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甘木史话。
恳请各位老铁在阅读前,点赞加关注,既是对笔者辛苦写作的支持,又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
不知道各位老铁是不是和笔者一样,对三国故事那么感兴趣。经常在茶余饭后,和大家一起侃一些三国的故事。
但有好多朋友往往把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的故事,当成了真实的历史。其实,要是想真正了解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还是《三国志》更可信,二者区别还是很大的。
下面,就给各位老铁唠唠《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
首先,咱一定得整明白,《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那可是俩不一样的玩意儿。
先唠唠《三国志》,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史书!
这书一共 65 卷,《魏书》30 卷、《蜀书》15 卷、《吴书》20 卷。它详细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也就是从群雄纷争到天下慢慢走向统一的这段历史。
这书牛就牛在史料真实可靠,因为《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曾经在三国时期的蜀国当过官,对那段历史有亲身经历和了解。
就比如说《隆中对》和《出师表》,这都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篇目,就是从《三国志》里节选出来的。这里面的诸葛亮那真是智慧的化身,刘备对他也是毕恭毕敬,三顾茅庐请他出山。
从《三国志》里咱能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诸葛亮,他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记载。
而且《三国志》里对曹操、孙权等人物的描写也都是基于历史事实,不偏不倚,该咋写咋写。
还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陈寿在写作《三国志》的时候,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就陈寿本人来说,在当时的蜀汉政权里当过官员,而且他的父亲本身就是蜀汉的官员。
当年,陈寿的父亲在马谡手下当参军,失街亭后,马谡被诸葛亮挥泪给斩了,而作为参军的陈寿父亲,也没能躲过这一劫,被处以“髡刑”,就是把他的头发胡子都剃掉,然后赶出军营。
这在当时属于“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一种处罚。陈寿父亲受了髡刑之后,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后来才有了陈寿。陈寿后来也到蜀汉朝廷供职。
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在父亲受到极度羞辱之后,陈寿应该对诸葛亮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仇恨,但我们看陈寿的《三国志》,但里面对诸葛亮的记述,人物形象是有血有肉,丝毫没有贬低诸葛亮的功绩,这对于一个私人修史的作者来说,能够抛弃前嫌,客观写作,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事。
有人会说,陈寿在蜀汉当差,是不是怕受到报复,才会这样写的呢?
从这个问题的答案来看,更能说明陈寿写作的客观性。因为陈寿着手写作《三国志》的时候,是公元280年,距离蜀汉政权灭亡已经过去了17年,三国已经归晋。这个时候,陈寿已48岁,身份已经是晋朝的大臣了,根本不存在害怕被报复的问题。
陈寿父亲被诸葛亮处以髡刑这事,要说对陈寿没有造成心里阴影,也是不客观的。因为陈寿在整个《三国志》里,没有一处提及他的父亲,而有关三国的历史,又没有太多的史料可以借鉴,所以,即使陈寿因写作《三国志》而留名千古,但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他父亲的名字。
再瞅瞅《三国演义》,那可是长篇历史通俗小说,作者罗贯中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他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元代的《三国志评话》以及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加工创作而成了《三国演义》。
这书里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像啥“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那都是咱耳熟能详的故事。
但咱得知道,这里面有些情节那是罗贯中虚构的。比如说“草船借箭”,在历史上确实有类似的事件,但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就把这事儿安到了他头上。
还有“空城计”,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是罗贯中为了塑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编造出来的。这就是小说和史书的区别,小说为了好看,可以进行艺术虚构,而史书得尊重历史事实。
从文学体裁上看,《三国志》是国别体史书,按照魏、蜀、吴三个国家分别来写。而《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有回目,像“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这种对仗工整的回目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语言风格上,《三国志》的语言严谨、古朴,用词准确简洁,就是老老实实地把历史事件和人物写出来。而《三国演义》的语言就生动多了,大量使用成语、典故、歇后语等修辞手法,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都是从《三国演义》里传出来的。它的语言更接近老百姓的口味,所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总的来说,《三国志》是了解三国历史的重要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经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咱要是想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那就得看《三国志》;要是想图个乐子,看个精彩的故事,那《三国演义》绝对是不二之选。
但咱可千万别把《三国演义》里的故事都当成真事儿,不然可就闹笑话了!
咱对历史也得有个正确的认识,别整岔劈了!
你说对吗?欢迎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