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诸葛亮,这位被后人尊为"卧龙"的军事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军事才能,历来争议不断。有人说他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奇才,有人却说他并非善战之人。在众多的评价中,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番话,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作为一位开创贞观之治的明君,李世民对诸葛亮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用兵者?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与短板又在哪里?李世民为何会对他做出如此评价?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实面貌。
一、诸葛亮的军事成就概述
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首次展现其军事战略眼光。在隆中对策中,诸葛亮提出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构想。这一谋划不仅为刘备指明了发展方向,更为后来荆州、益州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隆中对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始了统一荆州的军事行动。建安十三年,刘琮投降曹操后,荆州形势危急。诸葛亮建议刘备采取"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率军进驻江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占领江南四郡。这一军事部署既保全了实力,又为后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荆州站稳脚跟后,诸葛亮开始筹划益州之战。建安十九年,刘备出兵益州时,诸葛亮制定了详细的军事方案。他建议先取汉中,后定益州,采取分兵合击的战术。军队主力沿江而上,另一支部队则从阆中出发,形成对刘璋的包围之势。这一战术设计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最终成功统一益州。
在北伐魏国的战略布局中,诸葛亮展现出高超的军事组织才能。建兴五年,他开始实施"屯田养军"的战略,在汉中、武都等地设立军屯,为北伐积蓄粮草。同时,他还在褒斜谷修建栈道,开辟军事通道,为进军关中创造有利条件。
诸葛亮的军事成就还体现在对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上。他在汉中期间,推行严格的军纪,实行赏罚分明的制度。《三国志》记载:"军出必以严整为始,赏罚必以信。"这种军事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更为后来的北伐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诸葛亮还十分注重军事情报的收集和分析。他在出兵前,常派人深入敌境,探查地形、兵力分布等情况。例如在汉中之战前,他就详细掌握了曹操军队的部署情况,为战役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持。这种重视军事情报的作战思想,在当时可谓独具匠心。
在具体战役指挥上,诸葛亮善于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战术。在定军山一战中,他根据地形特点,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最终成功击破夏侯渊的精锐之师。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他的战术指挥能力,更为蜀汉占领汉中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诸葛亮用兵之失
建兴六年的街亭之败,成为诸葛亮军事生涯中最为重大的失误。当时,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参军,负责守卫街亭要塞。马谡违背军事常识,弃守有利地形,率军据守山头。魏将张郃看破这一战术漏洞,切断了马谡军队的水源补给,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这场战役不仅使蜀军损失惨重,更打乱了诸葛亮北伐的整体部署,使蜀军不得不撤出陇右地区。
街亭之败的深层原因,与诸葛亮的用人决策密切相关。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而,诸葛亮却未采纳这一建议。他在任用马谡时过分看重其谈论军事的才能,忽视了实战经验的重要性。这种用人上的疏忽,直接影响了军事行动的成败。
诸葛亮在人才任用方面的失误还体现在对魏延的处置上。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建议从偏僻小道奇袭长安。这一计划虽然风险较大,但若成功可直取魏国腹地。然而,诸葛亮因担心冒险而否决了这一建议。此后,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逐渐疏远,导致蜀汉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
在军事决策方面,诸葛亮表现出过于保守的倾向。建兴十二年,他在渭南与司马懿对峙时,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当时魏军主力被瓦解,正是进取的良机,但诸葛亮选择了持重防守。这种谨慎的态度,使蜀军错失了可能改变战局的机会。
诸葛亮的另一个军事失误在于后勤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在北伐期间,蜀军多次因粮草补给问题而被迫撤军。虽然他创制了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但在实际战场上的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后勤补给能力的局限,严重制约了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持续时间。
