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海涛(潜能训练导师)
0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释义】
世间万物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相状(包括人的外貌、物体的形态、思想的观念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虚幻不实的,是暂时存在且不断变化的。当我们能够超越这些表象,看到它们背后的无相之实,即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空性,那么就能见到宇宙万物的本质——如来(佛性、真理)。
【感悟】
我们往往被各种外在的相所迷惑,追求名利、权势、美貌等,却忽略了这些背后的无常与空性。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法,我们逐渐学会放下执着,认识到一切外在的相都是短暂的,不可长久依赖。当我们能够超越这些表面的相,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境界,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提升,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我们应珍惜当下,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变化。
02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释义】
在修行过程中,应当让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不停留在任何固定的观念或情感上,这样才能生出清净无染的智慧之心。这里的“住”指的是心念的停留、执着,“生其心”则是指生出清净的、不被污染的智慧及慈悲心和菩提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为不住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而又净念相继,念念相续,思维以种种方法广度众生。
【感悟】
我们的心念总是不断地在变化,时而欢喜,时而忧愁,时而执着,时而放下。这种心念的波动,往往使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也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
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则是保持内心的空灵与自由,不让任何事物成为心灵的羁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敏锐地感知世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从而生出真正的智慧和慈悲。这种境界,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高度要求,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只有放下执着,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只有内心清净,才能生出无限的智慧与慈悲。
03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释义】
无论是过去的心念、现在的心念还是未来的心念,都是无法完全把握和固定的。因为时间在不断流逝,心念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任何试图抓住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心念都是徒劳的。
【感悟】
不要过分沉溺于过去的回忆中无法自拔,也不要过分忧虑未来的未知变数。
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同时,要学会放下对心念的执着和追求。
只有当我们真正接受并理解这一点时,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种境界,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深刻领悟,也是对生命本质的透彻洞察。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永恒和不变,而在于珍惜每一个瞬间、体验每一个过程、感受每一份情感。
04
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即非菩萨。
【释义】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存有自我相、人相、众生相以及寿者相,那么他就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应当具备无我、无分别、无执着的智慧,以平等无差别的悲心去关爱和利益一切众生。
1、我相:指的是执着于自我存在的观念,即将自己视为一个固定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在佛教中,这种观念被认为是造成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之一。菩萨在修行过程中,需要逐渐破除“我执”,认识到自我并非永恒不变,而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灭的,从而达到无我的境界。
2、人相:这里的人相,不仅仅是指人类的形象或身份,更广泛地指的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包括人类、动物等)的分别和执着。菩萨应当超越对个体生命的狭隘认知,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生分别心。如果菩萨仍然执着于“人相”,即区分“我”与“他人”,那么就难以真正利益一切众生。
3、众生相:众生相是指对众生种种形态、种类、性格、善恶等的分别和执着。在佛教看来,众生虽然形态各异,但本质上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灭的,都具有佛性。菩萨超越对众生相的执着,以平等无差别的悲心去关爱和利益一切众生。
4、寿者相:寿者相指的是对生命长短、生死轮回的执着和忧虑。佛教认为,生命是短暂的,且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菩萨不被生死所困,不为寿命长短而忧虑,而是专注于修行和利益众生的事业上。
【感悟】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菩萨道的精髓,即无我、无执、无分别的修行境界。在佛教中,菩萨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他们致力于救度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菩萨必须首先超越自我,消除内心的偏见与执着。
我们往往被各种身份、角色和观念所束缚,难以做到真正的无我。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不仅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格局,也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学习菩萨道的精神,就是要学会放下自我,超越一切相对的观念。我们要以平等、慈悲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不执着于任何外在的相状和内在的执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束缚,获得内心的自由与平静,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
05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释义】
世间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有为法),都像是梦幻一般虚幻不实,如同泡影般容易破灭,也像清晨的露水一样短暂,或是闪电般一闪即逝。我们应当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世间万物。
【感悟】
这句话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与虚幻。在佛教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消逝着。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执着于任何事物或观念,而应该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它们。
这种超然的心态并不是消极避世或逃避现实,而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领悟。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不要过分忧虑过去或未来。同时,我们要有智慧地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和挑战,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它们。
