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归途:一位父亲的百万公里守望

熙川 2025-04-22 08:52:19

2024年4月18日上午10时23分,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陈生梨的视线越过民警的肩膀,落在那个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身上。十八年的光阴在这一刻凝滞,他颤抖着喊出那个在心底呼唤了千万次的名字:"杨梅..."

2006年3月12日的晨雾还未散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某小镇的早市刚刚开张。陈生梨记得清清楚楚,女儿那天穿着妻子新做的碎花棉袄,辫梢系着两个红色蝴蝶结。"爸爸,我想吃糖葫芦"——这成了小杨梅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

寻女的第一年,陈生梨的面包车换了四次轮胎。

从云贵高原到东北雪原,从江南水乡到西北戈壁,102万公里的行程在三十七本泛黄的笔记本里留下印记:2007年5月,郑州二七广场发放寻人启事300份;2011年冬,哈尔滨中央大街零下32度守候三天...

(四)转机出现在2023年12月7日。昆明市盘龙区派出所的户籍民警在为一个名叫"李小花"的姑娘办理居住证时,系统突然弹出红色预警。数据库显示,这个在服装厂打工的女孩,与十八年前录入系统的失踪儿童杨梅的生物特征高度吻合。

(五)认亲前夜,陈生梨在招待所的洗手间里反复练习微笑。他用新买的剃须刀刮掉花白的胡茬。

0 阅读:0