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最有名的莫过那大槐树,许多人都去寻根,我们也去过。不过大槐树景区虽然营造得庞大而辉煌,但毕竟大多是新东西。而位于县城东北十多公里处霍山南麓的广胜寺,却珍藏了许多久远而宝贵的遗产,不可不去一观。
这广胜寺,是千年古刹,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阿育王塔,是中国境内藏有佛舍利的19座佛塔之一。后几经兴废,唐代宗时敇建广胜寺。从1961年这里就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可见其珍贵性和重要性。
隔着老远就能看见山上有一座高塔,这就是广胜寺三绝之一的“飞虹塔”,也是广胜寺的标志性建筑。此塔始建于明正德十年,楼阁式密宗塔,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47.63米。塔身从下往上收缩,比例协调。远远看去已然气势恢宏,近看更是令人惊叹。绕塔三圈,从各个不同角度拍塔,都非常漂亮。1958年发行的“中国四大名塔”特种邮票,此塔是其中之一。
塔身是砖砌的,但塔身外部以黄、绿、蓝、紫、白五色琉璃构件镶嵌,房屋、神龛、花卉、力士、童子、菩萨……造型生动逼真,颜色更是鲜艳夺目。这些琉璃饰件,把塔身妆点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2018年8月29日,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审核,该建筑被确认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 ”。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是阴天,如果有阳光将这些琉璃构件照得熠熠生辉,更不负“飞虹塔”之名。
广胜寺分为上寺和下寺两处寺庙,各有妙处。飞虹塔所在的山上寺庙是上寺。上寺山门不大,上悬匾额“广胜禅院”是清末“第一良吏”张瑞玑的墨宝。两边的天王造型夸张,不同他处。山门后的垂花门上广胜寺三字是溥仪之弟溥杰所题,门内即是飞虹塔。
塔后是弥陀殿。这是一座结构较为奇特的元代建筑,殿为硫璃屋项,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像,正中是铜铸的阿弥陀佛,两侧泥塑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高达4米,体态轻盈、衣带飘飞,专家称有“十足的宋塑风格”。殿内四周有长长的几排红色木柜。这就是广胜寺三绝之二——稀世孤本 《赵城金藏》原来存放的地方。背后倒坐大肚弥勒佛,造型与平常所见不同。背后的壁画颜色鲜艳,人物生动。
再往里一进院落是大雄宝殿。殿前两棵古柏,据传为唐代贞观年间所植。大殿重建于明代景泰三年。殿中供奉的是华严三圣像。正中释迦牟尼佛像,东为骑狮的文殊菩萨,西为坐象的普贤菩萨,均为明代木雕贴金造像。佛和菩萨都神态安详、衣饰华丽,菩萨坐骑旁有汉人、胡人,都很生动。佛像上方匾额为雍正继位前十年所书。佛龛木雕精致华美,堪称精品。东西两山墙砖台上为当时铸铁十八罗汉像。
大雄宝殿西侧有一座小一些的殿堂,是韦陀殿。单独在此处建韦陀殿,似乎只此一处。我们常看见的韦陀一般都在弥勒佛的背后。传说是韦陀在修建广胜寺的时候立了大功,佛祖专封。殿内有30多平方米明代万历年间的壁画,线条流畅、衣袂飘飘,十分生动。
最后一进院落,北边正殿是毗卢殿,又叫“天中天”殿。重建于明代弘治十年。殿顶脊刹的琉璃构件繁复而富丽。大门的木雕精致华美,是明代木刻艺术的上乘之作。大殿墙壁上有历代碑碣多块,这块李世民的“太宗御制赞”当然最为有名。
