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太平天国“完满无缺”的曾国藩,为何打不过捻军?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6-24 21:56:36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一战,表现卓越。

教员赞到: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然而,这位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完满无缺”的曾国藩,在镇压捻军时却“漏洞百出”,连战不利。

这是怎么回事呢?

曾国藩的总体思路:以守为攻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已经将起义军分成不同的类型,并确立了镇压的总体思路。

他将起义军分为两类。

一类是据安庆的陈玉成、据天京的洪秀全,他认为这是拥有巩固根据地,“私立正朔,伪称王侯,窃号之贼也”。

对于这一类起义军,总体思路是“法当剪其枝叶,并捣老巢”。

也就是以夺取安庆、天京这些老巢为主要作战目标。攻其老巢,就是攻敌之必救,就能掌握住战争的主动权。

第二类,则是如当时已经出走的石达开及“分合无并”的捻军,曾国藩将他们称为“流贼”。

对付“流贼”,曾国藩认为方法是“法当预防以待其至,坚守以挫其锐”。

也就是预判其规律,在坚守中挫败之,使其始终不能获取必要的物资、人员补充,在运动中被削弱,被困死。

曾国藩剿捻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

攻捻方略1:以静制动

1865年,僧格林沁在镇压捻军的作战中战死,曾国藩受命“督剿”,担负起了镇压捻军的重任。

咱们前面说到,按照曾国藩的经验,曾国藩原本就是以“预防以待其至,坚守以挫其锐”,这种“以静制动”的思想为对付“流贼”基本思想的。

而僧格林沁的教训,显然进一步加剧了曾国藩的这一认识:僧格林沁,正是企图“以运动对运动”,结果被捻军拉着转圈圈,最后被拖垮、中伏而死的。

于是,曾国藩提出了“以静制动”的方略。

具体办法如下。

1、“必经之途,驻扎重兵”。

曾国藩分析捻军的运动特点,认为捻军骑多步少,而湘军、淮军步多骑少,以步追骑,恐怕成绩比僧格林沁还要差!

另一方面,捻军虽然转来转去,但其实又以蒙、毫一带为“老巢”,所以,你捻军虽然飘忽不定、转来转去,但转来转去是有“圆心”的。

确立了捻军运动的“圆心”,就能判断其“必经之途”,就能在其中选择要点驻扎重兵。

曾国藩选择临淮、周家口、济宁、徐州为老营,驻扎重兵,多储灵草,以为重镇!

如此,“一省有急,三省往援”,各军首尾相应,不致疲于奔命。

2、困死捻军。

对于四省的其他地区,则由各省巡抚负责攻剿事宜。

其工作是依靠部分地方驻军和团练,查办民,实行坚壁清野,连保连坐,以彻底断绝捻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之成为无水是鱼!

如此,“变尾追之局,为拦头之师,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清军可以反客为主,掌握战争主动权。

先天不足

曾国藩的方略,其用心不可谓不狠毒。

然而,这一方略,却是先天不足的。

在四省十三州之地,张开天罗地网,如此大的一张网,要严丝合缝,那得需要多少兵力呀?

阵战中,捻军自然难以与湘军、淮军正面对抗,但是,各地的民团、驻军,又如何是集中运动的捻军的对手呢?

捻军不但可以避开你曾国藩严密设防之地,就变在你的重点设防区,他仍然可以在乡村穿梭往返,摧毁地方团练,伺机伏击由城市出援之清军!

所以,你曾国藩的这套方略,根本就困不死捻军呀!

何况,此时,参与清剿的清军,有湘军、淮军,还有各省驻防军,彼此之间关系就很微妙,如何密切配合呢?如果不能密切配合,你曾国藩“一省有急,三省往援”不就成了空想吗?

曾国藩的方略,到底是先天不足!

首遭失利

曾国藩的方略,在一开始就面临着彻底失败的危险。

原来,捻军在击败僧格林沁后,山东地区的清军兵力空虚,仅有3000人扼守济宁。

如果当时捻军统一思想,直接冲入山东,捻军运动的主战场就离开曾国藩的罗网了,则曾国藩的天罗地网从一开始就围了个寂寞。

曾国藩到底还是有点运气。

捻军众将还是舍不得毫、蒙一带的根据地,对是否建军山东意见不一,有半个月时间徘徊于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地区,错失良机。

然后···捻军还是决心恢复毫、蒙的基地,重新回到了曾国藩的天罗地网中。

而捻军回来后,又犯下一个大错:率军顿兵雉河集,久攻不下!

于是,曾国藩下令湘军、淮军及皖、豫、苏、鲁清军纷纷来援,对捻军形成反包围之势!

可以说,捻军已经非常非常“配合”曾国藩了。

然而,即便如此,曾国藩的罗网还是罩不住捻军!

感知到各路清军靠近后,捻军主动撤围,西走河南。

随即,捻军时分时合,转战各地。

湘军、淮军,只守据点,不积极攻剿,而各地方驻军又不是捻军对手,捻军往来驰骋,无所顾忌,“曾国藩的剿捻”毫无成效!

如此,朝廷下谕:“未可株守一隅,致误事机”,斥责曾国藩!

曾国藩的方略,到底先天不足,所以,即便捻军犯错“配合”曾国藩,曾国藩依然无能为力!

曾国藩的调整

曾国藩遂决心调整方略。

一方面,曾国藩的总体思想不变,依然是“以静制动”、重点防御。

另一方面,曾国藩将淮军中较为精锐的李昭庆、刘铭传部为“游击之师”,让他们对捻军“纵横追逐,使之不得休息”。

当然,如前所说,捻军多骑,淮军多步,所以,曾国藩的这一调整,虽然给捻军增加了一些困难,但仍然不能给捻军真正的打击,因此你到底是跑不过人家,也拦不住人家!

