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夜晚,室内的温暖与外界的冷风形成鲜明对比,此时沉浸在热水澡中无疑是一种极致的舒适享受。然而,享受热水澡不仅仅是为了温暖身体,它还隐藏着对健康有益的科学原理。根据《欧洲心脏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研究团队跟踪了近2000名参与者超过十年的健康状况,发现定期享受热水澡的个体,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相较于那些不常泡澡的人群减少了大约30%。
这项发现揭示了泡澡对心血管系统的积极影响,其中包括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降低血压以及减缓心率,进而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问题的发生率。这些益处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泡澡并非随意的活动,而是需要根据健康科学恰当地安排和执行。
冬季洗澡牢记“4个最佳时间”在冬季,适当调整洗浴习惯对健康和皮肤保养至关重要。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沈冬主任医师的建议,以下是冬季洗澡的一些最佳实践:
洗澡时长:为保护皮肤,冬季沐浴时间应限制在5到10分钟内。过长的洗浴时间可能会破坏皮肤的天然保护层,特别是在冬季,当空气干燥,皮肤更易受损。
水温选择:水温应保持在37摄氏度以下。高温水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刺激或烫伤,尤其是在低温的环境下。
洗澡频率:每周1至2次的洗澡频率被认为是冬季适宜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居住在寒冷或干燥地区的人群。这一建议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和天然油脂平衡。
洗澡时间点:晚上睡前1到2小时进行洗澡是最理想的。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减少入睡前的等待时间,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尤其是通过热水淋浴或足浴来放松身心。
护肤建议:洗完澡后的3分钟内涂抹身体乳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时间段内,皮肤处于最佳的水合状态,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吸收护肤产品,保持皮肤的水分和柔软度。
冬季洗澡为何有危险?
在寒冷的季节,沐浴是许多人用以放松和取暖的日常活动。然而,沐浴习惯,特别是水温、沐浴时间以及浴室的通风情况,对健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几点调整沐浴习惯的建议,以避免健康风险:
适宜的水温:使用过热的水沐浴可能导致皮肤血管大量扩张,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进而降低心脏的血流量和氧气供应,有可能触发心肌梗塞。建议将沐浴水温维持在37至40摄氏度。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士,水温可以再低2摄氏度,以减少健康风险。
控制沐浴时间:长时间沐浴不仅会消耗体力,还会因为血液集中于皮肤而减少头部的血液供应,可能导致大脑暂时性缺血,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晕厥。一般建议沐浴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对于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沐浴时间宜控制在10分钟左右。
保持通风:许多人在冬天沐浴时,为了避免感觉寒冷,可能会选择将浴室门窗紧闭,不留通风口。这种做法会造成浴室内空气中缺氧,特别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还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建议在沐浴时打开通风设备或留有通风口,确保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