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孟婵,宋哲宗的正宫皇后,父亲孟彦弼出身平平,但祖父孟元曾是开封府三衙禁军中步军都虞候。孟婵出身大家,温柔贤淑,十六岁那年被当时垂帘听政的高氏向太后一起看中,认为她是百余家少女里当皇后的最佳人选。有了她们的支持,孟婵很快就坐上了皇后的位置。然而,深宫生活并没有想的那么幸福,孟婵唯一的女儿幼年病逝,而她两废两立,因祸得福。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元祐七年,赵旭亲政且到了成家的年龄,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准备从朝廷臣子的数位千金中挑选。对比了一圈,两人都瞧着孟彦弼家的孟婵不错,便召她进宫特意教她宫廷礼仪。孟婵性情温婉,聪明伶俐,没用多久便学会了皇宫的规矩,娴熟自如,优雅大方。孟婵的表现把两位太后高兴的不得了,当即下令立她为皇后。
孟婵深得太后喜爱,但准丈夫宋哲宗还没有认可。自他继位以来,高氏垂帘听政,执掌着朝政大权,所有的事都需要由她定夺,包括宋哲宗的婚姻。高氏态度坚定,皇后之位非孟婵不可,没办法,宋哲宗只能接受,即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因此,宋哲宗一开始就不喜欢孟婵。
高氏勤俭节约,号称史上最节约的太后,不光是自己,她也提倡所有人。不过,向来节俭的高氏在孙子结婚这件事上极力要办的豪华一点,可见高氏对孟婵多么满意。婚事敲定后,高氏亲自召来翰林学士,要求他起草致词。典礼日期经过大量的查阅比对后,确定在五月十六。典礼奢侈大气,锣鼓喧天,琴瑟和鸣,孟氏被册封为皇后。
宫禁邃,嫔妃并御侍,穜稑献君王
当时的宋朝封建迷信,赵煦大喜之日道教有说法,天地交合,新婚夫妻不能同居,不然福寿倶损。被安排的婚事赵煦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结果结了婚还不能闹洞房。郁闷的他掀开盖头,见面前的孟婵并非想象中的出众,心里顿时失望,当场就给这段婚姻判了死刑。
赵煦对孟婵本就无感,之后更是故意冷落。一次,赵煦去南郊祭拜,行驶到一半,突然出现十几辆宫人专坐的牛车,而且看到皇上的仪仗也不知退让。当时的卤薄使是苏轼,见此情形,他立马上前查看,结果牛车里是皇后和太后的女儿。
换作一般人,苏轼必然要治他个罪名,可眼前的人是皇后,他只好陪着笑脸回去禀告赵煦。赵煦心里很是不满,都说这孟婵贤惠,怎么连规矩都不懂,胆敢于皇帝抢道。正在气头的赵煦当场就下了奏疏送到高太后那里。
虽然高太后第二天就开始整顿仪卫,但赵煦与孟婵之间也有了间隙,在他看来,孟婵仪仗太后的宠爱,无视皇帝的存在,而在孟婵心里,皇帝在宫里不爱见自己,宫外也不给自己一点面子。
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孟婵的皇后生涯枯燥无味,没有得到过夫君宠爱的她,好在还有个女儿。虽然夫妻关系冷淡,但碍于太后那边的压力,两人生下来女儿且唯一一个孩子。女儿在世的两年多,值得孟婵用一生去怀念。
元佑八年,是孟婵入宫的第二年,在太后得催促年,孟婵生下了福庆公主,只可惜,孩子的父亲很少来陪伴她。绍圣三年,还未满三岁的公主突然得了一场病,宫里宫外请来很多名医都对此束手无策。女儿生病,孟婵心里很是着急,数日看不到好转的她只好把注意力放在江湖道士身上。孟婵的姐姐医术精湛,在得知孩子生病后,打听到一个道士会用符咒看病,且非常灵验。
于是,姐姐在道士那里求了符咒并带进宫要为公主看病。在宫里搞迷信是禁忌,可想到生病的女儿,孟婵也只能豁出去。这天,孟婵得知宋哲宗过来看女儿,担心事情败露皇帝怪罪,她思索再三后决定主动说明。了解完前因后果,宋哲宗没有多说,还表示这种办法可以一试。父母爱惜孩子,乃人之常情。但孟婵担心皇帝怪罪,还是当面烧掉了符咒。
原以为皇帝同意就能治好小公主,可最后还是去世了。孟婵悲痛万分,情急之下在后宫摆起了祭坛,而这举动没先惊动皇帝,反而招来了刘贵妃。刘贵妃对孟婵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见皇后带头违反宫规,急忙跑去皇帝那里告状,故意煽风点火挑拨两人的关系。