捻军依然在曾国藩的防区往来穿插,流动作战!

不过,清军到底是不再单纯以“呆兵”制敌了,一盘棋到底活络了起来。

如此,曾国藩形成了一个歼灭捻军的新方略。

聚兵防河,聚而歼之

此时,刘铭传提出了一个方略。

捻军往来纵横,其间有黄河、运河、沙河等河流。

这些河流,正是限制捻军运动能力的天然屏障!

因此,刘铭传的想法是,利用这些天然屏障,迫使捻军在运动中进入不利地形,然后清军聚而歼之!

具体设想分三步。

1、加强黄河、运河防御,使捻军无法进入山东、江苏,限制其活动范围。

2、捻军渡过沙河进入河南西南部后,清军又设沙河、贾鲁河防线,进一步限制其活动范围。

3、豫西南为多山地区,捻军骑兵在此难以发挥,清军在其限制于此后,集中兵力歼灭之。

这个计划,确实狠毒!

如果是狩猎的话,这必然是要大丰收的。

但是···捻军,不是野兽!

失败

曾国藩采纳刘铭传之策,紧锣密鼓地部署河防,企图聚歼捻军于豫西南地区。

然而,曾国藩玩计谋,确实不太行。

因此,捻军轻易识破了曾国藩的诡计,决心突围!

分散活动的捻军在河南禹州、许州一带集中后,侦知朱仙镇以北堤墙尚未筑成,随即经尉氏、中牟北上,决定跳出河防圈。

捻军先是在开封北边示形,做势要强度黄河,在吸引敌人后,急速南下,在开封南的芦花冈,乘夜击溃豫军,再次突入山东境内,跳出了曾国藩精心部署的包围圈!

如此,曾国藩“聚兵防河”的方略,破产了!

曾国藩主持剿捻近一年半时间,毫无成效,饱受责难!

于是,朝廷改任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节制湘、淮各军,专办剿捻军务,曾国藩则回任两江总督···

曾国藩的剿捻生涯,宣告失败。

曾国藩剿捻无功之因

曾国藩剿太平军成大功,何以剿捻无功呢?

1、曾国藩之“短”。

十余年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此臣之所短也。——《曾文正公全集》

后世论起曾国藩剿捻无功,必称其兵力不足、地段太长、人力难齐。

其实,这不过是最终呈现的结果,也就是表面现象而已。

曾国藩难道不知道要聚敌于一处,聚而歼之吗?

从其“聚兵防河”一策看,他太清楚了要这么做了!

只是···他奇谋为短,做不到!

捻匪势极猖獗,善战而不肯轻用其锋,非官兵与之相逐相迫,从不寻我开仗。战则凶悍一场,必将马步层层包裹,困官军于垓心;微有不利,则电掣而去,顷刻百里。故我有大挫之时,则贼无吃亏之日,其难办有数倍于长毛者。——《霆军记略》

曾国藩认为捻军“难办有数倍于长毛者”,关键在他奇谋为短,无法掌握主动权罢了!

后来,他的继任者李鸿章,实际上也是在曾国藩“聚兵防河”的基础上,“蹙之于山深水复之处,弃地以诱其入···”,辅之以“离间”、“招抚”等手段,才成功的。

因此,曾国藩不能成功剿捻,首在其“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缺乏灵活性和诡诈性!

在与太平军角逐于长江时,曾国藩利用其精心打造的水师,牢牢掌握着主动权,虽无奇谋妙策,但只要不犯错,只要坚定,就能成就大功。

而在与捻军角逐于中原时,捻军骑兵往来如飞,曾国藩如没有诱敌、欺敌的谋划,就不能掌握主动权,其“短处”也就要充分暴露!

2、朝廷之“疑”。

客观来说,曾国藩虽然没有“立刻杀死”捻军的方略,但其方略对捻军的打击还是不小的。

曾国藩的打击下,捻军虽然能以运动维持发展,但是,由于长时间作不停顿的运动,部队得不到休整,粮弹补充十分困难,又得不到友军的支持!

在曾国藩离任前,捻军已经感到“独立难支,孤军难立”,分为东、西两支了。

也就是说,曾国藩虽然没有剿灭捻军,但在其打击下,捻军确实是大为削弱了!

曾国藩虽无“立刻杀死”捻军的奇谋,但其战略是对头的,不是没有效果,只是见效稍慢罢了!

如果朝廷像1863年一样依赖曾国藩,曾国藩未必不能成剿捻之功。

只是,时过境迁,朝廷“以淮抑湘”,不愿如此放手让曾国藩去干了。

如此,曾国藩之无功,其实也就必然了!

曾国藩,本为一书生。

其长处在于战略和坚忍,短处在于用奇。

在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中,曾国藩战略正确和坚忍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不善用奇的弱点又未暴露,因此取得了“完满无缺”的胜利。

在与捻军的作战中,面对机动灵活的捻军,曾国藩不善用奇的缺乏充分暴露,因此策略屡屡无法取得成效。而朝廷的猜忌和不愿依靠,又使其“坚忍”和见效慢的策略不及充分展现。

因此,其剿捻之战,最终以无功收场!

总体来说,曾国藩用兵,有其过人之处,也有其短板,虽然算是建有大功,但其军事造诣距离一流军事家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1 阅读:361
评论列表
  • 6518 4
    2024-11-01 19:32

    鎮壓太平天國,是湘軍,淮軍,楚軍,洋槍隊,以及洋大人支持,合力的結果,不是曾國藩一個人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