在战术运用上,诸葛亮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他在五次北伐中多次采用相似的战术模式,缺乏变通与创新。这使得魏军逐渐摸清其作战套路,并针对性地制定防御策略。特别是在与司马懿的多次交锋中,诸葛亮的战术预设往往被对方看破。
此外,诸葛亮对待败军将领的处置也显示出其用人方面的缺陷。在街亭之败后,他立即处死了马谡。这种严厉的惩处虽然显示了军令如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军心,使其他将领在作战时更加畏首畏尾。这种处置方式,不利于培养将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诸葛亮的军事创新
在军事后勤领域,木牛流马的发明是诸葛亮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成果。建兴元年,为解决北伐时山地运输困难的问题,诸葛亮命工匠制造了这种机械运输工具。根据《三国志》记载,木牛流马由木材制成,能够承载数百斤的军需物资。这种设计不仅减轻了士兵负重行军的压力,还能在崎岖山路上稳定运输。木牛流马的结构包含了齿轮传动装置,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自动前进,这在当时的机械制造领域堪称突破。
在武器装备方面,诸葛亮对连弩技术进行了重要改良。他在汉代诸葛连弩的基础上,增加了机簧装置,提高了射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改良后的连弩可以一次装填多支箭矢,实现连续发射,大大提升了前线部队的火力密度。特别在汉中之战中,这种改良型连弩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阻挡了魏军的进攻。
诸葛亮还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军粮储备制度。建兴三年,他在汉中设立了多个军粮储备基地,实行"屯田养军"政策。这些基地采用分散储存、统一调配的方式,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便于军需调度。他还创新性地采用了谷物轮换制度,定期更换储备粮食,确保军粮质量。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粮仓管理制度,派专人负责粮食的收储、保管和调运。
在军事训练方面,诸葛亮创立了"伍什连"训练法。这是一种从小单位到大单位逐级训练的方法,强调队列指挥和战术配合。每个伍、什、连都有专门的训练科目和考核标准,通过反复演练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这种训练方法在蜀汉军中广泛推行,显著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军事情报系统的建设也是诸葛亮的一大创新。他设立了专门的斥候部队,负责收集敌情和地形信息。这些斥候不仅要熟悉地理环境,还要掌握特殊的通信技巧。诸葛亮还发明了一套军事密码系统,用于传递重要军情,确保军事情报的安全传输。
在军需补给线路的开辟上,诸葛亮提出了"多路并进"的创新理念。他在褒斜道、子午谷等地同时修建多条运输线路,既分散了运输压力,又增加了补给线路的安全性。这些道路的修建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工程技术,如在陡峭山壁开凿栈道,在沟壑之间架设桥梁。
军事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也体现了诸葛亮的创新思维。他在军中设立了专门的医疗队,配备医师和药物,负责战伤救治和疾病防治。同时,建立了伤病员转运体系,将重伤员及时送往后方医治。这种军医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场生存能力。
四、唐太宗李世民对诸葛亮的评价
贞观二年,李世民在与群臣讨论历代军事家时,对诸葛亮做出了独特评价。他说:"诸葛亮识非周瑜,然忠补其短。用兵料敌,自古名将,多不及也。"这番话分别从才识、品德和军事能力三个方面对诸葛亮进行了评价。
在谈到诸葛亮的才识时,李世民将其与周瑜作比较。贞观五年的一次朝会上,李世民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和临机应变能力,确实超过了诸葛亮。例如,周瑜能准确预判曹操水军的弱点,并抓住有利时机发动火攻。相比之下,诸葛亮在类似的大规模水战中,并未表现出如此出众的才能。
关于诸葛亮的忠诚品德,李世民在贞观七年与魏征的对话中给予了高度肯定。当时魏征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劝谏,李世民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仍然竭尽全力辅佐刘禅,体现了难得的忠贞品格。这种忠诚不仅弥补了其才识上的不足,更使其成为后世楷模。
在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时,李世民表现出极高的赞誉。贞观十年,当李世民检阅军队时,他向将领们详细分析了诸葛亮的用兵特点。他认为诸葛亮在用兵料敌方面有三个突出优点:首先是严谨的军事布置,如在汉中之战中,诸葛亮针对地形特点制定的防御部署,被李世民称为"得天地之势";其次是精确的敌情判断,诸葛亮能够准确预测敌军动向,如在定军山之战前对夏侯渊军队的判断;第三是周密的战前准备,包括粮草储备、兵员调配等各个方面。
李世民对诸葛亮的评价还体现在具体战例的分析上。在贞观十二年的一次军事会议中,他专门讨论了诸葛亮的南征战役。李世民认为,诸葛亮在南征中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和战术运用,都达到了极高水平。特别是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诸葛亮能够将军事手段与怀柔政策相结合,这种统筹兼顾的能力给李世民留下深刻印象。
贞观十五年,当朝臣询问李世民对历代名将的看法时,他再次提到诸葛亮。这次评价更加全面,不仅谈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提到了其治军方略。李世民特别赞赏诸葛亮"法严而不肃,威正而不苛"的治军风格,认为这种既重纪律又知宽严的统帅之道,是后世将领应当学习的典范。
