;如果一种产品利润空间不大,市场销售又不好,肯定不愿意卖。至于光明冷饮,到底是因为价格太低,还是因为销售不佳,导致消费者越来越难以见到,暂且不得而知。不过,据光明冷饮回应,其实他们也涨价了,今年起盐水棒冰从原来的0.7元/支上调到1元/支,赤豆、绿豆冰棒从原来的1元/支上调到1.5元/支。
故此,“网友求涨价”是个伪命题——厂家撑不下去了,自然会涨价,只不过也得掂量下,提价会不会卖不动,进而得不偿失?
有人怀疑这波“网友求涨价”的舆论,是厂家人造的,买了几个营销号,刷了一波卖情怀的屏。这种怀疑并无实锤,不去细谈;但是,厂家至少该明白,“坚持不涨价”导致“断供危机”,只是网友的“美丽误解”,并不可以直接划等号。
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或者说,价格低,只是市场需求不旺的真实表现,而不是因为企业特别有良心有情怀,成本涨了自己扛,坚持不愿意涨价。
在商言商,获取合法利润非但不丢人,相反,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的目标所在。如果一个企业家,宁愿把企业的产品,经营得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以至于市场上几乎看不见,也不愿意涨价,那他就是个不称职的家伙,会把企业给玩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某些老字号产品,越来越被消费者难以见到,这是什么现象呢?说白了,就是经营失败嘛。这个锅,是不可以甩给情怀来背的,跟“坚持不涨价”的美德完全无关。
倘若解决问题的法宝,只需要涨价就行,那倒也简单。只不过,“不明真相”的“求涨价”网友,显然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企业不愿意涨价,很可能不是因为有情怀,而是因为没办法涨价——供求关系摆在那里,产品竞争力摆在那里,涨价没准儿死得更快。
“网友求涨价”诉诸的是情怀,是对儿时味道的怀念,但是企业经营,光讲情怀肯定不够。真刀真枪的商业竞争里,以“坚持不涨价”来美化自己,或许是不错的企业宣传,只不过千万别沉迷,如果自己把自己都给骗了,那就麻烦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