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9日,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发布了一份114页的报告。
内容是关于中美战略研究。
这份114页的报告,表面上看一份厚重的学术论文,实则是美国对华战略焦虑的“体检报告”。
就像医生给人做全身检查,却执着于某个主观臆断的症状。
报告的核心论调,一直在确认偏误:
先预设“中国军事威胁”,然后再去找证据支持它。
这种思维模式,非常讽刺。
美国的老套路当中国GDP从2000年的1.21万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7.7万亿美元时;
当中国的5G基站数量,超过全球总量80%。
当中国的高铁里程,达到4.2万公里时。
美国焦虑也在不断攀升。
这份114页的报告,与其说是战略研究,不如说是一份“自我安慰书”。
其实,美国在重复一个老套路: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随即渲染导弹差距;
19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美国又炒作威胁论;
现在,中国建造航母,就是威胁海上通道;
发展太空技术,就是要军事对抗;
提出“一带一路”,就是扩张野心。
这种论调,是把对手的每一步正常发展,都戴上有色眼镜来解读。
要知道,中国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仅1.7%,而美国则高达3.5%。
中国周边有23个邻国,保持适度军事实力本是正常需求。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时。
整个国家的GDP,还不及今天的一个中等省份。
而200年后,当中国的GDP达到美国的77%时,美国却开始警惕起“威胁”。
1950年的“杜鲁门备忘录”。
当年,美国也是通过一份充满偏见的战略报告,为其亚太军事存在制造理论基础。
如今,这种剧本在重演。
一个月结束战争?报告表示:
一个月之内,美国经济会全面崩盘,一旦中美开战,美国弹药可能只够支撑三、四周。
1914年,欧洲各国预测:
“圣诞节前战争就会结束”。
结果一打就是四年。
1941年,日本军方认为“三个月拿下东南亚”,结果惨烈地拖了四年。
这种轻率的战争时间预测,往往是战略误判的开始。
看看历史数据:
越南战争持续了20年,阿富汗战争持续了20年。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延续了18年。
即便是,实力悬殊的局部冲突,也很少能在一个月内结束。
更何况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拥有庞大的工业基础和动员能力。
这份报告的真实意图,更像是为军费预算“铺路”。
2024财年,美国国防预算已达8860亿美元,比2023年增加3.2%。
渲染威胁,似乎成了要求更多军费的“标准句式”。
从更深层次看:
这种对华认知的偏差,是美国一些政客的“零和思维”。
他们似乎无法接受,一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大国,也能发展繁荣,这种心态恰恰是国际关系中最危险的。
中国工业基础从工业基础看,中国的优势就像一台“永动机”。
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4万亿元,相当于美国的1.7倍。
一个背后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另一个却在“节省体力”。
美国的弹药储备困境,并非空穴来风。
以俄乌战争为例,基辅每月消耗约9万发155毫米炮弹,而美国年产能仅15万发。
中国,仅一个工业园区的年产能,就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具体来看,中国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0倍以上
机床产量占全球45%,造船产能占全球47%。
这种产业优势,一旦转向军工生产,就会形成惊人的战争潜力。
就像二战时期的美国一样,强大的工业体系是持久战的根本保证。
在科技领域,中国的进步更是惊人。
量子计算机处理器“祖冲之号”,突破1000量子比特。
高超音速武器实现多次成功试验,AI芯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北斗导航系统全球覆盖。
反观美国经济:
国债超过34万亿美元,制造业空心化严重。
供应链过度依赖外国,金融体系高度杠杆。
一旦爆发冲突,这些问题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反应。
正如报告所说,美国可能连一个月都撑不住。
1941年,日本虽然有庞大的海军,但工业基础薄弱,结果在持久战中逐渐耗尽资源。
今天的美国。
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后院却充满隐患。
现代战争,不只是军队较量,更是综合国力比拼。
中国的优势不在于能打多快的仗,而在于能打多久的仗。
这种工业和科技实力的积累,才是真正的战略威慑。
中国以35%的全球工业产值占比,独占鳌头;
而美国和欧盟加起来的31%,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当时"日不落帝国"的工业产值占全球40%,现在这个角色已经转移到了中国。
中国,每年12亿吨钢铁产能。
而美国的8000万吨和欧盟的1.2亿吨加起来,却只像一条涓涓细流。
即便把美欧产能,全部加在一起。
也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季度产量。
战场上的弹药消耗,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
美国全力生产一个月的155毫米炮弹,仅3万枚,甚至不够俄乌战场一天的消耗。
这种窘境,让人回想起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的补给危机。
当时盟军因弹药短缺,一度被迫减少炮击频率。
而今天的差距更大。
中国,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机床产业。
还掌握了从原材料到成品完整产业链,可以持续不断地输出各类军需物资。
相比之下,美国的军工生产就像一个“断臂的巨人”。
虽有先进技术,但产能严重不足。
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的“一个月论”。
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对这种产业差距的无奈认知。
中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就像一座看不见的长城,成为了最可靠的战略屏障。
看到成绩,也要正视差距军事实力积累,是一个漫长过程。
美国经过二战、冷战,用了近80年打造了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事体系。
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化军队建设起步较晚。
美国拥有11艘航母的庞大舰队。
每个航母战斗群,配5-6艘驱逐舰、2-3艘巡洋舰,还有多艘核潜艇。
这种体系化的作战能力,是经过多年积累和实战检验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3艘航母虽然技术先进,但在数量和作战经验上还有差距。
美国70艘驱逐舰,中国只有50艘。
美国全球800多个海外基地,中国仅1个吉布提基地。
五代机方面,美军900多架F-35。
中国200多架歼-20/歼-35。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正视差距。
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但超过世界一流军事强国仍需要时间和耐心。
保持这种清醒认识,对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中美两国,早已紧密相连除此之外,军事同盟的威力不容忽视。
纵观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最终胜利的都是联盟一方。
在二战中,美国联合英国、苏联等盟国,最终战胜了德国、日本的轴心国同盟。
我们一起看看数据:
北约28国军费,加起来超过1万亿美元;
日本有4艘直升机航母和50艘主力战舰;
澳大利亚正在建造核潜艇,计划投入1000亿美元;
这些盟国,一共有3000多架先进战机。
但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1930年,军备竞赛,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超过6000万人死亡。
冷战时的古巴导弹危机,差点让世界陷入核战争的深渊。
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的114页报告。
与其说是军事分析,不如说是一种政治表态。
这让人想起,冷战时期的“苏联威胁论”。
当年,美国同样用大量报告来夸大苏联威胁,结果导致了持续40年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双方大量资源。
而且,从经济角度看,中美两国的贸易额已超过7500亿美元,相互依存度极高。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产业链深度融合。
两留学生交流超过40万人,文化交流项目数千个。
1972年,尼克松访华破冰。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日内瓦会晤缓解了美苏紧张关系。
这些都证明,对话合作比对抗更有建设性。
在全球化时代,中美两个大国的命运早已紧密相连。
与其沉迷于战争假设,不如思考如何双赢。
把对方简单地贴上“威胁”的标签,只会导致误判和对抗。
对谁都没有好处。
正如基辛格在生前反复强调的:
中美两国,应该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再哭穷也没用,美国佬战略收缩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