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试婚宫女”,侍寝后令他终身怀念,却在多年后骂死她儿子

霜色幻想 2022-10-26 15:08:53

“七旬忽我逮,百岁任他期。幻景途惊速,故人不遗。”这首诗就是乾隆用来纪念这位曾经的试婚宫女,也就是哲悯皇贵妃。乾隆七十岁那一年,哲悯皇贵妃逝世,乾隆悲痛不已,为了纪念她而做此诗。

虽说身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是从乾隆对哲悯皇贵妃的态度上可以看出,这位曾经的试婚宫女如今也是备受宠爱的。原本封建王朝中,身份低微的试婚宫女是不受尊崇的,但从乾隆对已逝的哲悯皇贵妃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例外,毕竟凡事无绝对,在乾隆眼里,即便是试婚女子,仍然令他难舍难忘。

01什么是试婚?

试婚其实是在皇宫贵族经常出现的现象,寻常百姓是没有这个试验的权利的。试婚,就是先试验再结婚,而被试验的宫女就是别人婚姻的牺牲品,没有自己的权利,只能为别人服务。可见,试婚制度对于这部分女子来说是悲哀的,但是她们也无从选择。

一般是由长辈帮助找一些身份低微的宫女作为试婚的宫女,有些宫女认为一旦被选中是悲哀的开始,也有一些宫女认为,这是自己接触王公贵族的最近的一次机会。如果有幸被贵族喜爱,那么自己就有了翻身的机会。

那么被选中的宫女要做些什么呢?古代贵族向来重视子嗣繁衍的事情,为了确保他们能够完成繁衍下一代的任务,就需要为他们上特殊的一课,而试婚宫女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这些王公贵族正式成人。

所以,当皇子们到了要成婚的年纪,长辈提前为他们安排一个宫女,教会他们熟悉房事。一则是为了保证王公贵族能够繁衍后代,二则也是为了皇家的脸面,要是在成婚当天闹出笑话,就不好了。

有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太子司马衷生性愚笨,对于男女之事一窍不通,到了成婚的年纪,这可怎办,于是皇帝为他特意安排了一名试婚的宫女——谢玖。在谢玖的教导下,司马衷有了第一个孩子,而谢玖也从宫女跃身成为皇妃。

但是她的功劳并没有得到皇室家族的感恩,首先谢玖成为皇妃,第一时间就遭到了皇后的妒忌,没有地位和靠山的谢玖很快就成为牺牲品。

02从试婚宫女到哲悯皇贵妃

同样身为试婚宫女的富察氏,她和谢玖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境遇。试婚制度一直流传到清朝,当时雍正帝的皇四子弘历同样到了成婚的年纪,皇上为弘历找到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富察氏,也就是后来的哲悯皇贵妃。

富察氏很早就在宫中生活,虽为侍从,但是却有着敦厚持重的人品,贤良谨慎的内心为她在宫中立下了贤明的名声。因为其优秀的品质,被雍正帝命为试婚格格。

富察氏成为了弘历的第一个女人,三年之后,为弘历诞育了第一个儿子—永璜。据史料记载,富察氏一共陪伴了弘历十年之久,虽然也深受弘历的宠爱,但是遗憾的是,这位试婚格格没能等到正式入住皇宫的日子。在弘历即将即位的那一年,富察氏先一步离开了人世,终其一生,也没能真正的享受到妃子的待遇。

虽然最后没能颐养天年,但是相较于历史上其他的试婚宫女来说,富察氏的命运已经十分好了,她并没有被皇室冷落,反而备受宠爱,进没进宫对于她来说可能也不重要了。乾隆后期为了缅怀她,做了很多诗篇,就连哲悯皇贵妃的名号,都是在她死后追封的。可见乾隆对她的喜爱至深。

03长子永璜命运不济

虽然乾隆对哲悯皇贵妃甚是喜爱,但是却没能爱屋及乌,哲悯皇贵妃为他生的第一个儿子永璜就没能得到乾隆的疼爱。

乾隆十三年的时候,乾隆南巡,恰逢孝贤纯皇后驾崩,永璜身为皇上的大阿哥,理当迎亲守丧,但是在丧礼举行的过程中,永璜的神情不够悲伤,这一表现被乾隆皇帝发现,皇帝认为永璜的做法不成体统,于是训斥了他。事后,乾隆甚至有意无意的暗示永璜,他会被踢出立储的名单之中。

当时20岁的永璜,面对自己父亲突如其来的训斥很是郁闷,逝者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想要永璜表现出特别的难过也是强人所难,乾隆帝的一系列做法叫人摸不清头脑,年轻的永璜更是心里压力巨大,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继承大统的资格,整日郁郁寡欢,三年后,便去世了。

永璜的死对于乾隆来说也是巨大的打击,皇上为永璜提挽词:“早知今日吾丧汝,严训何须望汝成。”言辞之中可以读到乾隆帝为失去儿子而生的悲痛之情,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乾隆再怎么后悔当初的做法也于事无补了。

04总结

试婚制度是古代封建王朝体制下的糟粕,女性的地位更是不值一提,为了保证皇家的生育,女子随时都是服务于皇家的工具。富察氏能够成为哲悯皇贵妃虽说是幸运的,但是也要认识到,那是哲悯没有活到那么久,如果哲悯皇贵妃是在世时被封的,她的命运还会如此吗?追封死人不过是为了彰显活人的气量,乾隆帝之所以这么做不代表多么喜爱她,反而是想告诉后人,自己不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永璜是她和皇帝的第一个儿子,虽说不是嫡出,但是对于皇位的继承人来说,也是极具威胁性的,如果子凭母贵,哲悯皇贵妃还在世,因为永璜的关系,哲悯还会这么受宠吗?从乾隆训斥永璜一事上可以看出,乾隆对永璜没什么宠爱之情,或者说,他爱护孝贤纯皇后要比哲悯皇贵妃要深,才会在一件小事上大动干戈。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