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了!老师在群里表扬考满分的学生,却被考差学生家长教育了!

我是小羽呀 2025-04-03 12:56:34

家长:“别天天表扬这个表扬那个,多想想为什么没把考差的学生教好!”老师很委屈,让大家评评理!

快要期末考试了,数学老师为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提前进行期末模拟测试,旨在让学生知晓自身不足,以便在家预习备考。

成绩公布后,有几个学生考了满分,老师遂在群里点名表扬:“我们班满分小明星有…… 等几位同学!一份勤奋,一份收获,为满分的孩子们点赞!” 多数家长看到后,纷纷配合老师发出竖起大拇指的表情。

然而有位家长却因自家孩子考差,觉得老师此时表扬成绩好的学生,会让自己孩子心里添堵。

于是,这位家长在群里怒斥老师:“俗话说,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哪个孩子都不比谁差。我希望老师别在群里表扬这个表扬那个,表扬时也反思下,为何没把班上别的孩子教好。作业要家长带着做,学习好坏老师说了算,老师尽到职业责任了吗?班上每个孩子都优秀,可在老师眼里却被分成三六九等,好好反思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到了吗?”

老师面对家长指责,感到十分委屈。

她认为鼓励成绩好的孩子本是应当,若总是顾虑成绩差的孩子感受,又如何对得起努力的孩子呢?

此事引发广泛热议。

部分网友站在老师这边,有人举例称:孔子乃万世师表,弟子三千,贤者仅七十二;诸葛亮那般厉害,一对一教刘禅也扶不起。

教育能改变部分人,却无法改变所有人,不然世上也不会有罪犯。

该反思的应是家长,为何自家孩子如此糟糕。

还有网友指出,同样的教学环境,老师授课、布置作业一视同仁,考试成绩却有差异,不能归咎于老师。

再厉害的老师也难以教出全班满分的学生,家长应理性看待差距,不要玻璃心。

孩子学习好坏,除先天智商外,父母的关注陪伴、学习习惯养成、家庭氛围等都是关键因素,这些大多由家长决定。老师表扬考得好的孩子,意在激励其他同学,家长想法过于偏激,如此负面,孩子又怎能从正面积极向优秀同学学习呢?

以后工作,领导也不会因业绩差的员工感受,而不表扬业绩好的同事。

但也有网友支持家长观点,认为表扬部分孩子等同于批评其他孩子,老师做法不艺术、不科学。基础教育应淡化成绩,鼓励孩子全面发展,成绩优异不代表各方面都优秀,成绩差的孩子在其他能力上也可能突出,只注重成绩的教师做法有失偏颇。

实际上老师能教出满分学生,说明教学没问题。

老师表扬满分孩子,如同小区门口贴红榜,本意是告知其他家长 “这题能拿满分”,并起到激励作用。可这位家长的反应,恰似在菜市场因自家西瓜不甜就指责摊主不会种地。同一教室听讲、同样作业,有的孩子家长陪着刷题到深夜,有的孩子却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到凌晨;周末,有的家长带孩子泡图书馆查漏补缺,有的孩子却在小区疯跑抓知了。

这就像同一块地,有人悉心照料,有人不管不顾,最后收成不好却怪种子公司。

不过老师的做法也有可改进之处。

表扬时不应只盯着满分,可多提及如 “小张上次 60 分这次 75 分,进步很大”“小李应用题思路特别巧妙” 等。

在家长群,也别只发布成绩战报,多分享错题集锦、复习妙招更为实在。

教育是家校联动的工作,老师无法给每个孩子开小灶,家长也不能当甩手掌柜。

与其在群里隔空争吵,不如私下约老师,带着孩子错题本共同探讨,查明是上课走神还是基础不牢等问题。

最后不得不说,承认孩子平凡并非难事,难的是家长承认自身的平凡。

与其逼迫老师将全班教成清北苗子,不如先审视自家书架,除了学习资料,是否有像《父母的语言》这类有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书籍。

毕竟,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不要等到中考分流时,才抱怨跑道不平。

0 阅读:9

我是小羽呀

简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