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学习时,有一种不好的习惯。
他们依次学习了A、B、C、D各种知识,但不会去注意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
结果是,他们学到的知识只是一些孤立的片段,不能构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这不能全怪学习者。我觉得,我们的教科书要负一部分责任。比如,不少版本的初中物理教科书,在讲到相互作用力时,会举出不少例子,叫学生分析其中的相互作用力。可是,它们后来讲到其它知识时,几乎不会再提到相互作用力,好像那个知识已经学完了,后面再没有它戏份,它在后面的内容中不起作用。
请你想一下,你用的课本在讲到浮力时,有没有提到,与浮力构成相互作用力的力,是哪个力?
再比如,课本上先后介绍声现象与光现象,声现象与光现象既有类似的地方,又有重要的差异。你用的课本,在介绍光现象时,有没有与声现象进行对比呢?
再比如,课本上先后介绍弹力、重力,隔几节又介绍摩擦力,这三种力都是很普遍、很重要的力,各自具有非常不同的特点(发生条件,大小、方向)。介绍摩擦力的性质时,如果与弹力和重力的性质进行对比,可以同时加深对三种力的理解与印象。你用的课本,有没有这样做呢?
有些人可能要说,课本不能写那么详细;对各种知识进行对比,在各个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这话貌似有理,只是丧了良心。
初中的孩子是物理、化学的初学者,初学者知道应该怎么学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主要依据,应当起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世界上也有一些中学科学教科书,写得非常好。下面是一本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两段。
第一段是介绍氯气的性质:
这里蓝色部分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绿色部分介绍它的化学性质。在这一章之前,已经介绍过氧气。请看,作者在介绍氯气性质时,不是孤立地说“氯气如何如何”,而是说(图中加红色下划线部分):
“氯气,与氧气类似,可以装在钢瓶里购买,…”
下一处,
“与氧类似,氯几乎可以与其它所有元素结合;然而,它即使在常温下也表现出这种结合的趋势,这一点又与氧不同。”
你看,只用一句话,既指出了氯气与氧气的相似,又指出了它们的差别。学生读完这一句话,既学到了氯气的性质,又把氧气的性质调出来,在新情境下重新出现。
另外注意,作者前一句讲了氯气是一种剧毒物质,在说完“它即使在常温下也表现出这种(与其它元素)结合的倾向”后,马上接着说,“这就是它毒性的原因;它与身体组织发生化学作用,使它们损坏。”
你看,他只用一句话,就把氯气的毒性与它与其它元素结合的强烈倾向联系了起来。(你可以想象另一种写法,说氯气有毒性,喜欢与其它元素结合,但是闭口不提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第二段是讲解氮气性质的结尾部分,介绍用物理方法(分馏)制取氮气以及氮气的液化与溶解性:
作者说,“这些操作与前面讲过的用蒸馏法分离酒精与水时用到的操作非常相似,只不过,对于空气情况,温度要低大约200℃。”
又是,一句话既指出了当前操作与前面学过的某个操作的相似,又指出了二者的差别;学生在一句话里,既学到了新知识,又把旧知识调出来,在新情境下重新出现。
图中最后一段,“氮气的液化比氧气要难一点点,…它在水中溶解得比氧气稍少一些,所以,与空气接触的水中包含的氧气比氮气相对要多。”
你看,作者不是冷漠地列出氮气的沸点是多少摄氏度,一体积的水能溶解多少体积的氮气;而是随时与氧气进行对比,因为前面学过氧气了呀,而且前面说得明白,氧气和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作者的这种写法贯穿了全书。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随时会勾起对以前学过知识的回忆,一再一再,所有的知识融入越来越丰富的联系之中。
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而且逐渐建立起一种思维习惯。这样才可说是从科学课中收到最大的益处、终生受用不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