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与湖南的文化

地理评商业 2025-02-07 04:56:32

湖南名山名水名湖荟萃,如九嶷、南岳、洞庭、三湘四水等,人杰地灵,夺天地之造化。屈子有“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曹植有“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流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柳恽思归客歌,“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张若虚有“斜日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这些诗句写尽了湖南山水之情,极富感染力。读诗即可使人沉迷于此,更奈人情?湖南有桃花源、武陵源、芙蓉国之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更为国人熟知。

湖南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大省。湘子多才,湘女多情,还有驰名中外的湘绣、湘菜……

湖南文化保留了北方文化的豪迈和粗犷,但又展现出江南文化的细腻与温馨,动情处刚烈似火,幽婉时柔情如水,在中华大文化中可谓异彩纷呈、独树一帜。

湖南人既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体,又积极汲取外来文化,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因而能够脱颖而出,成就无数英才。

近现代湖南涌现出无数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思想家,黄兴、蔡锷、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郭亮、何叔衡、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罗荣桓、林伯渠、陈赓、粟裕、谭震林、王震、蔡畅、胡耀邦……可谓英才荟萃、群星璀璨!

湖南人会唱歌。湘妹子的歌声是三湘四水的春风,是新时代的澎湃激情。湖南人更会写歌,音乐家黎锦晖谱曲的《桃花江》曾风靡大半个旧中国。贺绿汀的抗日之声激荡着烽火连天的神州大地。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可谓沉沦中的崛起,是唤醒人们挽救破碎山河的慷慨高歌!

湖南人会写书。湖南人写的书铿锵有力。出生在湘中南的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详尽介绍了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列强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大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天华著《警世钟》与《猛回头》,吹响了反清的嘹亮号角,表达了蹈海成仁的薄天壮志。翦伯赞、周谷城、吕振羽的历史巨著,至今在我国史学界仍属扛鼎之作。湖南现代作家灿若繁星,沈从文、丁玲、张天翼、廖沫沙、周立波、杨沫……他们以优美动人的笔触,描绘出绚丽的文学画卷。

湖南人会办报。清末维新变法时,谭嗣同创《湘报》,“开风气,拓见闻”,为湖南思想界引进了大量新鲜空气。宋教仁办《民报》和《民主报》,鼓吹民主,力主共和。后来,诸多湖南报人投笔从戎,成为栋梁之材。如今许多热血青年仍在致力于湖湘报业,使之独树一帜,长盛不衰。

湖南人会演戏,会写戏,更会办电视。湖南曾涌现出黎明晖、胡萍、王人美等电影明星,还有白薇、欧阳予倩、田汉、柯蓝等著名剧作家。湖南人创作的戏剧倾诉着百姓的心声,体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曾几度风靡全中国。如今,湖南的电视节目更是享誉华夏大地。

湖南文化产业具有以下发展特色: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追求平民化,贴近民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营造“焦点风暴”;倾力打造“文化盛宴”。

0 阅读:15

地理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