我们往往会被各种欲望和执念所困扰,难以摆脱对名利、地位、财富等外在事物的追求。然而,这些外在的事物都是短暂而虚幻的,它们无法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只有当我们超越这些执念和欲望时,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和挑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它们。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06
如来者,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释义】
如来(即佛)是超越了一切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他没有从哪里来的起点,也没有到哪里去的终点,因此被称为如来。这里的“如来”不仅指佛的本身,也象征着佛法的真理和境界是超越一切相对和局限的。
【感悟】
这句话揭示了佛法的最高境界——超越时空、无始无终的永恒存在。
我们往往被时间和空间所束缚,难以摆脱对过去和未来的执着。我们总是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忧虑未来的未知变数,却忽略了当下的重要性。然而,只有超越时空的束缚,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以如来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它们。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佛法的真谛,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07
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
【释义】
这个佛法(或指一切真理、法则)是平等无二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它普遍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情况,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贬低任何一物。
【感悟】
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佛教中的平等观,即众生平等、法界无差。在佛教看来,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灵,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拥有同等的佛性和成佛的潜力。同样地,佛法作为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也是平等地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不会因为人的身份、地位或财富而有所偏颇。
我们往往因为各种外在因素而产生偏见和歧视,认为某些人或某些事物是优越的,而另一些人或事物则是低劣的。然而,这种观念是狭隘且错误的。如果我们能够像佛教所倡导的那样,以平等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佛法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学问,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领悟的智慧。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无知或偏见而拒绝或排斥佛法,而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去接纳它,并努力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08
所谓佛法者,
即非佛法。
【释义】
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深含哲理。它并不是说佛法不存在或没有价值,而是指真正的佛法超越了文字、概念和形式的束缚,无法用言语或思维完全表达。因此,当我们试图用固定的概念或形式去定义佛法时,就已经偏离了佛法的真谛。
【感悟】
这句话揭示了佛法的超越性和不可言喻性。佛法作为一种智慧体系,其内涵之深广、境界之高远,远远超出了人类语言和思维所能触及的范围。因此,我们不能用有限的概念或形式去框定佛法,更不能将其视为一种僵化的教条或规则。
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去评判事物,认为只有符合自己标准的东西才是正确的或有价值的。然而,这种思维方式是狭隘且片面的。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真理也是无限深邃的。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探索和领悟佛法,不断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察力去认识世界和人生。
09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释义】
如果人们仅仅通过外在的形象(色)或声音(音声)来寻找我(佛),那么他们就走上了邪道,无法真正见到如来(佛法的真谛)。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应该超越对外在形式的执着,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来领悟佛法的真谛。
【感悟】
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应该深入内心去探索和领悟。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通过参拜佛像、诵经念佛或听法师讲经等方式就能获得佛法的真谛,但实际上这些只是修行的辅助手段而已。真正的修行是要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境界。
我们也常常会被各种外在的表象所迷惑,忽略了内在的本质和真相。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个人的外貌或声音而对他产生好感或厌恶,却忽略了他的内在品质和人格魅力。同样地,在追求事业成功或人生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也可能会过分追求外在的名利和地位,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超越对外在形式的执着和追求,以更加平和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佛法的真谛、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内心的修行和觉悟,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品质,以更加智慧和慈悲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10
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释义】
你们各位比丘,要知道我所讲的佛法,就如同渡河时所用的木筏一样,它只是一个帮助我们到达彼岸的工具。一旦我们成功渡河,就应该舍弃木筏,继续前行,而不应再背负着它。同样地,佛法虽然宝贵,但在我们达到觉悟的彼岸后,也应适时地放下它,不再执着于法相本身,更何况那些非法的、错误的见解和行为了。
【感悟】
以渡河之筏为喻,深刻阐述了佛法学习的真谛。佛法不是终极目的,而是达到觉悟彼岸的桥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佛法的智慧来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但一旦达到觉悟的境地,就不应再被佛法本身所束缚。体现了佛教中“空”的智慧,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可得,因此不应过分执着。
当我们为了某个目标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时,很容易陷入对方法和手段的执着中。然而,一旦目标达成,我们就应该适时地放下这些手段,继续前行,而不是停滞不前或陷入新的执着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自在,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智慧。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编撰整理 | 释放能量 (ID: SFNL88 )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讲得很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