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最新权威发布:7大【减重】饮食模式,3类不建议长期采用!

鸟儿评健康 2024-10-26 15:42:51

一说起“饮食减重”,很多人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一系列名词,比如“限制热量饮食”、“轻断食”、“生酮饮食”还有“低碳饮食”等等。

然而,不少肥胖/超重人群在执行这些饮食模式的过程当中,却常常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并不是每一种上面所提到的饮食模式都能够【长期采用】,部分饮食模式其实只适合【短期使用】!

2024年10月下旬,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正式印发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可以说,这是当前在我国减重领域最为权威的一份医学指导文件。

这份指南一共提及了7种可供肥胖/超重人群采用的减重饮食模式,而其中,明确提到有3类是不太适合长期采用的!

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

3类饮食模式 不适合长期采用

第一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简称“低碳饮食”,是目前在减重领域非常风靡的一种饮食模式。

其核心是降低碳水化合物在饮食总热量当中的占比,使其从原本的50%-65%下降到40%以内,更有甚者可能降到<20%的程度。

简言之,这就是一种通过“减少主食、淀粉、甜食等碳水类食物的比例”来实现减重的饮食模式。

其中,以“生酮饮食”为代表的“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更是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很多人都在采取的饮食模式,其实是不太建议长期坚持的!

对此,《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明确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主要用于肥胖/超重、代谢性疾病风险人群(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短期应用】;并且,这种饮食模式的局限性之一,就是【难以长期坚持】。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那么,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不就是平时少吃主食、淀粉和甜食嘛,这为什么不能长期坚持呢?

原来,在医学上,早就有大型的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长期高碳水摄入(碳水供能比>70%)与长期低碳水摄入(碳水供能比<40%),都会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特别是长期低碳水摄入搭配高动物脂肪与蛋白质摄入的饮食模式,与心脏和非心脏死亡率上升有关!

由此可见,医学上主要是出于长期低碳水摄入、特别是长期生酮饮食有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才特别强调只建议【短期执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应监测酮体生成情况、预防酸中毒的发生。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第二 高蛋白饮食

在正常情况下(平衡膳食),食物当中蛋白质的供能比一般是相对最低的,大约为10%-15%。而所谓“高蛋白饮食”,就是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供能比,然后将蛋白质的供能比给提升到20%-35%之间的这样一种饮食模式。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认为:“高蛋白饮食”是有助于快速减重的,并且,在减重过程中还能保护肌肉组织、减少肌肉的流失。

不过,由于“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或“压力”,因此,它主要适合用于肾功能正常且需要快速减重的伴有糖脂代谢异常的超重/肥胖人群。与此同时,这种饮食模式也【不建议长期应用】,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对肾脏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第三 极低能量饮食

所谓“极低能量饮食”,其实是“限制能量饮食”的一个极端种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靠饿肚子”来实现减重的方案。

一般来说,在常规饮食的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饮食总热量大约是2000kcal左右。“限制能量饮食”是在日常饮食总热量当中按照比例减少约30%,就是让每日的饮食总热量下降到1400kcal左右的水平。而“极低能量饮食”则是更为严格地限制饮食,将每日的饮食总热量给进一步降到600-800kcal,下降幅度高达60%-70%!

通俗一点儿来说,“限制能量饮食”是每顿饭按照平时的2/3来吃;而“极低能量饮食”则是每顿饭只吃平时的1/3左右。

由此可见,“极低能量饮食”理论上应该能够帮助肥胖/超重人群更快地把体重给减下去,但与此同时,也有可能面临营养不良与低代谢等风险。

因此,《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专门强调:“极低能量饮食”只推荐重度肥胖症患者的快速减重治疗,且【仅适合短期应用】!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3类饮食模式 可长期坚持

说完了只适合【短期采用】的饮食模式后,再来说一说医学指南明确提到可以【长期坚持】的饮食模式。

毕竟,要想保存住短期饮食模式所带来的减重成果,往往就还需要能长期坚持的饮食模式来“兜底”。

那么,究竟哪些饮食模式是适合长期坚持的呢?

第一 限制能量饮食

虽然,“极低能量饮食”不太适合长期应用,但“限制能量饮食”却是可以长期坚持的。

对此,《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专门强调:“限制能量饮食”能够显著减轻体重与体脂,改善血脂及胰岛素抵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是可以【长期施行】的。

并且,“限制能量饮食”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孕期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在满足生育、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基础之上,都是可以执行“限制能量饮食”的。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需要注意的是,“限制能量饮食”只是限制每日饮食的总热量,却并不改变饮食当中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

也就是说,“限制能量饮食”依然属于“平衡膳食”的一种,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依然保持在50%-65%、脂肪供能比在20%-30%、蛋白质供能比则是10%-15%。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第二 轻断食

“轻断食”在如今的减重领域也是非常热门的一种饮食策略,很多人都听说过的“5:2间歇性断食”与“168间歇性断食”等,都属于这一类别。

以“5:2间歇性断食”为例,就是每周7天当中有5天按照正常习惯饮食,而在不连续的2天当中执行“断食”。当然,这里的“断食”并非什么都不能吃,而是只摄入平时总热量的约1/4,也就是500kcal左右。

简言之,“5:2间歇性断食”就是在一周当中挑出不连续的2天,在这2天里间断性地开展“极低能量饮食”,以此来实现减重,并且避免连续开展“极低能量饮食”所带来的风险。

对此,《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认为:与“限制能量饮食”类似,“轻断食”的适用范围也很广泛,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耐受情况选择【长期坚持】。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第三 代餐饮食

应该说,近年来“代餐饮食”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可供大家选择的代餐产品非常丰富,并且,有向“个性化”与“定制化”发展。

“代餐饮食”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比较精准地控制每顿饭的总热量以及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当然,以减重为目的的“代餐饮食”多半具有低热量、高膳食纤维与易饱腹的特点。

针对“代餐饮食”,《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认为:这是一种有助于【长期减重】的手段。

不过,与此同时,医学指南也有提到:“完全代餐饮食”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

但好在,大家可以只选择一日当中的一餐或两餐进行“代餐饮食”,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完全不接触常规食物的情况了。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低脂饮食 也可减重

最后,还有一类医学指南没有明确提及能否长期执行的饮食模式,这就是“低脂饮食”。

事实上,过去,“低脂饮食”在减重领域其实算不上主流的控制手段,它更多的是被一些血脂异常的慢病患者或中老年人使用。

而这一次最新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则明确提出:“低脂饮食”可以通过减少总能量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体内脂肪的动员,从而实现【短期】的体重有效下降。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但必须承认的是,与“限制能量饮食”、“轻断食”、“代餐饮食”以及“低碳饮食”等相比,“低脂饮食”确实很难成为大家在减重时候的首选饮食策略。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就不难发现:医学指南所推荐的【可长期坚持】的减重饮食模式多保持了“平衡膳食”的特点,碳水、脂肪与蛋白质的供能比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那些明确提到【只建议短期应用】的饮食模式则多半打破了“平衡膳食”的结构,又或是可能带来某些明显的健康风险。

当然,并不是说【可长期坚持】的饮食模式就一定优于【只能短期采用】的饮食模式!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基于自身的情况,由医生或营养师来帮助规划最适合的饮食减重策略。

【参考文献】

1,《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

2,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 第13卷 第11期

3,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12月 第48卷 第12期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