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茶
前言4月22日,美方还急切地在一天内三次释放谈判信号,特朗普公开表态目前对华关税过高,只要达成协议,便会大幅度降税;美财长贝森特也呼应称关税战“难以为继”,预计短期内会放缓;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亦透露与中国的谈判正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中国外交部直接10个字明确回应——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如果美方真的想跟中国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从平等、尊重和互惠角度出发,同中方对话。
然而紧接着,美财长贝森特又直言,中美可以谈判,但中方必须先降低关税,而美方不会单方面降税。

4月22日这一天,对于关注中美贸易动态的人来说,可谓是充满了戏剧性。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采访时,一改往日的强硬态度,语气中竟透露出一丝急切与期待。
他明确表示,当前对华145%的关税确实过高,他还信誓旦旦地承诺,只要中美达成协议,美方将大幅度降低对华关税。但这背后,真的只是简单的经济考量吗?
恐怕不然,特朗普一直以来都擅长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有着多重目的,或许是为了安抚国内因贸易战而利益受损的企业和民众,或许是为了在国际舆论场中塑造自己“和平使者”的形象。
几乎在同一时间,美财长贝森特在一次闭门讲话中,向投资者坦言当前中美贸易僵局“难以为继”。他预计,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将会在短时间内放缓。
他的这番言论,无疑给紧张的贸易局势注入了一剂“缓和剂”,让投资者们看到了贸易战结束的曙光,也使得股市在当天有了明显的上扬,仿佛市场的信心一下子被重新点燃。

面对美方看似诚意满满的谈判信号,中国外交部迅速做出回应。
4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以坚定而有力的语气表明中方态度:“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这简短的十个字,却如同洪钟大吕,展现出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和对平等谈判的真诚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更是中国对美方多年来贸易霸凌行径的有力回击,表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不会被轻易胁迫,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任何挑战。
美方在收到中方答复后,却迅速露出了真面目。美财长贝森特在得知中方态度后,态度急转直下,要求中方必须先降低对美关税,才肯进行谈判,并且明确表示美方不会单方面降税。

这一转变,犹如一记突如其来的耳光,打在了那些对美方抱有幻想的人脸上。前一天还在释放缓和信号,试图营造友好谈判氛围的美方,此刻却露出了强硬和无理的本质,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让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诚信产生了严重质疑。
从美方的这一系列操作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谓的谈判诚意不过是一场闹剧。特朗普此前的降税承诺,更像是一种政治手段,试图通过制造谈判的假象,来逼迫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做出单方面的让步。
而贝森特的变脸,则进一步暴露了美方的霸权思维,他们不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国进行谈判,而是妄图继续通过施压和讹诈,让中国屈服于他们的不合理要求。

美国经济在贸易战的阴云下,已然是千疮百孔,这也是美方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自贸易战打响以来,美国股市便陷入了长期的震荡下行通道。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这三大美股指数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不断向下拉扯。
大量投资者对市场前景失去信心,纷纷抛售股票,致使股市市值大幅蒸发,许多企业的股价跌至近年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汇率市场和债券市场也未能幸免,陷入了一片混乱。
美元汇率波动频繁,时而大幅升值,时而又急剧贬值,让全球投资者无所适从;债券市场收益率也大幅波动,投资者的财富在这场波动中不断缩水。
贸易战对美国工业生产的冲击,更是让美国制造业企业叫苦不迭。美国汽车协会致信白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对中国汽车加税,美国汽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汽车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许多都依赖从中国进口,加税导致零部件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一些小型汽车企业甚至面临停工的危机,大量工人面临失业的风险。据统计,美国汽车行业因贸易战,已经有数十万人面临失业风险,这不仅影响了工人的生计,也给美国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
而在农业领域,美国更是遭受了沉重打击。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占据了美国约一半大豆的出口额。
失去中国订单后,美国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堆积如山,价格暴跌。美国农民们望着仓库里积压的农产品,欲哭无泪。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生产,本指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却没想到贸易战让他们血本无归。
许多农民不得不削减种植面积,甚至放弃农业生产,转而寻找其他生计。美国农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贸易战以来,美国农业收入大幅下降,许多农场主陷入了债务困境。

除了经济因素,美方态度转变背后还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目的。
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其一举一动都受到政治利益的驱使。在他看来,营造“美方主导”的假象,能够在国内塑造出自己强硬的领导人形象,从而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他试图通过在贸易谈判中表现出强硬的姿态,让国内民众相信他在为美国的利益而努力,是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领导人。
特朗普的这种做法,也是为了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讹诈,他试图通过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强硬态度,向其他国家传递一个信号:美国是世界的主导者,任何国家都必须服从美国的意志。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中占据上风,获取更多的利益。然而,他的这种做法却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让全球经济陷入了不稳定的状态。

面对美方毫无诚意的要求,中方的立场如巍峨高山,坚定不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多次强调,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谈,大门敞开,但必须基于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原则;打,奉陪到底,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应对任何挑战。
在实际行动上,中方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反制措施,让美方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自1月中旬起,中国停止预约采购美国产大豆和玉米,狠狠地砸在了美国农业的要害部位。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忧心忡忡,他深知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大豆产业的重要性,失去中国订单,美国大豆将面临滞销的困境,无数美国豆农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威胁。
而与此同时,中国增加了从巴西等国的采购,确保了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中美贸易战的走向,这关键的决策权,似乎掌握在美方手中。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若美方能够摒弃霸权思维,以平等、尊重和互惠为基石,与中国展开真诚的谈判,那么贸易战的阴霾或许有望早日消散,中美双方达成贸易协议也并非毫无可能。
但美国国内政治局势也不容乐观,执政的共和党与在野的民主党之间矛盾冲突不断,这种国内政治环境,无疑给中美贸易谈判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但无论结果如何,反正中国不惧美国,要打便来!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5-04-23 《美媒放风: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削减幅度可能超过一半》
新民晚报 2025-04-24 《特朗普欲对华降关税,改改改,啥情况?》
吴晓波频道 2025-04-24 《对华关税或降至50%,“关税闹剧”出现转折点》
京报网 2025-04-23 《特朗普对华关税“松口”,背后藏着这些小心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