刘贵妃是皇帝的心头爱,经不住挑拨,他便拿出了自己皇帝的威严,声称要加罪于皇后。就这样,皇帝把皇后及其身边所有的人都抓了起来,随后让董敦逸挨个审查。古代的刑罚残忍至极,轻则断骨,重则丧命,董敦逸看到宫女太监血肉模糊,就知道是屈打成招,真相也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董敦逸心里很清楚,要在短时间内查明真相,绝对是不可能的。
董敦逸迟迟不回禀,宰辅等人见状立马朝他施压,又是恐吓又是威胁,董敦逸怕把自己牵扯进去,权衡之下开始动摇原先的立场,把伪造出来的供词拿给了皇帝看。
经人设计的供词自然是对孟婵不利的,更何况上面提及孟婵诅咒皇帝的言词。宋哲宗不顾夫妻之情,下令废除孟婵,终生不得踏出瑶华宫半步,而孟婵从皇后一下转变为道姑,法号“冲真”。
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赵佶为宋徽宗,由向太后辅佐。宋哲宗在位时,是向太后与太皇太后举荐的孟婵,所以,宋徽宗一上位,向太后就下令要以皇后礼仪接回孟婵。不过,孟婵此次回来身份不同,在她走之前,皇后之位由刘贵妃接手,她再回来只能以元祐皇后的身份。刘贵妃和孟婵都是宋哲宗的妃子,按辈分是宋徽宗的嫂子,所以更不能称作太后。
向太后去世后,宋徽宗改为“崇宁”,结果此令一出,朝臣官吏纷纷上书,要求废除孟婵的新位号,宋徽宗虽是皇帝,但不得不参考朝臣的意见如果是一个两个还好,可这么多人都反对,他就必须得听进去。可是,他没想到,刘皇后才是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孟婵再次被废,如第一次一样回到了瑶华宫,法号“妙静”。
孟婵所住的瑶华宫,其实就是几间小破屋围成的院子,荒草丛生,凄凉悲怆。曾经风光辉煌的一国之母竟沦落到这般田地,然而,她传奇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孟婵这一走,再回来就是二十五年后。靖康二年,北宋都城被金兵占领,带走了皇宫里所有的成员,张邦昌称帝后北上,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战争过后的北宋混乱不堪,鉴于张邦昌没有足够的号召力,臣子吕好问便想到了曾经的皇后孟婵。此时的孟婵在宫外住了二十多年,被赶出皇宫的同时也被除了名,所以,金兵入侵时她正好躲过这场动乱。
孟婵身份特殊,是当时汴京城里唯一跟皇室有关的人,尽管连废两次,但还可以有立的机会。因此张邦昌采纳了吕好问的意见,派人到城外把孟婵接了回来,宋朝的旧臣称孟婵为皇后,同时请她辅佐新帝,垂帘听政。
孟婵回来后,四处寻找北宋皇室的幸存者,其中也包括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好在,孟婵打听到他,还将他安全带进皇宫。就这样,赵构成为南宋的宋高宗。赵构继位,孟婵不再垂帘听政,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宋高宗将孟婵尊为隆祐太后,待她如生母一般。孟婵生病时,他还亲自到床前照料。
1131年,五十九岁的孟婵去世,听闻这个消息,宋高宗悲痛万分,下令以最高礼仪厚葬,赐谥号为“昭慈献烈皇后”。之后,他又觉得这个谥号平平无奇,便重新改为“昭慈圣献皇后”。
孟婵此生不争不抢,不贪恋权力,算得上一位贤后。得知赵氏一族被金兵带着北上,而自己奇迹般地得以保全,孟婵下意识的想到自己的福庆公主,随之感叹道:“我能幸免于难,都是因为我的女儿,她才是是我的救星。”
结语:
同时被两位太后看中,礼仪规制由太后亲自指导,进宫就是后宫之主,至高无上的地位,锦衣玉食的生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是多少女子做梦都想得到的,然而,只有她才知道这光鲜的背后有多坎坷,作为皇后皇帝的妻子,随时都要面对各种斗争,且看不到尽头。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相貌气质倶在的妃子比比皆是,可在这一堆女子中获得恩宠独善其身的寥寥无几,后宫女人的命运不可预料,所以,平平淡淡才显得尤为可贵。孟婵没帝王的宠爱,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但终究是幸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