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帖子,让人唏嘘不已。
“好利来都要穿成这样吗?”
一位新手妈妈准备回归职场,想就近在家附近的商场找份工作,于是走进一家正在招人的好利来。
刚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名身着浅粉色连衣裙,裙底将将盖过大腿,身体线条严丝合缝地贴合衣服的年轻女服务员。
看着女孩窈窕的身姿,这位妈妈对自己能否通过面试产生了畏惧:
“不知道腿型不好看的我,能不能通过面试,好没自信啊。”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很多行业尤其是餐饮服务业,普通员工成了门面担当,不仅要颜值过关,身材都要严格考核。
比如有的网友表示,自己身高160体重90斤的同事去面试好利来,结果被嫌弃“超重”。
去大学里挑选年轻漂亮的毕业生,学历也有要求不得低于大专。
不过也有支持好利来这一做法的,表示每次走进去消费都很开心,因为里面“全是帅哥美女”。
这让人不禁感慨,你到底是去买蛋糕,还是去欣赏美人的。
更何况,有网友吐槽他家的东西,又贵又难吃。
不仅不好吃,碰上脾气大的店员,顾客还要受气。
还有更加炸裂的,四川某网友表示当地的好利来门店面试,要求更加严格——
年纪不得超过25岁;
身高不得低于1米63;
体重不得超过120斤。
而这样的招聘要求,堂而皇之地公布在好利来服务员招聘的页面上。
这到底是招聘服务员,还是选美比赛?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容貌焦虑甚至蔓延到了小孩子身上。
一位妈妈发布了自家孩子的照片,吐槽衣服不够鲜亮,结果招致不少网友的攻击:
“我觉得不是衣服的问题”;
“你好委婉。”
“丑的不是衣服;
凭你这么大方承认,点赞。”
“有没有可能丑的不是衣服。”
“看第二张露脸的,你真觉得是衣服的问题?”
如此赤裸裸地对一个小朋友表示恶意,实在令人发指。
这些话就像射出的根根利剑,每一个字都狠狠砸在这位妈妈的心上。
更有甚者,没有直接进行容貌批判,却“剑走偏锋”,愉快晒出自家孩子的美照:
“我觉得挺好看啊。”
“白色好看,粉色显旧。”
“白色,便宜。”
“主要还是看脸吧。”
有的网友甚至直接对网友全家进行人身攻击:
“你一家人的长相各自走极端。”
“果然男人还是要找稍微好看点的。”
有的则当起了教师爷,对这位妈妈不会打扮孩子进行全方位批判:
“孩子黑就买点显白的颜色;
不要买这个一言难尽的裤子;
现在有几个孩子还被家长打扮得这么丑啊。”
上来先吐槽网友“你没挑对颜色”,紧接着晒出自己孩子照片,说自己买的灰色款“穿起来莫名的高级感”。
看到这里,血压直接拉满。
“莫名的高级感”我是没看出来,只感到这些留言的网友“莫名的优越感”。
而面对海量的恶意评论,这位妈妈可能觉得无力招架,半是接受半是解释,孩子看着邋遢是因为参加活动,戴帽子把头发弄乱了。
透过这网络世界小小的一幕,我们可以看到,容貌焦虑已经在社会生活渗透得多么严重。
一个人,从出生就要受到外界的指指点点,直到长大步入社会,找工作的时候还要遭到来自容貌焦虑的压力。
现如今,店员颜值是否过关似乎已经成了判断一家餐厅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甭管卫生达不达标,菜品口味及不及格,各位服务员帅哥美女,油头抹起来,姿势拗起来。
顾客进门,先用带电的眼神,把你迷个七荤八素。
接下来,菜好不好吃,价格公不公道,都不重要了!