五、诸葛亮军事思想的历史影响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唐代军事变革中。唐太宗在建立府兵制时,借鉴了诸葛亮"屯田养军"的理念。唐代将领李靖在编撰《军争》时,多次引用诸葛亮的用兵原则,特别是在论述军需保障和进退决策时,大量采纳了诸葛亮的经验。
宋代军事家更是对诸葛亮的军事思想进行了系统化整理。北宋时期,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详细记载了诸葛亮的多次军事行动,并对其战略战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宋代名将岳飞在组建岳家军时,将诸葛亮的治军方略作为重要参考,特别是在军纪严明和将士培养方面,深受诸葛亮的影响。
元代军事家耶律楚材在总结历代军事经验时,特别强调了诸葛亮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创新。他认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虽然在技术上不够成熟,但其解决军需运输问题的思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元代军队在西征时,就采用了类似的机械运输工具,这种做法直接受到诸葛亮军事思想的启发。
明代军事改革中,诸葛亮的影响更为明显。戚继光在编练新军时,参考了诸葛亮的"伍什连"训练法,强调从小单位开始,逐级培养士兵的战斗能力。明代兵书《练兵实纪》中,多处引用诸葛亮的用兵原则,尤其是在论述军队编制和战术配合时,充分吸收了诸葛亮的经验。
清代军事著作《武备志》对诸葛亮的军事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该书不仅记载了诸葛亮的具体战例,还对其军事理论进行了深入阐释。清代将领左宗棠在西征时,特别重视诸葛亮处理军需补给的方法,在青海、新疆等地设立多处军需补给站,这种做法与诸葛亮的后勤思想一脉相承。
近代军事家也从诸葛亮的军事实践中汲取经验。孙中山在谈到军事建设时,多次引用诸葛亮治军的经验,特别是在强调军队忠诚和纪律方面。蒋百里在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时,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作为重要研究对象,认为其在战略决策和战术运用上的经验,对现代军事建设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军事教育领域,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一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近代军校在讲授战略战术时,常以诸葛亮的实战经验为案例,分析其在用兵方面的得失。特别是在研究山地作战、后勤保障等专题时,诸葛亮的相关经验被视为重要的历史借鉴。
武庙左列第三位,武侯诸葛亮
司马懿只要没跟诸葛亮对线,那基本上都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直到跟诸葛亮对了一次线以后,宁愿当女装大佬也不对线.
孔明灯,木牛流马,诸葛连弩,,,,,这些都是孔明发明的东西,你敢说诸葛亮不是奇才?很多人都相信三国志的说法,这个我不赞同,三国志里刘备压根就没三顾茅庐呢,火烧博望坡都是刘备想出来的办法,三国志里贬低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华,这个说法评书大师袁阔成老先生也说过的,诸葛亮是个不折不扣的奇人,鲁迅先生也说过,孔明智多而进妖,所以说,三国志里有些地方也不可信,我更尊重三国演义的说法,依我看,三国里最聪明的人还得是水镜先生,孔明出山,他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当着刘备的面就说,孔明出山,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已经说出了孔明的未来,说白了以当时的格局来看,孔明虽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也扭转不了灭曹兴汉的局势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诸葛亮是真的有才华的,治理西川现在还有很多办法都是源于诸葛亮当时的办法呢,七擒孟获以后,番邦地区很多东西都是诸葛亮留下的,你能说诸葛亮啥也不是??[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个人看法不喜勿喷,嘴下留德
司马懿也有失误,不过最后他赢了。还是蜀国人口少,也支撑了大规模战争。算算从汶没失败的军事人才也才几个
诸葛亮打的是仁义仗,不会滥杀无辜,不会不择手段,毫无仁义道德的人看来或许有的不太高明。所以诸葛亮是武圣人,圣人就是圣人,打仗也是圣人。
诸葛是全才,练兵一流,就当时三国军队战斗力是蜀军>魏军>吴军的。相同兵力下魏军打不过蜀军。
原来小便也叫李世民[得瑟]
所谓的木牛流马就是后来的独轮车,这种车在狭窄的栈道上能比较方便的运输,比人抬马扛更加的实用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是啊,诸葛武侯岂是浪得虚名的?
按照逻辑分析,诸葛亮的才华远高于司马懿的,这个你要看他俩当时所处的形式,诸葛亮在粮草接济不上的情况下必须要尽快打仗,而司马懿则不然,他不敢和诸葛亮打,他肯定败,所以就是忍着不动,司马懿不缺粮草,能忍很久都不是问题,所以诸葛亮把女人的衣服送给他的时候他都不敢出兵,这就说明诸葛亮比司马懿厉害太多了,同样,诸葛亮摆空城计司马懿没敢进城,后来马谡问过诸葛亮,如果当时是丞相您在城外,你敢不敢进呢?孔明当时回答我肯定杀进去[笑着哭],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也猜到了,但是诸葛亮就凭着一个假人都能把司马懿吓破胆,可见司马懿是多惧怕诸葛亮,如果没有那场大雨,司马懿父子早就命丧葫芦谷了,论军事才能,诸葛亮无愧第一,鲁肃都能排前五之内,周瑜前八都进不去[笑着哭],周瑜用兵破绽太多,如果东吴沿用鲁肃的办法,一直和西蜀结盟,曹魏也够呛能成大器,无奈周瑜不听话,一个劲的要灭掉西蜀,这不就打破了平衡么,曹魏势力大,你不联盟就是找死,三杀诸葛亮未成,自己气死了[笑着哭]
可打顺风局,妥妥c位,逆风局必须不按常理出牌才行
唯一写作失误就是汉代诸葛连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