大殿内供奉三佛四菩萨。三佛头戴金冠、法相庄严,佛身后的背光精致华丽。中间的毗卢佛脚下有两个小童子,十分可爱。佛前站立观音、普贤、文珠、地藏四大菩萨,也都头戴金冠、衣饰华丽,唇上有蝌蚪形的小胡子,脚下的灵兽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大殿周围的佛龛内供有铁铸的35佛,佛龛雕刻精美。佛龛上方的墙壁上绘有53佛,合称88佛。铁佛中间有个头小一些的供养人,扎着小辫子,十分可爱。北壁墙上则是明代正德八年所绘的十二圆觉菩萨巨幅壁画,祥云缭绕、飞天蹁跹,十分精美。
毗卢殿西侧的配殿是地藏殿,单檐悬山式。殿顶的琉璃饰件也很繁复精美。殿内正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东西两侧供奉十大阎罗王。殿内有一组令人震撼的悬塑造像,内容丰富,技术精湛,为悬塑艺术的精品。东侧原是白衣观音殿,已毁,现在塑了个送子观音,据说香火还很旺。
广胜寺下寺在山脚下。山门本是单檐歇山顶,檐下又有腰檐,据专家说在别处未见。从大梁的结构和手法看,是元代建筑。山门后的前殿在明代重修,也基本保持了元代形制,特别是两次间的平梁下只用了两根大斜梁,像“人”字型,利用杠杆原理,传递屋顶负荷,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孤例。山门和前段内原来的塑像都被毁坏了,现在的均为后来塑的。
后殿又称大佛殿,元代至大二年重修,是这里最大最古老的元代建筑,外观古朴庄重。大殿门上的匾额,字体是虫篆,认了半天才认出来,你猜猜是啥字?大殿内部移柱、减柱更加巧妙,把原本该有的十六根减为六根,看上去大殿十分宽阔。这个殿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梁思成大为赞叹。殿内的泥塑三身佛也是元代留存。
可惜的是,大佛殿四壁原来有300多平方米的元代宫廷画师所绘壁画,场面宏大、色彩典雅,堪与永乐宫的壁画媲美。现在四壁皆白。1928年,壁画被败家子盗卖给美国人,现在陈列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下寺隔壁,是水神庙。霍山下有霍泉,《水经注》中即有记载。水神庙是祭祀霍泉水神明应王的。水神庙的山门就很有意思,从门外看是山门,门下有砖券门洞,从门洞进来,一回头却是个戏台。戏台墙壁正中的砖雕十分精致。
而水神庙最值得一看的是明应王殿。殿堂坐落在高高的月台之上,月台墙面有精美砖雕装饰。月台南面入口处的牌坊下,有元代的石雕小卧狮,模样憨厚可爱。当地有民谣:摸摸狮子头,好运年年有;摸摸狮子尾,顺风又顺水;摸摸狮子嘴,夫妻不拌嘴。小狮子被摸得油光水滑的,成了网红了。
明应王殿建于元延祐六年,在殿里将看到广胜寺的第三绝。大殿四壁,有元代壁画近200平方米,特别是其中南壁东侧的元代戏剧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是研究我国戏剧发展史和舞台艺术的珍贵资料,是“我国古代唯一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壁画孤例”,被誉为广胜寺三绝之一。
殿内四壁的壁画保存得都比较好,颜色鲜艳、图案清晰。从内容上可以分为13幅。大的有明应王祈雨图、降雨图等,小的有侍女烧火图、对弈图、卖鱼图等,内容丰富、人物如生。1998年,《打球图》与上述元代戏剧壁画一同被编入《中国历史》中学教科书。有的壁画太高太远,我从门口摆卖画册的那里拍了几幅,让人很不高兴。那画册实在太贵了,不然我也买一本。
看完三座寺,流连不舍。旁边还有个分水亭也值得一看。霍泉是当地原洪洞、赵城两县的水源,经常为争水大打出手。寺区现在有多块碑文都记载了各级官员解决争水纠纷的事。雍正年间,平阳(临汾旧称)知府刘登庸主持修建了分水亭,把水分成10等分,洪三赵七,中间用石坝隔开。
分水亭两侧建有青砖门楼,各有砖雕对联。南端是:分三分七分隔鉄柱,水清水秀水成银涛;横额:梅花逊雪。借用宋代诗人卢梅坡的 《雪梅》诗中〝梅须逊雪三分白”暗合洪洞南渠三分之意。北端是:分列十柱各正经界,水流万年永观波澜;横额:蕤宾徵变。是用古代乐律十三律中的第七律“蕤宾”来暗合赵城北渠七分之意。你说这分个水也这么有文化,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