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飞机制造市场,一直以来几乎是被波音和空客两大巨头垄断着的,尤其美国的波音公司曾经一直处于全球霸主的地位。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波音已经严重衰落,市值仅为空客的三分之一,较2019年暴跌66%,飞机交付量也远远落后于空客,经营上更是连续六年亏损,压力山大。

波音过去六年的经营业绩如下:
2019年:营收765.59亿美元,亏损6.36亿美元。
2020年:营收581.58亿美元,亏损119.41亿美元。
2021年:营收622.86亿美元,亏损42.9亿美元。
2022年:营收666.08亿美元,亏损50.53亿美元。
2023年:营收777.94亿美元,亏损22.42亿美元。
2024年:营收665.17亿美元,亏损118.29亿美元。
可以看到,六年时间,波音合计亏损高达359.91亿美元,也创下了成立108年来的最大亏损记录,经营压力非常之大。
要知道,2018年处于巅峰时期的波音,实现营收1011.27亿美元,盈利104.6亿美元,并连续七年成为全球飞机交付数量最多的企业。
六年过后,波音2024年的营收仅为2018年的66%,短短六年也见证了一个传奇企业的衰落。
波音命运的转折点正是出现在2018年和2019年,印尼狮子航空和埃塞航空先后发生重大空难,共计造成346人遇难,失事飞机均为波音737MAX型客机,一时间波音飞机的安全性遭到了质疑,名誉也受到暴击。

随后几年,波音不仅没有保证飞机安全性重拾口碑,而是接二连三继续发生多起事故,波音飞机频频爆出各种故障问题,这直接击垮了波音多年来建立的品牌口碑,加之内部管理混乱引发的员工罢工等问题,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波音公司坠入万丈深渊。
总结来说,波音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企业文化跑偏。
曾经的波音公司是工匠文化主导的,一切以飞机质量和安全性为中心开展工作,而后期的波音则转向利润文化主导,企业文化的改变注定波音再也生产不出跟原来质量一样好的飞机来。

二是企业战略跑偏。
曾经的波音公司生产制造是其最核心的业务,但在美国制造业外迁的大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波音也将大量核心零部件生产业务进行外包,这就使得产品质量无法把控,无数个小的问题堆积到一起,就酿成了大错。
三是政府监管缺失。
作为航空安全监管单位,美联邦航空管理局为了节省经费,将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开展。
这就意味着一架飞机质量是否过关、安不安全都是波音自己说了算,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这样的机制下等于监管是缺失的,出问题也就习以为常了。
波音衰落至此,要想打翻身仗难度非常之大,不过这也给了中国商飞更多的机遇,只要国产大飞机秉持工匠精神保证质量和安全性,相信终有一天中国制造的飞机能够赶超波音,在世界舞台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中国飞机制造业崛起!中国制造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