这里面,做到登峰造极的,就是前阵子凭借“科目三”上了热搜的海底捞。
然而,因为“科目三”翻车,口碑急剧下滑的,还是海底捞。
前几天,江苏淮安的一家海底捞门店,因为表演在网上爆火的“科目三”太吵,引发顾客之间的冲突。
视频中,有顾客带着孩子到海底捞过生日,点了“科目三”表演,而隔壁饭桌因为觉得太吵,双方开始争吵,并有推搡行为。
说实在的,顾客之所以走进餐厅,是去享受美食,不是看几个小哥哥小姐姐在桌子旁边莫名其妙地扭动身体,耳边是恶俗的口水网络神曲。
本来想好好享受美食的心情也给破坏了。
而大跳热舞也是对颜值有严格要求的,因此很多餐厅在招聘服务员的时候,劈头向求职者索要生活照,而对于求职者关注的“住宿补贴”、“餐厅类型”等实际问题,却避而不谈。
光有颜值不够,你还得有才艺。
海底捞要求员工会跳科目三,不但对顾客是种折磨,对自己的员工更是一种无形的压榨。
在“科目三”爆火之后,一段女生不情不愿跳科目三的视频一时间压过了所有的同事,上了热搜。
因为很多苦逼打工人在她那张生无可恋的脸上,看到了自己。
面无表情,身体却不得不靠着机械记忆扭动,因为这是公司的规定,她作为一个小小的底层服务员,必须服从。
而有些公司对于员工的伤害,更加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这是某公司对于业绩不达标的员工实施的公开“惩戒”:仿照古代犯人造型,一人一个刑具,垂头丧气地站在全体同事领导面前,接受批判。
这一幕,资本家看了都发怵,地主老财见了直呼内行。
这些人难道犯了天条吗?
他们的“罪行”都印在枷锁上——
“我懦弱,我无能,我给公司拖后腿。”
不仅伤害性极大,侮辱性也极强。
在当前的招聘环境下,很多人甚至连被歧视的“资格”都没有。
从招聘软件转战微信之后,才慢吞吞讲出不招未婚未育的要求。
94年出生未婚未育接连被拒,只因未婚未育。
还有更离谱的企业,以未婚未育的求职者“无法共情,不好沟通”为由,将她们拒之门外。
已婚未育,照样不行。
用人单位的理由是:担心你入职之后立刻怀孕回家养胎。
我刚结婚去找工作,人家一听我刚结婚还没有小孩,说考虑到我以后怀孕生孩子,就不要我。”
96年同样未能幸免,找工作被问到最多的一句就是“你结婚了吗”。
但这似乎是个死循环:
“结婚了就会问你有没有孩子,没有的话怀孕了吗,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有的话问你几个,要不要二胎,啥时候要,还有三胎。”
由此看来,女性求职,最保险的就是18岁到22岁大学刚毕业这段黄金时间了。
那22岁以后呢?
养老赋闲吗?
难怪网友最后发出这样的无奈调侃:
“用人单位如果要招女性干脆就只招18岁以内的或者50以上的得了,多保险!”
有网友曾经提问,为什么国外的空乘,都是清一色的大叔大妈?
事实上,国外航司的空姐空少们,也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只是,也并不排斥干了很多年的老员工。
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干到退休,而且资历越老,待遇越好。
美航空姐贝蒂·纳什从1957年首飞至今已经飞了66年,是世界上干得最久的空姐。
如果有航司胆敢因为年龄辞退人家,等待它们的除了巨额罚款,还要吃官司。
因为这是典型的年龄歧视,严重违法。
反观某国,当你把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航司,年纪一大就很可能被扫地出门。
这方面,花招多着呢:
降薪、调岗、恶意排班......直到你顶不住压力,“自愿离职”。
不止年龄,还有相貌、性别、身高、胖瘦、种族、宗教......
只要没有干扰飞行安全,企业都不应该因为以上任何一条,拒绝求职者或辞退员工。
因此空姐在我们眼中的印象,就成了国内重“走秀”,国外重“实用”:
南航空姐:这么短的裙子,要一边经常性地下蹲、弯腰,还要避免走光。
这是马来西亚航司空姐,装束干练轻便。
如此看来,所谓中国的空姐空少比国外养眼,是一句沉重的夸赞。
航司的形象要求,旅客的视觉享受,是以这群年轻人的青春为代价。
我想,这群人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愿意为“养眼”而存在;
再扩展到普通工薪阶层,没人愿意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容貌、年龄和婚姻状况被挑挑拣拣,入职了担心被随意解雇。
有人说,还不是因为国外地广人稀,我们人太多,ZB有得挑拣?
但我想说的是,如今人口曾长速度,年轻人结婚率数据如何,是有目共睹的。
诚然,几十年前的国外航空业,也是优先录取年轻靓丽的空乘人员,为了吸引更多旅客搭乘航班。
而今,它们不得不迫于人口形势,抛弃了“养眼”第一的原则,做出了更加实际的选择。
现在,这股趋势已经在不远处朝我们招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